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化制造

搜索文档
博茨瓦纳诚邀中企共拓非洲市场 与多家中企达成合作协议
中国新闻网· 2025-06-15 10:06
中非经贸合作 - 博茨瓦纳商务推介会旨在搭建中国企业与该国的对话平台,聚焦制造业、数字科技、医疗健康等领域合作潜力[1] - 博茨瓦纳国家商会强调该国政治稳定、资源丰富、营商环境优良,已吸引中国企业在光伏组件、农机装配等领域投资设厂[1] - 哈博罗内轻工业园积极招募中企入驻,共同开拓非洲市场[1] 重点合作领域 - 博茨瓦纳政府明确推动新能源、现代农业、矿业、水务工程、城市人居建设等领域的合作需求[1] - 该国正积极推动本地化制造与数字化转型,寻求中国企业在技术与管理经验上的支持[1] - 常德市与博茨瓦纳建立对接合作,双方在城市建设经验交流方面互动频繁[1] 企业合作进展 - 多家中企与博茨瓦纳国家商会签署协议,涵盖新能源开发、农业技术合作、商贸对接等领域[2] - 常德市商务局表示将持续推动两地经贸、投资等深度合作[2]
LEAPMOTOR(09863)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5-19 20: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Q1营收12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187% [5] - 2025年Q1毛利润达创纪录的14.9%,2024年Q4为13.3% [5] - 目前净亏损约1.3亿元人民币,去年约为10亿元人民币 [6] - 公司账户有257亿元人民币资金 [6] - 2025年Q1销售成本较2024年Q4减少26.9% [17] - 研发费用约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约52% [18] - 2024年Q4亏损约10亿元人民币,2025年Q1净现金为3.4亿元人民币 [19]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Q1,C车交付量达约6万辆,累计交付达70万辆 [6] - 截至电话会议当天,Dayton已交付超万辆,实现销售1.8万辆 [7] - 截至3月,全国有449家服务门店,覆盖97个城市 [11] - 2025年Q1,N + 1车型推广,销量增加一半 [11] - 2025年Q1零售效率较2024年提高4%,提供咨询服务达1.5万次 [12] - 15分钟响应率达约99.4%,48小时零部件交付率大幅提升 [14] - 机车出口量在海外资源中排名第一,建立超500个销售和维修网络,环比增长超50% [14]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Q1整体销售达8.7万辆,2024年前六个月整体销售近8.7万辆 [22] - 2025年4月,国际市场批发量约5000 - 6000辆,全球终端销量约3000辆 [48][49]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加强智能驾驶投资,预计投资超百万并引入更多人才 [11] - 拓展中国二线及以下城市渠道,预计新增超80个城市,加快城市展厅建设 [11][12] - 与Stellantis合作,利用其马来西亚工厂,2025年底实现本地化组装和制造,推动欧洲本地化制造 [15] - 以技术和设计为驱动,将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相结合 [16] - 战略项目是与合作伙伴共同开发产品,发挥自身优势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产品 [34] - 海外市场初期优先抢占市场份额,通过利润进一步拓展市场,提升全球销量、知名度和声誉 [46][47]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2025年Q2推出新车型,面临新旧车型转换,毛利润率将略有下降,但销售预计保持强劲,力争Q2实现盈亏平衡 [24][25] - 年度销售目标为50 - 60万辆,毛利润率接近10%,有信心实现年度目标 [26]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获得ISG国际证书,在环境、社会和治理方面表现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15] - 向浙江的机构捐赠500万元人民币,以改善民生 [16] - 基于B3.5架构的产品获得12项奖项,如中国首个绿色设计奖、法国设计竞赛金奖和伦敦设计竞赛奖 [7] - A10在上海车展发布,提供最佳续航和性能,配备3.5深度架构,调整底盘和设备提供更好驾驶体验 [8] - 3月10日实现软硬件集成,采用高通8650芯片,实现智能座舱集成,部署和集成控制域,升级电池和热管理系统 [9] - 仅用六个月将高通8650芯片集成到34.5架构中,自研辅助驾驶结合激光雷达和高通8650芯片可实现城市综合辅助驾驶功能 [10]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基于Q1表现和毛利润率,是否会提高年度预期毛利润率? - 2025年Q2推出新车型,面临新旧车型转换,毛利润率将较Q1略有下降,销售预计保持强劲,力争Q2实现盈亏平衡,目前无意调整年度目标和指引 [24][25][26] 问题2: 战略合作带来的收入占比、备件收入情况及相关指引? - 不方便透露具体数据,除战略合作外,2025年Q1整车毛利润水平与2024年相似,略有下降,因2025年Q1整体销量低于2024年Q4;战略合作项目进展顺利,未来合作正在讨论中 [27][28][29] 问题3: 战略合作内容及出口汽车毛利润率? - 战略合作是与合作伙伴共同开发产品,发挥自身优势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对Q1毛利润率有积极影响;出口业务初期追求更高销量,股东双方同意先提升销量而非毛利润率,会保持一定毛利润率分担研发投资 [34][35] 问题4: 智能驾驶市场反馈及未来是否更新版本,是否受竞争对手补贴和折扣影响? - P10获得大量智能驾驶订单,客户对智能驾驶功能高度认可;目前智能驾驶产品预计5月或6月发布,现有产品反馈积极;要确保智能驾驶的安全和成熟度,定价策略保持一致,不受竞争对手影响,但会关注其策略 [36][37][38] 问题5: 产品策略中B10、C11、C16如何优化成本和提高整体销量? - 这三款SUV车型目标受众不同,推广和营销策略也不同,各自专注于不同市场,在各自细分市场中表现出色,销量排名靠前,无需担忧 [39][40] 问题6: 海外产品进展、价格情况及如何应对关税,海外工厂情况及是否优先抢占市场? - 与Stellantis合作的马来西亚C10项目已启动,预计年底见成果,欧洲项目即将启动,预计明年年中实现量产;关税问题是所有出口企业面临的共同问题,公司根据市场价格波动和海外市场竞争情况定价,初期不追求高利润,而是用利润拓展市场,提升全球销量、知名度和声誉 [43][44][45] 问题7: 4月国际市场终端销售数据及不同市场如何调整车型以适应当地环境? - 4月全球终端销量约3000辆;不同市场规则和法规不同,公司会根据当地市场特点和法规要求对车型进行微调,如中东调整空调效率,巴西调整排放;得益于Stellantis支持,能更快适应当地市场 [49][50][52] 问题8: 战略合作伙伴共同开发的产品类型、产品增长情况及合作毛利润率范围? - 因保密原因无法披露太多信息;认为与其他公司战略合作进行对标无意义,公司选择合作伙伴谨慎,注重合作的双赢和长期效果,合作毛利润率可能不如预期,但更关注深度和长期合作,发挥各自优势提升竞争力 [54][56][57] 问题9: 渠道门店目标、终端渠道管理和激励细节及生产安排? - 销售渠道门店目标超1000家,2025年Q1约800家;与经销商合作秉持双赢理念,确保经销商利润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注重渠道布局和质量;生产采用数字化管理,实现全流程跟踪,提升终端零售服务质量;电池供应压力5月解决,6月电池供应充足 [59][61][62] 问题10: 不同层级城市销售差异? - 各层级城市销售情况总体相似,渠道集中在三四线及以上城市,也渗透到低线城市,各层级城市门店表现良好,目标是让每个经销商盈利 [63] 问题11: 欧洲法规情况及是否出台? - 因中美欧关系,欧洲法规情况多变,公司合作伙伴Stellantis在欧洲有专业法律团队,如有更新会告知,公司会相应制定策略;认为进入海外市场的最终解决方案是本地化,公司会坚持这一海外战略 [65][66][68] 问题12: 3.5架构相比3架构可节省的成本及LEAP International的毛利润、利润率和研发投资情况? - 3.5架构成本降低约30% - 40%,具有更高集成度、更好的驾驶辅助和智能驾驶功能;LEAP International现阶段是销售公司,未来可能整合销售和制造,不涉及研发;自9月开始销售以来,毛利润率保持为正但较低,公司希望用利润进行营销投资,提升全球销量和声誉,长期来看有望实现高毛利润率 [69][70][72]
Fab一季度财报回顾及二季度展望:自主可控和本地化制造回流持续,短期波动不改长期趋势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5-11 13:4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晶圆厂虽受短期淡季影响,但自主可控和本地化制造长期趋势不变,重点关注中芯国际、华虹公司、晶合集成、芯联集成 - U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中芯国际 - 2025 年一季报营收 22.47 亿美元,QoQ + 1.8%,YoY + 28%,低于业绩指引;归母净利润 1.88 亿美元,YoY + 161.92%;毛利率 22.5%,QoQ - 0.1pct,优于指引 [6] - 25Q1 整体稼动率 89.6%,QoQ + 4.1pct;晶圆交付量 2292K,yoy + 27.7%,QoQ + 15.1%,ASP 季度环比下滑 11.5%为 980 美元/片,因产线调整生产波动;折合 8 寸晶圆产能从 24Q4 的 947.625K/M 提至 25Q1 的 972.25K/M [7] - 消费电子占比高,智能手机收入占比 24.2%(营收 QoQ + 1.8%),电脑与平板 17.3%(营收 QoQ - 7.8%),消费电子 40.6%(营收 QoQ + 2.8%),互联与可穿戴 8.3%(营收 QoQ + 1.8%),工业与汽车 9.6%(营收 QoQ + 19.2%);中国区收入占比 84.3%(QoQ - 4.8pct),美国区 12.6%(QoQ + 3.7pct),欧亚区 3.1%(QoQ + 1.1pct) [11] - 25Q1 折旧与摊销成本 8.66 亿美元,YoY + 16%,QoQ + 1.9%;资本开支 14.16 亿美元 [14][16] - 2025 年二季度指引销售收入 QoQ - 4%~ - 6%;毛利率约 18 - 20%之间 [17] 华虹半导体 - 2025 年一季度营收 5.409 亿美元(yoy + 17.6%,QoQ + 0.3%,预期 5.3 - 5.5 亿美元);毛利率为 9.2%(yoy + 2.8pct,QoQ - 2.2pct,预期 9% - 11%);净利润 380 万美元 [19] - 分工艺平台,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储产品(YoY + 9.3%,QoQ - 5%),分立器件(YoY + 13.5%,QoQ - 1.3%),模拟和电源管理(YoY + 34.8%,QoQ + 11.6%),逻辑和射频(YoY + 4%,QoQ - 1%),独立式非易失性存储收入(YoY + 38%,QoQ - 6.9%) [20] - 25Q1 整体稼动率 102.7%,QoQ - 0.5pct;一季度晶圆交付 1231K(yoy + 20%,QoQ + 1.5%),ASP 为 444 美元/片(QoQ - 1.1%) [21] - 25Q1 资本开支 5.109 亿美元,4.782 亿美元用于 Fab 9,0.18 亿美元用于 Fab 7,0.14 亿美元用于 8 寸工厂;产能折合 8 寸产能新增 22K/M,折合 12 寸约 10K/M [26] - 2025 年二季度指引销售收入 5.3 - 5.4 亿美金(QoQ + 0.7% - QoQ + 2.6%);毛利率约 11 - 13%之间 [28] 电子行业重点公司估值 | 证券代码 | 证券简称 | 投资评级 | 收盘价(元) | 总市值(亿元) | 2025E 净利润 | 2026E 净利润 | 2027E 净利润 | 2025E PE | 2026E PE | 2027E P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00725 | 京东方 A | 买入 | 3.86 | 1443 | 8646 | 12008 | 15238 | 16.7 | 12.0 | 9.5 | | 002156 | 通富微电 | 增持 | 25.69 | 390 | 1097 | 1417 | 1691 | 35.5 | 27.5 | 23.1 | | 002463 | 沪电股份 | 增持 | 31.07 | 598 | 3546 | 4445 | 5256 | 16.9 | 13.4 | 11.4 | | 002484 | 江海股份 | 买入 | 18.76 | 160 | 831 | 1006 | 1170 | 19.2 | 15.9 | 13.6 | | 002859 | 洁美科技 | 买入 | 18.17 | 78 | 286 | 382 | 515 | 27.4 | 20.5 | 15.2 | | 002876 | 三利谱 | 买入 | 24.65 | 43 | 177 | 283 | 371 | 24.2 | 15.2 | 11.5 | | 002916 | 深南电路 | 买入 | 115.08 | 590 | 2542 | 3076 | 3663 | 23.2 | 19.2 | 16.1 | | 002938 | 鹏鼎控股 | 买入 | 29.33 | 680 | 4328 | 5044 | 5740 | 15.7 | 13.5 | 11.8 | | 605111 | 新洁能 | 买入 | 31.48 | 131 | 538 | 656 | 789 | 24.3 | 19.9 | 16.6 | | 688036 | 传音控股 | 买入 | 78.45 | 895 | 6142 | 7153 | 8046 | 14.6 | 12.5 | 11.1 | | 688037 | 芯源微 | 买入 | 93.95 | 189 | 290 | 442 | 646 | 65.2 | 42.8 | 29.3 | | 688233 | 神工股份 | 买入 | 28.91 | 49 | 150 | 177 | 230 | 32.8 | 27.8 | 21.4 | | 688378 | 奥来德 | 买入 | 19.16 | 40 | 202 | 304 | 370 | 19.8 | 13.1 | 10.8 | | 688981 | 中芯国际 | 买入 | 85.83 | 4099 | 5289 | 6531 | 7054 | 77.5 | 62.8 | 58.1 | [31]
难为老黄了
信息平权· 2025-04-17 23:01
全球供应链分裂与本地化趋势 - 全球经济正分裂为以美国和中国为中心的两大生态系统,供应链体系面临重构[1] - 美国采取"小院高墙"政策导致盟友关系紧张,反而为中国创造重新谈判贸易互惠的机会[1] - Local for local(本地化制造)成为当前全球供应链调整的核心特征[1] 半导体行业困境 - 英伟达面临双向压力:需将服务器组装从亚洲迁至美国,同时需突破技术管制将GPU引入中国[1] - 台积电陷入两难境地:已投入资金建厂,但面临知识产权转让要求[1] - 德州仪器因关税问题寻求中国代工方案,但面临产能限制和模拟芯片工艺迁移难题[1] 中国制造业机遇 - 中国商飞正填补波音市场空缺,并积极开拓东南亚市场[1] - 尽管面临挑战,中国本地化制造GPU仍存在可能性[1] - 当前环境下,建立新的供应链生态系统成为必然选择[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