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水资源刚性约束
icon
搜索文档
连云港推广“四水四定”亮点经验 谱写水资源“约束”变“保障”新篇章
新华日报· 2025-10-17 05:04
试点项目成效 - 东海县白塔埠镇农田灌溉尾水循环利用达4次 每次亩均灌溉用水约140立方米 节约新鲜水约450万立方米 [1] - 东海县投资3760万元实施农田尾水治理试点项目 新建10套智能一体化闸门系统 修缮6座泵站 项目全面运行后全县节水约5000万立方米 [1] - 赣榆区实施范河灌溉片区农田退水治理项目 涵盖6镇18个片区 覆盖面积近30000亩 [1] 全市推广与覆盖 - 制定《连云港市农田退水循环利用细化实施方案》 全市农田退水循环利用覆盖面积已超20万亩 [2] - 举措显著减少用水总量 提升用水效率 为地区产业发展节约用水指标空间和优质水资源 [2] 再生水资源化利用 - 连云港港口集团与光大水务签署协议 通过铺设约10公里管网将达标再生水输送至港口用于喷淋 并逐步拓展至城市绿化、市政杂用和工业用水领域 [2] - 徐圩新区推进每日5万吨高品质再生水处理回用项目 建成后可向田湾核电站供应脱盐水用于蒸汽生产 [2] - 灌云县临港产业园胜海水务再生水厂加速建设 2026年建成后年处理能力可达1095万立方米 全市再生水厂形成“南北中”建设网络新格局 [2] 区域水资源保障研究 - 水利局组织开展“西部岗岭地区水资源供给保障研究” 提出完善蓄补水工程体系等“开源”工程及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等“节流”措施 [3] - 研究成果将作为“十五五”发展规划重要参考 旨在通过系统治理全面提升西部岗岭地区抗旱保供能力 [3] 未来战略方向 - 公司将继续锚定“四水四定” 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 优化水资源配置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3] - 战略目标为筑牢水资源安全防线 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水资源保障 [3]
经济日报金观平: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刻不容缓
经济日报· 2025-07-07 05:39
水资源刚性约束政策 -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的意见》,明确提出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1] - 政策要求量水而行,发挥水资源最大效能,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用水[1] - 严格区域用水总量控制,健全水资源法治体系,严格用水强度管控[2] 当前水资源挑战 - 中国水资源短缺且分布不均,供需矛盾日益突出[1] - 水资源利用效率总体不高,制约高质量发展成效[1] - 部分地区和企业存在违规引水、超量取水、污水直排等问题[2] 政策实施措施 - 严格项目审批和取水许可,开展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3] - 水资源超载地区暂停新增取水许可,强化行政执法与司法衔接[3] - 推进用水权改革,完善水价机制,实施水资源费改税政策[3] 流域协同管理 - 强调以水定城、以水定产,沿岸地区需从全域角度协调水资源分配[3] - 合理确定城市规模、产业结构和人口规模[3] - 需要多部门统筹协调,完善江河保护治理体制机制[3] 配套政策进展 - 水利部印发《河湖生态流量管理办法》,规范生态流量管理[4] - 江苏修订水资源管理定额标准,已于7月实施[4]
善用系统思维提升节水成效
经济日报· 2025-07-04 06:07
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政策 -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35年进一步提高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1] - 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人均水资源少且时空分布不均,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1] - 党的十八大以来水利部门实施国家水网重大工程,初步形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水资源配置格局 [1] 节水成效与目标 - 近10年在GDP增长近1倍情况下,全国用水总量实现零增长 [1] - 万元GDP用水量下降41.7%,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55.1% [1] - 未来需增强水忧患意识,把节水作为受水区根本出路,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2] 水资源管理措施 - 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对大规模用水单位实行计划管理 [2] - 限制高耗水产业项目,制定用水定额和节水标准体系 [2] - 严重缺水地区将节水纳入政绩考核,加强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管理 [2] 各领域节水重点 - 农业领域加大高效节水灌溉力度,推广节水技术和设备,加强灌区改造 [3] - 工业领域推动节水技术改造,提高循环用水水平,推进废水回用 [3] - 城镇领域改造供水管网降低漏损率,推广节水器具,提高非常规水利用 [3] 节水科技创新 - 当前节水企业呈现"小、少、散"特点,产品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差距 [3] - 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节水技术创新,推广应用先进节水技术和设备 [3]
陕西发布二〇二五年第一号总河湖长令
陕西日报· 2025-05-15 06:54
全面深化河湖长制 - 加大涉水领域联合执法力度 推进水行政执法标准化建设 [1] - 动态调整山区河道管理名录 在有条件灌区干渠推行河长制 [1] - 持续完善村级河湖管护体系 提升巡查管护质效 [1] 河湖一体化监管攻坚行动 - 清理整治阻水片林 高秆作物及围堤等碍洪突出问题 [1] - 核查水利部河湖库遥感图斑 推进问题整改 [1] - 排查整治涉河建设项目未批先建 违规审批等问题 [1] 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 - 落实"四水四定"要求 健全节水配套政策体系 [1] - 严控水资源开发总量 加强取用水监管 [1] - 完成9条江河流域年度水资源调度任务 [1] 河湖水环境治理 - 巩固小水电分类整改成果 强化安全监管 [2] - 推进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水生态保护 完成国考断面优良比例任务 [2] - 加强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监管 整治黑臭水体 [2] 河湖生态保护修复 - 监管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 完成200公顷黄河流域矿山治理 [2] - 推进长江十年禁渔 科学开展增殖放流 [2] - 建设规范化饮用水水源地 [2] 河道采砂管理 - 编制新一轮河道采砂规划 强化全过程监管 [2] - 开展"亮剑护河2025"非法采砂专项整治 [2] - 常态化暗访排查非法采砂问题 [2] 幸福河湖建设 - 完成402条河流评价 建立省级幸福河湖名录 [2] - 开展水利风景区认定复核 探索水生态产品价值转换路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