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平权
搜索文档
云天励飞(688343):深度报告:算法芯片化助力,全产业链发展打造推理AI龙头
民生证券· 2025-09-30 14:22
好的,我将根据您的要求,对提供的云天励飞公司研报进行专业分析,总结关键要点。报告的主要内容如下: - **投资评级与核心观点**:概述报告给出的投资建议和公司核心投资逻辑。 - **业务布局与产品战略**:分析公司三大业务场景和芯片技术优势。 - **市场机遇与行业前景**:总结AI推理市场的增长潜力和公司定位。 - **财务预测与估值**:呈现营收增长预测和估值指标。 接下来,我将开始撰写报告正文: ------- 投资评级与核心观点 - 报告对云天励飞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3][6] - 公司核心投资逻辑在于其“算法芯片化”的底层能力与“端云协同”技术路线,实现在消费级、企业级和行业级场景的全面布局 [1][10][39]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2.85亿元、15.84亿元、19.36亿元,对应同比增长率分别为40.0%、23.3%、22.2% [3][5] - 对应2025-2027年的PS(市销率)分别为23倍、19倍、15倍 [3][5] 业务布局与产品战略 - 公司AI产品沿消费级、企业级、行业级三个方向协同发展 [1][10] - 企业级业务以自研推理芯片为核心,提供DeepEdge系列芯片(算力范围8-128T)、X6000加速卡(256T算力)及算力服务等 [1][2][65] 其中价值16.07亿元的AI算力服务订单已验收并正常回款 [1][125] - 消费级业务通过“噜咔博士”品牌推出AI拍学机、AI眼镜等原生产品,并为耳机、手表等可穿戴设备提供模组 2025年“618”活动期间AI拍学机实现GMV 3000万元,销量5万台 [55][60][64] - 行业级业务聚焦项目质量,考核目标转向利润端,在智慧警务、城市治理、智慧交通等六大领域提供解决方案 [1][128][129] - 公司通过收购岍丞技术(2022年营收2.41亿元)加强端侧布局,该公司承诺2024-2026年主营业务收入不低于3.5亿元、4.2亿元、5.1亿元 [57][58][61] 技术优势与研发进展 - “算法芯片化”是公司核心优势,通过自定义指令集、处理器架构及工具链的协同设计,提升芯片效能以拓展推理应用市场 [2][40][48] - 自研DeepEdge10系列芯片采用D2D Chiplet和C2C Mesh互联技术,单芯片算力可达128T,并已完成DeepSeek R1系列大模型的适配 [2][78][80][100][103] - 公司推出X6000加速卡,具备256T算力、128GB显存,采用C2C Mesh互联技术,带宽达64GB/s,最大支持64张卡互联,可应用于语言、视觉、多模态等大模型推理加速 [2][111][113][114] - 公司自研的“云天天书”大模型在多模态信息融合理解能力方面行业领先,并获得MMbench多模态评测榜单第一名 [51][52] 市场机遇与行业前景 - 中国AI推理芯片相关产品及服务市场规模预计从2020年的113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626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94.9% 预计2029年市场规模将达13830亿元,2024-2029年复合年增长率为53.4% [3][75][77] - 边缘计算市场潜力广阔,中国市场规模预计从2021年的427亿元增长至2026年的1305.2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5.04% [30] - 中国端侧AI行业市场规模呈现高增速,预计从2024年的5001亿元增长至2028年的1907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57.96% [35] - 模型平权趋势(如DeepSeek R1开源)推动AI应用落地,有望带动推理侧市场规模显著扩容 [2][24] 财务预测与估值 - 公司营收进入高速增长期,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2.85亿元、15.84亿元、19.36亿元 [3][5] - 利润端持续减亏,预计2025-2027年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4.38亿元、-3.90亿元、-2.59亿元 [5] - 公司于2023年科创板上市,实际募资38.99亿元,募集资金净额35.84亿元,为研发投入提供充足资金支持 [21][22]
AI产业迎新纪元,万亿级投资风暴来袭!
证券时报网· 2025-09-17 07:57
全球AI发展态势 - 阿尔巴尼亚任命全球首个非人类数字部长"迪埃拉"担任公共采购部长 标志着AI突破权力边界 [1] - 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预测 五年内人工智能总体智慧将逼近或超越全人类智力之和 技术奇点加速临近 [1] - 全球算力竞赛激烈展开 OpenAI的GPT系列、谷歌Gemini、Meta的Llama等科技巨头持续迭代模型 推高AI阈值 [3] - 2017年Transformer架构重塑AI技术路线 2023年生成式AI成为研究前沿 2024年AI产业进入深度专业化阶段 [4][5] - 全球AI竞赛从技术突破转向生态对抗 美国主导算法与芯片 中国推动应用自主 欧洲寻求监管话语权 中东资本入场 [5] 中国AI战略布局 -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 首次以顶层设计形式将AI提升为国家战略 目标2035年步入智能经济新阶段 [1][12] - 中国AI产业未来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预计达32.1% 2029年市场规模突破万亿元 [7] - 国产大模型DeepSeek实现技术突围 性能比肩国际顶级模型 成本仅为同类二十分之一 推动产业从封闭垄断走向开放平权 [8] - 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工业门类 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28.8% 重点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58.6% 为AI落地提供丰富场景 [11] - 2023年中国专利申请受理数556.2万件 PCT专利全球占比25.5% 2024年有效发明专利突破475.6万件 成为首个超400万件国家 [11] 产业应用与渗透率 - AI服务器渗透率达12% 液冷散热渗透率11% 工业软件渗透率20% AI Agent渗透率7% AIPC渗透率19% AI手机渗透率13% [11] - 国产AI软硬件协同迈进新阶段 DeepSeekV3.1发布 适配下一代国产芯片 推动"芯-模-用"一体化生态闭环 [10] - 寒武纪、科大讯飞、华为昇腾等企业被资本重新定价 体现"新质生产力"崛起 [10] 投资标的与市场表现 - 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950180.CSI)覆盖全产业链优质企业 半导体权重占比47.81% IT服务15% 软件开发16.87% [13][14] - 截至9月15日 该指数年内上涨近58% 近一年涨幅达167.46% 自2022年基日以来累计收益132.95% [2][15] - 成份股2025年营业收入预测1110.84亿元 2027年有望增至1644.37亿元 [15] - 科创人工智能ETF华夏(589010)紧密跟踪该指数 截至9月12日二级市场涨幅近57% [15] - 华夏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ETF联接基金(A类:024411 C类:024412)正在发行 [2][15] - 人工智能AIETF(515070)跟踪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 聚焦产业链上中游 [16] - 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华夏(159381)跟踪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 光模块CPO权重超40% 年内上涨超80% 综合费率0.20%为同类最低 [16]
模型持续进步,世界模型概念逐步成型
国联证券· 2025-06-08 18:2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AI正从“人类数据时代”迈入“体验时代”,未来或进入以智能体为代表、通过与世界直接交互获取经验的阶段 [5][9] - 大模型从大语言模型 - 原生态模型 - 世界模型演变,AGI分为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未来物理世界或出现更多细分垂类模型 [10] - 现阶段大模型能力持续提升,但AI应用未产生大量实际生产应用,AI技术与现实世界应用结合是重点,Agent + 物理世界模型或成趋势主导 [11] - AI技术进步带动模型平权,有望带来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端侧AI软件开发、生产力工具革新、行业信息化创新四方面投资机遇 [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图灵奖得主分享 - 2024ACM图灵奖得主Richard Sutton称当前AI大模型训练依赖互联网与人类生成数据,通过人类微调优化,ChatGPT是成功产物,但高质量人类数据几乎耗尽,AI进入“体验时代”,未来或从第一人称经验中学习 [5][9] 大模型演变 - 智源研究院认为大模型从大语言模型 - 原生态模型 - 世界模型演变,AGI分为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传统语言、推理等模型属数字世界,原生多模态、具身智能等属物理世界 [10] 大模型能力与趋势 - 现阶段大模型能力持续提升,在多项测试中展现超越人类的推理能力,但AI应用未大量落地,随着高质量数据枯竭,Agent + 物理世界模型或成趋势主导 [11]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AI技术进步带动的产业链机会,包括算力基础设施建设(中科曙光、紫光股份、浪潮信息等)、端侧AI软件开发(中科创达等)、生产力工具革新(金山办公、用友网络、泛微网络等)、行业信息化创新(恒生电子、宇信科技、中控技术、卫宁健康等)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