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民生财政
icon
搜索文档
格桑花开活水来
人民网· 2025-09-08 06:16
西藏财政民生投入 - 西藏自治区连续多年将80%以上财力投入教育、医疗、就业、社保等民生领域 [6] - 2024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达2919.62亿元 其中民生支出占比84.1% 市县支出占比78.3%均创历史新高 [7] - 2025年安排教育资金379亿元 巩固扩大"十五年"公费教育政策 "三包"经费年生均标准提至5700元 惠及学生72.6万人 [8] 社会保障体系 - 2025年安排就业补助资金38亿元 其中8.8亿元专项用于高校毕业生就业 [8] - 医疗卫生投入65.6亿元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补助标准提高至120元 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人均达735元 [8] - 安排社会保障资金129亿元 连续21年提高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 稳步提高城乡低保等补助标准 [9] 普惠金融服务 - 农行西藏分行累计投放实体经济贷款近7300亿元 贷款余额1915亿元 较30年前增加50倍 [12] - 西藏银行普惠小微贷款余额26.39亿元 增幅45.56% 配置31名专员开展"首贷扩面"行动 [13] - 金融系统走访超44万户经营主体 超2.6万户获银行新增贷款 金额突破300亿元 信用贷款占比超50% [14] 资本市场发展 - 西藏22家A股上市公司上半年合计营收273.23亿元 同比增长6.02% 净利润37.18亿元 同比增长11.80% [16] - 上市公司2024年纳税24.83亿元 占西藏税收收入14% 新增投资5.82亿元 [16] - "格桑花行动"推动企业上市 115家企业入库培育 其中成熟期企业23家 [17] 特色产业融资支持 - 农行推出"乡村振兴·牦牛产业贷" 以牦牛资产作为抵押物 某企业获700万元贷款后养殖规模扩大近一倍 [12] - 西藏银行推出文旅、边贸、畜牧等六大核心产品体系 为新能源企业提供500万元优惠利率贷款 [13] - 保险业累计提供风险保障49.26亿元 牦牛、藏系羊承保率达95%以上 [14]
云南推新一轮财税改革:构建大财政体系,强化债务管控
第一财经· 2025-08-22 14:15
财税改革目标 - 云南省计划通过一揽子财税改革在2028年实现基层财政平稳运行、全面完成化债方案目标任务、财力和支出结构显著优化 [1] - 改革背景包括经济下行、减税降费、楼市及土地市场低迷导致地方财政收入增长乏力,而民生及偿债等刚性支出增加,收支矛盾加大 [1] - 2025年1-7月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313.9亿元,同比增长0.1%,支出完成3894.2亿元,同比增长1.8% [10] 健康财政建设 - 通过加强收入征管、深挖国有资源资产潜力、提升国资国企贡献度增加收入,建立财政承受能力提级评估制度控制基层政府投资规模 [1] - 全面盘活国有资金资产资源,构建财政、金融、投资高效联动的大财政体系,涵盖矿产、林业、水利、能源、土地、数据等全口径资源 [2] - 2024年7月底启动三级政府国有资产资源起底式清查盘活工作,激活存量资产资源潜力以增加收入并缓解偿债压力 [4] 安全财政与债务管理 - 建设安全财政以标本兼治防范债务风险,兜牢"三保"底线,统筹资金资源资产化解隐性债务,实施国有企业负债规模和资产负债率双重管控 [5][6] - 2024年新增955亿元专项债券中725亿元用于化解存量债务(包括政府拖欠企业账款及隐性债务),仅230亿元用于项目建设 [6] - 截至2024年末全省地方政府债务余额16319.2亿元,严格控制在债务限额18552.4亿元内 [6] 发展财政与财源建设 - 通过财源建设、完善财政资金支持产业发展机制、支持重点领域高质量发展激发动能,2025-2028年根据各州(市)财政收入贡献度给予转移支付激励 [7] - 构建"省级引导基金+重点产业母基金+子基金"的三级产业基金架构支持产业发展,禁止违规税收优惠及财政收入返还 [7] - 调整省级税收增量留用政策,根据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上划省级税收增收情况激励补助有关地区 [7] 民生财政与预算改革 - 建设民生财政需加大重点领域民生投入但避免过高承诺,确保财政可承受,实施政策事前评估和"管控到县"机制 [7][9] - 深化零基预算改革,全面取消预算安排和资金分配基数,以"零"为基点编制预算,加强资金统筹和绩效管理 [9][10] - 对边疆及民族地区实施差异化兜底保障,强化兴边富民行动支持,契合多民族聚居省情 [9]
透过数据看上半年财政运行成绩单 “更加积极”“民生含量”托举稳稳幸福感
央视网· 2025-07-25 18:21
财政收支总体情况 - 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5566亿元 同比下降0.3% 降幅较一季度收窄0.8个百分点[1] - 国内增值税增长2.8% 国内消费税增长1.7% 个人所得税增长8%[1] -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13万亿元 同比增长3.4%[1] 转移支付与债务管理 - 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下达9.29万亿元 占年初预算89.8% 进度同比提高1.7个百分点[4] - 下达均衡性转移支付2.73万亿元 同比增长7.5%[12] - 发行新增地方政府债券2.6万亿元 支持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建设[6] 特别国债资金运用 - 下达超长期特别国债预算6583亿元 支持"两重"项目建设和"两新"工作[6] - 分两批预拨1620亿元特别国债资金用于消费品以旧换新[10] - 发行5000亿元特别国债补充四大行核心一级资本[6] 民生保障投入 - 中央财政下达就业补助资金667.4亿元[12] - 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月最低标准提高20元 覆盖超3亿老年群众[14] -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提高至99元/人/年 增幅5元[14] 医疗保障支出 - 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30元至700元/人/年[14] - 中央财政下达医疗相关补助资金5522亿元[14] - 下达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1566.8亿元保障基本生活[18] 消费促进措施 - 向失能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贴增强消费能力[10] - 支持推广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打造消费热点[10] - 实施育儿补贴制度加强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