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据处理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从光伏到智能算力,*ST金刚斥巨资再次跨界“自救”
第一财经· 2025-06-25 23:42
公司动态 - 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上海金刚设立北京金刚数智 注册资本1000万元 由上海金刚全额认缴 持股比例100% [1][3] - 新公司经营范围涵盖云计算设备销售 数据处理服务 工业互联网数据服务等算力相关业务 [3] - 公司与重整投资人弘琪云创签署协议 后者将以6.5元每股价格注资 [3] - 公司认为弘琪云创将协助拓展算力业务 在"算力资源服务+能源"和算力基建领域开展合作 [3] - 公司表示设立金刚数智是把握时代机遇的重要举措 算力业务有望成为新增长引擎 [3] 行业背景 - 智能算力是国家"东数西算"战略核心 2024年中国算力总规模达280EFLOPS 其中智能算力90EFLOPS 占比32% [3] - 2025年国家目标算力规模需超300EFLOPS 天风证券预计智能算力占比将达35% [3][4] - 中国信通院和天风证券均预计AI技术发展将推动智能算力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 [3][4] 历史转型 - 公司原主营特种安防玻璃 证券简称曾为"金刚玻璃" [5] - 2021年6月公司斥资32亿元跨界光伏 启动2GW异质结电池及组件项目 [5] - 2022年9月证券简称变更为"金刚光伏"以反映业务转型 [5] - 2025年4月因触及退市风险警示 证券简称变更为"*ST金刚" [5]
杰美特: 关于筹划重大资产重组的提示性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20 21:29
交易概述 - 公司拟以现金方式收购思腾合力控制权 交易价格及股权收购比例待进一步论证和协商 [1][2] - 本次交易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采用现金方式 不涉及发行股份 不构成关联交易 不导致公司控制权变更 [2][3] - 交易尚处筹划阶段 核心要素包括交易价格 股权收购比例 业绩承诺等仍需协商 [2][3] 交易对方与标的公司 - 交易对方为思腾合力部分股东 最终交易方待确认 [3] - 标的公司主营业务包括人工智能技术研究 计算机加速计算服务 软件技术开发等 [3] - 标的公司股权结构:深圳市景弘数字研发服务有限公司持股50.9950% 王伟持股32.1100% 天津达维思科技中心持股13.0736% 天津群创企业管理咨询中心持股3.8213% [3] 交易影响 - 收购将增强公司在智能计算领域的产品能力 结合现有客户资源与渠道 可丰富产品类型并拓宽市场 [4] - 公司需强化人力资源配置以提升运营能力 防范对标的公司管控不足的风险 [4] 后续安排 - 公司将聘请证券服务机构对标的公司开展尽职调查 履行决策审批程序并持续披露进展 [3][5] - 本次交易股票不停牌 公司将分阶段披露事项进展 [2][5]
发展步入新阶段,云知声上市道路稳健,已通过聆讯
搜狐财经· 2025-06-18 14:35
上市进展 - 公司通过港交所聆讯并披露资料集,即将成为"港股AGI第一股",由中金公司和海通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1] 融资情况 - 上市前完成11轮融资,总额超3.4亿美元,吸引30余家知名机构投资,公司估值达百亿左右 [3] - 2023年完成D3轮融资,筹集资金超7亿元人民币,董事会认为资金可满足未来12个月营运需求 [3] 营收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6.01亿元、7.27亿元、9.39亿元,复合年增长率25% [4] - 生活板块为营收支柱,2022-2024年营收占比分别为81%、79.6%、78.8% [4] - 2024年生活板块项目数从913个减至711个,但客户总数从389个增至411个 [4] - 终端用户营收占比2022-2023年为52.7%、53.6%,2024年系统集成商/代理人占比达55.1% [4] 研发投入 - 2022-2024年研发支出分别为2.87亿元、2.86亿元、3.70亿元,2024年同比增长29.3% [5] - 研发资金用于新场景应用软件开发、产品升级及数据处理服务,云计算需求增加推高服务器成本 [5] 发展前景 - 公司从2020年冲刺科创板转向2023年港股IPO,现通过聆讯进入新发展阶段 [5] - 强大融资能力、稳健营收增长及持续技术创新有望推动AI领域业绩突破 [5]
近况更新:VISA三大增长引擎持续发力,2QFY25经调整EPS超预期并维持全年指引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6-04 21:0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目标价392.04美元,较之前目标价上升7.6%,有7.2%的上涨空间,对应2026财年EV/EBITD为23.9x [2][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QFY25 VISA净收入略高于预期,经调整EPS高于预期和市场预期,三大增长引擎持续发力,维持全年指引不变,维持“优于大市”评级并上调目标价 [3][9] 相关目录总结 财务表现 - 2QFY25总营收133.28亿美元,同比增长10.8%,净营收同比增长9.3%至95.94亿美元;经调整EPS同比增长9.9%至2.76美元;实施股票回购45亿美元,宣布季度现金分红每股0.59美元;4月新授权300亿美元多年期股票回购计划 [3] - 预计3QFY25净收入增速和营运费用增速为低双位数,经调整EPS同比增速约为17%-19%;全年净营收同比低双位数增长,营运费用增速为高单位数至低双位数,全年经调整EPS同比增速约为13-15% [9] 业务增长引擎 - 消费者支付业务受益于支付交易流水、跨境交易流水及处理笔数上升;商业支付与资金流动解决方案收入以恒定汇率计同比增长13%;增值服务业务收入以恒定汇率计同比加速增长22%至26亿美元 [4][6] 跨境交易情况 - 跨境交易收入同比增长10.3%,流水增速环比放缓3个百分点,受节假日错位、旅游流量放缓及货币贬值影响;美国市场信用卡交易流水同比增长5%,借记卡增长7% [7] 技术创新与市场拓展 - 通过Token化与Tap系列产品推动全球无接触支付渗透率提升,新兴市场成主要增长区域;截至2QFY25全球累计发放Token达137亿个,单季新增10亿个;Tap to Add Card功能覆盖35个国家和地区,吸引近150家发卡机构参与;计划携手三星钱包在美国推出Tap to P2P产品 [8] - 2QFY25与哥伦比亚Efecty合作,计划发行450万张消费者借记卡;全球Tap to Pay渗透率达76%,美国市场首次突破60% [8][19] 估值分析 - DCF模型显示隐含股价392.04美元;可比上市公司估值预测显示VISA 2026年EV/EBITDA为23.9x [11][12]
2025年04月中国一级市场发生融资事件632个,同比下降26%;全球独角兽企业新增5家丨投融资月报
搜狐财经· 2025-05-28 18:25
一级市场融资概况 - 2025年04月中国一级市场融资事件632个,环比上升4%,同比下降26% [2] - 已披露融资总额270.45亿元人民币,环比上升34%,同比下降20% [2] - 热门融资行业:智能制造(176个)、医疗健康(85个)、人工智能(79个),智能制造环比上升21% [2] - 前五行业融资事件占比69%,金额占比72% [5] - 金额前五行业: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材料、汽车交通、医疗健康,金额占比81% [7] 地区与阶段分布 - 融资事件前五地区:江苏(106个)、广东(94个)、上海(88个)、浙江(80个)、北京(75个) [11] - 前五城市:上海(88个)、北京(75个)、深圳(67个)、苏州(53个)、杭州(43个) [13] - 阶段分布:早期497个(占比78.64%),成长期107个(16.93%),后期28个(4.43%) [15] - 金额分布:早期135.14亿元(49.97%),成长期108.16亿元(39.99%),后期27.16亿元(10.04%) [15] 大额融资与独角兽 - 全球新增41个大额融资事件,中国占9个(22%),涉及金额133.85亿元(占全球4%) [18] - 全球新增5家独角兽企业,中国无新增 [23] - 中国当前独角兽企业507家,占全球27% [23] 投资机构动态 - 活跃VC/PE机构:麓山投资(12个)、工银资本(10个)、中科创星(8个)、深创投(6个)、合肥滨湖金融投资集团(6个) [25] - 活跃CVC机构:尚颀资本(4个)、中芯聚源(3个)、讯飞创投(2个)、恒旭资本(2个)、创维投资(2个) [27] IPO市场 - 中国企业完成IPO 23家,环比下降8%,同比上升44% [29] - 募资总额103.04亿元,环比减少43%,同比增加98% [29] - 上市板块:美股11家,A股10家,港股2家 [30] - 热门IPO行业:传统行业7家,消费3家,智能制造2家,汽车交通2家,金融2家 [32] - IPO地区分布:江苏5家,香港5家,浙江4家,广东3家,北京2家 [35] 并购市场 - 中国企业并购事件15个,环比减少53%,同比减少85% [37] - 已披露金额4.54亿元,环比减少60%,同比减少99% [37] - 并购行业分布:物流仓储2个,金融2个,传统行业2个,能源电力2个,企业服务2个 [38] - 并购金额分布:金融3.00亿元,能源电力1.42亿元,企业服务1161万元,医疗健康70万元,物流仓储12万元 [38] - 境内并购8个(53%),跨境并购7个 [43][45]
南汇新城:产业科技齐飞,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正当时
国际金融报· 2025-05-12 13:55
经济规模与投资 - 2024年南汇新城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4230亿元,占全市比重超10% [1] - 工业投资连续3年超400亿元 [1] - 2025年南汇新城发展行动方案包含26项重点工作和42个重大项目,总投资2567亿元 [3] 产业集群发展 - 规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34.6% [4] - 专精特新企业从26家增至621家,高新技术企业从254家增至1596家 [4] - 形成智能新能源汽车和高端装备两个千亿产业集群,集成电路500亿产业集群 [4] - 民用航空和数字经济产业快速壮大 [4] 科技创新体系 - 构建覆盖基础创新到企业培育的全链条科技创新体系 [5] - 拥有5家高能级实验室、3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3家科创平台、6家市级新型研发机构 [5] - 设立9家创新联合体和1家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 [5] - 提供超10万平方米低成本创业空间 [5] 特色产业园区 - 滴水湖AI创新港入驻270余家企业,覆盖智能芯片、自动驾驶等领域 [6] - 滴水湖金融湾吸引26家国内外再保险机构,累计登记保费超1200亿元 [6] - 国际数据经济产业园实施跨境数据分类分级管理,推动数据出境"负面清单" [6] 人才引进与培养 - 2024年人才引进落户4.3万人 [1] - 提供过渡性免费住宿和最高5000元/月实习补贴 [7] - 实施人才引进区域专项政策,支持重点单位人才直接落户 [7] - 计划2024年举办100场招聘活动,新增就业岗位不少于3万个 [12] 企业案例 - 临科智华获数百万元政策优惠补贴和3年免租办公楼 [7] - 司南半导体孵化器与龙头企业共建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测认证三大服务中心 [10] - 上海交通大学临港产业创新园建成多个精密加工和测试中心,服务航空航天等行业 [12] 商业与文旅发展 - 2024年推进4个商业综合体运营和6个重点项目建设 [15] - 超级次乐园项目打造3万平方米二次元文化聚集地 [15] - "五一"小长假接待游客近103万人次 [14] - 计划全年接待游客突破1500万人次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