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审批
搜索文档
江苏省交通综合执法局发布十条措施 以法治助力统一大市场建设
扬子晚报网· 2025-10-14 22:34
破除市场壁垒与统一执法标准 - 依法清理、合并和精简道路、水上、工程质量领域具体涉企执法业务事项 重点清理含有地方保护、指定交易、市场分割等内容的规范性文件 严禁对外地车船实施歧视性检查[1] - 推进处罚裁量基准区域协调 涉及运输市场统一事项直接适用国家或省级统一裁量标准 市级部门可细化补充 县级部门不再制定差异化规则 探索区域罚额比对提示 建设裁量基准案例库以避免类案不同罚[1] - 严格执法队伍管理监督 开展跨区域案件联合核查 从事实认定、法律适用、裁量标准一致性等维度纠正执法偏差 严肃查处选择性执法、执法不公等行为[3] 优化执法服务与提升监管效能 - 规范涉企行政检查行为 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 科学制定年度检查计划避免多头重复检查 探索对信用良好市场主体实施非现场执法、触发式监管等柔性方式[2] - 推广柔性执法和普法教育 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 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轻微初次违法行为依法实施告知承诺制不予处罚 将普法教育融入执法全过程[2] - 提升大件运输审批与船舶检验效能 实行信用+审批+批量工作制度 全面推行智能申报、智能选线、智能核查和智能审批 实现跨省大件运输一地办证、全线通行 建立跨省船舶检验通检互认工作站推动图纸互认以缩短建造周期[2] 保障要素流动与强化跨区域协作 - 强化重点物资运输执法保障 建立重点产业链供应链、能源、粮食、应急物资等运输车船绿色通道快速查验和轻微违法行为容错纠错机制 在安全前提下优先放行保障高效流通[1] - 优化高速服务区联合执法监管 深化与市场监管等部门协作 打击强买强卖、价格欺诈、垄断经营等行为 保障服务区商品服务公平供给[2] - 加强跨省执法协作与信息互通 深化长三角地区交通执法部门协作 推动案件移送、证据互认、裁量统一、信用联合奖惩等工作 统一执法标准以打击跨区域违法超限超载运输等行为[3] 提升执法专业化与智慧化水平 - 提升执法专业化智慧化水平 加大执法人员培训力度 重点培训全国统一大市场政策法规、跨区域协作机制及市场壁垒识别方法[3] - 推广应用无人机巡查、电子监控、非现场执法、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 以提高执法效率和精准度[3]
人防审批从48小时缩短至2小时
苏州日报· 2025-05-20 06:59
政务服务智能化转型 - 吴江区数据局以数智赋能为导向,推动人工智能和政务服务深度融合,在投资建设审批领域探索智能审批服务新模式 [1] - 通过打造“智能问答”、“智能填写”、“智能审核”三位一体的数字人服务管家,实现政务服务从“数字化”向“智能化”跨越 [1] 智能问答功能 - 数字人服务管家提供7×24小时在线政策专业解答,帮助企业精准掌握政策动态,解答项目申报疑难 [1] - 服务可解答“产业准入”、“能耗新规”、“人防计算准则”等各类复杂专业问题,并精准推送相关政策原文及解读案例 [1] - 该功能将日均咨询答复量提高到人工服务的4倍以上,提升政务咨询服务的标准化、专业度和准确率 [1] 智能填写与审核功能 - 系统针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备案、人防审批等事项,可自动匹配历史数据与申报规则,实现基础信息“一键填写”,减轻企业填报负担 [2] - 填报过程中系统可智能纠偏,在线核验项目名称、建设规模、人防面积计算等申报信息,提升材料准确率 [2] - 作为审批人员智能帮手,服务管家能对材料进行多维度智能审核,并自动生成调整方案反馈给企业 [2] 效率提升与培训优化 - 试运行后,企业备案单个项目审核时间从原来6小时压缩至15分钟,人防审批从48小时缩短至2小时 [2] - 系统对新人培训作用显著,大幅缩减窗口人员入职到独立上窗的培训周期,减少“传帮带”时间成本 [2] 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下一步将围绕“训练优化—场景拓展—全域推广”主线,通过高质量数据供给持续训练调优模型,提升智能审批性能 [2] - 计划形成投资建设领域多元应用场景,并在吴江全区推广应用,以构建全域智慧审批新生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