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10
icon
搜索文档
多只沪港深创新药ETF、传媒ETF领涨丨ETF基金日报
搜狐财经· 2025-07-10 11:32
证券市场回顾 - 上证综指日内下跌0.13%,收于3493.05点,最高3512.67点 [1] - 深证成指日内下跌0.06%,收于10581.8点,最高10656.58点 [1] - 创业板指日内上涨0.16%,收于2184.67点,最高2204.64点 [1] ETF市场表现 股票型ETF整体市场表现 - 股票型ETF收益率中位数为-0.14% [2] - 规模指数ETF中汇添富中证A100ETF收益率最高,为0.71% [2] - 行业指数ETF中易方达沪深300医药卫生ETF收益率最高,为1.36% [2] - 策略指数ETF中南方标普中国A股大盘红利低波50ETF收益率最高,为0.67% [2] - 风格指数ETF中浙商汇金中证浙江凤凰行动50ETF收益率最高,为0.78% [2] - 主题指数ETF中国泰中证沪港深创新药产业ETF收益率最高,为1.98% [2] 股票型ETF涨跌幅排行 - 涨幅最高的3只ETF:国泰中证沪港深创新药产业ETF(1.98%)、国泰中证影视主题ETF(1.51%)、华泰柏瑞中证沪港深创新药产业ETF(1.45%) [5] - 跌幅最大的3只ETF:华安中证沪深港黄金产业股票ETF(-2.25%)、永赢中证沪深港黄金产业股票ETF(-2.15%)、华夏中证细分有色金属产业主题ETF(-2.13%) [6] 股票型ETF资金流向 - 资金流入最多的3只ETF: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流入5.94亿元)、嘉实上证科创板芯片ETF(流入4.53亿元)、国联安中证全指半导体产品与设备ETF(流入3.46亿元) [8] - 资金流出最多的3只ETF:易方达创业板ETF(流出5.47亿元)、华泰柏瑞中证A500ETF(流出4.4亿元)、易方达沪深300ETF发起式(流出2.96亿元) [9] 股票型ETF融资融券概况 - 融资买入额最高的3只ETF: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5.91亿元)、国联安中证全指半导体产品与设备ETF(2.31亿元)、国泰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2.1亿元) [11] - 融资卖出额最高的3只ETF:华泰柏瑞沪深300ETF(2242.22万元)、广发中证1000ETF(1459.81万元)、南方中证500ETF(791.01万元) [12] 机构观点 - 兴业证券认为创新药板块景气度可持续,"创新+国际化"趋势不变,政策支持+全球竞争力加强+商业化盈利兑现 [13] - 兴业证券建议关注基本面改善的创新药产业链,海外业务订单和业绩恢复,国内业务具备自主可控逻辑 [13] - 兴业证券预计2025年需求有望复苏,消费医疗领域(医疗服务、中药OTC与连锁药店等)基本面可能回升 [13] - 湘财证券认为2025年国内创新药产业有望迎来拐点 [14]
美国的数据中心分布
傅里叶的猫· 2025-07-09 22:49
美国AI数据中心布局 - 英伟达在美国运营16,384颗H100芯片的服务器集群,用于DGX Cloud服务[1] - AWS在宾夕法尼亚州Berwick建设GPU数据中心,毗邻核电站[1] - AWS计划建设超过20万颗Trainium2芯片的集群供Anthropic使用,微软将租用该集群[1] - CoreWeave在德克萨斯州Denton规划约5万颗GB200芯片的集群,OpenAI可能使用[1] - Meta在路易斯安那州Richland Parish规划超过10万颗芯片的集群,2025年上线1GW算力用于训练Llama 4[1] - Meta已运营2.4万颗H100芯片的集群用于训练Llama 3[1] 微软/OpenAI合作项目 - 微软在威斯康星州Mt Pleasant规划10万颗GB200芯片的集群,原计划2026-27年开放但部分建设已暂停[1] - 凤凰城地区运营7万颗H100芯片的数据中心[1] - 凤凰城地区计划2025年初部署5.5-6.5万颗GB200芯片供OpenAI使用[1] - 爱荷华州Des Moines运营超过2.5万颗A100芯片的集群,耗资12亿美元用于训练GPT-4[1] - 亚特兰大规划GB200集群,计划2026-27年与威斯康星集群协同工作[1] - 德克萨斯州Abilene规划10万颗GB200芯片的集群,OpenAI预计2025年初使用5万颗[1] 其他科技公司动态 - 特斯拉在德克萨斯州Austin部署3.5万颗H100芯片,计划2024年底扩展至10万颗H100/H200[2] - xAI在田纳西州Memphis部署10万颗H100芯片的集群,并计划改造新仓库容纳35万颗芯片[2] - Oracle在德克萨斯州运营2.4万颗H100芯片的集群用于训练Grok 2.0[1] - 芝加哥地区运营2万颗A100芯片的服务器由英伟达出租[1] - 弗吉尼亚地区运营1.45万颗A100芯片的服务器由微软出租[1] 行业技术进展 - B300芯片已上市并可接受样品订单,B200芯片可期货订购[3] - 主要云服务提供商(CSP)的GPU数量均已超过20万颗[5] - 目前GB200芯片主要由Oracle、微软和CoreWeave部署,交付量显示为今年数据[5]
小米SU7大灯驱动板拆解:国产芯含量极低
芯世相· 2025-07-09 12:40
新能源汽车照明系统 - 新能源汽车照明系统与传统燃油车差异显著,智能照明系统是实现科技感与安全性的核心部件 [5] - 小米SU7前大灯驱动模块需完成车规级高精度光型控制、动态照明、通信交互及能耗管理,功能高度集成 [5] 小米SU7大灯驱动模块拆解 - 模块后壳为塑料材质,与问界M7全金属设计不同,但拆解难度高因底壳与金属前盖采用大量胶粘合 [7] - PCB板布局简洁,背面仅含对外接口,正面元器件分布清晰 [8] 核心硬件方案 - 主控采用英飞凌车规级MCU(CYT2B75CADQ0AZEGS),基于Arm Cortex-M4内核,负责照明逻辑运算、PWM生成及故障诊断 [11] - 通信冗余设计:两颗恩智浦CAN总线控制器(TJA1042基础版与TJA1043支持CAN FD,速率5Mbps)分别用于车身网络与高带宽照明指令传输 [11] - 电源管理:MPS线性稳压器(MP2019)覆盖12V车辆瞬态波动,安森美微步进电机驱动器(NCV70517)支持AFS自适应转向照明 [12][13] - 电压跟踪与LED驱动:罗姆电压跟随器(BD42530)确保光束控制精度,德州仪器双通道LED驱动器(TPS92682Q)与同步降压驱动器(TPS92520Q)分别驱动主/辅助光源 [14] 供应链策略 - 核心器件依赖国际大厂(英飞凌、恩智浦、德州仪器),功率器件引入国产供应商如苏州固锝电子(MOSFET型号AMBRP10100),体现供应链替代潜力 [14][16] - 硬件方案与问界M7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不同技术路线选择 [16] 模块BOM清单 - 主控:英飞凌CYT2B75CADQ0AZEGS [15] - 通信:恩智浦TJA1042/TJA1043 [15] - 电源与驱动:MPS MP2019、安森美NCV70517、罗姆BD42530 [15] - 功率器件:美台DMPH4015SPSQ/DMTH8008LPSQ、苏州固锝AMBRP10100 [15] - LED驱动:德州仪器TPS92682Q/TPS92520Q [15]
ETF开盘:创50ETF富国领涨16.26%,1000增强ETF领跌1.01%
快讯· 2025-07-04 09:27
ETF市场表现 - 创50ETF富国(159371)领涨16.26% [1] - 2000ETF(159907)上涨9.98% [1] - A100ETF基金(159630)上涨3.87% [1] - 1000增强ETF(561780)领跌1.01% [1] - 通信设备ETF(159583)下跌0.87% [1] - 恒生新经济ETF(513320)下跌0.86% [1]
2025 Q2中国半导体市场分析
傅里叶的猫· 2025-07-03 21:03
半导体市场Overview - 2025年半导体市场季度简报涵盖全球及中国大陆半导体市场增长趋势、不同应用类别市场情况(如智能手机、个人电脑、数据中心服务器、汽车等)以及关税政策对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影响 [1] - 报告基于大量市场调研,内容详实可靠 [1] 中国市场 - 2025Q1中国半导体行业总营收达379.6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3%(2024Q1为315.67亿元) [10] - 行业平均毛利率从2024Q1的34.11%降至2025Q1的32.68%,营业利润率保持稳定(9.23% vs 9.25%) [10] - 2024全年行业总营收达1,492.01亿元人民币 [10] 模拟芯片 - 2025Q1模拟芯片总营收109.20亿元,同比增长8%(2024Q1为101.10亿元) [13] - 行业营业利润率从2024Q1的-0.98%改善至2025Q1的0.75% [13] - 2024全年模拟芯片总营收457.33亿元 [13] 分立器件 - 2025Q1分立器件总营收219.91亿元,同比下降6.9%(2024Q1为236.10亿元) [19] - 行业毛利率显著提升,从2024Q1的14.70%增至2025Q1的19.46% [19] - 2024全年分立器件总营收1,080.95亿元 [19] 终端市场 - 数据中心服务器市场格局变化显著,2024年Top 10供应商中Foxconn、Dell Technologies、QCT等因NVIDIA合作伙伴关系获得市场份额提升 [29] - 中国厂商Huawei和H3C成为中国云服务市场主要供应商 [29] 产能与收入预测 - 本地GPU产能预计从2024年的2kwpm大幅扩张至2025年的10kwpm,2027年达26kwpm [38] - 2025年GPU总收入预计达146,107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0% [38] - 2027年GPU总收入预计进一步增长至286,567百万元人民币,年均复合增长率35% [38] 行业资源 - 提供GPU服务器资源(A100/H100/H200/B200等)及行业数据统计文件(HBM市场、IDC数据、晶圆厂信息等) [33][37] - 知识星球提供每日更新的行业调研纪要、外资投行/券商研报及半导体行业数据 [36][38][39]
巧了吗这不是!七家亏损企业IPO,都是半导体公司
搜狐财经· 2025-07-03 09:53
资本市场政策变革 - 2019年科创板打破A股IPO净利润红线,允许未盈利但技术硬、赛道热的企业上市,为半导体行业开辟融资通道 [2] - 2023年2月17日证监会批准创业板第三套上市财务标准,要求预计市值不低于50亿元且最近一年营收不低于3亿元,适用于AI、生物医药等高成长性企业 [2] - 2025年6月18日创业板正式启用第三套标准,6月27日深圳大普微电子成为首家获受理的未盈利企业,标志政策落地 [2] 半导体行业IPO新现象 - 2025年上半年177家IPO企业中,7家为亏损半导体公司,反映资本市场对战略级硬科技赛道的容忍度提升 [1] - 亏损企业上市集中于国家战略支持的硬骨头领域,如GPU、存储控制芯片、硅基OLED显示等 [2][12] 七家半导体企业技术布局 - **GPU领域**:摩尔线程MTTS80芯片需千万级流片投入,沐曦股份聚焦高性能计算生态搭建,两者均面临英伟达垄断压力 [6] - **存储控制芯片**:大普微研发智能控制芯片,适配国产存储颗粒,技术迭代快致研发投入高,已切入服务器市场 [7] - **硅基OLED显示**:视涯科技攻克AR/VR设备微型高清低功耗屏幕技术,需持续投入量产线建设和良品率提升 [8] - **CPU国产化**:兆芯集成研发CPU及配套芯片组,构建完整计算平台,但生态适配与性能优化成本高昂 [9] - **半导体硅片**:上海超硅攻关12英寸高纯度硅片生产技术,生产线建设需数十亿前期投入 [10] - **射频前端芯片**:昂瑞微开发5G毫米波芯片及集成模组,突破博通、Qorvo高端市场垄断 [11] 政策导向与行业趋势 - 国家通过资本市场为半导体产业输血,支持高端芯片、关键材料自主可控,应对全球芯片竞争 [12] - 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政策放宽,推动未盈利硬科技企业融资,加速技术突破与国产替代 [2][12]
巧了吗这不是!七家亏损企业IPO,都是半导体公司
是说芯语· 2025-07-03 08:55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有7家亏损半导体公司成功IPO 反映出资本市场对半导体行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1] - 科创板、创业板和北交所放宽盈利要求 为未盈利但具备技术壁垒和战略价值的创新企业提供融资渠道 [3] - 7家亏损半导体公司分别聚焦于GPU、存储控制芯片、硅基OLED显示芯片、CPU、半导体硅片和射频前端芯片等硬科技领域 [4][5][6][7][8][10][11] 政策演变 - 2019年科创板率先打破盈利硬指标 允许未盈利但技术过硬的企业上市 [3] - 2023年2月17日证监会批准创业板第三套上市财务标准 要求预计市值不低于50亿元且最近一年营收不低于3亿元 但前期未有实际案例 [3] - 2025年6月18日创业板正式启用第三套标准 6月27日深圳大普微电子成为首家获受理的未盈利企业 [3] 7家亏损半导体公司业务分析 GPU领域 - 摩尔线程和沐曦股份专注于GPU研发 面临英伟达垄断市场的挑战 需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架构创新和生态建设 [5] - 摩尔线程的MTTS80芯片从流片到优化需千万级投入 [5] 存储控制芯片 - 大普微主攻存储控制芯片 技术迭代快 研发投入居高不下 已在服务器市场取得进展 [6] 硅基OLED显示芯片 - 视涯科技押注AR/VR设备核心的硅基OLED显示芯片 需解决小尺寸、高清晰度和低功耗等技术难题 [7] CPU领域 - 兆芯集成研发CPU及配套芯片组 面临生态适配和性能优化等挑战 未来有望在信创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8] 半导体硅片 - 上海超硅专注于12英寸高纯度硅片生产 需突破日本信越和SUMCO的技术垄断 前期投入达几十亿 [10] 射频前端芯片 - 昂瑞微研发5G射频前端芯片 需突破博通和Qorvo的高端市场垄断 重点投入5G毫米波芯片和集成化模组 [11] 行业背景 - 国家通过资本市场为半导体产业输血 以应对全球芯片战和实现高端芯片自主可控 [12]
中证A100指数ETF今日合计成交额1.15亿元,环比增加66.89%
证券时报网· 2025-07-02 17:41
中证A100指数ETF成交额变动 - 中证A100指数ETF今日合计成交额1.15亿元,环比上一交易日增加4590.39万元,环比增幅66.89% [1] - 华富中证A100ETF(561880)成交额3140.70万元,环比增加2786.85万元,增幅787.59% [1] - 华宝中证A100ETF(562000)成交额3294.84万元,环比增加1215.41万元,增幅58.45% [1] - 广发中证A100ETF(512910)成交额1483.83万元,环比增加354.13万元,增幅31.35% [1] - 易方达中证A100ETF(159686)环比增幅1074.89%,嘉实中证A100ETF(159661)环比增幅629.36%,增幅居前 [1][2] 中证A100指数ETF市场表现 - 中证A100指数(000903)收盘上涨0.08%,相关ETF平均上涨0.10% [2] - 汇添富中证A100ETF(159630)涨幅0.36%,嘉实中证A100ETF(159661)涨幅0.35%,表现最佳 [2] - 招商中证A100ETF(159631)下跌0.20%,南方中证A100ETF(560380)下跌0.10%,跌幅居前 [2] - 华宝中证A100ETF(562000)上涨0.21%,广发中证A100ETF(512910)上涨0.10%,易方达中证A100ETF(159686)上涨0.10% [2] 成交额环比变动明细 - 华夏中证A100ETF(159627)成交额140.17万元,环比减少9.34万元,降幅6.25% [2] - 南方中证A100ETF(560380)成交额918.76万元,环比减少10.46万元,降幅1.13% [2] - 富国中证A100ETF(561180)成交额254.39万元,环比减少36.87万元,降幅12.66% [2] - 博时中证A100ETF(561770)成交额876.75万元,环比减少234.48万元,降幅21.10% [2]
瑞银:最新企业人工智能调查_英伟达、OpenAI 和微软保持领先
瑞银· 2025-07-01 08:4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公司名称 | 12 个月评级 | | --- | --- | | Adobe Systems Inc | Neutral | | 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 Buy (CBE) | | Alphabet Inc. | Neutral | | Alphabet Inc. - Class A | Neutral | | Amazon.com | Buy | | Atlassian Corporation | Neutral | | Cloudflare Inc | Neutral | | Crowdstrike Holdings Inc | Buy | | GitLab Inc | Buy | | Microsoft Corp. | Buy | | MongoDB Inc | Neutral | | NVIDIA Corp | Buy | | Oracle Corporation | Buy | | Palo Alto Networks | Neutral | | Salesforce Inc | Neutral | | ServiceNow Inc | Buy | | Snowflake Inc | Buy (CBE) | | Tenable Holdings, Inc. | Buy | | Varonis Systems Inc | Buy | | Workday | Neutral | [21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Nvidia、Microsoft和OpenAI仍是AI领域的领先者,但也关注AI现象在其他方面的影响 [2] - 企业AI应用仍处于早期阶段,大规模部署可能在2026年更有可能,投资者应冷静看待2025年AI产品的收入增长提升 [3][8] - 企业在AI采用方面面临“不明确的ROI”和“缺乏引人注目的用例”等障碍,AI投资可能会取代其他IT预算项目 [8] - 目前来看基于席位的软件模式受AI影响较小,整体IT支出前景相对稳定 [8] 各部分总结 整体企业AI采用情况 - 所有受访者至少处于AI调查和用例发现阶段,但只有14%的企业达到大规模生产阶段,平均每家企业的AI支出仅为327万美元 [3][8] - “不明确的ROI”是AI采用的主要障碍,企业仍在努力寻找第三方AI产品的价值和“杀手级用例” [8] - 28%的受访者表示AI支出将完全是增量的,其余72%表示会取代或削减其他IT支出 [8] - 目前AI对基于席位的SaaS软件提供商的影响较小,43%的受访者预计AI将增加员工数量 [8] - 所有受访者预计明年IT预算平均增长4.4%,与2024年10月的调查结果持平,但实际情况可能更糟 [8] Nvidia和AI硬件 - Nvidia仍然是大多数受访者首选的训练和推理平台,其H100、A100和H200 GPU最受欢迎,Blackwell的使用也在增加 [12] - 除Nvidia外,更多受访者使用ASICs(如AWS Trainium和Google TPU)进行模型训练,对AMD的兴趣也在逐渐增加 [12] - 在推理用例中,Nvidia GPUs仍然是最受欢迎的选择,A100的使用显著增加 [86] - 只有26%的组织预计因AI升级PC,更多企业选择升级操作系统以支持AI功能 [90] AI模型选择 - OpenAI的模型在企业用户中占据主导地位,包括GPT 4.0、GPT 3.5和o3,Google Gemini排名第二 [11][91] - 在AI搜索工具方面,OpenAI绝对占主导地位,M365 Copilot基于OpenAI模型,ChatGPT也很受欢迎 [13][95] 基础设施提供商选择 - Microsoft Azure在AI工作负载的云基础设施提供商中保持领先地位,AWS排名第二,Google Cloud有所恢复 [12][96] - 只有13%的受访者表示遇到了“重大”的GPU限制,这表明GPU供应限制可能更多来自模型提供商和高速增长的AI初创公司 [12][98] - 企业计划将更多应用和数据迁移到公共云,以加速AI服务的使用,这可能会使公共云基础设施供应商受益 [107] AI对软件应用支出的影响 - 微软M365 Copilot的调查结果显示渗透率过高,可能是受访者将免费和付费席位混淆,实际价格为每个席位每月22美元 [16][113] - 在AI代码生成工具市场,微软GitHub Copilot保持领先地位,但Anthropic Claude和Cursor等新参与者的市场份额正在增加 [15][124] - 在图像/视频创作工具领域,OpenAI的DALL - E仍然领先,但Google的创意AI产品增长迅速,超过了Adobe [15][122] - Salesforce和ServiceNow在SaaS或应用程序领域被认为拥有引人注目的AI产品,部署GenAI自动化内部IT任务的计划高于外部或面向客户的任务 [15][131] AI对数据需求的影响 - 数据软件公司总体上有望从AI计划中受益,云数据仓库、云数据湖和ML/AIOps领域预计将获得最多的支出拉动 [143][144] - 数据本体和向量数据库市场的支出增长较少,表明这些市场可能已经商品化 [144] AI安全要求 - 在AI安全态势管理(AISPM)方面,CrowdStrike占据主导地位,微软和Tenable在未来支出意向方面得分较高 [180] - 在AI数据安全方面,微软Purview排名最高,OneTrust、SecuritiAI和Varonis也受到关注 [182] - 在AI应用和模型安全方面,CloudFlare的AI防火墙领先,Robust Intelligence、Mindguard和HiddenLayer等私有供应商也被频繁提及 [187] 服务公司 - Accenture是GenAI采用的主要服务提供商,预计将从企业增加的应用使用和采用中受益 [200]
低功耗芯片将成为主流
半导体芯闻· 2025-06-30 18:07
半导体行业转向低功耗技术 - 半导体行业从专注速度和容量转向功耗效率,人工智能芯片成为耗能大户,英伟达即将推出的B100芯片功耗达1000瓦,较前代A100(400瓦)和H100(700瓦)显著提升 [1] - 低功耗芯片需求激增,尤其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中,需在不联网情况下执行AI计算以节省电量,LPDDR技术成为前沿,其双数据路径设计提升速度并降低功耗,目前已发展到第七代(LPDDR5X) [1] 三星电子与SK海力士的LPDDR技术进展 - 三星电子开发出LPDDR5X芯片,数据处理速度最快,容量较上一代提升30%以上,功耗降低25%,已准备量产 [2] - SK海力士率先商业化LPDDR5T DRAM,性能提升5倍,应用于Vivo旗舰机型,每秒可处理15部全高清电影,功耗显著降低 [2] - LPDDR堆叠技术发展迅速,类似HBM技术,旨在提高容量和速度同时降低功耗 [2] 下一代材料与基板技术竞争 - 玻璃基板被视为AI时代“梦想基板”,可提升数据处理速度且不增加功耗,SKC子公司Absolix在美国建厂,三星电子计划2026年量产,LG Innotek已启动相关业务 [3][4] - 氮化镓(GaN)和碳化硅(SiC)芯片正在开发中,可能替代传统硅,三星电子成立专门团队目标2025年量产GaN基半导体 [4] 行业趋势与核心产品变化 - 设备端AI时代LPDDR有望成为核心产品,英伟达CPU已采用LPDDR DRAM而非HBM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