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能源系统

搜索文档
从“人找桩”到“桩找人”移动储能机器人破解“挪车焦虑”
科技日报· 2025-07-18 09:14
产品介绍 - 大连坤达研发的坤达移动储能机器人首次亮相,提供"无感"充电服务,推动新能源汽车充电模式从"人找桩"向"桩找人"转变 [1] - 产品设计理念针对新能源车主的"挪车焦虑",实现"移动储能系统去找车",免去占位费烦恼 [3] - 产品搭载高安全性磷酸铁锂电池组,与物联网及云端智能管理平台深度融合,用户可通过App和小程序便捷使用 [3] 技术突破 - 公司突破能源管理与高负载移载两大技术壁垒,项目于2024年下半年正式启动 [2] - 在智慧能源系统方面,成功整合储能单元、功率变换单元、充放电单元及智能电池管理系统(BMS),BMS能显著优化充电效率、延长电池寿命 [2] - 在移载底盘系统方面,自主研发的底盘可安全承载1吨重量,打破市场上常见的"现成底盘+电池箱"简单拼装模式 [2] 市场前景 - 锂电池每瓦时单价从1元多大幅降至3毛多,预计后期还有下降空间,100千瓦时电池包的成本显著降低,移动储能方案的投资回报率变得更加清晰 [2] - 公司判断2025—2026年是市场临界点 [2] - 产品即将开始量产,定价区间预计在18万—22万元 [4] 合作与推广 - 公司已与大连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达成深度合作意向 [4] - 下一代产品将集成自动导航和无人调度能力,未来还将依托5G、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持续推动产品智能化升级 [4] 产品优势 - 通过高度集成化设计,显著缩小设备体积,在空间有限的停车场等复杂场景中游刃有余 [3] - 同步打造能源智能管理平台,借鉴共享单车的调度理念,智能调度移动储能机器人集群,动态配置充电资源 [3]
坚定投入智能+低碳,新奥解锁“天然气+”新范式
中国能源网· 2025-05-29 15:54
天然气行业前景 - 天然气被视为未来能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非过渡能源,与风电、光伏等新能源柔性融合成为共识[1] - 中国天然气消费占比仅8.5%,远低于全球24%平均水平,2024年表观消费量达426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3] - 预计2030年中国天然气消费总量将达5500-6000亿立方米,未来10-15年可保持5%年增速[3][6] - LNG重卡需求增速可观,天然气发电作为优质调节电源将支撑新能源发展[3] 新奥业务发展 - 2024年天然气销量近400亿立方米,工商业用气同比增长超5%[4] - 好气网平台月活超6000户,年交易量45亿立方米,累计为80+客户提供数千次调优方案[8] - 聚安网部署13万+物联设备、90+智能门站,覆盖3000万户家庭实现30分钟内风险处置[10] - 泛能网已拓展4000+泛微用户和9000+泛能网用户,综合能源销售量超400亿千瓦时[11] 技术创新应用 - 好气网推出天然气能力认知大模型实现需供智能匹配,年降低采购成本过亿元,设施利用率提升15%[7][8] - AI技术使综合能源系统运营效率提升10%以上,印染行业应用实现15-20%节能率和5%成本降低[11] - 构建"智能+平台+生态"模式覆盖全场景数智化管理,包括智能管网、建造、安全等环节[2][9] - 通过动态规划模型生成国际LNG船货采购和众筹销售方案,优化资源商销售策略[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