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潮

搜索文档
顶流文创破圈、非遗IP新生,服贸会掀起“新国潮”消费浪潮
搜狐财经· 2025-09-12 02:28
正在举行的2025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位于9号馆和11号棚的文旅服务专题成为人气最旺的展区之 一。在这里,千年文物焕新生、传统工艺变新潮、文化消费成新宠,各式各样的文创产品与体验场景, 搭建起连接古今、沟通中外的桥梁,推动顶流文化在服贸会舞台上持续"破圈"。 首发爆款、网红文创一站式集采,文创消费迎来体验升级 一批重磅文创产品在服贸会迎来首发,迅速引爆现场采购热潮。"北京礼物"推出纪念大会同款"观礼 包"及酸梅汤产品,成为服贸会上的关注焦点。"观礼包" 作为本次阅兵仪式广场观礼的独特纪念品, 以"铭记历史,珍爱和平"为主题,由北京服装学院服饰艺术与工程学院专业团队打造,采用定制尼龙与 环保复合工艺,结合3D立体裁切,兼顾美观与实用性。 北京动物园推出的"北动AI智能陪伴毛绒玩具"凭借其萌趣造型与智能交互功能,吸引众多家庭驻足。玩 具以"国宝"大熊猫为原型,材质亲肤,还可与孩子对话互动,成为智慧陪伴新选择。 颐和园将服贸会福燕吉祥物与佛香阁、十七孔桥等经典元素融合,推出"有燕来颐"文创冰箱贴;北海公 园推出白塔、九龙壁等标志景观的集章特色毡布包与贴纸本;中国电影博物馆则围绕"中国电影诞生120 周年"推出限 ...
百年仿膳非遗魅力绽放
经济网· 2025-08-29 16:19
公司历史与传承 - 仿膳品牌于1925年由原清宫御厨创办 以仿照御膳房方法制作菜点为特色 1955年改为国营并定名仿膳饭庄 1959年老舍题写匾额[1] - 2011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接待众多中外宾客并多次赴国外开展技艺展演[1] - 2025年8月28日举行百年华诞庆典 同步举办国家级非遗制作技艺传承仪式 8位传承人集体亮相并展示绝活[1] 产品与文化创新 - 推出满汉全席精选菜单 潜心挖掘宫廷菜肴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董世国曾完善满汉全席制作流程[1] - 仿膳茶社将宫廷茶点与清代宫廷色彩及园林景致相融合 成为北海公园新晋打卡地[2] - 推出"仿膳福饮"系列 结合宫廷元素与潮流饮品 吸引年轻消费群体[2] 品牌战略与发展 - 通过"北海仿膳非遗研学社"开展宫廷糕点制作 古碑拓印等体验活动 让大众触摸历史温度[2] - 公司定位为连接传统与现代的纽带 致力于让宫廷饮食文化走进日常生活而非仅存于博物馆[2] - 从御厨茶棚发展为百年非遗 从宫廷宴席延伸至文旅IP 以百年为新起点持续创新传承方式[2]
从沉寂到爆款,老牌国货在拼多多复兴
搜狐财经· 2025-08-21 19:06
老品牌面临的挑战 - 众多老品牌因产品创新不足、渠道变革滞后和营销模式陈旧而逐渐从市场淡出甚至消亡 [1][4][6] - 乳制品、鞋服及零食等行业的老品牌生存空间被头部企业挤压 如金河乳业偏安一隅 晋江鞋服品牌难再诞生新头部企业 [7] - 典型衰退案例包括隆力奇未能推出高附加值护肤品 金冠面临喜糖市场萎缩 [6] 拼多多平台的赋能机制 - 平台通过提供销售增量空间和重构消费链路 帮助老品牌实现从"卖库存"到"造需求"的质变 [2] - 为老品牌开辟细分市场:公牛世家聚焦200元以内休闲鞋 大黄蜂开发三四线童鞋 金河乳业推出Z世代限定款牛奶 [9] - 低成本经营模式缓解资金压力 新品测试周期从传统渠道的1-3个月缩短至1周 [7][11][13] - 千亿扶持计划未来三年投入超1000亿元资源 流量引擎和黑标店铺向中小商家倾斜 [3][15] 老品牌复兴的具体成效 - 美妆行业蜂花、郁美净、孔凤春等品牌实现破圈翻红 [8] - 零食品牌友臣肉松麻花新品三日销量破百单 蜡笔小新确立"两个月定生死"销售原则 [11] - 金冠通过情绪软糖定位年轻市场 四十三年老品牌转型为休闲零食头部企业 [13][16] - 平台黑标认证帮助公牛世家等品牌积累用户信任 [13] 行业趋势与政策环境 - 新国潮兴起推动消费者对老牌国货重燃热情 认可度提升带来新发展机遇 [15] - 老品牌承载历史文化底蕴和情感记忆 消费者愿为品质支付溢价 [15] - 2021年《加快培育新型消费实施方案》和2022年《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等政策支持传统消费市场变革 [18] - 新电商平台成为洞察消费趋势、产品创新和获取流量的重要基地 [18]
消费新场景丨新国潮擦亮老字号
央广网· 2025-08-15 08:48
公司产品创新与市场表现 - 传统糕点品牌研发红酒梅花糕、柿柿如意糕、杨枝甘露糕等新中式系列产品以吸引年轻消费者 [1] - 创新糕点采用果蔬汁染色技术并融合现代灵感 日均客流量达数百人 [1] 国货消费趋势与消费者偏好 - 85.79%消费者愿意为国货买单 近半数消费者被中国风设计吸引 [2] - 老字号与非遗产通过文化传承与创新表达成为年轻消费者追捧对象 [2] 行业场景创新与数字化转型 - 奶业集团打造智慧健康谷景区 包含真实智慧化工厂流水线与5D影院体验 [2] - 去年景区接待量超过100万人次 提供工业制造研学与沉浸式体验 [3] - 行业采用直播+AI+电商、非遗+餐饮/教育/文旅等场景融合模式挖掘消费潜力 [3] 文化价值与产业融合 - 国货潮品通过挖掘传统文化元素为现代消费注入独特文化内涵 [3] - 传统技艺与现代口味结合形成产品创新优势 [1]
年轻一代:青睐老品牌 爱上“新国潮”
新华网· 2025-08-12 13:55
核心观点 - 老国货品牌通过产品创新、文化融合和数字化营销成功吸引年轻消费者,推动国潮消费浪潮 [1][5][10] 消费群体变化 - 90后成为老字号最大购买群体,00后订单量同比增长95% [1] - 30岁以下消费者在海鸥表电商渠道同比增长40%,核心客群年龄稳定在25-45岁 [10] 产品创新策略 - 北京稻香村零号店推出廿四节气主题糕点,结合季节限定设计和打卡体验 [6] - 瑞蚨祥开发"新中式"旗袍系列,将传统盘扣元素与现代牛仔裤搭配设计 [4] - 光明乳业与冠生园联名推出大白兔雪糕,实现经典奶糖与冰淇淋的跨界融合 [8] 文化价值驱动 - 90后和00后对中华文化认同度在各代际中最高,愿为文化认同感支付溢价 [4][5] - 瑞蚨祥婚庆服饰业务通过传统工艺满足年轻人对永恒爱情的象征需求 [4] 消费场景创新 - 北京稻香村开设"零号寻宝馆"融入考古式盲盒体验,通过手势感应装置增强互动 [7] - 同庆楼在短视频平台发起"臭鳜鱼100种做法"挑战,吸引年轻用户参与内容创作 [11] 数字化营销成效 - 老字号在抖音平台视频投稿量同比增长99%,播放量达4906亿次 [12] - 抖音"老字号"关键词搜索量达1700万次,同比增长217% [12] - 海鸥表电商渠道GMV同比增长超30%,通过直播科普机芯知识实现品牌年轻化 [10] 跨界合作案例 - 杏花楼咸蛋黄肉松青团在天猫直播中10秒售罄13万盒 [11] - 广誉远推出穿越短剧《了不起的国货》,观看量超100万次 [13] 行业支持举措 - 抖音计划投入亿级流量扶持老字号商家 [12] - 多地政府通过知识产权保护和产学研结合支持老品牌创新发展 [13]
中原经济新观察丨从泡泡玛特看文化消费新趋势
河南日报· 2025-08-01 07:18
泡泡玛特商业模式分析 - 利用盲盒机制促进功能消费转向情绪消费 通过不确定性刺激体验和集齐成就感满足即时情绪与长期情感陪伴需求 [2] - 以IP运营为核心签约全球艺术家和联名合作打造多元IP矩阵 每个IP被赋予独特人设与故事成为文化认同载体 [2] - Z世代占核心消费群体70% 通过收藏特定IP建立低成本社交网络构建亚文化圈层增强群体归属感 [3] 泡泡玛特业务策略 - 线上线下融合构建全渠道消费体系 线上入驻电商平台开设旗舰店利用直播带货和自有APP 线下拓展门店网络和机器人商店布局人流量大区域 [4] - 融入传统文化元素与敦煌研究院联名推出"飞天"系列 将敦煌飞天形象与潮玩设计结合还原壁画神韵 [3] - 拥有稀有款或限定款成为社交资本 用户在小红书抖音分享开箱视频二手平台高价交易建立专属社群 [3] 河南文化资源禀赋 - 拥有龙门石窟殷墟少林寺等世界文化遗产和开封洛阳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5] - 非遗活化成效显著 汝瓷将"天青色"釉料配方与华为合作推出"青瓷"系列手机壳 [6] - 节庆演艺IP持续破圈 洛阳"古都夜八点"灯光秀安阳殷墟"封神再现"主题灯展融入旅游消费 [6] 河南政策与科技支持 - 通过"乐购河南"平台发放文旅消费券覆盖景区门票酒店住宿文创产品等领域 [6] - 设立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基金重点支持剧本娱乐沉浸式演艺等新业态 对4A级及以上景区贷款利息给予贴息 [6] - 打造智慧旅游平台整合景区预约消费券发放文创销售等功能 应用AR/VR技术推出龙门石窟"石窟探索闯关"等项目 [6] 河南年轻化与数字化举措 - 推出剧本杀电竞研学国潮市集等新业态 如隋唐洛阳城沉浸式剧本体验游和安阳殷墟甲骨文主题研学旅行 [7] - 培育年轻创作力量通过高校短视频培训和非遗传承基地培养Z世代文化人才 "黄河之礼舞动青春"活动吸引千名大学生参与 [7] - 利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传播文化内容塑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 在海外社交媒体发布宣传片推广"豫见中国"系列 [7] 河南产业协同与品牌建设 - 河南文旅投资集团整合"老家河南""天下黄河""华夏古都""中国功夫"等核心IP形成覆盖历史自然民俗的品牌体系 [8] - 构建"文旅+"产业生态联动餐饮交通零售等行业 清明上河园通过"文旅+科技+游乐+演艺"模式带动周边收入大幅增长 [8] 文化消费创新方向 - 构建沉浸式场景推动文旅+潮玩融合设立"考古盲盒挖掘区" 推动文旅+餐饮融合推出殷墟甲骨文咖啡等产品 推动文旅+夜经济融合打造"夜探龙门"等项目 [9] - 挖掘文化基因构建文化IP集群 以河南博物院九大镇院之宝开发"妇好鸮尊盲盒" 通过非遗活化将汝瓷釉色转化为时尚单品 打造"洛阳牡丹"等城市IP [10] - 依托神话传说以伏羲女娲大禹治水等开发动漫游戏剧本杀构建中原神话IP [11] 数字化与文化体验融合 - 以数字技术重塑文化体验场景 推广AR互动模式在龙门石窟殷墟应用VR考古AI文物修复打造智慧文博 [13] - 通过数字工具降低文化创作门槛 吸引年轻人参与数字书法虚拟陶艺等互动产品 [13] - 依托数字技术推动文化科技商业深度融合 坚持文化资源数字化和科技应用场景化的发展模式 [13]
文创“潮”出新花样(追梦人)
人民日报· 2025-06-22 05:47
文创产品设计 - 成都博物馆文创区推出以镇馆之宝石犀为原型的"镇水神兽希希"盲盒,包含青花瓷纹样盖碗牛、火锅牛、芙蓉牛等成都风味设计,成为销量冠军 [1] - 设计师曾舟将三星堆青铜文物转化为潮玩形象,如坐姿青铜大立人,保留文物特征的同时加入夸张元素,体现古人对千里眼顺风耳的崇拜 [1] - 三星堆"十日神话"系列盲盒以人首鸟身像为原型,创新加入拼装收集玩法,集齐一套可拼成60厘米高的"通天神树",树干添加钢柱解决变形问题 [2] 文创行业趋势 - 文创产品通过盲盒形式契合Z世代追求新鲜感的心理需求,在满足期待感的同时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 - 潮玩将传统文化厚重庄严的一面以俏皮形式表现,使文物"活"起来,推动历史符号与生活美学共振 [2] - 文创设计大赛吸引全国参赛者交流,通过塑料、金属等材料创作栩栩生作品,激发爱好者与初学者的兴趣 [3] 设计师理念与成就 - 设计师曾舟主张文创需承载历史并勾连城市风格,如成都博物馆系列融入本地元素 [1] - 其主创的三星堆福佑青铜像系列、"镇水石犀·这礼是成都"系列、"十日神话"系列多次获奖,深受游客喜爱 [3] - 曾舟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取之不尽的宝藏,通过潮玩可让更多人触摸和爱上沉淀数千年的文化 [3]
创意牡丹瓷 涌动“新国潮”
消费日报网· 2025-06-19 10:45
公司发展 - 洛阳牡丹瓷将唐白瓷烧制技艺与牡丹文化融合,打造出经典国礼彩绘花盘、小板壁系列、东方妞妞系列及国潮"小花匠"饰品系列 [2] - 公司拥有牡丹瓷发明专利19个、实用新型专利上百个、外观专利千余个,构建了文化创意新兴产业 [7] - 团队组建16人创新小组负责市场考察与产品开发,未来计划推出陶瓷材质唐朝侍女造型AI机器人 [7] 行业交流 - 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为全国工艺美术人才提供交流平台,促进河洛文化、牡丹文化与其他多元文化碰撞 [2] - 公司与专家学者探讨技艺创新、材料研发、市场推广等关键问题,为行业注入新活力 [2] - 博览会推动中国传统工艺走向世界舞台,提升洛阳牡丹瓷品牌形象 [2] 市场表现 - 洛阳牡丹文化节期间接待游客1033.7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82.9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9%和5.72% [3] - 产品覆盖从瓷盘、花瓶到项链、耳坠等饰品,研发上千个品种,国潮系列瞄准年轻消费者 [7] - 牡丹瓷作为国礼赠送给190多个国家贵宾,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7] 文化传承 - 牡丹瓷学名洛阳白瓷,融合千年牡丹文化与唐白瓷技艺,创烧于2009年 [3][4] - 公司坚持守正创新,组建年轻设计团队,推动非遗文化IP年轻化 [7] - 未来计划通过AI联动等科技手段增强非遗文化科普互动性 [7] 战略规划 - 以博览会为新起点,持续提升制瓷技艺,创作更多优秀作品 [8][9] - 目标将牡丹瓷打造为洛阳、河南乃至全国的文化品牌 [7] - 通过多角度创新模式推动传统非遗在多元化潮流中传承 [7]
同仁堂科技为“北岸吉市”添香气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6-12 12:41
公司业务拓展 - 公司旗下文创香产品参与北海公园"北岸吉市"展销活动 旨在打造多元文旅消费新场景 [1] - 文创香产品基于"药香同源"理念 结合制药工艺与非遗制香技术 开发7大系列100余款产品 涵盖熏香 手串 挂饰 精油等类型 [3] - 现场展销结合节令特点 推出端午香囊 夏季驱蚊熏香等应季产品 并主推"四季合香"礼盒等伴手礼 [8][10] 产品创新与市场反响 - 产品融合中医药古方(如牛黄清心丸 苏合香丸)与现代设计 推出全药珠手串 饶玉冷香串等兼具养生功能的时尚饰品 [5][6] - 液体香氛类产品突破传统形态 以"心悦 无虞 有斐"等创新设计吸引年轻消费者 [8] - 产品凭借时尚外观与保健功能获各年龄段青睐 部分消费者因此对中医药文化产生兴趣 [10] 品牌文化输出 - 以"本草之约"为品牌理念 通过"以药制香 以香养生"方式传播中医药文化 [8] - 产品将中医理论(如四季养生)融入香方设计 如"四季合香"礼盒对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规律 [10] - 通过市集等线下场景 实现中医药文化"见人见物见生活"的沉浸式传播 [10]
郑”在复苏 “食”力归来 河南郑州提振消费政策下的“舌尖微观察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6-05 07:13
政策布局 - 郑州市通过发放覆盖零售、餐饮、汽车、家电等多领域的消费券提振消费,2025年一季度已实施[2] - 政策重点扶持首店经济,为国际知名品牌首店、旗舰店落户开设绿色通道[2] - 大型展会和主题活动获得政府补贴,包括国际车展、食品博览会等,降低企业参展成本并提升消费者参与度[2] 市场表现 - 早餐经济显著复苏,老字号早餐店如顺河路方中山胡辣汤总店、虢国羊肉汤馆等客流量大幅增加[3] - 老字号与新国潮融合,合记烩面等传统品牌通过文创专区和直播带货吸引年轻消费者[3] - 智能餐饮新业态兴起,郑东新区写字楼下的智能取餐柜提供高效无接触服务[4] 消费场景 - 社区超市中消费者使用消费券购买蔬果和日用品,降低生活成本并提升消费意愿[5] - 新能源汽车展厅因叠加国家和市级补贴,消费者购车成本显著降低[5] - 健康路夜市因政府免收部分摊位费和组织特色活动,摊主生意明显好转[5][6] 行业趋势 - 消费券政策产生乘数效应,既刺激消费又增强消费者信心[5] - 传统行业通过创新营销和数字化转型重获市场活力[3][4] - 夜间经济复苏,夜市人流和经营状况显著改善[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