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育种
搜索文档
秋满神州“丰”景万里 多视角解锁“海上粮仓”丰收新场景、新变化
央视网· 2025-10-19 11:29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水产养殖业正通过深远海大型装备养殖、精深加工转型升级和现代种业创新等多重路径,实现产业升级、品质提升和供给丰富,以强化“蓝色粮仓”建设 [1][17][27] 深远海大型装备养殖 - 全球首艘15万吨级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2-1”交付运营,配备15个标准养殖舱,鱼类年产量约3600吨,是深海养殖“巨无霸” [8][10] - 养殖工船通过航行规避水温下降和台风等不利影响,营造稳定生长环境,养殖水体从8万立方米增至10万立方米,养殖产量提升约20% [16] - 船上进行160多项智能化升级,核心生产环节全流程机械化,仅需约40名工作人员,大幅提升生产效率 [16] 水产品精深加工与产业链 - 山东荣成一家金枪鱼加工企业年产量约15000吨,通过分割、去骨制成鱼柳、罐头等产品,加工后渔获物价值显著提升 [19] - 企业引进机械化设备升级生产线,开发10多种金枪鱼产品,并利用加工剩余鱼肉开发猫粮等宠物用品,实现增值 [21] - 2025年1-9月,荣成规模以上海洋食品企业产值达80亿元,当地已形成捕捞、回运、精深加工、冷链物流的完整远洋渔业产业链 [23] - 威海环翠区一家企业联合科研机构,从鱼鳞、海带中提取胶原蛋白、多糖等制成口服液、饮料,拥有10多种发明专利,推动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型 [25][27] 水产育种与种质资源创新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突破红瓜子斑人工繁育技术,通过构建循环水系统提高水温,实现“南鱼北养”的产业化 [30][33] - 研究所建立海水鱼类基因组选择育种技术,研制国内首款鱼类抗病育种基因芯片,用于筛选抗病新品系,提高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 [32][34] - 国家海洋渔业种质资源库已入库海洋渔业生物种质实物资源近14万份、信息资源50万余条,为生物多样性研究和种质资源挖掘提供支撑 [35][36] - 依托种质资源库,黄海水产研究所已牵头培育出20个水产养殖新品种,并完成龙利鱼、牙鲆、海带等物种的基因组精细图谱绘制 [37]
海大集团董事长薛华:打造水产育种“远洋舰”
南方农村报· 2025-08-26 17:03
公司战略与定位 - 公司定位为全球化农业科技龙头企业 坚持通过科技与创新建设农业现代化产业体系 积极助力粮食安全 种业振兴 海洋强国等重要国家战略 [4][5][6] - 未来五年发展规划以饲料为第一主业 种苗和动保为第二主业 各业务板块目标增长翻番 保持领先优势 [22][23] - 2030年集团营收目标突破2000亿元 饲料销量目标达到5150万吨 通过现代化饲料产业体系维护国家粮食和营养安全 [23][24] 种业发展举措 - 种业是公司最具技术和资源优势的产业之一 构建了育繁推一体化的商业化育种体系 自主研发品种覆盖国民消费的主要经济水产品种 [2][10] - 重点突破工厂化循环水和深海网箱育种技术 加强育种企业与科研院校的联动 正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等机构深化合作 力争实现国家海水新品种的突破 [9][11][12] - 致力于攻克深海育种的时代命题 打造水产育种"远洋舰" [1][3] 养殖模式创新 - 建议发展工厂化养殖 从根本上突破传统水产养殖的发展瓶颈 实现从"靠天吃饭"到"可控生产"的现代化跨越 [13][14] - 在海洋牧场建设背景下 工厂化养殖与深海养殖可形成陆海接力 通过海水养殖缩短养殖时间以规避风险 提升养殖效率 [15][16] - 工厂化养殖代表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方向 可应对当前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 [13] 饲料业务发展 - 目前饲料销量位居全球第一 预计今年销量将突破3000万吨 成为全球首家达到3000万吨量级的农业企业 [17][18] - 在国家粮食安全紧平衡形势下 将降低原料进口依赖性 提升饲料转化效率 [19] - 持续加大科研投入 夯实饲料保供工作 针对海洋养殖品种的营养和健康需求 强化海洋牧场专用饲料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