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多元解纷
icon
搜索文档
中小投资者保护23条出台 对投资者意味几何?
上海证券报· 2025-10-29 03:43
《关于加强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保护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日前正式发布,其中提出的23项举 措,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小投资者保护工作的行动指南。 那么《意见》对中小投资者而言,意味几何? 在业内人士看来,《意见》的出台是对上述重要会议及文件部署的具体落实,将投资者保护融入到资本 市场改革全链条中,将加快打造一个对投资者更友好、更公平的市场环境,让每一位投资者都能更踏 实、更有信心地参与资本市场,共享经济发展的红利。 例如,针对经营机构在宣传推介产品、服务时未充分向投资者提示风险,致使投资者因投资高风险产品 遭受亏损的问题,《意见》要求经营机构将投资者教育嵌入业务流程,督促经营机构在向投资者销售金 融产品、提供服务前,向投资者深入讲解业务规则,阐明重要合同条款,充分提示相关风险,增强投资 者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进一步压实经营机构的投资者保护职责,为中小投资者提供更加有效的保 护。 近年来,资本市场多元解纷"工具箱"持续丰富创新:投资者诉求反映的渠道不断畅通,截至2025年9 月,中国证监会12386服务平台共接收投资者诉求180万余件,累计为投资者挽回损失超过7.3亿元;先 行赔付等制度机制的运用助力投资 ...
我省推动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导疏导发力
辽宁日报· 2025-10-09 09:23
起诉状和答辩状示范文本的广泛应用,有助于当事人更清晰、更高效地表达诉讼请求。为进一步提 高诉讼服务规范化水平,充分保障群众诉权,综治中心为当事人提供示范文本表格及扫码下载服务,通 过综治中心与人民法院共用示范文本,不仅助力群众诉讼更便利,也为庭审调查打下坚实的基础,推动 民事纠纷化解效率提升。 一些法律关系清晰明确、相对而言情节较为简单的纠纷,通常适宜采用调解方式解决。我省明确, 对于婚姻家庭及邻里纠纷、劳动纠纷、小额借款纠纷等9类诉至人民法院的纠纷类型,在征得当事人同 意后,可以委托综治中心开展先行调解,最大限度推进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 日前,省委政法委与省法院联合出台指导意见,通过建立综治中心与人民法院程序衔接的标准化流 程,不断完善对接联动机制,推动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导和疏导端用力,积极打造调解优先、分层递进、 司法兜底的多元解纷新格局,推进矛盾纠纷实质化解。 加快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努力使群众化解纠纷"最多跑一地",截至今年8月底,全省法院共 向综治中心派驻法官、法官助理、退休法官等602名,先行调解案件19.5万件,调解成功12.4万件,依托 综治中心就地化解矛盾纠纷1.7万件,导入司法程 ...
聚焦“两高四着力”·一“县”观察丨鹤山区 小院里多元解纷好事多
河南日报· 2025-10-07 07:20
县计县策 鹤壁市鹤山区通过搭建多元议事平台、深化惠民政策宣传等举措,探索出一条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 新路径。从新华街街道的"小院故事"到中山北路街道的"顺心茶铺",基层治理更有温度、更具活力。 在刘璐的带领下,记者走进一座古朴典雅的院落。前厅是社区工作人员的办公场地和邮局记忆馆。穿过 前厅进入后院,会议室、日间照料中心等设施错落有致。午后的后院,五六个居民围坐在一起唠嗑,工 作人员闲暇时也会加入其中。 "居民们围桌而坐,喝茶说事,'顺心茶铺'成了联系居民、优化决策、化解矛盾的最佳去处。"东巷社区 党支部书记黄红敏说,他们探索"菜单式"调解模式,由法律顾问、司法所联合组建"茶博士矛盾纠纷服 务团",构建专业调解机制,小区的大事小情都在这里商议解决。 在鹤壁市鹤山区新华街街道街南社区,有一座神奇的小院,社区居民的很多问题和需求都能在这里得到 回应和解决。 "以前由于各种原因,社区周边街巷道路坑洼、路灯昏暗,不仅大家夜晚出行不方便,也存在较大的安 全隐患。"10月4日,社区居民程永旺告诉记者,自从在小院里提出要求,两个月后街巷道路便进行了整 修,并加装了节能路灯,大家感受到了小院力量。 小院到底在哪?功能是什么? ...
最高法:支持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施行临时仲裁制度
中国经营报· 2025-09-26 01:25
政策核心与定位 - 政策核心为推进国际商事法庭高质量发展,是第一份专门为此制定的规范性司法政策 [1] - 政策首次系统谋划最高人民法院国际商事法庭与地方法院国际商事法庭的高质量协同发展 [1] - 政策聚焦服务保障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出五个方面十五条意见 [1] 具体创新举措 - 举措包括优化涉外商事案件管辖机制、完善案件管理机制、健全诉讼便利机制 [1] - 举措涵盖健全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适用机制、完善域外法查明机制、创新法庭运行机制 [1] - 政策支持在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等地选择临时仲裁方式解决纠纷 [1]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 深入推进诉讼与调解、仲裁的有机衔接,依法健全国际商事调解协议司法确认机制 [2] - 加大与国际调解院、国际商事争端预防与解决组织等相关国际组织的合作 [2] - 支持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施行临时仲裁制度,发挥国际商事专家委员会智库作用 [2] 国际司法交流合作 - 政策明确健全司法协助、案例交换分享、法律适用交流机制 [2] - 加强与世界贸易组织、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国际统一私法协会、海牙国际私法会议等国际组织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2] 国际商事法庭案件受理情况 - 最高人民法院第一、第二国际商事法庭自2018年6月成立至2025年9月20日,共受理案件44件、审结37件 [2] - 案件当事人涉及21个国家和地区,标的额总计128亿元人民币 [2] - 截至2025年8月底,16家地方法院国际商事法庭共受理各类涉外民商事及仲裁司法审查等案件16687件,审结15014件 [3]
提升国际商事审判质效、深入推进多元解纷 最高法发布意见
中国新闻网· 2025-09-25 14:50
来源:中国新闻网 《意见》聚焦如何切实破解制约国际商事审判质效提升的难题及痛点,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从优化涉外商事案件管辖机制、完善案件管理机制、健全诉讼便利机制、健全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适用 机制、完善域外法查明机制、创新法庭运行机制六个方面规定了具体的创新举措。 《意见》明确,深入推进多元解纷,实现诉讼与调解、仲裁的有机衔接。提出依法健全国际商事调解协 议司法确认机制,加大与国际调解院、国际商事争端预防与解决组织等相关国际组织的合作;支持和监 督仲裁发展,发挥"一站式"国际商事纠纷多元化解决平台作用,支持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 施行临时仲裁制度;发挥国际商事专家委员会智库作用,建立国际商事专家委员专家意见程序机制等, 为国际商事争议提供公正高效便捷的纠纷解决服务。 《意见》提出,深化国际司法交流合作,提升国际商事法庭影响力和吸引力。《意见》明确健全司法协 助、案例交换分享、法律适用交流机制,加强与世界贸易组织、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国际统一私 法协会、海牙国际私法会议等国际组织合作的广度和深度。结合司法审判实际,宣传介绍我国涉外商事 法律制度,用好国际商事法庭案例和人民法院案例库等资源" ...
提升国际商事审判质效、深入推进多元解纷,最高法发布意见
搜狐财经· 2025-09-25 11:25
《意见》明确,深入推进多元解纷,实现诉讼与调解、仲裁的有机衔接。提出依法健全国际商事调解协 议司法确认机制,加大与国际调解院、国际商事争端预防与解决组织等相关国际组织的合作;支持和监 督仲裁发展,发挥"一站式"国际商事纠纷多元化解决平台作用,支持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 施行临时仲裁制度;发挥国际商事专家委员会智库作用,建立国际商事专家委员专家意见程序机制等, 为国际商事争议提供公正高效便捷的纠纷解决服务。 《意见》还要求加强涉外法治人才储备,推进国际商事法庭专业化建设,深化国际司法交流合作,提升 国际商事法庭影响力和吸引力,用好国际商事法庭案例和人民法院案例库等资源"富矿",积极向联合国 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等国际组织推荐典型案例、司法规则等,发布中英文涉外审判报告、出版中英文案例 丛书,讲好新时代中国涉外法治故事。 今天(9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推进国际商事法庭高质量发展 服务保障高水平对外开放的 意见》,聚焦服务保障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出了五个方面十五条意见。 《意见》明确按照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的要求,系统谋划最高人民法院国际商事法庭和地方法 院国际商事法 ...
辽宁县级综治中心实现基层法院全部入驻
人民日报· 2025-09-24 06:33
截至目前,辽宁100家县级综治中心已完成基层法院100%入驻工作目标,法院系统共向综治中心派驻法 官、法官助理、退休法官等超600名,共先行调解案件19.5万件,依托综治中心就地化解矛盾纠纷1.7万 件。 《 人民日报 》( 2025年09月24日 13 版) (责编:杨光宇、胡永秋) 本报沈阳9月23日电 (记者刘洪超)记者从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获悉:辽宁省于近期出台《关于完善综 治中心与人民法院对接联动机制推进矛盾纠纷实质化解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通过建立 综治中心与人民法院程序衔接的标准化流程,打造调解优先、分层递进、司法兜底的多元解纷新格局。 《意见》指出,对婚姻家庭及邻里纠纷、劳动纠纷、小额借款纠纷等9类诉至人民法院的纠纷类型,在 征得当事人同意后,可以委托综治中心开展先行调解;鼓励调解组织入驻综治中心开展工作,建立健全 联动联调运行机制,在调解矛盾纠纷过程中,综治中心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人员参与业务指导。 ...
辽宁:完善综治中心与人民法院对接联动机制
人民网· 2025-09-15 08:41
本报讯(记者 黄艳辉 严怡娜 通讯员 黄强)近日,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与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 联合出台《关于完善综治中心与人民法院对接联动机制推进矛盾纠纷实质化解的指导意见》,建立综治 中心与人民法院程序衔接的标准化流程,推动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导和疏导端用力,打造调解优先、分层 递进、司法兜底的多元解纷新格局。 来源:人民法院报 意见指出,对婚姻家庭及邻里纠纷、劳动纠纷、小额借款纠纷等9类诉至人民法院的纠纷类型,在 征得当事人同意后,可以委托综治中心开展先行调解;要将示范文本应用贯穿纠纷化解全流程,在综治 中心提供示范文本表格及扫码下载服务;要鼓励调解组织入驻综治中心开展工作,建立健全联动联调运 行机制,在调解矛盾纠纷过程中,综治中心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人员参与业务指导。辽宁法院对于 综治中心转办、交办的矛盾纠纷,要依法高效办理,做到能调尽调、应立必立、简案快审、实质解纷, 并对申请司法确认和支付令、出具调解书以及相关立案和审判工作均提出要求。 据悉,今年6月底,全省100家县级综治中心已完成基层法院100%入驻工作目标。截至8月底,辽宁 法院共向综治中心派驻法官、法官助理、退休法官等602名,共先行调解案件 ...
海淀法院设立北京首家“银发法官”调解工作室
新京报· 2025-08-18 07:21
银发法官调解工作室成立 -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首次设立银发法官调解工作室 [1] - 工作室由退休法官组成 实践经验丰富 专业能力出众 [1] - 部分退休法官将编入调解速裁团队 接受法院立案后委托 [1] - 部分退休法官将入驻区综治中心 开展调解工作 [1] 工作室功能与意义 - 退休法官将发挥"传帮带教"功能 指导年轻同志提升群众工作能力 [1] - 工作室旨在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加快建设现代化强区高品质海淀 [1] - 海淀法院党组书记院长亓纪表示退休法官是人民法院的宝贵财富 [1] 调解员队伍特点 - 调解员队伍由长期深耕民商事审判一线的退休法官组成 [2] - 调解经验丰富 对待当事人耐心细致 调解成功率高 [2] - 在多元解纷及区综治中心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2] - 是调解事业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2]
大连首个“集成、便民、共享”型司法行政大厅启用
辽宁日报· 2025-08-14 11:47
服务模式创新 - 司法行政大厅采用集成化一站式服务模式 整合公共法律服务 行政复议和社区矫正三大中心功能 [1] - 通过线上+线下融合模式扩大服务覆盖面 微信服务号支持线上办理 智能AI机器人提供24小时在线服务 [1][2] - 推行容缺受理机制降低办事门槛 线上申请渠道减少群众奔波 [2] 设施与空间配置 - 大厅总面积达1200平方米 设置公证服务 法律咨询 人民调解 法律援助及行政复议五大服务窗口 [1] - 配备智能法律服务一体机 集成法律咨询和普法宣传等多元功能 [2] - 设立两个品牌调解室由资深调解员定期坐诊 教育培训室提供法治教育与技能培训 [2] 技术应用与智能化建设 - 智能AI机器人金小法实现全天候法律咨询服务 [1] - 社区矫正指挥中心通过信息化平台实现精准监管 驻检室与警务联络室构建多方联动监管网络 [2] - 自助服务区配备智能设备随时响应群众多样化需求 [2] 社会效益与功能拓展 - 形成统筹推进法治建设 化解社会矛盾的协同运作机制 [2] - 心理辅导室助力社区矫正对象心态调整 提供专业化服务支持 [2] - 持续优化服务升级 打造群众身边的法治后盾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