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护
icon
搜索文档
观察:“困在算法里”的外卖骑手如何走出来?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0-09 08:03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江苏省常州市政府工作人员为外卖员、网约 车司机讲解就业保障相关政策。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摄 风雨无阻的外卖骑手、往来奔忙的快递员、东奔西跑的网约车司机,穿梭市井风雨,他们是"赶时间的 人",更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守护者"……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 近年来,平台经济迅速发展,依托互联网平台就业的网约配送员、网约车驾驶员、货车司机、互联网营 销师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数量不断增加。目前,全国有8400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 者权益保障,让他们工作安心、舒心,既是一道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考题",也是一道"必答题"。 数字时代的当下,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有哪些急难愁盼?权益保障面临哪些困境?法律该如何"施以援 手"?近日,记者到广东、北京、浙江等地,对主要网站平台进行了采访,倾听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 保护的故事。 平台司机究竟在给谁打工? 破除规避劳动关系的"障眼法" "我以为有公司盖章的员工证明,就能确定劳动关系。"几年前,为了养家,杨力(化名)来到广东佛山 某运输公司,做起了混凝土运输司机。入职后,杨力被要求在某平台注册账号绑定该公司,然后通过平 台接受公司派单。 起 ...
政策问答:如何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护
人民日报· 2025-09-21 11:20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进展 -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总数达8400万人,占职工总数的21% [1] - 国家层面计划用3年时间分步骤、渐进式推进职业伤害保障试点扩围工作 [1]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首批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专题指导性案例,以统一法律适用标准 [2] 职业伤害保障试点与实施 - 福建省完成职业伤害保障试点首笔待遇支付,外卖骑手通过平台“一键报案”服务快速获得医疗费拨付 [1] - 职业伤害保障制度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量身定制”,兼具社会保险的普惠性和平台劳动者的灵活性 [1] - 相关部门要求对符合条件的劳动者,特别是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法律援助做到“应援尽援” [2] 劳动关系认定与算法治理 - 法院判决认为,对于存在用工事实和支配性劳动管理的情况,应依法认定存在劳动关系,即使劳动者被要求登记为“个体工商户” [2] - 监管部门出台指导意见,要求网络餐饮平台不得将“最严算法”作为考核要求,并完善订单分派机制 [3] - 国家网信办强调加强算法治理,督促平台建立长效机制,以推动平台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3] 政策导向与制度完善 - 从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新就业形态”到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健全相关社保制度,显示政策持续深化 [3] - 全社会关心关爱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氛围日益浓厚,权益保障的制度体系不断完善 [3]
更好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
人民日报· 2025-09-04 09:35
平台企业最新举措 - 美团宣布2025年年底前全面取消众包骑手超时罚款,建立“积分制”正向激励机制替代惩罚性措施 [1] - 京东为全职外卖骑手缴纳五险一金,全额承担人均每月约2000元的社保费用 [1] - 这些变化体现了平台企业更注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护 [1] 新就业形态行业概况 - 平台经济蓬勃发展,新就业形态已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 [1] - 全国依托互联网平台就业的骑手、司机、快递员等已达8400万人 [1]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挑战 - 新就业形态用工方式灵活、组织方式松散,造成劳动争议所涉情形复杂多样 [2] - 2024年全国法院一审审结涉新就业形态民事案件超过8万件,涉及社会保险纠纷、保险合同纠纷、交通事故责任纠纷等 [2] - 部分企业通过签订承揽协议等方式规避劳动关系,或为追求配送效率而忽视安全风险 [2] 司法保障与价值引领 - 司法机关通过发布权威案例以案释法、明晰规则,树立劳动者权益保护风向标 [2] - 在典型案例中,法院明确劳动者在获得职业伤害保障待遇后,仍有权请求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 [2] 权益保障的多方责任 - 相关执法司法部门应加大打击侵害权益行为力度,畅通维权渠道,提供精准法律服务 [3] - 平台企业要切实扛起主体责任,通过优化平台规则和算法让劳动者体面劳动 [3] - 社会各界需形成合力,例如街道社区设立暖心驿站解决新就业群体工作、休息等问题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