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税降费

搜索文档
1—5月减退税超6300亿 助力科技创新及制造业发展
长江商报· 2025-07-07 06:25
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成效 - 2025年前5个月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总额达6361亿元 [1] - 税务部门通过税收大数据深化"政策找人"机制 提高政策落实精准度 [2] - 高新技术企业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等政策前5月减税1407亿元 [2] - 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等政策前5月减税降费及退税4158亿元 [3] 科技创新领域表现 - 高技术产业2025年前5个月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4_2% 显著高于全国总体增速 [2]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0% [2] - 全国企业采购数字技术金额同比增长9_7% 反映数实融合进展 [2] - 2024年发布《支持科技创新主要税费优惠政策指引》 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各环节 [2] 制造业发展动态 - 2025年前5个月制造业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_2% [3] - 计算机制造和智能设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销售收入分别增长21_6%和19_4% [3] - 2024年发布《支持制造业发展主要税费优惠政策指引》 包含31项专项类和普惠性政策 [3] - 政策重点支持制造业数字化 智能化改造及新质生产力培育 [3]
河南郑州:合规经营+政策赋能 激活企业发展新引擎
搜狐财经· 2025-06-27 18:53
合规经营体系 - 公司将合规管理植入研发、生产、销售及财务管理全环节,实现从票据审核到税务申报的全链条智能管控 [1] - 新员工入职需通过模拟报销流程实训和票据合规演练,管理层每月开展"合规决策情景模拟",将合规责任嵌入各流程 [2] - 供应商管理设置资质准入、纳税信用审查等严苛标准,通过"以点带面"方式推动产业链合规发展 [2] 研发创新成果 - 近3年研发投入持续超过营收的10%,2024年推出磁微粒化学发光、分子诊断等144项新产品 [3] - 研发团队中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比达45.25%,合规经营成为吸引高端人才的竞争优势 [4] 税收政策支持 - 税务部门建立三级网格化服务体系,对先进制造业实施标签化管理,精准推送六大类优惠政策 [3] - 2025年4月税务部门主动发现273万元增量留抵税额,3日内完成退税缓解现金流压力 [4] -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智能台账系统自动匹配项目与费用明细,形成税务合规共建机制 [4] 信用价值体现 - 连续9年获评A级纳税人,银行综合授信额度较2020年增长125.10%,融资成本下降0.86个百分点 [4] - 2024年因良好纳税信用节约财务费用超865万元 [4]
前4个月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6%—— 民营经济活力持续提升
经济日报· 2025-06-06 06:03
民营经济整体表现 - 前4个月民营经济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6%,高于全国企业0.9个百分点,占全国企业销售收入比重达71.3% [1] - 民营经济涉税经营主体户数同比增长7.6%,占全国涉税经营主体比重达97.6% [3] 分行业表现 - 制造业民营经济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5%,增速比全国同行业快1.8个百分点 [1] - 高技术产业民营经济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5.5%,增速比全国同行业快1.6个百分点 [1] 就业贡献 - 截至4月底民营经济缴纳养老保险费人数占全部企业职工缴费人数的79.4%,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 [1] - 民营经济缴费人数同比增长0.9%,较全部企业平均增幅高0.2个百分点 [1] 政策支持效果 - 前4个月民营经济纳税人享受科技创新和制造业相关减税降费及退税3518.8亿元,占总额64.6% [2] - 税务总局联合7部委推出10项服务举措,优化跨部门事项办理流程(如企业迁移登记、参保缴费等) [2] 发展动能 - 民营经济在创新驱动和产业升级中表现积极,推动经济结构优化 [1] - 新办经营主体持续增长,反映政策效应释放和经济活力提升 [3]
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 一季度四川减税降费及退税超155亿元
四川日报· 2025-05-27 08:27
税费优惠政策实施情况 - 一季度四川省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税费优惠政策累计减税降费及退税达1554亿元 其中为制造业纳税人减税降费及退税1051亿元 占比超六成 [1] - 一季度四川2856户企业享受先进制造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 同比增长71% 共计减免1062亿元 其中成都、德阳、绵阳3市占据该项政策红利总量的682% [1] 政策工具与效果 - 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从"普适性扶持"向"精准化激励"深化转型 通过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等政策工具 形成"研发投入—技术突破—税收反哺"的良性循环 [1] - 先进制造业增值税加计抵减和企业所得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是先进制造业企业享受最普遍、优惠最直接的税收优惠政策 覆盖企业研发投入、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等创新全周期、全流程 [1] 制造业智能化转型 - 四川省制造业研发投入强度已升至28% 税务部门紧扣扶持制造业"智改数转"主线 利用税收大数据识别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政策精准推送 [2] - 一季度税务部门累计开展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相关政策的精准推送共计17批次6239户次 [2]
减税降费政策激活企业“向新力”
中国证券报· 2025-05-22 04:42
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成效 政策优化 - 研发费用企业所得税税前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集成电路和工业母机企业进一步提高到120% [1] - 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进项税额实行5%的加计抵减,集成电路和工业母机企业提高到15% [1] - 2024年出台支持节能节水、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专用设备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的企业所得税抵免政策 [1] 政策落实 - 税务部门优化税费服务,一季度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达4241亿元 [1] - 国家税务总局将持续依托税收大数据深化拓展"政策找人",精准推送政策并打击骗享优惠行为 [2] 政策效果 - 前4个月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3.9%,全国科技成果转化服务销售收入增长33.6% [2]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销售收入增长9.7%,企业采购数字技术金额增长9.4% [2] - 制造业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7%,其中装备制造业、数字产品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分别增长9.4%、12.6%、12.2% [2] 未来协同部署 - 七部门印发政策举措提出用好贷款贴息、风险补偿等财政工具支持科技创新,落实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税收政策 [2] - 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将与更多工具协同发力,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并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3]
前4个月我国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3.9%
央广网· 2025-05-20 09:58
科技创新与制造业发展 - 一季度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达4241亿元 [1] - 前4个月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3.9% [1] - 全国科技成果转化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3.6% [1]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同比增长9.7% [1] - 高新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超过13% [1] - 制造业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7% [1] - 计算机制造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3.8% [1] - 智能设备制造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5.7% [1] 政策效果与行业趋势 - 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推动科技创新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1] - 减税降费政策红利精准快速直达经营主体 [1] - 税费支出是企业重要成本支出 [2] - 减税降费政策提高财政政策精准性 [2] - 政策惠及科技创新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2]
一季度支持科创和制造业发展减税降费及退税4241亿元——税费优惠政策精准滴灌“向新力”
经济日报· 2025-05-20 06:02
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 - 一季度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达4241亿元 [1] - 研发费用企业所得税税前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集成电路和工业母机企业提高到120% [2] - 技术转让、技术开发及相关服务收入免征增值税 [2] - 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进项税额加计抵减5%,集成电路和工业母机企业提高到15% [2] - 2024年出台支持专用设备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的企业所得税抵免政策 [2] - 支持科技创新的税费优惠涵盖创业投资、研发、成果转化、重点产业、全产业链等全链条环节 [4] 科技创新发展态势 - 前4个月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3.9%,快于全国总体增速 [1] - 全国科技成果转化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3.6% [1]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同比增长9.7%,企业采购数字技术金额增长9.4% [1] 制造业发展情况 - 前4个月制造业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7% [3] - 装备制造业、数字产品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销售收入分别增长9.4%、12.6%和12.2% [3] - 计算机制造、智能设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销售收入分别增长23.8%、15.7% [3] 政策支持体系 - 发布《我国支持科技创新主要税费优惠政策指引》和《我国支持制造业发展主要税费优惠政策指引》 [4] - 支持制造业发展的税费优惠包括专项类、普惠性和区域性政策共31项 [4] - 税务部门将持续依托税收大数据深化拓展"政策找人",确保政策红利直达快享 [5]
楼市又有利好
Wind万得· 2025-04-28 06:24
核心观点 - "二套转首套"满足相关条件可享受住房贷款利息个税专项附加扣除 每年可享受1.2万元税前扣除额 [2][3] - 政策在房地产市场和购房者中引发强烈关注 是"认房不认贷"政策背景下的进一步深化 [2][4] - 政策有助于降低居民生活成本 鼓励持有房屋和贷款 避免无序挂牌售房和提前还贷 [7] 政策实施细则 - 纳税人可通过个人所得税APP填报住房贷款信息 推送单位或次年汇算清缴时享受 [4] - 贷款置换后仍为同一套住房的 可继续享受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 [4] - 商业贷款转公积金贷款后符合首套利率条件的 也可继续享受扣除 [4] - 婚前各自购房的 婚后可选择各自50%扣除或一方100%扣除 [5] 受益人群 - 贷款利率符合首套房标准且未享受过房贷利息抵个税的纳税人 最多可节省24万元税款 [4] - 商业贷款或组合贷中商业贷款部分调整为"首套房贷利率"的购房者 [5] - 一线城市贷款500万案例 每年可少交2400元税 [5] 政策影响 - 持续降低房屋持有成本 对二季度及后续购房需求有提振作用 [7] - 楼市调控精细化的体现 在调控与减税降费间找到平衡 [7] - 形成"需求端降成本+供给端稳预期"双轨框架 [7] - 下一步可能围绕财政货币协同 存量资产盘活 区域精准施策深化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