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芯片国产替代
搜索文档
信邦智能前三季扣非亏227万降132% 推28.6亿重组突围将新增商誉21.5亿
长江商报· 2025-10-29 07:45
交易概述 - 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作价28.56亿元收购英迪芯微100%股权 [1] - 同时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13.13亿元用于支付交易现金对价及相关费用 [1][3] - 本次交易是公司实现产业升级的重要举措 [1][3] 公司财务状况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2.95亿元,同比下降31.87% [1][6]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净利润359.39万元,同比下降58.28% [1][6]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扣非净利润亏损226.86万元,同比下降132.07% [1][6] - 公司自2022年上市后连续三年净利润下降 [1][6] 标的公司财务与经营状况 - 英迪芯微2023年至2025年前4个月营业收入分别为4.94亿元、5.84亿元、1.65亿元 [6] - 英迪芯微同期净利润分别为亏损634.42万元、3325.49万元、2312.33万元 [6] - 英迪芯微同期扣非净利润分别为亏损349.89万元、3806.22万元、2312.33万元 [6] - 英迪芯微剔除股份支付影响后的净利润分别为5409.85万元、4056.81万元、313.8万元 [7] - 英迪芯微在汽车芯片领域累计出货量已超过3.5亿颗 [4] - 英迪芯微2025年预计将继续亏损 [2] 交易估值与影响 - 英迪芯微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账面值为5.26亿元,评估值28亿元,增值率432% [1][3] - 交易总对价28.56亿元超过评估值0.56亿元,溢价率2% [3] - 交易完成后公司商誉将从0增长至21.49亿元,占总资产比例48.60%,占净资产比例73.70% [1][8] 协同效应与战略方向 - 交易有助于公司在工业机器人业务基础上切入汽车芯片领域 [1][4] - 双方在产业理解、客户资源、销售渠道、技术合作等方面拥有协同效应 [3] - 公司选择规模大、增速快且国产化率较低的汽车芯片赛道作为并购方向 [3] 研发投入与股权激励 - 英迪芯微2023年至2025年前4个月研发费用分别为9293.72万元、1.17亿元、4094.27万元 [7] - 英迪芯微同期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8.81%、19.98%、24.79% [7] - 因实施股权激励,股份支付金额较大,导致公司存在亏损情形 [2][7] - 对董事长、总经理的股权激励加速行权预计导致2025年股份支付费用增加约2亿元 [7] 市场反应与业绩承诺 - 发布重组草案后公司股价盘中大跌超16%,收盘下跌13.96%至52.27元/股 [5] - 交易设置业绩承诺,2025年至2027年英迪芯微实际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180% [8]
信邦智能上市三年净利骤降94% 重组英迪芯微布局汽车芯片突围
长江商报· 2025-05-21 07:30
并购重组方案 - 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可转换公司债券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英迪芯微控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1][3] - 交易完成后公司将切入汽车芯片领域,与现有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业务形成协同[1][4] - 标的公司2023年和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94亿元和5.84亿元,剔除股份支付影响后的净利润分别为6287.02万元和4641.35万元[1][8] 标的公司概况 - 英迪芯微是国内领先的车规级数模混合信号芯片供应商,2024年车规级芯片收入占比超90%[4] - 公司累计出货量超过2.5亿颗,在A股上市车规级数模混合芯片供应商中预计排名第一[4][5] - 2024年研发及销售费用合计增长0.46亿元,导致剔除股份支付后的净利润同比下降26.2%[2][9] 战略协同效应 - 双方将实现客户资源交叉共享,特别是日系汽车芯片市场的开拓[5] - 公司将利用全球化业务平台助推标的公司出海进程[5] - 标的公司将借助上市公司融资平台加大研发投入,巩固先发优势[5] 公司经营状况 - 公司2022-2024年净利润连续三年下降,整体降幅达94%,2024年净利润仅495.07万元[1][7] - 业绩下滑原因包括海外项目定价策略、执行周期延长、珠海景胜商誉减值及境内客户订单下降[8] - 标的公司盈利能力整体强于上市公司,2024年营收保持稳健增长[1][8] 行业背景 - 汽车芯片赛道规模大、增速快且国产化率较低,是公司寻求产业升级的重要方向[4] - 标的公司专注汽车芯片国产替代和技术创新,具备车规级芯片规模化量产能力[4]
信邦智能并购芯片公司方案出炉:是英迪芯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0 23:19
重大资产重组方案 - 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可转换公司债券及支付现金等方式收购英迪芯微的控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 [1] - 标的公司英迪芯微主要从事汽车芯片的研发、设计与销售 [2] - 交易涉及40名交易对方,包括Ay Dee Kay LLC和无锡临英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等 [3] 标的公司概况 - 英迪芯微是国内领先的车规级数模混合信号芯片及方案供应商,聚焦汽车芯片国产替代和技术创新 [4] - 公司累计出货量超过2.5亿颗,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近6亿元,车规级芯片收入占比超过90% [4] - 2024年亏损约2900万元,主要因股份支付费用约7500万元 [5] 股价变动与市场反应 - 停牌前两个交易日(4月29日和4月30日)股价累计涨幅20.12%,换手率分别为33.77%和26.43% [6] - 4月29日有4个机构专用席位买入,交易金额分别为3300万元、2200万元、2200万元和1400万元 [6] - 停牌前股价从4月9日的18.6元上涨至4月30日的31.52元,涨幅约71% [6] 交易目的与合规性 - 公司切入汽车芯片领域,旨在改善资产质量、增强持续经营能力及抗风险能力 [7] - 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40名交易对方均承诺不存在内幕交易行为 [7]
信邦智能拟收购英迪芯微 强化协同聚焦汽车产业链
全景网· 2025-05-20 09:53
收购交易概述 - 公司正在筹划通过发行股份、可转换公司债券及支付现金等方式收购英迪芯微的控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股票将于5月20日复牌 [1] - 双方同属汽车产业链,在行业理解、客户资源、销售渠道、出海平台、技术合作、融资渠道等方面高度协同 [1] 业务协同效应 - 公司主要为汽车行业提供工业自动化设备和产线,英迪芯微专注于车规级数模混合芯片的研发、设计与销售,收购后将实现资源深度整合 [1] - 公司在日系车领域的客户资源将快速赋能英迪芯微,助力其拓展市场份额 [1] - 英迪芯微产品已打入全球前十大车企、前四大新能源车企及众多国产汽车品牌前装供应链,借助公司客户基础有望实现更广泛市场覆盖 [1] - 英迪芯微部分产品已应用于德国大众、韩国现代起亚、福特、通用等外资汽车品牌,将为公司国际化战略提供支持 [1] 技术合作与创新 - 双方将结合公司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技术积累与英迪芯微在车规级芯片设计的专业能力,共同推动汽车芯片技术创新 [2] - 技术协同有望在智能化汽车解决方案方面取得突破,为客户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 [2] 战略发展 - 英迪芯微借助A股上市公司平台将巩固汽车芯片领域先发优势,快速扩大规模,抓住汽车芯片国产替代黄金时期 [2] - 公司通过此次收购切入汽车芯片领域,实现业务多元化发展,显著增强"硬科技"属性,提升市场竞争力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