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低碳化
icon
搜索文档
汽车向智能移动空间演进
环球网资讯· 2025-10-27 18:36
技术路线图核心更新 - 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3.0》,明确了汽车技术低碳化、电动化、智能化发展方向,并提出未来5-15年发展新要求 [2] 电动化进程与目标 - 加快推进汽车产业全面电动化进程,目标到2040年新能源车市场份额达到80%以上 [3] - 到2035年,传统能源乘用车实现全面混动化,到2040年含内燃机乘用车在新车销量中占比仍约有三分之一 [3] - 截至今年9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保有量已达4000万辆左右 [3] 节能技术与碳排放 - 汽车节能技术向动力多元化、能源效率最大化、控制智能化发展,混动专用发动机最高热效率可达48% [4] - 到2040年,传统能源乘用车新车每百公里平均燃料消耗量将降至3.5升 [4] - 首次设立明确的碳排放下降目标,要求到2040年乘用车平均碳排放强度较2024年下降60% [4] - 采用热值折算法对纯电动车、插电混动车进行电耗或油耗的综合评价 [5] 智能化与自动驾驶发展 - 未来5-15年智能网联汽车将进入市场化发展快车道,汽车将转型为“智能移动空间” [6] - 今年1-7月,具备L2级辅助驾驶功能的乘用车新车累计销量775.99万辆,市场份额达62.58% [6] - 预计2030年L2级及以上智能网联乘用车在新车中全面普及,L4级自动驾驶营运车辆新车销量在2030、2035年分别实现十万辆级、百万辆级规模 [6] - 到2040年L4级在智能网联汽车新车中全面普及,L5级智能网联汽车开始进入市场 [6] - 预计2028年后消费市场将进入“智驾刚需”阶段,消费者购车决策将从“马力+品牌”转向“算力+数据” [7] 安全性与可靠性目标 - 推动交通体系朝零事故、零伤亡、高效率发展,到2035年汽车产品可靠性及安全性较2025年提升40%以上,到2040年提升60%以上 [8] - 将“零事故”写入顶层设计,把安全从“技术卖点”升级为“产品准入” [8] 关键支撑技术演进 - 未来5-15年,共性支撑技术向智能化、集成化、跨域融合转型,涵盖智能底盘、电子电气架构、汽车芯片和车用操作系统 [9] - 智能网联汽车的市场化进程依赖良好的消费市场环境,消费市场对产品的信任度是核心要素 [10]
2025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暨创新技术展10月开幕
中国汽车报网· 2025-10-09 10:50
产品体系上,从燃油车为主转向以新能源汽车为主。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286.6万 辆,市场渗透率从2014年的0.3%大幅提升至40.9%;2025年1~8月渗透率进一步升至45.5%。同时,具 备组合驾驶辅助功能的新车渗透率已达62.58%,智能化成为消费新热点。 侯福深指出,当前,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取得的成就,不是单一链条、单一领域的进步,而是一场以低碳 化、电动化、智能化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引领下的全面系统性重塑。这场以汽车低碳化、电动化、智能 化创新为内核,以庞大多元的市场需求为牵引,由产业生态和科技创新共同驱动的深刻的汽车产业变 革,主要标志是汽车技术体系、创新体系、产品体系、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等五大体系化转变。 技术体系已从过去以机械工程为主导,转变为低碳化、电动化、智能化深度交叉融合的新范式。汽车的 技术内核从机电一体化演进为集"机械、电子、算力、数据"于一体的超级智能移动终端,软件定义、数 据驱动成为共识。 创新体系从传统的线性"链式研发"转向网状结构、AI赋能的新模式。人工智能深度融入从需求洞察、产 品定义到电池材料研发、虚拟仿真测试的全流程,大幅提升创新效率,形成了"研发、 ...
我国汽车产业迎来五个重大转变——擘画未来坐标,SAECCE2025和AITX以“十大亮点”蓄势待发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23 09:37
会议概况 - 第三十二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暨展览会(SAECCE2025)和汽车创新技术展(AITX)将于2025年10月21-24日在重庆科学会堂举办 [1] - 本届年会采用“会”“展”“赛”多种形式,策划了130余场活动,预计有10余位院士、100位国内外主要汽车企业和科研机构负责人、200多家展商、1000个技术报告演讲人以及来自全球超过30个国家的10000名行业人士参与 [1] - 会议将全球首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3.0》 [1] 行业核心转变 - 技术体系从“以车辆工程为主体”转变为“低碳化、电动化、智能化交叉融合”,汽车技术内核已进化为集“机械、电子、算力、数据”于一体的超级智能移动终端 [9] - 创新体系从“链式研发”转变为“网状结构、AI赋能”,人工智能深度赋能研发全流程,形成基于数字化的“研发、制造、服务”一体化闭环 [9] - 产品体系从“以传统燃油汽车为主体”转变为“以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为主体”,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286.6万辆,同比增长35.5%,市场渗透率达40.9%,2025年1-8月渗透率进一步攀升至45.5% [10] - 产业体系从“以合资品牌为主体”转变为“以自主品牌为主体”,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从2020年的38.4%跃升至2025年1-8月的68.8% [10] - 市场体系从“以国内市场增量为主体”转变为“以海外增量为主体”的全球化市场体系,2025年1-8月汽车整车出口429.2万辆,同比增长13.7%,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53.2万辆,同比增长87.3% [11] 会议亮点 - 会议交流活动数量超过130场,聚焦6大技术领域,汽车创新技术展参展企业达200家,实现翻一番,预计参会人数首次突破10000人,其中约3000人来自整车企业,约3000人来自零部件企业,约3000人来自高校和科研机构 [14] - 会议以AI赋能汽车为核心主线,设立人工智能主论坛,策划15场“汽车+AI”专题会议,AITX展览汇聚30余家代表性企业展示AI实践成果 [18] - 全新打造“汽车创新技术展(AITX)”独立品牌,确认展商达200家,包括东风、长安、比亚迪、吉利、赛力斯、小米、长城、广汽、引望、宁德时代、博世、麦格纳、AMD、地平线等头部企业,预计专业观展人次达30000人次 [19] - 构建“政、产、学、研、用、资”六位一体的交流生态,参会嘉宾构成预计为30%来自整车企业,30%来自高校及科研机构,30%来自零部件及科创企业,10%来自政府、行业组织及投资机构等 [16][23] - 国际化程度高,首次组建覆盖15个国家的国际委员会,拓展与10个国家SAE组织的合作,将举办10余场国际顶尖技术论坛,AITX外资及合资企业超35家 [24] 技术路线图3.0 -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3.0》研究编制工作于2024年初启动,组织来自多领域的2000余位国内外专家参与,围绕5大技术群及26个专题开展了历时18个月的研究 [32] - 路线图3.0重构研究框架为“1+5+X”架构,即1个总路线图、5个技术群、26个研究专题,并建立了总报告与专题间的纵横联动协同机制 [33] 重庆产业生态建设 - 重庆正加速建设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依托产业优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重点强化集成电路与汽车产业融合、提升研发创新能力、拓展应用场景与生态 [34][37] - 西部科学城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已引进和孵化30余家产业链关键企业,构建完整产业生态链,并推动涵盖15家国内外主流车企的车路云一体化网联功能协同研发与测试活动 [43][44]
我国汽车“三化”技术创新进入密集活跃期
"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坚持高水平科技创新,加速向低碳化、电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在近日举行 的第八届国际汽车关键技术论坛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侯福深表示,"十五五"时期, 我国汽车技术创新将进入前所未有的密集活跃期,推动汽车产业加速进入以低碳化融合、电动化加速、 智能化演进为主要特征的全方位转型升级新阶段。 低碳化融合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我国加速推进汽车产业低碳化转型升级。2024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对《乘用车燃 料消耗量评价方法及指标》进行第三次修订,要求2030年车企平均燃料消耗量降至3.3L/100km。 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1600万辆,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286.6万辆,我国新 能源汽车加速领跑全球。 庞大销量意味着什么? 与会代表表示,电动化是汽车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近年来,我国汽车电动化相关技术快速发展并取得 突破。 侯福深说,目前,动力电池能量密度达300Wh/kg,快充能够达到4C及以上倍率,更高倍率的快充技术 也在加快突破中,驱动电机的峰值功率密度最高可以达到每千克7000瓦以上……这些技术的突破,加速 了汽车电动化进程。 能量密度作为兵家必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