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价格无序竞争

搜索文档
两部门发文治理价格无序竞争,外媒评价“反内卷奏效”
环球网· 2025-10-11 12:13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日前,国家发改委、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治理价格无序竞争,维护良好市场价格秩序的公告》。针对部分产业出现的无序竞争 现象,《公告》提出调研评估行业平均成本、加强价格监管、规范招标投标行为等多项措施,释放维护公平竞争的明确信号。 国家统计局此前公布数据显示,1至8月中国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69万亿元、同比增长0.9%,优于彭博社预期的下降1.6%,扭转了5月以来企业累计 利润持续下降的态势。对此《联合早报》近日以《反内卷奏效 中国8月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大增20.4%》为题,撰文认为:"中国8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 比大增20.4%,扭转了过去数月的下滑趋势,显示当局为解决产能过剩和过度竞争而采取的行动正在奏效。" 同时,综合路透社和彭博社报道,在中国大力治理产能过剩的背景下,官方此前公布的8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2.9%,降幅较7月有所 收窄,工厂的通缩压力六个月来首次缓解。 报道还提到,中国国家统计局工业司首席统计师于卫宁表示,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需求仍显不足的国内市场,下阶段要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推进全 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规范企业竞争秩序,为工业企业利润 ...
记者观察 | 治理价格无序竞争 避免“劣币驱逐良币”
上海证券报· 2025-10-11 08:07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治理价格无序竞争维护良好市场价格秩序的公告》 (下称《公告》),进一步推动依法依规治理企业无序竞争落地见效。 《公告》提出,对价格无序竞争问题突出的重点行业,行业协会等有关机构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 管总局和行业主管部门指导下,可以调研评估行业平均成本。 引入"行业平均成本"作为参考,还有"一石三鸟"的作用。除了为经营者合理定价提供参考之外,还可以 引导经营者改进生产经营管理,进一步优化生产经营,推进提质升级,为消费者提供价格合理的商品和 服务。同时,通过对比行业平均成本和市场价格,还可以更加准确地监测、评估行业竞争状况,为宏观 调控提供参考。 另外,此次治理的重点环节之一,是明确招投标中的"成本"界限。即,明确招标投标法中"不得低于成 本"的"成本"指投标人自身成本,澄清了行业共识。《公告》明确表示,这里的成本指的是经营者自身 成本,经营者投标报价低于行业平均成本但高于自身成本的,不属于应当否决的投标。 综合来看,这次治理价格无序竞争释放出一系列明确信号:出台政策目的不是否定价格竞争,而是为了 保护创新和产品质量,避免"劣币驱逐良币",最终推动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
治理价格无序竞争 避免“劣币驱逐良币”
上海证券报· 2025-10-11 02:20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治理价格无序竞争 维护良好市场价格秩序的公告》 (下称《公告》),进一步推动依法依规治理企业无序竞争落地见效。 200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环保总局还针对燃煤发电机组脱硫设施投运率和脱硫效率偏低、设施建 设低价无序竞争等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政策措施和监管办法。 相比以往,这次治理价格无序竞争,在核心思路、关键工具、重点环节等方面均有所不同。 从核心思路来看,本次治理的突出特点之一是事前引导与全过程监管结合,改变单一的事后处罚,从事 前成本参考、事中提醒告诫到事后执法惩戒进行全链条规范。 从关键工具来看,此次治理,引入"行业平均成本"作为参考,指导行业协会评估并发布行业平均成本, 为合理定价提供"锚点",帮助识别异常低价。 ◎记者 于祥明 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治理无序竞争并非首次。早在2005年,相关部门就曾针对铜冶炼行业盲目扩 张,提出了抑制铜冶炼行业盲目投资、促进铜工业健康发展的相应政策措施,包括修订铜工业产业发展 政策、专项发展规划,制定行业准入标准,加强市场准入管理等。 引入"行业平均成本"作为参考,还有"一石三鸟"的作用。除了为经营者合理定价提供参考之外 ...
再提治理无序竞争,持续表明政策关注重点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10-10 09:30
事件核心观点 - 国家发改委与市场监管总局于2025年10月9日发布公告,旨在治理价格无序竞争,维护良好市场价格秩序 [1][2] - 公告是2025年6月以来“反内卷”系列政策的延续和深化,为供给侧管控提供了持续的宏观政策环境 [3] - 政策有望推动化工等传统周期行业形成根本性格局转变,并改善行业盈利空间 [4][5] 政策内容与导向 - 要求经营者遵循公平、合法、诚实信用原则,以成本和市场供求为依据行使自主定价权 [2] - 对价格无序竞争问题突出的重点行业,允许行业协会在部委指导下调研评估行业平均成本,为合理定价提供参考 [1][2] - 政策延续了6月《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草案)》和7月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的精神 [3] 对化工行业的影响 - 化工作为典型周期性行业,供需错配是核心问题,供给侧强约束有望加速落地 [4] - 长期有效的供给约束将改变企业决策、技术壁垒和项目审批,从根本上改善供给端投放的长期趋势 [4] - 政策有望使周期性产品获得较长时间的盈利空间 [4] 行业协同与投资建议 - 在政策正式落地前,部分行业已开始自发进行控量控价的商谈,具备先行基础 [5] - 具备以下条件的细分行业有望率先受益:行业集中度高、需求持续、新增产能可控、受出口影响小 [5] - 具体建议关注草甘膦、有机硅、甜味剂、涤纶长丝瓶片、金属硅等细分行业 [5] - 反内卷的抓手应重点关注能耗、审批、环保、安全四个维度,石化和煤化工有望成为首轮重点 [6] - 建议关注具有低成本生产工艺、优质成本管控能力的龙头公司,以及如新疆煤化工等区域成本优势项目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