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武汉都市圈
icon
搜索文档
湖北:经济总量连续跨越三大台阶 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中国发展网· 2025-08-28 16:31
经济总量增长 - 湖北省经济总量连续跨越4万亿、5万亿、6万亿元三大台阶 [1] - 年均增长率达7.1% 其中三年增速位居中部第一 [1] - 经济总量占中部地区比重从19.5%提升至20.9% [1] 区域协同发展 - 武汉 襄阳 宜昌三大中心城市经济总量占全省比重持续提升 [1] - 实施"强核 壮圈 兴城"策略推动汉襄宜"金三角"协同发展 [2] - 武汉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 稳居中部省会城市首位 [2] 都市圈发展成效 - 武汉都市圈经济总量突破3.6万亿元 占全省比重超60% [2] - 武汉巩固中部地区经济 科创 商贸物流 航运中心地位 [2] - 武汉将提升都市圈同城化水平 完善长江中游城市群会商机制 [2] 区域发展特点 - 战略地位更加突出 区域发展更加协调 [1] - 城乡融合更加深入 省际合作更加紧密 [1] - 全省经济集聚度 区域协同性和整体竞争力全面提升 [2]
湖北:以支点建设为牵引 推动湖北在全国大局中的地位更加稳固
中国发展网· 2025-08-28 15:58
经济增长与总量指标 - 湖北经济总量从4万亿跨越至6万亿 增量超2万亿 相当于再造一个武汉 年均增长7.1% 其中3年增速居中部第1 [2] - 湖北经济总量占中部地区比重从19.5%提升至20.9% 主要经济指标大省领先且中部领跑 [2] - 武汉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 稳居中部省会城市第1位 襄阳和宜昌经济总量双双突破6千亿 居中部非省会城市前两位 [3] - 武汉都市圈经济总量突破3.6万亿 占全省比重超60% [3] 区域协调发展 - 湖北实施"强核 壮圈 兴群"战略 推动汉襄宜"金三角"协同发展 [3] - 武汉都市圈环线高速公路全线开工 2条"新城快线"公交化运营 打通32条断头路和瓶颈路 形成核心区1小时通勤圈 [3] - 花湖机场与天河机场形成航空客货运"双枢纽" 光谷科创大走廊带动光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跨入万亿级 [3] - 郑渝高铁湖北段 荆荆高铁建成通车 汉宜和襄荆高铁将于年底全线贯通 形成武汉 襄阳 宜昌1小时高铁圈 [3] 城乡融合与县域经济 - 湖北百强县数量增至8个 总数全国第4 占中部地区近一半 千亿县实现零突破且有望达4个 [4] - 县域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6.7% 较"十三五"末提高3.44个百分点 [4] -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降至2.08 较"十三五"末下降0.17 [4] - 十大农业产业链(含茶叶和现代种业)综合产值突破万亿 区域公用品牌如江汉大米和潜江龙虾家喻户晓 [4] 基础设施与重大项目 - 沿江高铁湖北段 三峡水运新通道 引江补汉等重大工程加快推进 [1] - 武汉都市圈实现武鄂黄黄城际铁路公交化运营 武大 武阳 硚孝(二期)和汉孝应高速正式通车 [6] - 长江航道整治工程武汉至安庆段完工 2024年以来中三角集装箱航线累计开行1490航次 [6] - 武汉—鄂州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获批建设 [6] 科技创新与产业协作 - 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超过预期 [1] - 湖北碳市场累计成交额超102亿元 占全国41.5%且稳居首位 [2] - "32232"科技合作工程持续推进 黄石 黄冈等离岸科创园(中心)投入运营 [6] - 武汉都市圈产业招商地图和制造业产业链地图编制完成 推动"研发在省会 制造在周边"协同模式 [6][7] 省际合作与对外开放 - 鄂湘赣九大类社保事项实现三省通办 旅游一卡通覆盖300多家景区 [5] - 武汉 长株潭 南昌都市圈产业协作深化 长江中游技术创新中心加快创建 [5][6] - 依托中欧班列和花湖机场等国际货运通道 深化对外经贸合作 [6] - 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合作机制扩容至4个省会城市和12个观察员城市 [6] 民生服务与公共服务 - 1062项民生服务事项实现"一圈通办" 公积金互认互贷率先突破 [6] - 86%的县市建成三级医院 教联体覆盖80%以上义务教育中小学 [4] - "四好农村路" 寄递物流 充电桩和5G网络实现全覆盖 [4] - 成立长江中游城市群"双一流"高校 养老和急救等联盟 推动跨区域公共服务共享 [6]
“1小时高铁圈”今年底成型,汉襄宜“金三角”含金量有多高
第一财经· 2025-08-20 15:47
高铁网络建设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 沿江高铁汉宜段和襄荆高铁将于2024年底全线贯通 形成武汉、襄阳、宜昌"1小时高铁圈" [1] - 襄阳铁路通车里程达873公里 呼南高铁襄荆段开通在即 形成五向高铁格局(武汉/西安/郑州/重庆/荆门) [3] - 汉江襄阳段航道实现千吨级船舶通江达海 预计"十五五"中期提升至2000吨级通航能力 [3] 都市圈经济发展成效 - 武汉都市圈2024年经济总量达3.6万亿元 占长江中游城市群比重提升至29% [2] - 襄阳2024年经济总量突破6000亿元 宜昌达6191亿元 双双位居中部非省会城市前两位 [2][4] - 宜荆荆恩城市群2024年经济体量达1.38万亿元 占湖北省经济总量23% [4] 产业集群发展成果 - 武汉都市圈光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跨入万亿级 1062项民生服务实现"一圈通办" [2] - "武襄十随"汽车产业集群与宜荆荆磷化工产业集群加速成长 后者年产值突破3000亿元 [2][4] - 襄阳新兴产业产值占比超40% 新能源乘用车实现零突破 跻身全国先进制造业50强 [3] 跨区域协同合作进展 - 鄂湘赣中三角集装箱航线2024年累计开行1490航次 建立科技专家资源共享机制 [2] - 襄阳与随州建成全省首个跨市域新型电力系统 实现新能源就地消纳与平衡 [4] - 湖北与湖南/江西推动光谷科创大走廊与湘江西岸/赣江两岸科创走廊联动发展 [2] 县域经济发展突破 - 湖北省百强县数量增至8个(全国第四) 千亿县实现零突破并有望达到4个 [4][5] - 县域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6.7% 较"十三五"末提升3.44个百分点 [4][5] - 荆州/孝感/黄冈经济总量突破3000亿元 十堰/荆门/黄石加速冲刺3000亿元大关 [5] 基础设施与产业投资 - 武汉都市圈累计打通32条断头路瓶颈路 鄂州花湖机场与天河机场形成航空"双枢纽" [2] - 襄阳引进兴发保康谷城磷化工产业园(总投资200亿元)和湖北联投磷煤氟产业基地(总投资300亿元) [4] - 十大农业产业链(含江汉大米/潜江龙虾)综合产值突破万亿元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