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优化

搜索文档
化水为能助力油藏高效开发
齐鲁晚报· 2025-06-30 11:08
水资源管理创新模式 - 公司贯彻"四水四定"原则,构建"三水联供"体系和"一张水网"建设,重构油田开发与水资源管理协同模式[1] - "三水联供"解决方案整合常规水、非常规水和采出水,通过跨区域统筹和技术创新构建全链条用水保障体系[1] - 2023年至今累计保障油田开发用水近700万立方米,节水400多万立方米,助力多家单位获评省级节水型企业[1] 三水联供体系实施 - 统筹协调东营市、滨州市、德州市等地常规水、非常规水及采出水,绘制用水保障水源分布图[1] - 采用管线开口、干渠输送、罐车运输等方式多元化供水,满足不同用水需求[1] - 探索"水务公司+供水分公司+开发单位"三方联合体运营模式,提升区域合规水源保障能力[2] - 2023年以来为12家开发单位、近170口油井提供用水保障服务[2] 一张水网建设成果 - 推进城市与油田供水协同,构建多水源保供、多水厂联供、大环网供水的城市供水格局[3] - "一库两管线"工程建成投运,形成辛安水库、纯化水库联供耿井水厂模式[3] - 建成仙河水厂海孤DN800玻璃钢管线,实现黄河北仙河—孤岛—河口联通供水[3] - 东营主城区六个水厂联供格局已形成[3] 专业化水务服务 - 提供水平衡测试、管网检漏、用水管理、DMA等"水管家"服务[5] - 协助石化总厂完成省级节水标杆企业创建,协助多家单位完成省级节水型企业创建[5] - 《孤岛采油厂管网漏损治理合同节水管理项目》入选水利部典型案例[5] - 2024年累计为油田节水231万立方米[5] 技术平台建设 - 承接建设的油田水资源管控平台即将投入使用,可动态监控水资源、精准管控能效指标[6] - 为11家直属单位编制计量、管网改造方案[5] - 采用市政供水、采出水、再生水、微咸水等多种水源解决开发单位用水难题[4]
水利部印发意见 探索和规范推进黄河流域跨省区用水权交易
人民日报· 2025-06-16 05:55
政策文件核心内容 - 水利部印发《关于积极探索和规范推进黄河流域跨省区用水权交易的意见》,对黄河流域跨省区用水权交易进行总体部署 [1] - 目标是用2—3年时间建成归属清晰、权责明确、流转顺畅、监管有效的用水权交易制度体系 [1] 用水权交易具体安排 初始分配体系 - 细化明晰区域水权,严格核定取用水户的取水权 [1] - 明晰灌区和公共供水管网内用水户的用水权 [1] 跨省区交易机制 - 鼓励区域间对结余、预留或闲置水量开展交易 [1] - 支持取用水户有偿转让节约的取水权 [1] - 允许水资源配置工程管理单位转让工程达效前暂时结余的取水许可指标 [1] 交易平台建设 - 强化全国水权交易系统应用,推进用水权相对集中交易 [1] 监测与监管体系 - 加快水资源监测体系建设,强化信息共享 [1] - 实行用水权交易负面清单管理,加强日常监管 [1] 组织实施要求 - 黄河水利委员会和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需加强组织领导和协作 [2] - 国家用水权交易平台需做好服务保障 [2] - 将用水权交易作为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的重要举措 [2]
水利部印发《关于积极探索和规范推进黄河流域跨省区用水权交易的意见》
水利部网站· 2025-06-11 19:05
政策背景与目标 - 水利部印发《关于积极探索和规范推进黄河流域跨省区用水权交易的意见》,旨在规范黄河流域用水权交易[1] - 目标是用2-3年时间建成归属清晰、权责明确、流转顺畅、监管有效的用水权交易制度体系[1] - 发挥用水权改革对水资源优化配置和节约集约利用的作用,支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1] 用水权交易具体安排 - 完善用水权初始分配体系:细化区域水权,核定取用水户取水权,明晰灌区和公共供水管网内用水权[2] - 推动跨省区用水权交易:鼓励区域间交易结余、预留或闲置水量,支持取用水户有偿转让节约的取水权[2] - 健全交易平台体系:强化全国水权交易系统应用,推进用水权集中交易[2] - 完善水资源监测体系:加快监测体系建设,强化信息共享[2] - 加强市场监管:实行负面清单管理,加强日常监管[2] 实施保障 - 黄河水利委员会和相关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需加强组织领导、沟通协作和宣传引导[2] - 国家用水权交易平台要做好服务保障,共同营造推进用水权交易的良好氛围[2]
多地推进用水权改革——变水资源为水资产
经济日报· 2025-06-08 05:58
用水权改革核心观点 - 用水权改革是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集约节约安全利用的重要手段,也是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的重要举措 [1] - 水资源正逐步变为水资产,通过初始分配、市场化交易、平台建设和监管完善取得积极进展 [1] - 改革不仅是节水问题,更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需持续推进高效节水工程和再生水利用 [3] 区域实践案例 宁夏吴忠市 - 通过滴灌技术推广使石家窑村亩均用水量从600立方米降至240立方米,节水超300立方米 [2] - 利通区建成数字孪生系统实现用水精准管理至每一立方米,并引入宁夏水发集团推进"投融建管服"一体化 [2] - 目标将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升至0.6,强制配置工业园区再生水置换新鲜水资源 [3] 甘肃省 - 黄羊河农工商集团通过跨区域用水权交易解决48.04万立方米地下水需求 [4] - 省级水权交易平台实现张掖抽水蓄能电站线上交易零突破,完成6.05万个取水口信息比对和5.7万个计量建档 [4] - 2023年全省用水权交易超900单,协调解决省列重大项目6800万立方米用水指标 [5] - 民乐县园区水务公司以取水权质押获兰州银行500万元贷款,系省内首笔"取水权质押贷款" [7] 河北省 - 累计开展用水权交易1632单,交易金额6377.13万元,激活3亿多立方米水资源流转 [6] - 元氏县农户刘树芬通过节水灌溉交易3992立方米取水权获400元收入,县供水公司借此扩大再生产 [8] - 入选全国农业用水权改革试点,2024年交易水量128万立方米,金额13万元 [8] 创新机制与成效 - 甘肃以疏勒河流域确权试点为突破口,制定16项改革任务并启动分类试点 [5] - 河北形成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的水权流转机制,计划打通跨行业流转通道 [8] - 各地探索用水权收储、水权贷等模式推动"水资源"向"水资产"转变 [7]
阿拉善高新区建“水银行”
中国化工报· 2025-05-27 14:57
水资源管理创新 - 阿拉善高新区构建"水银行"体系 将政府预留水指标 企业富余水指标和企业预算管理水量纳入统一管理和交易 通过市场化手段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1] - "水银行"初始账户水权总量达459万方 其中政府预留账户32万方 收储企业水权账户27万方 活期结余账户400万方 应急抗旱生态补水指标纳入预算外账户管理 [1] - 2024年起开展闲置指标摸底工作 与园区内18家企业达成收储意向 形成服务园区重点项目建设 保障企业紧急新增用水需求的关键资源 [1] 水权交易机制 - 严格依据《阿拉善盟水权收储交易管理办法(试行)》规范用水权确权 收储 交易全流程 依托自治区 盟级水权交易平台开展交易 [1] - 2024年已开展水权短期交易116.8万方 8家企业通过交易获得水资源支持 促进水资源合理流动 [1] - 确定黄河地表水交易价格为1.8元/立方米 参考历次水权转让价格并结合企业协商 保障交易公平 [2] 未来发展计划 - 计划将再生水 苦咸水 雨洪水等非常规水纳入"水银行"管理 扩充总资产规模 推动水权从商品属性向金融属性转变 [2] - 研发"水银行"管理APP 实现账户可视化 公开化管理 以科技赋能水资源高效管理 [2] - 内蒙古灵圣作物科技有限公司表示"水银行"有效解决企业水指标紧缺问题 服务企业发展 [2]
“三水共济”供应多 “四库牵手”水网活
齐鲁晚报· 2025-05-23 05:06
济南市东部水源四库连通调水工程 - 5月20日启动第三次调水工作,每天40万方长江水通过38.3公里输水管线输送至狼猫山水库,预计10天完成400万立方米调水任务 [2] - 工程实现东湖水库、白云水库、杜张水库、狼猫山水库四库连通,为东部城区提供居民生活和工业用水 [3] - 白云水库2024年一季度投入运行,可调蓄总水量5976万立方米,年引用黄河水5662万立方米 [3] - 东湖水库作为南水北调工程一部分,总库容5583万立方米,主要纳入长江水 [3] - 四级泵站满负荷状态下每天可调水40万立方米,相当于三天蓄满一个大明湖 [3] 工程成效 - 改变狼猫山水库"靠天吃饭"局面,去年6月试通水成功,今年3月第二次调水带来730万立方米水量 [6] - 目前狼猫山水库蓄水量352万立方米,较去年同期90.8万立方米增长2.9倍 [7] - 日均向三家水厂提供原水约15万立方米,保障东部城区百万人口用水需求 [7] - 实现黄河水、长江水与当地地表水"三水共济",形成稳定水源补给 [6] 济南市水资源规划 - 2024年6月13日济南主城区最高供水量达144.6万立方米 [8] - 2012年启动玉清湖引水工程引入长江水,拉开"大水网"建设序幕 [8] - 2014年开工"五库连通"工程,去年完成卧虎山水库至锦绣川水库连通调水工程试运行 [8] - 2025年目标新增水源调蓄能力2.5亿立方米,完善现代供水水网体系 [9] - 正在推进太平水库、马头山水库等水源工程建设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