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

搜索文档
年内举牌21次 险资正跑步入市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4 20:56
险资举牌规模与参与机构 - 截至8月4日保险资金在A股及H股市场累计举牌达21次 超越去年全年水平 [1][2] - 参与机构包括中国人寿 平安人寿 新华保险 瑞众人寿 中邮人寿 长城人寿 阳光人寿 泰康人寿 信泰人寿 利安人寿等十余家 [2] - 举牌标的涵盖银行 能源 公共事业等领域 包括农业银行 邮储银行 招商银行 中信银行 杭州银行 电投产融 大唐新能源 中国神华 中国水务 江南水务 绿色动力环保等 [2] 港股市场偏好与投资案例 - 香港上市公司受险资青睐 中邮人寿7月4日买入绿色动力环保H股72.6万股 持股比例达5.0722% [2] - 泰康人寿作为基石投资者取得峰岹科技H股8.69%股份 [3] - 平安人寿及关联资管三度举牌招商银行H股 对农业银行H股和邮储银行H股各进行两次举牌 瑞众人寿举牌中信银行H股 [3] 投资策略与驱动因素 - 险资通过高息股填补利率下行导致的现金收益缺口 偏好银行 交运 公用事业等分红率较高行业 [1][3] - 港股因估值较低 股息率较高 更适合作红利标的长期持有 [3] - 利率长期下行及非标供给不足导致"资产荒" 险资缺乏提供长期稳定收益的优质资产 [4] 会计准则影响与配置调整 - 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IFRS9)实施促使险资调整资产配置 [6] - 将高息股计入FVOCI(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可降低利润波动性 [6] - 长期股权投资以权益法计量有助于贡献稳定投资收益 [5] 战略协同与政策支持 - 新华保险举牌杭州银行旨在优化资产配置 增加长期股权投资 促进银保业务协同 [5] - 中邮人寿举牌东航物流落实中国邮政与东航战略合作 连接金融与物流要素 [5] - 财政部拉长国有险企考核周期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上调权益资产配置比例上限5% 为险资入市创造有利条件 [1][7][9] 资金规模与政策空间 - 截至2024年底保险资金运用余额约33万亿元 实际投资A股比例约11% 距离25%政策上限仍有较大空间 [7] - 国有险企考核调整为"当年度指标+3年周期指标+5年周期指标"组合方式 弱化短期收益压力 [8] -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已有6只险资系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进入运作阶段 [9]
今年险资举牌热情不减,底层逻辑有何不同
第一财经· 2025-05-15 20:48
在今年至今不到5个月里,险资已举牌13次。和去年全年的20次相比,今年险资的举牌热情有过之而无不及。 今年险资举牌的热情依旧不减。 第一财经记者根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披露信息梳理,在今年至今不到5个月里,险资已举牌13次,而去年全年险资 举牌次数为20次。 在这13例举牌中,从行业来看有6例举牌对象为银行股,从市场来看绝大多数险资选择的是H股市场,从举牌险企 来看中国平安(601318.SH;02318.HK)是今年举牌次数最多(4次)的"大户"。 综合业内分析师观点,今年以来的险资举牌热潮是去年的延续,背后驱动因素主要是在低利率时代对利息收入下滑 压力的补偿,以及新会计准则下市值波动对净利润影响的平滑。同时,业内人士普遍预计今年的险资举牌潮仍有望 持续。 13次举牌偏好这些股票 据第一财经记者统计,从年初到5月15日,今年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披露的险资举牌次数达到13次。和去年全年的20 次相比,今年险资的举牌热情有过之而无不及。 那险资今年举牌都热衷于哪些股票? 此轮举牌背后的底层逻辑 第一财经记者梳理发现,今年险资的13次举牌中,尽管有12次都举牌了不同的上市公司,但这些个股所涉及行业较 为集中,且行业偏好延 ...
深度丨“最强盈利”财报下,险企如何面对分红难题?
券商中国· 2025-03-31 10:09
迎来"最强盈利"财报季,如何分红派息却成了上市险企的新难题。 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下,上市险企净利润、净资产及股东分红率等核心财务指标的不确定性提升。相较旧 准则,新准则下上市险企的净利润表现与资本市场表现出更强的相关性,单一年度的净利更加难以反映保 险公司特别是寿险公司长期负债经营的真正价值。在净利润波动加大的情况下,如何管理财务波动和制定 稳定可持续的分红政策,是需要解决和应对的课题。 "最强盈利"下的分红难题 据券商中国记者统计,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太保、中国人保、新华保险2024年合计实现归母净利 润3476亿元,同比大增77.7%,迎来了"盈利最强"财报季。 在2024年净利润大增的情况,险企分红也相当大手笔。统计显示,五大上市险企合计分红907.89亿元, 同比增长超两成,分红数额亦创新高。 在五家险企中,新华保险的分红被多份研报认为超出预期。在2024年盈利增加201%的情况下,该公司分 红比例保持在不低于30%的水平上,2024年全年合计拟派发股利78.93亿元,同比大幅增加近200%,分 红接近2023年全年净利润。这一分红方案随之受到资本市场正向反馈。 不过,新华保险2024年分红对其偿 ...
牛!五大上市险企去年净赚近3500亿,创历史新高!
券商中国· 2025-03-29 15:35
A股五大上市险企年报发布完毕。受益于"资负"两端发力尤其是去年三季度以来的资本市场行情,叠加新会 计准则实施,上市险企纷纷交出亮眼的年度答卷。 据券商中国记者统计,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太保、中国人保、新华保险去年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 3476亿元,同比大增77.7%。 净利创历史新高 统计显示,五家上市险企2024年净利润同比均大幅增长。 其中,中国平安和中国人寿去年归母净利润均超千亿元。其中,中国平安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1266.07亿 元,同比增长达到47.8%,净利润额为历史第三高。2023年同期,中国平安归母净利润为856.65亿元。 中国人寿去年净利润首破千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069.35亿元,同比增长达108.9%。其他三家公司中, 中国太保实现归母净利润449.60亿元,同比增长64.9%;中国人保实现归母净利润428.69亿元,同比增长 88.2%;新华保险实现归母净利润262.29亿元,同比增长201.1%。这四家险企归母净利润均创下历史新 高。 投资收益大增是主因 中国太保寿险去年新业务价值132.58亿元,同比增长20.9%,新业务价值率16.8%,同比上升3.5个百分 点。经济假 ...
【财经分析】直击业绩会|2024年中国人寿净利润大增 将适度提升2025年权益资产投资比例
新华财经· 2025-03-28 16:27
文章核心观点 中国人寿2024年年报业绩表现出色,总投资收益和净利润大幅增长,公司计划适度提升2025年权益资产投资比例,分红水平保持高位稳健 [2][3][4][5] 业绩情况 - 2024年总投资收益达3082.51亿元,同口径同比大幅增长150%,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1069.35亿元,大幅增长108.9%,多位业内人士认为符合预期 [2] - 截至2024年末,总资产为6.77万亿元,同比增长19.7%;投资资产6.61万亿元,同比增长22.1% [3] - 投向权益类金融资产1.27万亿元,占比19.19%,股票和基金(不包含货币市场基金)配置比例为12.18%,持仓股票金额5010.83亿元,首次超过5000亿元,同比增约700亿元 [3]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年初的1.71万亿元增至年末的1.91万亿元,当期变动2027亿元,公允价值变动对当期利润的影响金额达1190亿元 [3] 净利润大增原因 - 把握市场机会开展跨周期配置,持续推进权益投资结构优化,2024年股票市场低位震荡后快速反弹,总投资收益大幅提升 [3] - 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加持”,更多金融资产被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加大投资收益、净利润和净资产波动 [3] 2025年投资规划 - 投资业绩创近年来新高得益于多种因素综合驱动,关键是构建了多元稳健的投资组合,持续加强对长久期债券、优质另类资产配置,构建稳固固收底仓,坚定执行战略配置规划 [4] - 2025年中国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有望进一步巩固和增强,预计债券市场利率双向波动,A股市场运行中枢上行,估值有回升修复空间,对权益市场保持乐观,预计权益资产投资比例将适度提升 [4] - 今年整体思路围绕“基础配置做稳、风险资产做优”开展投资管理工作,力争实现稳定合理的长期投资收益水平 [4] 分红情况 - 拟派发2024年末期股息每股0.45元(含税),总计约127.19亿元,2024年全年股息为每股0.65元,共计183.72亿元,占归母净利润的比例为17%,分红总额同比大幅增长51%,派息率有所下降 [5] - 申万宏源分析师认为2024年派息对应3月26日A、H股收盘价股息率分别为1.7%、4.5%,预计后续在分红政策中对每股股息绝对值增长的考量有望提升 [5] - 公司严格执行上市公司派息相关规定,综合考虑盈利水平及波动、偿付能力情况等,平衡全体股东整体利益和公司可持续发展,对派息水平做平滑处理,继续做好派息工作,强化公司价值管理 [5] 公司愿景 蔡希良表示希望公司不自满、不止步、不松懈,成为“发展卓越,创新驱动,协同高效,治理现代”的寿险全球领军企业 [2]
净赚千亿!中国人寿业绩翻倍
券商中国· 2025-03-27 18:52
核心业绩表现 - 2024年归母净利润达1069.35亿元,同比增长108.9%,首次突破千亿[1][2] - 每股收益3.78元,多份研报认为业绩符合预期[2] - 总资产6.77万亿元,同比增长19.7%;投资资产6.61万亿元,同比增长22.1%[6] 投资收益驱动因素 - 总投资收益3082.51亿元,首次超3000亿元,较往年2000亿元水平大幅提升[4] - 总投资收益率5.50%,较2023年2.57%提升近3个百分点,创十年新高[4] - 权益投资净加仓超1000亿元,把握市场低位配置时机[5] - 固定收益配置超9000亿元长久期利率债及高等级信用债,新增另类资产超1000亿元[4] -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对利润影响达1190亿元[7] 资产配置结构 - 权益类金融资产占比19.19%,金额1.27万亿元[6][7] - 股票持仓5010.83亿元,首次超5000亿元,同比增约700亿元[7] - 固定到期日金融资产占比74.29%,较2023年71.55%提升[6] - 基金配置3065.51亿元,占比4.64%[6] 保险业务进展 - 保费收入6714.57亿元,同比增长4.7%[10] - 十年期及以上首年期交保费566.03亿元,同比增长14.3%[10] - 内含价值超1.4万亿元,新业务价值337.09亿元(2024年经济假设下)[10] - 总销售人力66.6万人,个险人力61.5万人[10] 分红政策与股东回报 - 全年股息每股0.65元,总额183.72亿元,占净利润比例17%[8] - 分红总额同比增长51%,但派息率下降[8] - 分红政策综合考虑偿付能力、盈利波动及寿险长期性特征[9] 投资假设调整 - 长期投资回报假设从2023年4.5%下调至4%[10] - 风险贴现率假设调整:普通型业务8%,浮动收益型业务7.2%[10] - 假设调整对新业务价值产生负向影响,但更真实反映经营情况[11][12] 2025年投资展望 - 对权益市场保持乐观,预计投资比例将适度提升[13] - 权益投资聚焦新经济、新质生产力及高股息低波红利资产[14] - 另类投资挖掘稳定现金流资产,参与S基金、Pre-REITs等创新产品[14] - 债券市场利率预计从单边下行转为双向波动[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