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风险收益率下降
搜索文档
股市依然是结构性行情?
证券时报· 2025-09-27 01:21
市场行情格局演变 - 自去年"9.24"行情以来A股市场形成震荡上行格局 今年8月中下旬后上涨加快 上证指数突破10年新高 A股单日成交金额连续超过2.5万亿元 总市值突破100万亿元 [1] - 2015年股市从5000多点高位下跌后行情一度暗淡 2016年下半年起机构投资者入场集中投资银行等蓝筹股 此后公募基金大力投资白酒等大消费板块 但同期很多股票下跌 市场呈现个股严重分化的结构性行情 [1] - 今年上半年出现银行股屡创新高而大量板块股票步履蹒跚 股市涨跌比例为2∶8的情形 这也是一种结构性行情 [2] 当前行情性质与特征 - 8月份市场走强后个股开始大面积上涨 但过于极端的结构性行情已成为过去式 指数小涨而个股涨跌互现的局面仍存在 [2] - 本轮行情的重要背景是无风险收益率的下降而非实体经济快速增长 决定多数上市公司业绩短期难有大提高 市场关注重点在相应题材上 缺乏个股全面上涨的行情基础 [2] - 机构投资者操作较多且股票池范围不大 业绩平庸、管理水平不高、市值规模小、发展前景欠明朗的公司被摒弃 走势偏弱 [3] 资金行为与市场影响 - 市场上流行指数化投资 很多个人投资者通过购买ETF入市 宽基ETF最多涵盖2000家上市公司 大多数只涵盖几百家 [3] - ETF规模越大 大资金投资集中度越高 越容易引发结构性行情 导致大多数投资者没有跑赢大盘 [3] - 从行情演绎特征看 不具备全面上涨所需基本条件 本质上还是结构性行情 [3] 结构性行情下的投资策略 - 选股非常重要 科技股是当前主线 稳健型投资者可选择低波高息的红利股作为投资方向 [4] - 应尽可能回避前景不明朗的白酒、形势严峻的房地产以及存在较大退市风险的部分ST公司 [4] - 科技股质地差异很大 并非普遍上涨 质地很好但近期上涨多的也面临调整压力 选择上需十分慎重 关键把握上市公司质量及对应合理估值 [4]
分析师:中国股市上升的逻辑是可持续的 年内A股股指还会走出新高
新浪财经· 2025-09-17 08:12
核心观点 - 中国股市上升逻辑可持续 年内A股股指将再创新高 [1] 经济转型 - 中国经济转型加快且能见度提高 构成估值重估重要前提 [1] 市场环境 - 无风险收益率下降降低股票市场机会成本 [1] - 资产管理需求井喷与增量资金入市进程持续 [1] 政策影响 - 经济政策与资本市场改革对股市估值产生关键影响 [1] - 全球流动性宽松趋势即将显现 [1] - 中国反内卷及增量经济支持举措有望进一步加码 [1]
国泰海通策略首席方奕: A股港股科技股下半年都会再有新高,两类新资产亮点纷呈
华尔街见闻· 2025-08-05 18:21
市场展望 - 中国市场在下半年还有新高,包括上证指数、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 [1][4][23] - 无风险收益率趋势性下降是推动股市上升的关键动力,长期国债收益率跌破2%将促使投资者转向股票市场 [2][6][7][8][11] - 历史上2014-2015年和2019-2021年股市表现较好的年份均受益于无风险收益率下降 [3][6] 无风险利率影响 - 中国家庭资产配置面临无风险收益率降低,导致对固定收益产品兴趣下降,对股票市场兴趣提升 [2][6][8][11] - 类似现象曾在1998年日本和2011年美国出现,长期国债收益率跌破2%后债券规模下降,股市表现增强 [5][8][10][11] - 当前中国长期国债收益率跌破2%,债券价差和票息利率降低,投资者需寻找新的资产保值增值途径 [11][12] 资本市场改革 - 2025年资本市场改革以投资者为本,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回报 [13][15][16] - 新规包括退市、减持、信息披露违规追责、财务造假重罚等措施,制度完善力度为30年来罕见 [14][15] - 提出健全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体系,首次强调投资者回报与融资功能并重 [15][16] 行业与资产机会 - 新兴科技是主线,包括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创新药、国防军工等 [24][26][27] - 周期和金融是黑马,推荐券商、银行、高速公路运营商等稳定类别公司 [7][25][27] - 供需格局改善的周期类公司如有色、化工、钢铁、建材等也有机会 [27] - 新消费领域如港股互联网、传媒、零售、化妆品、国潮品牌等表现活跃 [24][26][27] 市场结构分析 - 港股过去三年调整75%,创业板指调整65%,风险计价已充分 [21] - 上证指数从2635涨至3600,但除金融板块外多数权重股仍处于低位 [21][22] - 中国经济结构转型,新供给创造新需求,如人工智能、机器人、新消费等领域活力上升 [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