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扩张

搜索文档
杠杆!激进?揭底350亿“国城系”
中国基金报· 2025-07-06 15:28AI Processing
国城系资本运作 - 国城系旗下核心上市平台国城矿业拟购买国城实业不低于60%股权,交易涉及大苏计钼矿等资源,旨在提升市值并化解控股股东高质押率问题 [1] - 国城系旗下资产规模超过350亿元,包括国城矿业与众和股份合计市值超300亿元,国城实业估值超50亿元 [3] - 国城系通过杠杆资金快速扩张,2017年注资50亿元入主建新矿业(现国城矿业),其中仅少部分为自有资金,主要依赖外部借款 [4][6][7] 杠杆融资细节 - 2017年国城控股入主建新矿业时,吴城实缴的20.725亿元中有15亿元来自浙商产融借款,另有19.675亿元由其他资方提供 [7] - 浙商产融等四家机构承诺提供不超过46亿元资金支持,包括浙商产融25亿元、宝信投资7亿元、耀莱投资9亿元、银帝集团5亿元 [8] - 兰州银行向三家杭州壳公司发放11亿元贷款,合同显示6亿元明确用于"建新集团重组",疑似为国城系提供资金 [9][10] 资产证券化与估值变化 - 国城实业2024年预估值约55亿元,较2019年国城控股收购时的10.418亿元成本增长数倍 [15][18] - 2020年国城矿业曾尝试以21.45亿元收购国城实业100%股权未果,因资产抵押限制 [15] - 国城系通过重整入主众和股份(众和3),持股44.77%,并计划推动其重新上市或合并上市 [20][22] 锂矿资源布局 - 国城系通过国城常青持有金鑫矿业48%股权,后者拥有亚洲最大花岗伟晶岩型锂矿床(氧化锂资源量112.07万吨) [23][25] - 金鑫矿业股权结构为众和股份50%、国城合融48%、广州国城德远2%,存在同业竞争问题待解 [25][26] - 国城矿业通过子公司收购国城常青100%股权,间接控制金鑫矿业48%股权 [27] 股权质押与资本运作 - 国城系持有国城矿业股份质押率极高:建新集团持股41.41%质押99.97%,国城控股持股28.26%质押99.96% [29] - 2018-2025年国城矿业频繁进行资产收购,包括海钰公司100%、宇邦矿业65%、国城实业60%等股权 [27][28] - 国城系通过内部关联交易实现资产腾挪,如国城常青股权转让等 [27]
聚照│杠杆!激进?揭底350亿“国城系”
中国基金报· 2025-07-06 15:19
核心观点 - "国城系"通过高杠杆资金快速扩张,旗下资产规模超350亿元,核心平台包括国城矿业(市值超300亿元)和众和股份,并计划收购国城实业(估值55亿元) [5][7][30] - 公司资本运作手法激进,包括利用壳公司获取银行贷款(如兰州银行向三家杭州壳公司发放11亿元贷款用于建新集团重组) [17][18] - 控股股东质押率极高(国城矿业两大股东质押比例均超99.9%),存在连锁风险 [44] - 通过复杂股权结构控制锂矿资源(金鑫矿业48%股权),并借壳众和股份布局新能源 [36][37][32] 资本运作路径 - 2017年通过注资50亿元(其中15亿元来自浙商产融借款)入主建新矿业(现国城矿业),获得73.98%控股权 [9][11][12] - 外部资金支持方包括浙商产融(25亿元)、宝信投资(7亿元)、耀莱投资(9亿元)、银帝集团(5亿元)等机构 [14] - 2020年尝试以21.45亿元收购国城实业失败,2024年重启收购时估值已升至55亿元 [26][30] - 2024年通过国城绿能控股退市公司众和股份44.77%股权,布局锂矿资源 [32][33] 资产布局 - 国城实业核心资产为大苏计钼矿,2019年收购成本10.418亿元,现估值55亿元 [26][30] - 通过国城常青间接持有金鑫矿业48%股权,该矿拥有亚洲最大花岗伟晶岩型锂矿床(氧化锂资源量112.07万吨) [36][37] - 金鑫矿业股权结构:众和股份50%、国城合融48%、广州国城德远2% [38] 财务特征 - 杠杆使用激进:初期收购资金中自有资金占比不足25%(20.725亿元实缴资本中15亿元为借款) [12] - 资金链紧张迹象:兰州银行11亿元贷款最终转为不良债权被三维汇成受让 [17][20] - 质押风险突出:国城矿业两大股东合计质押69.67%股份,质押比例均超99.9%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