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算力与电力协同
icon
搜索文档
算力与电力协同推进!数据ETF(516000)近1周累计上涨2.05%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5 11:38
市场表现 - 中证大数据产业指数(930902)上涨0 67% 成分股博思软件上涨3 93% 深信服上涨3 08% 科华数据上涨2 33% 天下秀上涨2 02% 浪潮信息上涨1 46% [1] - 数据ETF(516000)上涨0 67% 冲击3连涨 最新价报0 9元 近1周累计上涨2 05% [1] AI与电力需求 - AI快速发展推动电力需求大幅上升 DeepSeek的出现增强了除美国以外国家的AI投资信心 全球AI投资加速拉动AI电力需求 [1] - 国内领先且具备较强研发实力的服务器电源厂商将迎来发展机遇 [1] 政策动态 - 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组织开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第一批试点工作的通知》 提出围绕七个方向开展试点 包括算力与电力协同等 [1] - 重点在国家枢纽节点和青海 黑龙江等地区 协同规划布局算力与电力项目 探索新能源就近供电 聚合交易 就地消纳的"绿电聚合供应"模式 [2] - 通过算力负荷与新能源功率联合预测 算力负荷柔性控制 智能化调度等技术 提升源荷协同水平 降低负荷高峰时段电网保障容量需求 [2] - 加强数据中心余热资源回收利用 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探索光热发电与风电 光伏发电联合运行 [2] 行业与公司 - 数据ETF(516000)及其联接基金紧密跟踪中证大数据产业指数 成分股聚焦DeepSeek AI算力 鸿蒙产业链等热门概念板块 [2] - 成分股覆盖科大讯飞 中科曙光 浪潮信息 恒生电子等热门个股 政策助力下竞争力与发展潜力将提升 [2]
帮主郑重解读:新型电力系统首批试点启动,20股获机构扎堆关注的掘金密码
搜狐财经· 2025-06-05 09:47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试点启动 - 国家能源局启动第一批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试点,聚焦七个方向:构网型技术、系统友好型新能源电站、智能微电网、算力与电力协同、虚拟电厂、大规模新能源外送、新一代煤电 [3] - 虚拟电厂成为最受关注方向,A股相关概念股66只,5月以来平均涨幅3.43%,其中纬德信息涨幅56%,银河电子涨23.5%,朗新集团涨20%+ [3] - 试点旨在解决新能源大规模并网带来的电网智能化升级需求,适应风电、光伏等波动性电源占比提升的挑战 [3] 虚拟电厂领域表现 - 26只虚拟电厂概念股获杠杆资金加仓,上海电气、国电南瑞、中恒电气5月以来融资净买入均超1亿元 [4] - 20只股票获5家以上机构关注,其中许继电气获24家机构评级,国能日新22家,华电国际18家 [4] - 机构预测朗新集团、软通动力、艾罗能源2025年归母净利润可能翻倍或扭亏为盈 [4] 重点投资方向分析 - 构网型技术可使新能源发电更稳定,相关设备商存在机会 [4] - 虚拟电厂依赖软件和算法调度资源,电力信息化和储能管理公司如朗新集团(电力交易平台)、软通动力(能源数字化)值得关注 [4] - 算力与电力协同方向需要大数据和AI优化电力调度,电力和算力双概念公司可能受资金青睐 [4] 行业龙头公司优势 - 国电南瑞作为电网自动化龙头,其调度系统对虚拟电厂建设至关重要 [5] - 许继电气在特高压和智能电网领域具有优势,与大规模新能源外送试点高度相关 [5] - 行业预计到2030年新型电力系统相关投资规模可能超万亿元 [5] 行业发展趋势 -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是双碳目标下的必经之路,旨在解决新能源并网消纳问题 [5] - 产业链各环节均存在机会,包括上游设备供应商、中游系统集成商和下游运营服务商 [5] - 具有技术壁垒和订单放量能力的公司在中长期更具投资价值 [5]
格力电器已为多家公司提供晶圆流片制造服务;深圳AI终端技术攻关最高可资助2000万元丨数智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5 07:23
格力电器半导体布局 - 公司已建立SiC SBD和MOS芯片工艺平台,部分产品内部批量使用 [1] - 作为芯片制造工厂,已为多家芯片设计公司提供晶圆流片制造服务 [1] - 此举标志家电巨头向核心硬件上游延伸,可能提振技术转型信心 [1] 深圳人工智能终端产业扶持 - 深圳市发布2025年智能终端产业发展扶持计划,涵盖六大资助项目类别 [2] - 人工智能终端技术攻关项目最高可获2000万元资助 [2] - 政策旨在加速深圳成为全球科技高地,提振产业链创新与投资者信心 [2] 国家能源局算力与电力协同规划 - 国家能源局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试点,重点布局国家枢纽节点及资源丰富地区 [3] - 统筹数据中心绿电需求和新能源资源条件,协同规划算力与电力项目 [3] - 政策可能催化绿电交易市场并提振新能源基建投资 [3]
关于组织开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第一批试点工作的通知
国家能源局· 2025-06-04 19:24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第一批试点工作总体要求 - 聚焦新型电力系统前沿方向,依托典型项目和城市开展单一方向及多方向综合试点,探索新技术、新模式 [2] - 先期围绕构网型技术、系统友好型新能源电站、智能微电网、算力与电力协同、虚拟电厂、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外送、新一代煤电等七个方向开展试点 [2] - 坚持因地制宜,结合各地实际选择适宜方向,合理确定试点规模和范围 [2] - 鼓励采用新技术、新模式,支持应用智能电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能源技术装备"补短板"成果,同步开展体制机制改革 [2] - 做好试点项目的申报优选、组织实施、效果评估、推广应用等全过程管理 [2] 试点方向具体内容 构网型技术 - 重点在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的弱电网地区、"沙戈荒"基地大规模新能源外送地区应用新能源/新型储能构网型控制技术 [3] - 解决短路容量下降、惯量降低、宽频振荡等问题,提升新能源接网与送出能力 [3] - 在电网结构薄弱地区、孤岛运行系统应用构网型控制技术,提高系统电压、频率、功角稳定能力 [3] 系统友好型新能源电站 - 重点在保供偏紧或消纳压力较大地区新建或改造新能源电站 [3] - 通过长尺度高精度功率预测、风光储智慧联合调控运行等提升系统友好性能,高峰时段置信出力提升至10%以上 [3] - 电站与调度机构签订协同调度协议,明确协同调度运行方式及纳入电力平衡的可靠容量、支撑时长 [3] - 优先建设或改造新能源装机容量20万千瓦以上的项目 [3] 智能微电网 - 选择典型应用场景建设智能微电网项目,依托负荷侧资源灵活调控、源网荷储组网与协同运行控制等技术 [4] - 提高智能微电网自调峰、自平衡能力,提升新能源自发自用比例 [4] - 明确与大电网的资产、管理等方面的界面,以及调度控制、交互运行、调节资源使用等方面的权利与义务 [4] 算力与电力协同 - 重点在国家枢纽节点和能源资源条件好的非枢纽节点地区协同规划布局算力与电力项目 [4] - 探索"绿电聚合供应"模式,提高数据中心绿电占比 [4] - 通过算力负荷与新能源功率联合预测、算力负荷柔性控制、智能化调度等技术提升源荷协同水平 [4] - 加强数据中心余热资源回收利用,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4] 虚拟电厂 - 围绕聚合分散电力资源、增强灵活调节能力等场景新建或改造虚拟电厂 [5] - 通过聚合分布式电源、可控负荷、储能等负荷侧资源并协同优化控制发挥灵活调节能力 [5] - 持续丰富虚拟电厂商业模式,通过参与电力市场、需求响应等获取收益 [5] 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外送 - 重点聚焦西北地区"沙戈荒"基地、西南地区主要流域水风光一体化新能源基地开发外送需求 [5] - 通过合理配置送端配套电源类型规模,优化接入电力系统方案 [5] - 采用电源一体化协同控制、柔性直流、多源自适应换相直流等先进技术 [5] - 提高输电通道安全稳定运行和灵活控制水平,提升输电通道输送绿电占比 [5] 新一代煤电 - 推动具备条件的现役机组和新建机组针对清洁降碳、高效调节两类指标分别开展试点 [6] - 清洁降碳方面采用零碳低碳燃料掺烧、CCUS等措施显著降低煤电碳排放 [6] - 高效调节能力提升方面满足所有技术指标要求,重点提高煤电机组快速变负荷、深度调峰和宽负荷高效调节能力 [6] 试点组织实施 - 申报单一方向试点的由省级能源主管部门或中央企业总部组织报送 [7] - 申报综合试点的由各省级能源主管部门组织各地级市能源主管部门形成综合试点方案 [7] - 申报项目建设或改造开工时间须在2024年8月之后 [7] - 国家能源局制定试点评审工作方案,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评审 [8] - 试点确定后严格按照申报方案开展建设或改造工作 [9] - 各级能源主管部门和中央企业全程跟踪项目实施 [9] 支持政策 - 统筹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等资金渠道对符合要求的试点项目予以支持 [10] - 试点成果纳入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评价体系 [10] - 新一代煤电试点项目所需煤电规模由国家能源局优先安排 [10] - 支持新一代煤电试点机组与新能源实施联营 [10]
国家能源局发布!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取得突破
券商中国· 2025-06-04 19:09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试点 - 国家能源局发布通知围绕七个方向开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试点 包括构网型技术 系统友好型新能源电站 智能微电网 算力与电力协同 虚拟电厂 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外送 新一代煤电 [1] - 算力与电力协同试点重点在国家枢纽节点和青海 新疆 黑龙江等能源资源条件好的非枢纽节点地区 协同规划布局算力与电力项目 [1] - 探索新能源就近供电 聚合交易 就地消纳的"绿电聚合供应"模式 提高数据中心绿电占比 [1] - 通过算力负荷与新能源功率联合预测 算力负荷柔性控制 智能化调度等技术 提升源荷协同水平 降低负荷高峰时段电网保障容量需求 [1] - 加强数据中心余热资源回收利用 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探索光热发电与风电 光伏发电联合运行 提升稳定供应水平 [1] 新一代煤电试点 - 对照《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中新一代煤电试点指标要求 推动现役机组和新建机组针对清洁降碳 高效调节两类指标分别开展试点 [2] - 鼓励开展同时满足清洁降碳和高效调节两类指标的新一代煤电试点 [2] - 新一代煤电试点项目所需煤电规模由国家能源局在国家依据总量控制制定的煤电规划建设规模内优先安排 [2] - 支持现役煤电改造升级机组 新建机组和新一代煤电试点机组与新能源实施联营 鼓励联营的新能源项目优先并网 [2] 电力市场建设 - 国家能源局会议要求深刻认识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面临的新形势 新任务 准确把握派出机构市场建设和监管能力建设新挑战 新要求 [3] - 健全完善电力市场顶层设计和"1+6"基本规则体系 持续推进南方区域 长三角电力市场建设 [3] - 加快推动各省(区 市)电力现货市场转入连续运行 稳妥推进新能源全面参与市场 [3] - 深化穿透式监管 数字化监管创新实践 有效筑牢电力市场运行"三道防线" 全力完成2025年初步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目标任务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