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旅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东营文旅企业精彩亮相2025山东文旅消费博览会
齐鲁晚报网· 2025-09-16 19:11
9月13日至15日,2025山东文旅消费博览会在滨州举办。本次盛会由山东省精品旅游促进会、中国电子商会数字文旅专委 会、滨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山东滨盛文旅体育产业集团联合主办,吸引了全国16个省市及山东省内300余家优质文旅企业 参与,配套开展了10余场专题活动。 作为参展城市之一,东营市精品旅游促进会组织东营市文旅集团、东营盛洲粮油有限公司等会员企业精彩亮相,共展出8 类、89种文旅产品,充分展现了东营文旅产业的独特魅力。 此次参展不仅为会员企业搭建了展示东营文旅特色产品的平台,更借助与省市领导、行业同仁的交流互动,进一步提升 了东营文旅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今后,东营市精品旅游促进会将以此次博览会为契机,持续整合资源,拓宽合作渠道, 为推动东营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动能。(大众新闻记者马瑞琳通讯员穆春波) ...
打造更多富有特色的文旅产品(把脉)
人民日报· 2025-09-03 07:05
行业规模与增长 - 2024年全国文化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91423亿元 比上年增长7.1% [1] - 暑期旅游市场热度居高不下 文旅消费呈现加速回暖态势 [1] - 文旅产业成为提振消费 扩大内需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1] 产业结构与新兴业态 - 文化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新业态蓬勃发展 [1] - 簪花 汉服等体验消费热度攀升 形成"以文化为内核 以体验为载体"的新型消费模式 [2] - 传统文化相关文旅消费推动文化服务业比重提升 [2] 消费场景与市场表现 - 博物馆 美术馆等文化场馆暑期接待游客量同比快速增长 [1] - 文化研学产品预订火热 [1] - 各地推行"传统民俗+现代表达"模式 打造特色消费场景 [1] - 浙江义乌创新"旅游+购物"场景 国际商贸城推出跨境商品直购活动 [2] 政策支持与产业效应 - 全国超500家景区实行门票半价或免费政策 [2] - 多地发放文旅消费券 北京推出涵盖演出展览夜游的消费活动 [2] - 四川开展门票免费送活动 吸引周边省份游客同比快速增长 [2] - 政策推动形成"一业兴 百业旺"的乘数效应 带动企业加大文旅产业投资 [2] 发展趋势与战略方向 - 行业需持续挖掘传统文化价值 与现代旅游需求结合打造特色产品 [3] - 通过优化服务供给和硬件设施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3] - 借助数字化手段创新文旅体验 满足美好生活需要 [3]
第七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在苏州开幕
苏州日报· 2025-08-16 08:18
活动概况 - 第七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于8月15日在苏州开幕 持续至8月17日 [1] - 活动设立五大展区包括运河城市文旅精品展 运河主题文创展 运河特色文旅产业展 "丝路与运河的邂逅"主题展 运河美食文化展 [1] - 采用政府市场结合 线下线上融合 馆内馆外联动方式举办 [1] 展览特色 - 聚焦VR AR等文旅消费热点 集聚运河沿岸文化基因和旅游资源 [1] - 打造可观赏 可品尝 可体验 可购买的文旅产品 [1] - 通过斗诗 戏曲 方言等情景表演生动推介运河沿线城市历史人文 [1] 发展历程 - 博览会自2019年起已成功举办六届 先后在扬州 无锡 苏州举行 [2] - 形成产业融合 企业集聚 产品荟萃的综合效应 [2] - 成为大运河沿线最具影响力和生命力的博览会之一 [2] 平台定位 - 坚持专业化 市场化和品牌化理念 [2] - 为运河沿线省市及全国文旅行业搭建文旅融合发展平台 [2] - 兼具文旅精品推广和美好生活共享功能 [2] 参与情况 - 省委常委 宣传部部长 副省长 省政府副秘书长等省级领导出席 [1] - 市委副书记 市长及市领导金洁 季晶等地方政府代表参加 [1][4] - 开幕后领导嘉宾进行巡馆体验运河多元文化魅力 [3]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黑龙江哈尔滨:弘扬东北抗联精神 谱写振兴发展新篇
央视网· 2025-08-14 21:00
历史背景与产业基础 - 哈尔滨是东北抗日联军主要活动区域和中共满洲省委机关所在地(1927-1936年) [1][3] - 城市作为新中国最早建立的重工业基地之一 [5] 产业升级与科技创新 -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5] - 以航空航天、生物制造两个国家级产业集群建设为发展引擎 [5] - 重点培育生物制造、高端装备、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5][6] 文旅产业发展 - 深挖特色地域文化并创新文旅产品 [6] - 推动特色文旅由"一地一季"向"全域全季"转变 [6] - 2024年接待游客1.79亿人次(同比增长32.2%) [6] - 2024年实现旅游收入2314.2亿元(同比增长36.7%) [6] 现代产业体系构建 - 加速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6] - 巩固装备制造、绿色食品等传统优势产业 [6] - 培育冰雪经济、数字经济、生物经济等新增长极 [6]
市人大代表评议政府工作:在外部环境充满不确定性的情况下 成绩来之不易 政策要定期“回头看”及时做调整
解放日报· 2025-08-01 09:49
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 - 着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和隐形冠军企业—高成长企业—科技领军企业"梯度培育体系 [2][5] - 人才是科创核心要素,需加强技术成果市场化能力,发挥科技服务业纽带作用促进创新要素协同 [5][6] - 加速科创成果转化需政府引导高质量孵化器建设与市场资源配置并重,培育科技服务市场 [6] - 建议政府基金和国有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参与力度 [6] 营商环境与企业扶持 - 上海实施营商环境改革8.0版行动方案,建议定期开展政策"回头看"并动态调整 [3] - 需抓早抓快落实惠企政策,重点加强对腰部企业扶持及小微企业关怀 [3] - 建设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平台,聚焦出海企业需求并提供涉外实务人才支持 [3] 消费活力与产业升级 - 扩消费需财政引领细分银发经济市场,激发老年人消费意愿 [3] - 文旅产业需专业团队系统性开发"一江一河"等资源,提升核心竞争力 [4] - 加强赛事经济顶层设计,转化流量为实际消费增量 [4] 城市更新与民生保障 - "两旧一村"改造需注重历史风貌保护与二次供水设施标准提升 [7] - 新一轮城市建设需强化民生导向,规划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 [7] - "十五五"规划应明确民生项目落地,持续优化城市更新后续工作 [7] 经济数据与政策成效 - 上海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1%,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目标 [2][3]
消费时评丨服务消费“上新” 提振内需再发力
消费日报网· 2025-07-18 10:27
服务消费成为经济增长关键引擎 - 我国经济持续恢复向好 内需尤其是服务消费正逐步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引擎 [1] - 多地密集出台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 聚焦服务消费 精准发力供需两端 体现稳经济、促民生、谋长远的政策节奏 [1] - 服务零售额增速已连续数月高于商品零售 文化旅游、体育健身、医疗健康等需求持续升温 [1] 地方政策聚焦服务消费领域 - 北京市方案突出六大领域24项任务 涵盖文娱、旅游、体育、教育培训、美丽健康、家政服务 [1] - 山西提出"一老一小"服务供给 广西聚焦服务消费优化 上海打造文化消费高地和世界级旅游城市 [1] - 政策从注重总量转向注重结构 从消费刺激转向场景创新 从政策供给转向体验升级 [2] 服务消费的独特价值 - 服务消费更具黏性、延展性和在地性 能带动就业、激活创新、回应民生关切、提升生活质量 [1] - 老龄化加速、少子化显现 养老、托育、家政等服务供给扩容成为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支撑 [2] - 服务消费连接宏观经济与微观生活 正从边缘走向中心 [3] 供需两端协同发展路径 - 需求端需稳定就业、提高收入、优化信贷支持 丰富夜间消费、节日经济、平台经济等场景 [2] - 供给端需提升质量 打造高质量文旅产品 推动体育赛事市场化运营 规范家政服务标准 引导教育培训优质发展 [2] - 政策走向精细化和可持续性 如推动数据开放促进文娱消费 推动"体育+旅游+数字技术"融合 出台家政信用体系机制 [2] 服务消费的长期战略意义 - 地方方案探索通过优化供给、提升体验、激发信心的长期路径 而非追求短期反弹 [3] - 全球消费趋缓背景下 服务消费成为关键增长带 关乎城市温度、产业活力和民众获得感 [3] - 服务消费发展不仅是经济指标提升 更是高质量发展的民生底色 [3]
盛会将启,风从草原来:2025中国广告论坛重磅来袭,AI与文旅共鸣呼和浩特
经济观察网· 2025-07-12 08:12
论坛概况 - 2025中国广告论坛以"AI推动广告新阶段·品牌提升发展高质量"为主题,将于7月14日至16日在呼和浩特举行,聚焦人工智能、文旅品牌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 [1] - 论坛首次落地呼和浩特,依托其北疆文化底蕴与营商环境,拓展地理与产业边界,展现广告业对区域经济、文旅升级的赋能作用 [1] - 论坛规格高、嘉宾阵容强,呈现"高位引领+前沿趋势+实践落地"三位一体格局,开幕式将发布《品牌发展力团体标准》 [1] 核心议程与嘉宾 - "广告品牌新语"主题论坛邀请多方代表探讨品牌战略意义与AI对广告传播逻辑的重塑,包括中国艺术研究院原院长连辑、中国传媒大学丁俊杰教授、华大集团CEO尹烨等 [2] - "AI赋能"主题论坛聚焦大模型、生成式AI与智能算力在广告营销全流程的渗透,针对行业痛点提出技术解决方案 [2] - 央视市场研究总经理虞坚将分享AI时代消费与营销趋势,快手、巨量引擎、华为等平台代表围绕内容生产效率、用户洞察、智能投放等议题交流 [3] 文旅与城市品牌 - 设立"文旅升级——广告品牌新域"主题论坛,探讨文化旅游与品牌传播融合路径,小红书、网易、爱奇艺等企业分享社交传播、内容激发文旅动能等案例 [4] - 圆桌对话环节邀请三位优质文旅内容创作者(包括全网2000万+粉丝的"远山的阿妹")探讨城市品牌表达与用户共鸣机制 [4] - 特别举行"呼和浩特文旅及区域品牌交流会",研讨AI技术赋能城市文旅、乳业文旅协同发展、城市IP构建等议题 [5] 展览与综合影响 - 论坛同期开设"草原青城·精彩绽放"展览展示区,集中展示地方品牌、非遗文创、文旅产品,展现呼和浩特文化软实力 [5] - 论坛紧扣时代脉搏,体现"站高、谋远、落地"格局,是广告产业融入国家战略、服务区域发展的重要实践 [5]
记者观察丨激活经济新动能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提速
搜狐财经· 2025-07-07 08:44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进展 - 上海通过"五五购物节""上海之夏"等消费节庆活动激发消费潜力 今年入境外籍旅客超250万人次同比增长44% 并推出"即买即退"离境退税服务 [2] - 北京优化文旅产品和消费场景布局 1-5月接待入境游客1971万人次同比增长541% [2] - 广州离境退税商店突破500家覆盖11个城区 离境退税申请单量同比上升203倍 销售金额同比上升129倍 [3] - 天津利用河海港资源建设标志性商圈 盘活古建筑引入首店经济 [3] - 重庆打造洪崖洞李子坝轻轨穿楼等特色消费场景 年均吸引游客超5亿人次 无人机灯光秀带动重点餐饮满客率超70% 酒店入住率超80% [3] 区域协同发展特征 - 上海与杭州苏州构建"长三角消费生态圈" 北京与天津雄安形成"京津冀消费联动带" 突破行政边界实现消费资源梯度配置 [3] - 五城市实践呈现"特色化+区域协同"双重特征 形成外部合力支持 [3] 政策背景与战略意义 - 2019年商务部等14部门联合发文提出5年内培育专业化特色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作为扩大消费促进产业升级的新引擎 [4] - 2021年国务院批准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率先开展培育建设 [5] -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已成为推动城市治理现代化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 [5] 发展模式与未来展望 - 培育路径需政策创新场景革命服务升级三重驱动 同时保持全球视野与本土文化战略定力 [6] - 更多城市加入消费生态革新将激发中国经济内需引擎爆发态势 [6]
业务量保持扩张,6月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环比小幅上升
快讯· 2025-07-02 09:04
物流业景气指数 - 6月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0 8%,较上月上升0 2个百分点 [1] - 业务总量指数连续四个月处于扩张区间 [1] - 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业务总量指数高于全国水平 [1] 分行业表现 - 道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邮政快递等行业业务总量指数均在扩张区间 [1] - 邮政快递业业务总量指数达69 3%,航空运输业为52%,扩张态势明显 [1] - 铁路运输、道路运输、电商快递等领域需求保持回升态势 [1] 需求驱动因素 - 网络购物和季节性生鲜冷链商品需求带动邮政快递业和航空运输业增长 [1] - 迎峰度夏煤炭运输需求较好 [1] - 以旧换新政策带动家电3C产品订单上升 [1] - 暑期出行促进文旅、电商和户外产品需求旺盛 [1]
各地多措并举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央视网· 2025-06-28 20:37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进展 - 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等地通过首发经济、优化入境政策和消费环境等措施加快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1] 上海消费促进举措 - 上海通过"五五购物节""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等大型活动激发消费潜力 [3] - 上海边检机关今年查验入境外籍旅客超250万人次 同比增长44% [3] - 推出"即买即退、资金秒达"离境退税升级服务 深受外国游客欢迎 [3] 北京文旅消费升级 - 北京推出丰富文旅产品和创新消费场景 优化消费地标布局 [5] - 1—5月全市接待入境游客1971万人次 同比增长541% [5] 广州离境退税服务优化 - 广州离境退税商店总数突破500家 实现11个城区全覆盖 [5] - 离境退税申请单同比上升203倍 销售金额同比上升129倍 [5] 天津商业项目开发 - 天津发掘河、海、港资源建设标志性商圈街区和商业项目 [5] - 盘活古建筑并引入餐饮、购物首店 激活消费活力 [5] 重庆特色消费场景打造 - 重庆利用地形优势打造洪崖洞、李子坝轻轨穿楼、山城巷等特色消费场景 年均吸引游客超5亿人次 [7] - 4月以来无人机灯光秀常态化展演带动滨江路重点餐饮满客率超70% 重点酒店入住率超80%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