Workflow
数字检察
icon
搜索文档
聚焦“融、实、新”,推动数字科技与检察业务深度相融
人民网· 2025-09-14 09:31
近年来,数字检察战略深入推进,业已成为检察工作的重要驱动力量,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 迅猛崛起,不断释放出检察工作数字化转型的战略机遇和空间潜能。 其次是突出"实"的导向,紧贴业务、服务办案。技术的生命力在于应用,要建立"业务主导+技术协 助"双轮驱动机制,在智能问答、辅助阅卷、证据审查、文书生成等核心业务领域进行"精准滴灌"的供 给侧改革。讲求实效,坚持AI辅助。根据本地资源禀赋和履职优势,综合考虑业务办案需求和地方实 践经验,找准"数字突围"路线。注重实用,坚持综合应用。要注重从轻量级检察应用探索入手,聚焦关 键业务场景和办案痛点,逐步向核心业务、整体业务渗透,促推"检察+"协同共治,以重点突破提振检 察全局。突出实际,坚持实时联动。借助多轮对话、指令跟随、决策演进、自我增强等功能,完成更为 复杂的目标任务和模型构想,加速助推数字检察向更高效、更智能、更便捷、更规范方向发展。 最后是强化"新"的动能,立足长效、激发活力。要避免AI大模型引发司法"工具主义"、技术风险等 问题,在"效率与安全""创新与合规"的动态平衡中不断探索。在"精度"上再升华,打造司法公正的"智 慧中枢"。要始终坚持"安全为基",确保 ...
新疆检察机关以高质效检察履职促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绿水青山 法治护航(法治头条)
人民日报· 2025-09-04 07:03
天山南北,大美风光。 身处祖国西北边陲的新疆,被大自然慷慨赋予了生态之美的无尽宝藏:巍巍天山,延绵东西;森林幽 谷,恍如仙境;大漠孤烟,长河落日;草原牧歌,心旷神怡…… 瑰丽的"生态绿"背后,有着"检察蓝"倾力守护。近日,记者走进新疆,探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检察机关 以法治之力护航生态环境、守护绿水青山的生动实践。 一号冰川保卫战 从末端修复到源头保护 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形成于480万年前第三冰川纪,被称为"冰川活化石"。作为乌鲁木齐河、头 屯河等多条河流的发源地,它维系着乌鲁木齐、昌吉、和静三地数百万人的饮水安全,对水资源稳定、 自然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然而,这座冰川却一度快速消融。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工程师牟建新长期致力于冰川研究和保护,据他多年监测发现,1 号冰川一度以平均每年10米的速度消融。"如果不采取保护措施,预计到本世纪中期,1号冰川就可能彻 底消失。"牟建新说,究其原因,固然有气候变暖使其自然消融,人类活动也是一个"加速器"。 2023年7月,昌吉市检察院在巡查中发现:位于冰川保护区的某金矿虽已闭矿,但遗留的21间彩钢房、 堆积如山的矿渣和生活垃圾,以及未封闭的矿井巷道,正 ...
北京检察:数据模型发现线索成案占刑事执行监督案总数超七成
南方都市报· 2025-07-09 16:23
数字检察技术应用 - 2024年北京市检察机关全面应用14个数据模型实现主要业务领域和重点环节全覆盖 [1][5] - 数据模型发现线索成案数占刑事执行监督案件总数70%以上 [1][5] - 财产刑执行大数据监督模型推动案件数量从每年百件跃升至千件规模 [5] 刑事执行监督机制创新 - 形成派驻检察室35个且每个至少配备1名检察官和1名检察官助理 [4] - 2024年组织7个交叉巡回检察组对5所监狱和2所看守所开展检查 [4] - 通过交叉巡回检察制发14份监督文书针对刑罚执行问题 [4] 减刑假释专项监督 - 采用讯问罪犯、审查认罪悔罪书及狱内消费记录等多维度核查手段 [2] - 依法界定罪犯狱内消费与财产性判项履行能力关联条件 [2] - 规范减刑假释与财产性判项执行工作的衔接配合机制 [2] 在押人员权益保障 - 通过检察长接待日、检察官信箱等渠道受理控告举报申诉 [3] - 监督纠正刑期计算错误及扣押财物未及时发还等问题 [3] - 依法保障律师会见权等合法权益 [3]
北京海淀检察数智赋能打击销假销劣违法犯罪
环球网· 2025-03-25 12:45
案件数量与涉案人员 - 近三年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刑事检察案件213件457人 [1] 犯罪手法与特征 - 犯罪分子利用网络社交平台、生活服务类平台和电子支付平台实现宣传引流、交易达成及费用支付 形成加密式片段式电子数据加大监管及办案难度 [1] - 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在衣食住行领域多发 利用年份生肖或特供专供等标识欺骗误导消费者 或用天然成分膳食纤维等掩盖有毒有害成分添加 或以副厂下线等概念混淆假冒伪劣 [2] - 短视频与直播电商催生售假新形式 通过分享生活打造人设博取关注后售卖假货收割粉丝 例如张某某案通过虚构清华大学学霸身份销售假冒文创产品涉案金额74万余元 [2] - 犯罪分子通过简称谐音等黑话在即时通讯工具沟通 或利用多个不同属性功能网络平台完成售假过程 [2] 执法措施与成效 - 检察机关与公安分局及市场监督管理局建立合作机制 依托销假销劣类投诉涉刑线索未移送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推动12345投诉线索落地 [3] - 市场监督部门对7个经营主体进行行政处罚 查处假货700余件罚款27.9万元 两件案件被刑事立案 [3] - 公安机关移送衍生案件8案22人 追赃挽损130万余元 权利人获得损失赔偿23.5万元 [3] - 案件审查依托资金状况证据和网络通信记录证据两必审模式 提高检察官专业证据审查能力 [3] - 依托数据审查员和特邀检察官助理等办案机制破除技术手段和专业知识壁垒 [3] 技术应用与未来规划 - 检察机关运用DeepSeek等国产AI大模型开展数据治理 积极探索数字产业人工智能领域知识产权检察保护 [3] - 务实有序推进相关人工智能知识产权法律监督模型的推广应用 不断提升法律监督能力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