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枪鱼
icon
搜索文档
消费助农!东莞将在农民丰收节期间开展促消费活动
搜狐财经· 2025-11-05 22:13
据了解,东莞市庆祝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主要有三大亮点:一是现场举行美丽田园稻田丰收开割活动。由农民代表和年轻学子共同挥下丰收第一 镰,正式拉开丰收序幕。现场还将举行"东莞优品"丰收节直播购物活动,推广东莞特色农产品、休闲农旅农耕文化,让全民共享丰收喜悦与农耕魅力。 二是以多维展示东莞农业农村发展成就。活动现场将展示东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及全域文明建设人居环境品质提升工作成效,发布2025东莞乡 村休闲旅游线路等。邀请现代农业装备企业展示农业无人机、农业AI场景及现代化农业机械设备等,呈现"三农"工作发展成果。 11月5日,"乐购东莞 潮起来!"消费季活动新闻发布会召开。会上,市农业农村局三级调研员李志雄介绍,"乐耕东莞"活动是"乐购东莞 潮起来"大主题下的 六大活动之一,旨在激活农业观光消费。东莞将于11月21日在中堂镇潢涌村开展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设置东莞非遗美食一条街,拟邀请全市各镇街组 织当地农业龙头企业、食品企业、涉农产品全链条优质企业进行展示与销售。 三是联动丰收节分会场展示东莞金枪鱼加工交易中心。东莞正依托东莞-香港国际空港中心与粤港澳大湾区的交通物流优势,打造" ...
开创国际的前世今生:2025年Q3毛利率33.42%高于行业平均,资产负债率29.18%低于同类
新浪财经· 2025-10-30 19:26
开创国际成立于1993年10月11日,于1997年6月19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位于 上海。它是国内远洋渔业领先企业,拥有海洋捕捞、食品加工等一体化产业结构,具备全产业链优势。 开创国际主营业务涵盖海洋捕捞、食品加工、海上运输、渔货贸易,形成一体化产业结构格局,所属申万 行业为农林牧渔 - 渔业 - 海洋捕捞,所属概念板块有微盘股、小盘、海洋经济核聚变、超导概念、核电。 经营业绩:营收行业第二,净利润第二 公司控股股东为上海远洋渔业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董事长王海峰, 1981年8月出生,有丰富的渔业相关管理经验。总裁吴昔磊,1966年12月出生,2024年薪酬104.1万,较 2023年的102.16万增加了1.94万。 A股股东户数较上期减少2.67% 截至2025年9月30日,开创国际A股股东户数为1.49万,较上期减少2.67%;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1.62 万,较上期增加2.74%。十大流通股东中,中证上海国企ETF(510810)位居第七大流通股东,持股141.16 万股,相比上期减少18.15万股;诺安多策略混合A(320016)位居第十大流 ...
特朗普赚大了,中美刚谈完,巴西、印度传来大消息,有望达成协议
搜狐财经· 2025-10-28 17:39
10月25日,突然传来重磅消息:中美最新一轮经贸磋商,在马来西亚吉隆坡提前结束,双方宣布达成"非常实质性的 框架协议",美国明确表示"不再考虑对中国加征100%的关税"。这场被外界称为"年度关键对话"的谈判,原本计划进 行三天,结果两天就谈完了。 中方代表态度坚定、立场清晰,美方也罕见地表现出前所未有的配合。会谈结束后,巴西和印度方面接连传来新动 向,三个国家,三场谈判,三天时间,全球的目光再次聚焦特朗普。中美谈判为何突然破冰?巴西和印度又为何纷纷 转向?特朗普这次,是不是又"捡了个大便宜"? 10月25日早上9点,中美经贸代表团在吉隆坡展开第一天会谈,议题涉及稀土出口、农产品关税、芬太尼管控等多个 关键领域。中方代表在谈判中下达指令调查某美企,态度极为坚决。美方翻译误将"玩火者自焚"理解为"地狱之火诅 咒",中方则不动声色,看似平静,实则寸步不让。 当天晚上,会场气氛依旧紧绷。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休息间歇接受采访时,突然态度一改常态,宣布美方将不再考 虑对中国加征100%关税。这句话的分量不言而喻,说明美方在面对中国强硬立场时,已经选择了退让。 在这场谈判中,稀土和大豆成为美方绕不开的"痛点"。稀土是高科技 ...
秋满神州“丰”景万里 多视角解锁“海上粮仓”丰收新场景、新变化
央视网· 2025-10-19 11:29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水产养殖业正通过深远海大型装备养殖、精深加工转型升级和现代种业创新等多重路径,实现产业升级、品质提升和供给丰富,以强化“蓝色粮仓”建设 [1][17][27] 深远海大型装备养殖 - 全球首艘15万吨级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2-1”交付运营,配备15个标准养殖舱,鱼类年产量约3600吨,是深海养殖“巨无霸” [8][10] - 养殖工船通过航行规避水温下降和台风等不利影响,营造稳定生长环境,养殖水体从8万立方米增至10万立方米,养殖产量提升约20% [16] - 船上进行160多项智能化升级,核心生产环节全流程机械化,仅需约40名工作人员,大幅提升生产效率 [16] 水产品精深加工与产业链 - 山东荣成一家金枪鱼加工企业年产量约15000吨,通过分割、去骨制成鱼柳、罐头等产品,加工后渔获物价值显著提升 [19] - 企业引进机械化设备升级生产线,开发10多种金枪鱼产品,并利用加工剩余鱼肉开发猫粮等宠物用品,实现增值 [21] - 2025年1-9月,荣成规模以上海洋食品企业产值达80亿元,当地已形成捕捞、回运、精深加工、冷链物流的完整远洋渔业产业链 [23] - 威海环翠区一家企业联合科研机构,从鱼鳞、海带中提取胶原蛋白、多糖等制成口服液、饮料,拥有10多种发明专利,推动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型 [25][27] 水产育种与种质资源创新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突破红瓜子斑人工繁育技术,通过构建循环水系统提高水温,实现“南鱼北养”的产业化 [30][33] - 研究所建立海水鱼类基因组选择育种技术,研制国内首款鱼类抗病育种基因芯片,用于筛选抗病新品系,提高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 [32][34] - 国家海洋渔业种质资源库已入库海洋渔业生物种质实物资源近14万份、信息资源50万余条,为生物多样性研究和种质资源挖掘提供支撑 [35][36] - 依托种质资源库,黄海水产研究所已牵头培育出20个水产养殖新品种,并完成龙利鱼、牙鲆、海带等物种的基因组精细图谱绘制 [37]
各种“豁免”!在11月美国高院听证会前,特朗普政府“调整”关税策略
华尔街见闻· 2025-10-19 10:13
关税政策调整 - 特朗普政府悄然调整其标志性的关税政策,反映出内部共识认为美国应降低非国内生产商品的关税 [1] - 政府近期豁免了数十种商品的关税,并在贸易协议谈判中提出对数百种商品实施关税豁免 [1] - 政策调整部分是对最高法院11月初“对等关税”听证会可能判决政府败诉并被迫退还大量已征收关税的法律风险对冲 [1] 豁免范围与标准 - 通过附件二清单豁免了从黄金到LED灯等数十种商品的关税,涵盖多种矿物、化学品和金属制品 [2] - 预告了未来可能出现的数百项豁免,清单针对“无法在美国种植、开采或自然生产的产品”,包括某些农产品、飞机及零部件、用于制药的非专利物品 [2] - 9月行政命令授权商务部和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自行批准关税豁免,以简化政策执行流程,便于落实已宣布的十多项贸易协议 [2] 法律工具转向 - 特朗普政府正加大对1962年《贸易扩展法》第232条款的使用力度,其法律基础比“对等关税”更为稳固 [1][3] - 已利用第232条款对金属和汽车征收关税,并于本月宣布对重型卡车和公交车零部件征收25%关税、对公交车征收10%关税,11月1日生效 [1][3] - 该行动同时扩大了汽车制造商的关税减免计划,允许申请抵免额度以部分抵消汽车和卡车零部件关税成本,并将期限从2027年延长至2030年 [3] 行业与企业应对 - 消费品牌协会曾敦促豁免咖啡、燕麦、可可、香料、热带水果和用于食品罐的镀锡钢板等商品关税,目前许多此类商品已被纳入可能豁免的清单 [4] - 好时公司正与美国政府接洽寻求可可豁免,以应对核心原料价格高企的问题 [5] - 部分食品企业表示将提价以抵消关税成本上涨,但也有企业如Chicken of the Sea试图维持核心罐装金枪鱼产品价格稳定 [5] 政策立场与影响 - 政策调整显示出立场明显软化,从此前坚称“对等关税”“没有豁免,没有例外”转变为认可对美无法生产的产品可零关税进口 [3] - 保护主义倾向的盟友认为,第232条款关税比“对等关税”更有效,能推动制造业回流美国 [3]
美国《非洲增长与机遇法案》前途未卜
商务部网站· 2025-10-01 23:07
AGOA法案延期与影响 - 特朗普政府倾向于将《非洲增长与机遇法案》(AGOA)再延期一年,但未能消除未来贸易的不确定性 [1] - AGOA自2000年以来为35个非洲国家对美出口数千种产品提供免关税待遇,近25年促进了非洲农业、纺织等行业增长 [1] - 法案终止将直接威胁多个非洲国家的服装和金枪鱼出口,南非的损失主要集中在金属、汽车、化学品上 [1] 不同国家面临的贸易前景 - 南非2024年对美出口量可能因AGOA终止而下降17% [1] - 安哥拉作为主要产油国免于美国新税,处于有利地位 [1] - 塞内加尔是美国第三大锆供应国,其竞争对手南非和澳大利亚分别面临30%和10%的加税,塞内加尔市场份额将得到加强 [1] 长期贸易关系趋势 - 即使AGOA延长一年,也仅是向非洲国家提供一个谈判窗口期,未能解决根本问题 [1] - 对非洲而言,进一步实现贸易伙伴关系多元化势在必行,中国和欧盟已经开始行动 [1]
食话实说|“鱼虾搭配”多样化选择 水产品不妨这么吃
中国经济网· 2025-09-24 16:50
行业政策与学术动态 - 国家卫健委于今年5月发布“健康饮食、合理膳食”核心信息 将增加水产品摄入列为十条核心信息之一 [1] - 第十七届全国营养科学大会在北京举办 期间举办了“海洋食品与烹饪营养”分论坛 专家对水产品摄入核心信息进行解读 [1] 水产品营养价值分析 - 水产品是优质蛋白质的良好来源 同时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B1、维生素D以及钙、铁、锌等矿物质 [2] - 水产品中含有海藻多糖、虾青素等生物活性物质 对健康有多方面益处 [2] - 三文鱼、鳗鱼、金枪鱼等“多脂鱼”富含EPA和DHA 每周增加100到300克摄入有益于心血管健康 [2] - 海藻类食物如海带、紫菜富含碘、维生素K和叶酸等微量元素 适合缺碘地区人群 [2] - 贝类如牡蛎是锌、铁等矿物质的好来源 [2] 消费建议与目标人群 -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建议成年人每周摄入水产品300~500克 相当于每周食用1~2次 [3] - 建议采用“鱼虾搭配”“鱼贝搭配”等方式多样化选择 例如每周500克可安排为300克鱼类和200克虾类 [3] - 孕妇、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可适当增加摄入 水产品肉质细嫩易消化吸收 尤其适合老年人补充营养 [3] 产品选购、加工与储存指南 - 推荐购买鲜活水产品 因其肉质嫩滑、营养素保留较多 水溶性维生素在运输中流失较少 [4] - 烹调方式推荐清蒸、熘炒、焖炖 蒸食可避免高温破坏蛋白质和多不饱和脂肪酸 低温炖煮可使矿物质和氨基酸充分溶出 [4] - 未食用完的水产品建议冷冻储存以降低腐败风险 冷冻时间不宜超过6个月 且需密封隔离避免污染 [4]
人民日报:海南擦亮“向海图强”新名片
人民日报· 2025-09-19 10:47
海洋科技产业发展 - 南山港建成全国首个公共科考码头 2024年服务科考海试1416航次 接近以往4年总和[1] - 深海技术装备海试共享航次平台支撑68家参航单位和206名科技人员完成68次下潜试验[3] - 三亚崖州湾科技城高新区2024年新增深海科技产值7.7亿元[3] 海洋新能源建设 - 海南规划开发11个海上风电场 总装机容量达1230万千瓦 涵盖临高CZ1、儋州申能CZ2等重点项目[4] - 明阳、上海电气、东方电气等装备产业项目实现本地化生产并计划拓展国际市场[4] 现代渔业转型升级 - 万宁市突破东星斑工厂化批量育苗技术 陵水县尝试金枪鱼种苗自主繁育[4] - 2024年新增工厂化养殖面积67万平方米 深水网箱养殖水体89万立方米 休闲渔业产值增长19.2%[4] 海洋经济整体发展 - 海南海洋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超过三分之一[4] - 海工装备实现从无到有 区域海洋创新指数位居全国前列[4]
推动远洋渔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经济日报· 2025-09-19 05:59
行业发展历程 - 行业于1985年正式起步,由13艘渔船组成的船队赴西非海域作业 [2] - 行业发展分为四个阶段:1985-1990年为起步与探索阶段,总产量近20万吨 [3];1990-2000年为快速发展阶段,总产量超80万吨 [3];2000-2010年中期为调整与规范阶段,年产量稳定在100万吨以上 [4];2010年中期至今为高质量发展阶段,2014年总产量达202.73万吨,较1985年增长近800倍 [5] - 截至2024年,行业总产量为218.91万吨,渔船规模、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跻身世界前列 [7] 产业规模与布局 - 行业作业区域覆盖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公海和南极海域,以及相关合作国家管辖海域 [2][9] - 形成以大洋性渔业为主、过洋性渔业为辅的产业格局,包括金枪鱼、鱿鱼、中上层鱼类和极地渔业四大板块 [9] - 已建立5个国家远洋渔业基地,30多个远洋渔业海外基地,以及100多个海外代表处、合资企业和后勤补给基地 [7] - 2023年行业总产量为232.23万吨,2024年为218.91万吨 [8] 现代化与技术创新 - 行业推进渔船机械化、自动化和信息化,加强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研发和应用 [5][6] - 广泛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进行渔情预报,生产管理和渔船监控效率大幅提高 [6] - 现代化远洋捕捞渔船趋向大型化、专业化,配备声呐、卫星遥感系统以精准探测鱼群 [11] - 通过卫星通信、船舶监控系统实现精细化管理和远程指挥 [12] 国际参与与合作 - 行业先后加入大西洋金枪鱼养护国际委员会、印度洋金枪鱼委员会等区域渔业管理组织 [3][15] - 2020年在西南大西洋和东太平洋公海试行自主休渔,2022年将印度洋北部公海纳入休渔范围 [7] - 2020年6月获得北太平洋公海渔船登临检查权 [7] - 2025年加入《港口国措施协定》 [14][18] 政策与监管框架 - 2003年《远洋渔业管理规定》施行,对完善行业管理制度发挥重要作用 [4] - 修订《远洋渔业管理规定》,制定《远洋渔船船位监测管理办法》等配套法规 [6] - 实施远洋渔业企业履约评估制度和远洋渔船电子渔捞日志 [6] - 2022年农业农村部提出严格控制远洋渔船规模,到2025年总产量稳定在230万吨左右 [8]
美军F-35战机现身波多黎各 委渔船遭美国驱逐舰非法扣押 委内瑞拉发声:是直接挑衅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4 11:11
事件概述 - 委内瑞拉政府公告称其渔船“卡门·罗莎号”在专属经济区遭美国海军“贾森·邓纳姆号”驱逐舰非法截停和扣押,船上9名渔民,美军出动18名持长枪人员登船占据长达8小时,阻碍通信并干扰捕捞作业[1] - 委内瑞拉外交部长希尔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视频影像,指责美军行为是直接挑衅,旨在为升级军事行动寻找借口以推动政权更迭[1] - 美军向加勒比地区增派10架F-35隐形战机,其中5架已降落波多黎各前罗斯福路兹军事基地,以打击贩毒集团并应对与委内瑞拉的紧张局势[1] 美方军事部署与行动 - 美军运输机、鱼鹰直升机及人员频繁出现在波多黎各基地,美国国防长和美军最高将领本周突访该地,五角大楼回应称目前没有新的部队部署调整可宣布[2] - 美国以打击拉美贩毒集团为由在委内瑞拉附近加勒比海域部署多艘军舰[2] - 美国总统特朗普称美军在南加勒比海袭击了一艘“从委内瑞拉出发的运毒船”,造成11人死亡[2] 委内瑞拉应对措施 - 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驳斥美方叙事,宣布将在全国284个“前线”地点部署防御力量以应对可能的军事入侵[2] - 委内瑞拉执政党召开特别全会讨论应对美国军事威胁,内政部长卡韦略表示美方正试图升级冲突,委方将采取更强硬回应措施,并称必须从和平革命转向武装革命[2] - 委内瑞拉副总统罗德里格斯指出,美方使用军舰攻击委内瑞拉的行为旨在推动政权更迭而非打击毒品交易[3] 双方立场与指控 - 委内瑞拉内政部长卡韦略指出美国在南加勒比海击沉的是普通渔船,无人携带毒品,指控美国的袭击是对平民的“谋杀”[2] - 与会者认为美国的真正目标是获取委内瑞拉的石油、天然气和黄金等资源[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