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据产业生态
icon
搜索文档
江苏数信通落户南京建邺
江南时报· 2025-11-06 22:09
江南时报讯(记者 殷文静 于慧琳) 近日,由江苏省数据集团有限公司与蚂蚁集团等共同出资设立的江 苏数信通数据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数信通"),已在南京市建邺区完成注册,注册资本达3000 万元。 此次江苏数信通的设立,成为双方围绕数据产业开展深度合作的重要载体。借助江苏省数据集团在数据 资源整合与制度性平台方面的优势,以及蚂蚁集团在数据技术、数据生态与场景落地方面的能力,双方 将共同探索数据要素"聚、治、管、用"全链条服务新模式,为构建安全高效、创新活跃的数据产业生态 提供支撑。据规划,公司计划在3-5年内形成数亿级营收规模,在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带动相 关经济高质量增长。 江苏数信通将聚焦数据服务领域,业务涵盖大数据服务、数字技术服务、数据处理服务等关键环节。该 公司的落户,标志着建邺区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与数据产业生态构建进程中,迈出了关键一步。 作为全省数据要素整合与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的核心平台,江苏省数据集团承担着省级数据交易场所的建 设与运营职责。集团以公共数据资源为根基,持续推动数据在金融、交通、能源、制造、医疗等领域合 规流通并释放价值,是江苏省构建数据产业体系、激活数据要素潜能的重要 ...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蔡跃洲:数据资源分四类 价值实现需构建三层产业生态
中国经营报· 2025-09-21 18:04
数据要素的价值与分类 - 数据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型生产要素,其价值来源于所承载的有效信息[3] - 数据根据使用范围和价值创造角度划分为四个层次:数据资源、数据资产、数据产品与服务以及数据要素[3] - 数据要素是数据参与价值实现的终极形态,必须满足参与生产经营活动、创造增加值的核心条件[3] 数据要素的价值创造机制 - 数据要素的价值创造机制表现为微观效率提升和宏观复用倍增两方面,即数据要素的乘数效应[3] - 微观层面数据要素价值的下限是数据采集等投入成本,上限是营收增长等使用收益[4] - 宏观层面数据要素价值取决于数据的通用性与应用场景成熟度,例如通过数据分析优化盐湖提锂工艺或提升文旅服务效率[4] 数据价值实现的生态系统 - 数据资源转化为数据要素需要经过收集、处理、加工、分析等多个环节及多方主体的参与协作[4] - 数据产业生态包括数据持有方、使用方、数据商、第三方中介机构及行政管理部门等利益相关主体[4] - 生态系统中衍生出数据清洗、加工、评估、分析、合规等各类细分产业,形成专业化分工[5] 数据产业生态的层级与保障 - 数据产业生态划分为直接核心层、间接支撑层和拓展应用层三个层级[5] - 数据产业价值链的有效衔接和数据价值的顺利实现需要不断完善标准、规制、制度[5] - 健全的标准体系是确保数据产业生态有机运转和数据价值实现的坚实保障[5] 青海省数字经济发展机遇 - 青海省可依托差异化优势打造绿电加特色数据的独特竞争力[5] - 青海高海拔高纬度气候有利于数据中心散热,可显著降低冷却能耗[5] - 青海作为重要清洁能源基地,拥有丰富水能太阳能风能资源,可为数据中心绿色运营提供可靠保障[5]
西城区正修订新一轮科技产业政策
北京青年报· 2025-09-12 01:58
项目投资规模与成果 - 五年来西城区累计纳入市级“两区”建设项目945个,总金额达7682.29亿元[1] - 金融领域累计纳入市级“两区”项目208个,总金额6209.63亿元,占全区项目总金额的80.83%[1] - 区域金融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9%,驻区金融机构资产规模年均增长6.0%[1] 金融产业与机构发展 - 北京产权交易所、保德信保险资管公司、大和证券、高盛高华等一批标志性项目落地[1] - 北京证券交易所、北京金融法院相继成立,全国首个经济金融领域国家级基层立法联系点进驻金融街[1] 数字经济发展 - 2024年西城全区数字经济增加值超2400亿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超2600家[2] - 规模以上数据企业达718家、营收突破2000亿元[2] - 启动“央地合作AI生态计划”,联合企业打造“AI+金融”示范项目,成立6个创新载体[2] 数字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 - 5G基站平均站址密度位居全市首位,超前在金融街等重点区域布局5G-A网络[2] - 打造数字基础设施资源管理服务中枢,为全区提供一站式服务[2] - 推出“牵星出海”企业“走出去”服务平台,覆盖160多个国家及地区,累计搜集30余万条海外招标信息[2] 未来政策与产业规划 - 正修订新一轮科技产业政策,单项条款支持金额最高可达2500万元[3] - 将以推动创新数据基础制度等“五大行动”为抓手,加强“政策+空间+场景”集成创新[3] - 以打造国家级数据产业集聚区为抓手,推动“中国数据街”建设[3]
我国人工智能专利数占全球总量60%
人民日报· 2025-08-15 06:10
人工智能与数字技术突破 - 人工智能专利数量占全球总量60% [1] - 人形机器人及智能终端领域持续取得技术突破 [1] - 集成电路形成覆盖设计、制造、封装测试、材料和装备的完整产业链 [1]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 截至2024年6月底5G基站总数达455万个 [1] - 千兆宽带用户规模达2.26亿户 [1] - 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1] 数据产业发展现状 - 2024年全国数据企业数量超过40万家 [1] - 数据产业规模达5.86万亿元 较"十三五"末增长117% [1] - 产业生态以数据挖掘、融合应用及算法算力高度集成为特征 [1] 研发投入与创新活力 - 2024年上市数据企业平均研发投入较"十三五"末增长79% [1] - 产业链创新活力持续增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