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险资举牌
icon
搜索文档
桂浩明:险资缘何频繁举牌上市公司?
证券时报· 2025-08-02 07:52
保险资金投资策略演变 - 保险公司将大量资金投入资本市场 主要因流动性好且获利机会多 适合久期管理需求 [1] - 早期保险资金主要投资国债等固收产品 后允许进入股市但参与度低 权益类资产配置远低于政策上限 [1] - 过去险资回避股市主因市场波动大 同时房地产投资收益率高且风险可控 [1] - 近年房地产市场走弱叠加利率下行 险资被迫退出房地产并压缩债券投资 转向加大股市配置 [1] 险资举牌现象分析 - 2020年后险资投资模式转变 从组合投资转向重仓个股 举牌频率显著提升 [2] - 举牌次数逐年递增 2023年9次举牌8家 2024年20次举牌18家 2025年上半年21次举牌17家 [2] - 单次举牌资金规模扩大 2023年太保举牌光大环境H股耗资8 66亿港元 2025年平安举牌招行H股累计投入超583亿港元 [2] - 举牌标的偏好经营稳健+高股息率公司 盈利模式从价差收益转向红利收益 投资周期延长 [2] 险资投资方向变化 - 行业配置从金融板块扩展至公用事业 环保等基础领域 投资方式从债券信托转向直接持股 [2] - 举牌标的集中于H股 利用AH价差优势 同时H股市场特性更适合大资金操作 [2] - 举牌行为体现机构投资者寻求市场话语权 通过积极股东身份参与公司治理 [3] 市场影响 - 险资投资策略转变反映资本市场成熟度提升 机构投资者定价权增强 [3]
险资缘何频繁举牌上市公司?
证券时报· 2025-08-02 01:15
保险资金投资策略演变 - 保险公司将大量资金投入资本市场以获取高收益和流动性[1] - 早期保险资金主要投资国债等固收产品 后允许进入股市但活跃度低[1] - 过去险资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大幅低于政策上限 主因股市波动大和房地产收益高[1] - 近年房地产市场走弱和利率下行迫使险资退出房地产并减少债券投资[1] - 险资转向股市投资 初期以投资组合和ETF为主[1] 险资举牌行为趋势 - 2020年后险资加码个股投资并频繁触及举牌线[2] - 2023年险资举牌8家上市公司9次 2024年举牌18家20次 2025年上半年举牌17家21次[2] - 单次举牌资金规模显著增长 从2023年太保举牌光大环境H股8.66亿港元增至2025年平安举牌招行H股超583亿港元[2] - 举牌偏好经营良好、股息率高的上市公司 盈利模式从价差收益转向长期红利获取[2] - 投资板块从金融扩展至公用事业、环保等基础领域 投资方式从债券信托转向直接持股[2] - 举牌目标集中于H股 主因AH价差和H股市场更适合大资金操作[2] 机构投资者市场角色转变 - 险资举牌行为反映机构投资者追求市场话语权和定价权[3] - 举牌行为超越普通投资范畴 包含积极股东和增强公司影响力的意图[3] - 该趋势符合资本市场成熟化的发展方向[3]
21次!险资举牌创五年新高,投资逻辑告别“野蛮人”
新浪财经· 2025-07-28 20:28
险资举牌动态 - 2025年截至7月28日险企已完成21次举牌 超过2024年全年并刷新近五年纪录 涉及平安人寿 中邮保险 新华保险 瑞众人寿 中国人寿等公司 [1] - 本轮举牌热由利率下行 监管鼓励与资产负债管理需求多重因素驱动 反映险资日趋成熟的长期价值投资路线 [1] - 银行股是举牌焦点 平安人寿及其关联资管公司合计触发7次举牌 港股银行持仓市值占险资港股总持仓40%以上 [1] 平安系银行股操作 - 平安系对招商银行H股年内三度举牌 持股比例从5%升至15% 累计增持4.61亿股耗资超215亿港元 [1] - 平安系对农业银行H股 邮储银行H股各进行两次举牌 采用"阶梯式增持"策略将银行H股作为核心配置资产 [1] 险资投资逻辑 - 险资买入国有大行H股基于股息率 税收优势 流通盘规模 监管要求 抗周期属性等多因素决策 [2] - 通过举牌并派驻董事可按权益法核算投资收益 规避二级市场波动对财务报表的冲击 [2] - 部分举牌行为超越财务投资范畴 如新华保险举牌杭州银行深化银保合作 中邮保险举牌东航物流打通产业链 [2] 险资权益配置 - 2025年一季度国内保险资金中股票和基金占比达13.3%创历史新高 [3] - 新华保险2024年权益类资产占比近20% 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提升2个百分点 [3] - 中国太平2024年权益类资产占比13.9% 计划未来三年内提升5个百分点 [3] 监管政策导向 - 财政部7月11日印发通知强化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稳定性 引入五年周期考核指标 [4] - 新考核体系将净资产收益率和资本保值增值率调整为"当年度+三年+五年周期"指标 权重分别为30% 50% 20% [4]
A股市场融资余额续创4月以来新高|财富周历 动态前瞻
搜狐财经· 2025-07-28 08:42
A股市场动态 - 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收购瑞银证券、方正证券旗下瑞信证券股权,持股比例达85.01%,并将瑞信证券更名为北京证券 [2] - A股融资余额截至7月22日达19196.13亿元,创4月以来新高,单日增加150.48亿元,连续两日增量超150亿元 [2] - 329家上市公司发布2025年中期分红相关公告 [2] - 年内保险公司举牌21次,超过2024年全年及2021-2023年总和,创五年新高 [2] - 禾元生物成为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重启后首家完成IPO企业,从过会到注册生效仅用十多个工作日 [3] 理财市场动态 - 新基金发行加速,15只基金7月24日集中成立,部分募集期压缩至3-5天 [4] - 央行7月25日开展4000亿元1年期MLF操作 [4] -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规模持续扩大,有望为资本市场注入长期资金 [4] - 债券ETF总规模突破5076.95亿元,较年初增长191.82%,产品数量达39只 [4] - 上半年外资净增持境内股票和基金101亿美元,扭转此前两年净减持趋势 [5] - 个人养老金基金总规模突破120亿元,正收益产品占比近九成,数量扩容至297只 [5] 政策与行业动态 - 央行与农业农村部联合发文推动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6] - 市场监管总局7-9月开展充电宝质量安全集中整治 [6] - "十四五"期间基本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5%,2024年参保人数达13.27亿人,长期护理保险覆盖1.9亿人 [6] - 二季度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268.56万亿元,同比增长7.1%,上半年新增贷款12.92万亿元 [7] - 上半年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超6600万消费者购买家电1.09亿台,超6900万消费者购买数码产品7400万件 [7]
大资金持续发力!新一轮举牌潮进行中
券商中国· 2025-07-24 11:30
险资举牌动态 - 中邮保险买入72.6万股绿色动力环保H股触发举牌,占H股股本5.0722% [1][7] - 截至7月22日保险公司年内举牌21次,超过2024年全年及2021-2023年三年总和 [2] - 7月以来险资已4次举牌,涉及利安人寿、信泰人寿、中邮人寿和泰康人寿四家公司 [5][6][7] 举牌标的分析 - 银行股被举牌次数最多,涉及邮储银行、招商银行等12只H股,占总数17只标的的70.6% [10][12] - 平安人寿年内7次举牌银行股,持有招商银行H股比例达15%,账面余额341.71亿元 [12][13] - 高股息特征显著,标的包括公用事业、能源、高科技等行业,如华菱钢铁持仓市值16.96亿元 [5][10][11] 举牌驱动因素 - 长期低利率环境下权益投资对提升收益的重要性凸显 [2][18] - 新金融工具准则实施推动高股息个股和长期股权投资以稳定报表 [11][18] - 政策打通"长钱长投"堵点,如财政部引入五年周期考核指标 [19][20][21] 权益配置趋势 - 一季度末险资股票持仓2.65万亿元,长期股权投资2.6万亿元,配比均超8% [22] - 试点政策松绑资本约束,如扩大长期投资试点范围与资金量 [22] - 险资注重高股息低波红利股与成长股结合,穿越周期配置 [16][18]
举牌!举牌
中国基金报· 2025-07-23 17:47
中邮保险举牌绿色动力环保 - 中邮保险于7月4日买入绿色动力环保H股72.60万股,触发举牌,持股比例从4.8927%增至5.0722% [2][3] - 举牌后中邮保险直接持有绿色动力环保H股2051万股,以7月4日收盘价计算账面余额约为人民币0.941亿元,占公司总资产0.014% [3] - 中邮保险表示本次投资将纳入权益类投资管理,不排除后期继续追加投资 [3] - 截至3月31日中邮保险总资产为6313.8亿元,净资产79.97亿元,6月30日权益类资产账面余额1007.75亿元,占总资产17.08% [3] 绿色动力环保公司背景 - 绿色动力环保成立于2000年,是北京市国资控股的循环经济、可再生能源产业国有上市企业集团 [4] - 公司是中国垃圾焚烧发电行业首家A+H股上市企业 [4] - 去年7月31日长城人寿曾增持绿色动力H股至7015万股,持股比例达5.0343% [4] 险资举牌整体情况 - 年内险资已举牌上市公司21次,超过去年全年 [1][5] - 十余家保险机构参与举牌,包括平安人寿举牌招商银行H股、邮储银行H股、农业银行H股,长城人寿举牌秦港股份、中国水务H股、大唐新能源H股等 [5] - 银行股被举牌次数最多,其他涉及公用事业、能源、交通运输、高科技、环保等行业 [5] - 5月7日中邮保险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受让东航物流5%股份,转让总价款8.69亿元 [5]
举牌!举牌!
中国基金报· 2025-07-23 17:27
中邮保险举牌绿色动力环保 - 中邮保险于7月4日买入绿色动力环保H股72.60万股,触发举牌,持股比例从4.8927%增至5.0722% [4] - 举牌后中邮保险直接持有绿色动力环保H股2051万股,账面余额约人民币0.941亿元,占公司总资产比例0.014% [5] - 绿色动力环保为北京市国资控股的A+H股垃圾焚烧发电企业,去年长城人寿也曾举牌其H股至5.0343% [5] - 中邮保险总资产达6313.8亿元,权益类资产账面余额1007.75亿元,占总资产17.08% [5] 险资年内举牌动态 - 年内险资举牌次数达21次,超过去年全年,涉及平安人寿、长城人寿、新华保险等十余家机构 [7] - 举牌标的集中在银行、公用事业、能源、交通运输、高科技及环保行业,银行股被举牌次数最多 [7] - 中邮保险5月曾以8.69亿元受让东航物流5%股权,触发A股举牌 [7] 险资举牌动因分析 - 低利率环境下险资为提升收益率增加权益配置 [7] - 新金融工具准则下高股息个股和长期股权投资可稳定报表收益 [7] - 政策鼓励中长期资金入市进一步推动举牌积极性 [7]
21次举牌,险资狂买!
经济观察报· 2025-07-23 14:52
保险公司举牌动态 - 2025年以来保险公司触发举牌投资事件达21次,超过去年全年举牌次数[1][4] - 涉及平安人寿、中邮保险、新华人寿等多家保险公司[5] - 中国人寿集团上半年公开市场权益投资净买入超900亿元[6] 中邮保险举牌案例 - 7月4日买入绿色动力环保H股72.6万股,持股比例从4.8927%升至5.0722%[8] - 4月29日斥资8.69亿元受让东航物流5.0027%股权[8] - 截至6月30日权益类资产账面余额1007.75亿元,占总资产17.08%[8] 其他保险公司举牌案例 - 信泰人寿7月3日增持华菱钢铁至5%持股比例,权益类资产565.78亿元占19.07%[10] - 利安人寿7月1日增持江南水务至5.03%持股比例,权益类资产205.6亿元占16.29%[10] - 泰康人寿参与峰岹科技IPO投资1.79亿元获8.69%H股股份[10] 大型IPO参与情况 - 中国人寿通过华电新能战略配售增持3.01亿股,上市后持股2.68%[11][12] - 华电新能上市首日股价暴涨125.79%,累计涨幅达40.55%[12] 举牌背景与动因 - 保险资金三次举牌潮背后推动力从缓解偿付能力转向追求高股息[14] - 2024年以来举牌股平均股息率4.6%,偏好银行、公用事业及医药生物行业[14] - 利率下行环境下保险公司需通过举牌追求长期稳定投资收益[15] 资产负债与会计准则影响 - 中国寿险资产与负债存在近6年久期错配[17] - 新会计准则下保险公司增加FVOCI类资产以熨平报表波动[18] - 长期股权投资有助于贡献稳定投资收益和战略协同[18] 监管政策导向 - 财政部引入五年周期考核指标,鼓励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19] - 新考核机制有利于提升权益类资产占比[19]
21次举牌,险资狂买!
经济观察网· 2025-07-23 14:46
保险资金举牌动态 - 2025年以来保险公司触发举牌投资事件达21次,超过去年全年次数,涉及平安人寿、中邮保险、新华人寿等多家公司 [3] - 中国人寿集团上半年公开市场权益投资净买入超900亿元 [3] - 中邮保险7月举牌绿色动力环保H股,持股比例从4.8927%升至5.0722%,此前4月斥资8.69亿元举牌东航物流A股 [4] - 中邮保险一季度末总资产6313.8亿元,权益类资产占比17.08% [4] - 信泰人寿7月举牌华菱钢铁,持股比例从4.99%升至5%,权益类资产占比19.07% [5] - 利安人寿7月举牌江南水务,持股比例从4.91%升至5.03%,权益类资产占比16.29% [5] - 泰康人寿以基石投资者身份参与峰岹科技H股IPO,持股8.69% [5] - 中国人寿和平安人寿参与华电新能IPO战略配售,分别持股2.21%和0.61%,华电新能上市首日股价涨125.79% [6] 举牌背后的驱动因素 - 2024年以来险资举牌偏好高股息标的,平均股息率4.6%,集中在银行、公用事业及医药生物等行业 [7] - 利率下行环境下险资通过举牌追求长期稳定收益,并依赖股息支撑现金收益 [8] - 寿险负债平均久期超12年,资产久期约6年,存在近6年久期错配,推动长期股权投资需求 [9] - 新会计准则下FVTPL类资产波动影响净利润稳定性,促使险资增配FVOCI类资产或长期股权投资 [10] - 长期股权投资以权益法计量,账面价值稳定,收益率贴近被投企业ROE,战略协同领域包括医药、健康、养老等 [10] 政策与市场环境 - 财政部新规引入五年周期考核指标,鼓励险资提升权益类资产占比,发挥长期资本优势 [11] - 监管放宽投资限制允许寿险公司配置权益类资产,应对利差损风险 [9]
又添一例!中邮保险出手,年内险资举牌次数超去年全年
国际金融报· 2025-07-22 17:45
又有险资盯上绿色动力环保H股。 7月22日,中邮保险发布公告称,公司通过港股通二级市场买入72.6万股绿色动力环保H股股票,持 股比例增至5.0722%。根据香港市场规则,触及举牌线。 至此,据《国际金融报》记者统计,年内已有17家上市公司被险资举牌,合计举牌次数达21次,超 过去年全年。 在分析人士看来,险资举牌热潮有望延续。一方面,在分红险销售占比预计提高的背景下,负债端 资金风险偏好有望提升;另一方面,长端利率下行,倒逼权益资产进一步发挥增厚投资收益的功能。 本次交易前,中邮保险直接持有绿色动力环保H股股票1978.4万股,占其H股股本比例为4.8927%; 本次交易后,中邮保险直接持有绿色动力环保H股股票2051万股,持股比例增至5.0722%。 以交易日绿色动力环保港股收盘价和同日港元兑人民币汇率为基准,中邮保险持有绿色动力环保股 票的账面余额为0.941亿元,占中邮保险2025年二季度末总资产的比例为0.014%,符合监管要求。 根据相关规定,中邮保险将本次投资纳入权益类投资管理。受托管理人中邮保险资管将密切关注企 业的经营状况及市场后续反应,不排除在后期继续追加投资的可能。 绿色动力环保成立于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