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早餐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新鲜食材+地道手艺 延吉特色美食带动文旅消费热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1-21 15:07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补"在于晨。美好的一天,就从早餐开始。早餐弥漫着美食的香气,也氤氲着城市的烟火气。如今更是催生了新消费场景,成为文 旅融合的纽带,跨越南北东西,不同地域的早餐各有风情。 今天我们来体验吉林延吉的凌晨四点。当城市还在沉睡,水上市场的商家们已经忙碌起来,用最新鲜的食材和地道手艺,等候着前来探寻风味的游客。 其中,江米鸡是标志性佳肴,以黑土地江米为基底,搭配鲜醇鸡汤与养生食材,深受本地人与游客喜爱。 01 凌晨四点烟火气 品味美食与民俗 拥有20多年历史的延吉水上市场,并非建在水上,而是沿当地河道修建而成,是延吉最具生命力的市井地标,更是读懂当地美食与民俗的关键。这里全长约 200米,集聚300多个商家,朝鲜族特色美食琳琅满目。 商家 杨桂新:江米用凉水泡4到8小时,之后放入朝鲜族锅里焖饭。焖饭里加大枣、枸杞、人参、黄芪,这是必加的四样。它可以补铁、补血。 水上市场中间的打糕摊位也是人气打卡点。光润洁白的江米团在桦木槽中,一把用了近20年的木槌足足捶打30分钟,再配上特制豆粉、苏子、芝麻、白糖等 调味,口感软糯香甜。江米的多样吃法在此尽显,灌进猪肠衣烹制后切片蘸辣酱,便是香气四溢的米肠,这个 ...
“早餐经济”成为吉林延吉文旅融合生动缩影 催生“一冷一暖”新消费场景
央视网· 2025-11-21 10:19
央视网消息: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补"在于晨。美好的一天就是从早餐开始。早餐弥漫着美食的香气,也氤氲着城市的烟火气,如今 更是催生了新消费场景,成为文旅融合的纽带。跨越南北东西,不同地域的早餐各有风情。 《我的早餐"攻略"》带着大家品味烟火中的中国味道,感受"早餐经济"背后的城市温度与发展动能。11月21日,我们就先来体验吉林延吉 的凌晨四点。当城市还在沉睡,水上市场的商家们已经忙碌起来,用最新鲜的食材和地道手艺等候着前来探寻风味的游客。 拥有20多年历史的延吉水上市场,并非建在水上,而是沿当地河道修建而成,是延吉最具生命力的市井地标,更是读懂当地美食与民俗的 关键。这里全长约200米,集聚300多个商家,朝鲜族特色美食琳琅满目。其中,江米鸡是标志性佳肴,以黑土地江米为基底,搭配鲜醇鸡汤与 养生食材,深受本地人与游客喜爱。 吉林延吉:早餐火出圈 冰雪邀盛宴 随着游客越来越多,延吉的这个水上市场也从传统本地采购市场,摇身一变成为全国游客必访的文旅地标。本地商家顺势而为,升级商品 与服务,让"早餐经济"成为延吉文旅融合的生动缩影。 清晨五点刚过,延吉水上市场已人头攒动。商家热情吆喝,游客或拎着各色美食袋,或边走 ...
消费新观察丨碳水激活“城市味蕾” 解锁早餐经济新场景
央广网· 2025-07-31 16:17
核心观点 - 天津西北角特色街区通过早餐经济和文创产品创新 成功带动区域旅游和消费增长 成为城市文旅新地标 [1][2][4][5] 街区运营与客流 - 街区面积仅0.36平方公里却聚集上百家商户 形成高密度美食消费场景 [2] - 平日客流达1万至2万人次 节假日出现人挤人现象 去年全年接待游客约1200万人次 [4] - 街道社区通过分段式步行街改造 公厕升级及1700平方米墙体彩绘提升街区形象 [4] 商户与产品特色 - 早餐经济主打锅巴菜 面茶 卷圈 煎饼馃子等传统津味小吃 吸引跨省游客打卡消费 [1][2][4] - 文创店铺推出津味糕点与特色冰箱贴 将美食体验延伸至伴手礼消费场景 [4][5] - 商户创新改良便于携带的伴手礼产品 如海河牛奶和精装煎饼馃子 提升二次消费潜力 [5] 文化赋能与品牌建设 - 以红桥区"十源"文化为内核 融合民族风与文化范强化街区独特性 [5] - 社区通过打造"城市会客厅"和品牌孵化计划 持续提升游客体验与商户竞争力 [4][5] - 跨省游客占比显著 沈阳 云南等地游客主动进行口碑传播 形成辐射式引流效应 [2][5]
碳水激活“城市味蕾”,解锁早餐经济新场景
央广网· 2025-07-31 09:29
天津西北角特色街区发展现状 - 西北角街区以传统早餐美食闻名,聚集上百家商户,提供锅巴菜、面茶、卷圈、煎饼馃子等特色小吃,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打卡消费 [2] - 街区面积仅0.36平方公里,但日均接待游客1-2万人次,节假日客流更为密集,2023年累计接待游客约1200万人次 [4] - 街区通过分段式步行街改造、公厕升级、1700平方米墙体彩绘等基础设施提升工程改善游客体验 [4] 街区商业业态创新 - 除传统餐饮外,街区发展文创产品如津味糕点、特色冰箱贴等伴手礼,满足游客多样化消费需求 [4] - 社区引导商户创新改良伴手礼产品,便于游客携带,同时帮助老商户打造品牌,提升商业价值 [5] - "玉壶春津味礼"等文创店铺通过融合天津特色文化与商品设计,增强游客文化体验 [4] 街区管理与发展规划 - 社区工作人员每日现场维持秩序,推动"早餐经济"持续发展 [4] - 计划打造"城市会客厅"项目,进一步提升街区服务功能和游客体验感 [4] - 以红桥区"十源"文化为特色,融合民族风、文化范与烟火气,打造区域经济增长点 [5]
郑”在复苏 “食”力归来 河南郑州提振消费政策下的“舌尖微观察
政策布局 - 郑州市通过发放覆盖零售、餐饮、汽车、家电等多领域的消费券提振消费,2025年一季度已实施[2] - 政策重点扶持首店经济,为国际知名品牌首店、旗舰店落户开设绿色通道[2] - 大型展会和主题活动获得政府补贴,包括国际车展、食品博览会等,降低企业参展成本并提升消费者参与度[2] 市场表现 - 早餐经济显著复苏,老字号早餐店如顺河路方中山胡辣汤总店、虢国羊肉汤馆等客流量大幅增加[3] - 老字号与新国潮融合,合记烩面等传统品牌通过文创专区和直播带货吸引年轻消费者[3] - 智能餐饮新业态兴起,郑东新区写字楼下的智能取餐柜提供高效无接触服务[4] 消费场景 - 社区超市中消费者使用消费券购买蔬果和日用品,降低生活成本并提升消费意愿[5] - 新能源汽车展厅因叠加国家和市级补贴,消费者购车成本显著降低[5] - 健康路夜市因政府免收部分摊位费和组织特色活动,摊主生意明显好转[5][6] 行业趋势 - 消费券政策产生乘数效应,既刺激消费又增强消费者信心[5] - 传统行业通过创新营销和数字化转型重获市场活力[3][4] - 夜间经济复苏,夜市人流和经营状况显著改善[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