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创新

搜索文档
上航旅游参与浦东嘉年华旅游消费季 在浦东机场推出“免费半日游”
中国民航网· 2025-07-11 10:27
浦东嘉年华旅游消费季活动 - 浦东嘉年华旅游消费季在浦东美术馆开启 发布超150项活动 为中外游客送上"浦东旅游消费大礼" [1] - 活动涵盖入境便利举措 商圈联动消费 百日缤纷活动 文创品质升级 信息精准推送五大板块 [2] - 上线发布迪士尼主题游等多条精品多日游线路 [2] 上航旅游集团参与情况 - 作为上海市浦东新区旅游业协会会长单位 上航旅游集团参加活动并发布多条线路产品 [1] - 公司提供"落地-游玩-离境"一站式体验 以迪士尼为核心设计多条多日深度游线路 [5] - 推出"迪士尼+耀雪+海昌"三天两晚冰雪奇缘之旅 联动临港天文馆和陆家嘴东方明珠的三天两晚星空童话之旅等产品 [5] 浦东机场及入境旅游发展 - 浦东国际机场是全国最大空港口岸 2024年全国客流量最大的机场 [2] - 浦东机场今年上半年入境客流继续大幅上升 [5] - 公司面向过境免签旅客推出"免费半日游"服务 包括3条特色线路 [5] 未来发展计划 - 公司将持续发挥桥梁作用 以精细化服务和沉浸式体验激活文化传播力 [5] - 持续推进文旅融合创新 [5] - 助力上海打造"中国入境旅游第一站"和"全球瞩目的国际旅游目的地" [1]
四川规上文化企业数量首次突破3100家 资产规模首次突破万亿元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07 09:24
行业表现 - 四川省规上文化企业数量首次突破3100家,资产规模首次突破万亿元,排名全国第6,同比增长5 6% [1] - 2024年全省接待游客人次和旅游总花费均居全国前列 [1] - 文化新业态行业实现营业收入452 6亿元,同比增长20 1%,增速高于全国7 6个百分点 [2] 企业动态 - 新华文轩(601811)荣登"全国文化企业30强" [1] - 成都可可豆、域上和美集团双双入选"全国成长性文化企业30强" [1] 投资建设 - 34个重点项目实现新开工,61个项目竣工投运 [1] - 1-5月全省在建文旅重点项目512个,实际完成投资274 29亿元,投资完成率50 26%,超序时进度8 59个百分点 [1] - 成都天府国际赛道、资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科技创新示范园等新业态项目提前竣工投运 [1] 消费与活动 - 贯穿全年举办超5000场次文旅促消费活动 [2] - "五一"、端午假期全省接待游客人次和旅游消费实现双增长,端午假期成都入境游客达2 6万人次,同比激增34 3% [2] - 推出100个文旅创新场景、人气场景、品质场景 [2] 新业态与IP - 影视IP爆发,《哪吒之魔童闹海》成为顶流,《家里家外》上线瞬间引爆 [2] - 发展"票根经济",创新开设主题旅游巴士、专线 [2] 国际影响力 - 成功举办第九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2025全球跨境旅游(四川)大会等国际性重大活动 [2]
2025黑龙江省特色文化旅游推介会在佳木斯市抚远举行
中国发展网· 2025-07-03 15:52
文旅推介会概况 - 2025黑龙江省特色文化旅游推介会在佳木斯抚远市东极广场举行 主题为"日出东方福源三江" [1] - 活动包含旅游推介 商品展销 文化体育等60多项配套内容 旨在展现黑龙江特色文旅资源 [1] - 由黑龙江省委省政府主办 佳木斯市委市政府及省文旅厅承办 副省长韩圣健等领导出席 [1][2] 政策与战略方向 - 黑龙江立足生态与冰雪资源优势 推进文旅全域全季高质量发展 打造国际冰雪旅游胜地和避暑旅游引领地 [1] - 佳木斯市依托"华夏东极"区位和三江汇流生态 以垦荒精神为内核 建设向北开放新高地 [1] - 发布《黑龙江省支持冰雪经济发展若干政策措施》 加速冰雪运动 文化 装备 旅游全产业链发展 [2] - 推出2025夏季避暑旅游"百日行动" 涵盖十大必游景区 必驾营地 必看演出等十大类体验项目 [2] 产业创新与国际合作 - 黑龙江文旅以"融合创新"为引擎 通过"文旅+"跨界融合与科技赋能 转化冰雪 森林 边境资源为深度体验场景 [2] - 计划与世界旅游组织深化合作 共筑全域全季特色文旅高质量发展 打造全球影响力文旅IP [2] 市场表现数据 - 2025年1-6月黑龙江接待游客1 35亿人次 同比增长13 8% 游客总花费1933 7亿元 同比增长25 8% [3] 区域文旅特色展示 - 推介演出分佳木斯篇 黑龙江篇 乌苏里江篇 松花江篇 通过情景表演 歌舞 音乐剧等形式展现13个城市文旅特色 [2]
花样新“夜”态活跃“夏日经济” 特色文旅点燃消费市场新活力
央视网· 2025-06-30 15:29
上海夜生活节与文化场馆夜间开放 - 2025上海夜生活节于6月至9月举办,推出特色夏夜消费场景,部分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通过加开夜场或延长开放时间丰富市民夜间文化生活[1] - 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自7月起每日加开夜场至21时,展期最后一周将实行"7×24小时不闭馆"模式[4] - 徐家汇书院、和平书院等公共文化空间延长开放至深夜,其中和平书院为上海首个24小时开放图书馆[6] - 上海正试点博物馆、图书馆夜间开放,开发博物馆夜游项目以满足市民多样化文化需求[8] 洛阳古墓博物馆夜游活动 - 洛阳古墓博物馆推出夜游活动,精选25座不同时代古墓整体搬迁复原,游客可手持"探墓牒"穿梭于西汉至宋金的墓葬中体验探秘[8][10] - 夜游活动演绎十座古墓背景故事,融入任务卡挑战、解密等互动环节,挑战成功可兑换文创伴手礼[12] - 北宋壁画墓展示"妇人启门图"等宋代流行题材,砖雕墓以16朵斗拱设计展现古代工艺精妙[10][12] - 2024年洛阳古墓博物馆参观游客突破205万人次,被纳入河南15大主题精品旅游路线[12] 文旅融合创新模式 - 杭州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将戏剧舞台融入文博空间,每周轮演越剧、昆曲等传统戏曲选段,打造沉浸式演艺空间[17] - 广东惠州"蝶树溪谷"商场以"森林仙境"为主题,开创集自然景观、商业设施与文化空间于一体的"公园式"商场新模式[19][21] - 河北沧州大运河畔举办"音乐+非遗"音乐会,融合武术、杂技、西河大鼓等传统艺术与现代音乐,展现运河文化魅力[22] - 各地通过"博物馆+戏剧""公园+商场""音乐+非遗"等融合创新模式激发夏日文旅消费活力[14][15]
以“新”破局促消费,“苏式”文旅“满园春”
江南时报· 2025-05-09 07:14
文旅消费新趋势 - 音乐节、演唱会等演出活动成为文旅消费新引擎,常州太湖湾音乐节吸引3.6万乐迷,带动长三角春日夜空热度[1] - "跟着演出去旅游"和"跟着赛事去旅行"成为江苏文旅新风尚,实现经济发展与文旅消费深度共振[1] - 沉浸式演出、舞剧、音乐剧场场爆满,屡成爆款,显示文旅消费需求升级[1] 政策支持与市场响应 - 江苏省出台《若干举措》,通过财政激励优化文旅供给,支持邮轮游艇、房车露营、低空飞行等新业态[1][2] - 政策对在线旅游企业实施分级奖励,全年过夜游客达30万人次可获补贴,激发企业创新动力[2] - 一季度江苏营业性演出5603场,票房收入3.5亿元,其中5000人以上大型演出28场,观演人次39.8万,同比增168.2%[2] 经济辐射效应 - 五一假期江苏营业性演出观演人次28.51万,票房1.9亿元,直接带动文旅消费13亿元[3] - 南京溧水咪豆音乐节和常州太湖湾音乐节吸引21万乐迷,周边产业收益达7.94亿元[3] - 苏州"数见苏韵"展览提升文博关注度,文创销售增长显著[3] 城乡文旅融合 - 乡村文旅活动如六合茉莉花文化旅游节、江宁"苏花路"自驾线路吸引大量游客,带动民宿餐饮等业态[4] - 溧水咪豆音乐节推动洪蓝街道游客增长超40%,周边民宿连续多日满房[4] - 城市与乡村文旅联动,形成"非遗夜游"、"惠游园区转转卡"等多元消费场景[3][4] 行业数据亮点 - 南京、苏州跻身全国大型演唱会票房Top10,常州位列音乐节票房Top1[2] - 一季度大型演出省外游客占比47.2%,营业性演出带动交通、餐饮、住宿等消费19.4亿元[2] - 苏州工业园区整合六大核心文旅资源,推出特惠联票刺激消费[3]
西安曲江文旅财报解读:营收净利双降,多项费用缩减
新浪财经· 2025-04-30 07:48
关键财务指标解读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2.53亿元,较2023年的15.04亿元减少16.68%,景区运营管理板块营收同比下降32.57%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1亿元,较2023年的-1.95亿元亏损有所收窄,但仍处于亏损状态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31亿元,显示公司核心业务盈利能力较弱 [4] - 基本每股收益为-0.51元/股,较上年同期的-0.77元/股有所增加,但仍为负值 [5] 费用分析 - 销售费用为6044.54万元,较上年减少19.27%,可能与市场推广策略调整有关 [6][7] - 管理费用为1.78亿元,同比减少10.66%,反映内部管理效率提升 [6][8] - 财务费用为5380.42万元,较上年减少24.63%,或得益于债务结构优化 [6][9][10] 现金流分析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05亿元,较上年减少19.08%,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减少2.62亿元 [11]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649.80万元,较上年变动比例为1203.80%,主要因处置子公司及购建固定资产减少 [12]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06亿元,较上年减少1307.97万元,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减少1.49亿元 [13] 业务板块表现 - 景区运营管理、旅游商品销售、园林绿化等板块营业收入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2] - 公司通过优化成本管控、收到大额回款及还款计划等措施,使成本费用较上年同期减少 [3]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34.97万元,对净利润影响相对较小,公司盈利主要依赖核心业务的改善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