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民间对外净头寸
icon
搜索文档
上半年对外经济部门体检报告:经常项目顺差扩大,内资外流增加,国际收支结构更趋成熟
中银国际· 2025-10-23 08:08
经常项目 - 经常项目顺差同比增长186%至2941亿美元,创历史同期新高[2] - 经常项目顺差占GDP比重同比上升2.0个百分点至3.2%,处于±4%的国际合理范围内[2] - 货物贸易顺差同比增长58%至4567亿美元,对经常项目顺差增幅贡献88%[2] - 服务贸易逆差同比减少13%至1064亿美元,其中运输服务逆差减少35%至238亿美元[5] 资本与金融项目 - 资本项目逆差同比增长212%至3348亿美元,与经常项目顺差呈镜像关系[11][12] - 民间部门对外投资净流出同比增加1794亿美元至3859亿美元[11] - 外来投资净流入规模相对稳定,同比减少261亿美元至677亿美元[11] - 对外证券投资净流出规模由969亿美元增至1547亿美元,或与港股表现强势有关[16][18] 外汇储备与估值效应 - 外汇储备余额增加1151亿美元至3.32万亿美元,创2016年以来新高,主要受正估值效应驱动[36] - 黄金储备数量增至7390万盎司,余额为2429亿美元,占外汇储备比重为7.3%[37] 国际投资头寸与结构 - 民间部门对外净头寸首次转正,6月末净资产规模为1819亿美元[41][42] - 对外投资收益率处于低位,一二季度分别为2.9%和2.8%,低于利用外资成本率6.2%和6.1%[41]
人民币逆势上涨尚未 触发待结汇盘兑现
搜狐财经· 2025-10-14 00:26
[ 简单比较,当前银行购汇均价较前期供汇均价升值约1.2%,符合"低买高卖"的特征,加之人民币/美元 还是负利差(2年期和10年期中美国债收益率差负值仍有2个多百分点)。可见,银行在当前价位回补之 前"垫付"的美元空头并非不理性。 ] 2025年,面对极限关税施压,人民币汇率(如非特指,本文均指人民币对美元双边汇率)逆势上涨。自 2025年3月起,反映境内主要外汇供求关系的银行即远期(含期权)结售汇(下称"银行结售汇")已连 续6个月顺差,持续时间为2021年8月以来最长。市场上,关于前期境内市场主体因人民币单边下行而持 有外汇,现受升值预期影响可能大举结汇的传闻不绝于耳。然而,目前尚未从数据上获得支持。 购汇意愿下降驱动外汇供求关系逆转 2005年"7·21"汇改以来,境内外汇供求与人民币汇率走势大概可分为以下六个阶段:(1)2014年6月之 前,境内外汇总体供大于求,人民币涨多跌少,面临单边升值压力;(2)2014年7月至2017年底,境内 外汇总体供不应求,人民币跌多涨少,面临单边贬值压力;(3)2018年初至2020年5月,在中美经贸摩 擦和世纪疫情冲击的背景下,境内外汇总体供不应求,人民币继续面临下 ...
管涛:人民币逆势上涨尚未触发待结汇盘兑现︱汇海观涛
第一财经· 2025-10-13 20:41
银行在当前价位回补之前"垫付"的美元空头并非不理性。 2025年,面对极限关税施压,人民币汇率(如非特指,本文均指人民币对美元双边汇率)逆势上涨。自2025年3月 起,反映境内主要外汇供求关系的银行即远期(含期权)结售汇(下称"银行结售汇")已连续6个月顺差,持续时 间为2021年8月以来最长。市场上,关于前期境内市场主体因人民币单边下行而持有外汇,现受升值预期影响可能 大举结汇的传闻不绝于耳。然而,目前尚未从数据上获得支持。 购汇意愿下降驱动外汇供求关系逆转 2005年"7·21"汇改以来,境内外汇供求与人民币汇率走势大概可分为以下六个阶段:(1)2014年6月之前,境内 外汇总体供大于求,人民币涨多跌少,面临单边升值压力;(2)2014年7月至2017年底,境内外汇总体供不应 求,人民币跌多涨少,面临单边贬值压力;(3)2018年初至2020年5月,在中美经贸摩擦和世纪疫情冲击的背景 下,境内外汇总体供不应求,人民币继续面临下行压力;(4)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受益于国内经济率先复苏 和汇率弹性增加,境内外汇总体供大于求,人民币先涨后跌、双向波动;(5)2023年7月至2025年2月,在中美经 ...
管涛:2025年或是中国迈向成熟对外净债权国的起点
第一财经· 2025-07-07 20:13
民间对外净头寸变化趋势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中国民间对外净资产达785亿美元,为2004年有数据以来首次转正,上年末为净负债1598亿美元 [1] - 民间净头寸变化以2015年"8·11"汇改为界:汇改前净负债从2004年底3778亿美元增至2015年二季度末23732亿美元;汇改后净负债震荡下行,分四个阶段演变 [2][3][4] - 2022年二季度至2025年一季度,民间对外净负债累计减少12701亿美元,其中对外金融资产增加10813亿美元,对外金融负债减少1258亿美元 [9] 人民币汇率波动与市场行为 - 2022年初至2024年底,人民币中间价和即期汇率累计下跌11.3%和12.7%;2025年上半年转为升值0.4%和1.9%,同期美元指数下跌10.8% [5] - 2025年1月银行结售汇逆差675亿美元,2月逆差锐减至52亿美元,3-5月转为顺差63亿、166亿和254亿美元;前5个月累计逆差244亿美元,同比下降85% [6] - 市场购汇动机减弱:2025年前5个月银行代客付汇购汇率均值59.5%,同比回落3.8个百分点;结汇率均值52.3%,仅上升0.2个百分点 [6] 国际收支与资本流动结构 - 中国经常项目为结构性顺差,但民间长期处于净负债状态,投资收益差额持续为负 [1] - 货物贸易顺差驱动资本外流:2022年二季度至2025年一季度,海关和国际收支口径货物贸易顺差分别为27756亿和21243亿美元,同期外汇储备余额增加527亿美元 [9] -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汇率发挥"减震器"作用:2022年二季度至2025年一季度人民币贬值11.6%,导致对外人民币负债美元计值减少,负估值效应达5796亿美元 [10] 政策影响与市场机制演变 - "8·11"汇改后央行逐步退出外汇市场常态干预,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呈镜像关系 [8] - 2025年外汇局向QDII机构发放30.8亿美元投资额度,恢复常态化审批,支持跨境投资 [13] - 对外金融资产结构优化:2025年一季度末储备资产占比降至33.0%,为有数据以来最低(2011年二季度末为71.3%)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