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行业平均成本
icon
搜索文档
锐财经|维护良好市场价格秩序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0-11 11:01
政策出台背景与目标 - 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公告以治理价格无序竞争维护良好市场价格秩序助力高质量发展[1] - 当前部分产业出现无序竞争现象可能导致劣币驱逐良币对行业发展产品创新质量安全等造成负面影响不利于国民经济健康发展[2] - 政策旨在与产业政策协同发力采取有效措施治理价格无序竞争维护良好市场价格秩序[2] 经营者定价原则与要求 - 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商品和服务经营者应遵循公平合法和诚实信用原则以生产经营成本和市场供求状况为基本依据行使自主定价权[2] - 经营者在保护自主定价权的前提下需自觉维护市场价格秩序共同营造公平竞争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2][3] - 政策按照事前引导和事中事后监管相结合的思路采取调研评估行业平均成本加强价格监管等措施[3] 行业协会的角色与措施 - 对价格无序竞争问题突出的重点行业协会可在主管部门指导下调研评估行业平均成本为经营者合理定价提供参考[4] - 行业协会应严格遵守价格法和反垄断法促进行业自律引导经营者共同维护行业公平竞争秩序[5] - 调研评估行业平均成本可为经营者优化定价策略提供参考引导经营者改进生产经营管理并评估行业竞争状况[4] 招标投标行为规范 - 公告要求经营者严格遵守招标投标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不得以低于成本的报价竞标保障产品和服务质量[7] - 经营者投标报价低于行业平均成本但高于自身成本的不属于应当否决的投标[7] - 政策针对招标投标领域明确规范经营者行为解决部分行业低价低质中标问题[6][7] 监管与执法措施 - 对涉嫌价格无序竞争的经营者进行提醒告诫要求其自觉规范价格行为严守价格竞争底线[7] - 对提醒告诫后未规范的经营者予以重点关注必要时开展成本调查价格监督检查并依法查处价格违法违规问题[7] - 将充分发挥信用监管作用依法依规实施失信惩戒[7] 后续实施与监测 - 将积极推动行业自律强化事前引导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推动重点企业带头遵守法律法规[8] - 强化市场监测密切监测市场价格运行情况和行业竞争状况及时发现价格无序竞争问题线索[8] - 加强监管执法落实公告提出的监管措施依法查处价格违法行为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环境[8]
记者观察 | 治理价格无序竞争 避免“劣币驱逐良币”
上海证券报· 2025-10-11 08:07
治理政策背景与历史 - 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公告以治理价格无序竞争和维护市场价格秩序 [1] - 2005年相关部门曾针对铜冶炼行业盲目扩张提出抑制投资和促进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 [1] - 2007年针对燃煤发电机组脱硫设施问题提出了政策措施和监管办法 [1] 本次治理的核心思路与工具 - 治理核心思路是事前引导与全过程监管结合进行全链条规范 [2] - 引入行业平均成本作为参考为合理定价提供锚点并帮助识别异常低价 [2] - 行业协会可在主管部门指导下对重点行业调研评估行业平均成本 [2] 行业平均成本的多重作用 - 行业平均成本可为经营者合理定价提供参考并引导其改进生产经营管理 [2] - 引导经营者优化生产经营推进提质升级并为消费者提供价格合理的商品和服务 [2] - 通过对比行业平均成本和市场价格可更准确监测评估行业竞争状况并为宏观调控提供参考 [2] 招投标环节的明确界定 - 明确招投标法中不得低于成本的成本指投标人自身成本 [3] - 投标报价低于行业平均成本但高于自身成本不属于应当否决的投标 [3] 政策释放的信号与预期影响 - 政策目的为保护创新和产品质量避免劣币驱逐良币并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3] - 政府定位为市场规则制定者和维护者通过提供信息工具引导企业回归公平竞争 [3] - 预期企业从价格战抽身后盈利改善能将更多资源投入研发与创新 [3] - 长远看消费者将能享受到更高质量和更优性价比的产品与服务 [3]
治理价格无序竞争 避免“劣币驱逐良币”
上海证券报· 2025-10-11 02:20
核心观点 - 政策旨在治理价格无序竞争 维护良好市场价格秩序 推动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1][3] - 政策核心思路为事前引导与全过程监管结合 改变单一事后处罚 [1] - 政策引入行业平均成本作为关键工具 为合理定价提供参考锚点 [1][2] 政策演变与特点 - 相比2005年针对铜冶炼行业盲目扩张和2007年针对燃煤发电机组脱硫设施问题的治理 本次在核心思路、关键工具、重点环节均有所不同 [1] - 突出特点为事前成本参考、事中提醒告诫到事后执法惩戒的全链条规范 [1] 关键工具:行业平均成本 - 行业协会可在主管部门指导下调研评估并发布行业平均成本 [1][2] - 行业平均成本作用包括为经营者合理定价提供参考 引导其改进生产经营管理和推进提质升级 [2] - 通过对比行业平均成本和市场价格 可更准确监测评估行业竞争状况 为宏观调控提供参考 [2] 重点环节:招投标成本界定 - 明确招投标法中不得低于成本的成本指投标人自身成本 [2] - 经营者投标报价低于行业平均成本但高于自身成本 不属于应当否决的投标 [2] 政策目标与预期影响 - 政策目的不是否定价格竞争 而是保护创新和产品质量 避免劣币驱逐良币 [3] - 政府定位为市场规则制定者和维护者 通过提供信息工具引导企业回归公平竞争 [3] - 预期企业从无序价格战抽身后 盈利改善将促使更多资源投入研发与创新 [3] - 长远看消费者将能享受到更高质量和更优性价比的产品与服务 [3]
国家发改委:我国部分产业出现无序竞争现象,可能导致劣币驱逐良币,对行业发展、产品创新、质量安全等造成负面影响
中国基金报· 2025-10-10 01:05
政策出台背景与目标 - 政策旨在治理部分产业出现的无序竞争现象,以防止劣币驱逐良币,避免对行业发展、产品创新和质量安全造成负面影响 [2] - 政策是价格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同发力,在推动落后低效产能退出、扩大中高端产能供给的同时,采取有效措施维护良好市场价格秩序 [2] - 政策在保护经营者自主定价权的前提下,通过事前引导和事中事后监管相结合的方式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2] 行业平均成本调研评估机制 - 行业协会可在主管部门指导下,对价格无序竞争问题突出的重点行业进行平均成本调研评估 [3] - 行业平均成本可为经营者合理定价提供参考,帮助其优化定价策略,但不影响经营者依法自主定价 [3] - 通过对比行业平均成本和市场价格,可以更准确地监测评估行业竞争状况,为宏观调控提供参考 [3] - 行业协会需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促进行业自律,引导经营者共同维护公平竞争秩序 [4] 针对价格无序竞争的监管措施 - 对涉嫌价格无序竞争的经营者采取提醒告诫措施,要求其自觉规范价格行为 [5] - 对提醒告诫后仍未规范的经营者将予以重点关注,必要时开展成本调查和价格监督检查,并依法查处价格违法违规问题 [5] - 将充分发挥信用监管作用,依法依规对违规经营者实施失信惩戒 [5] 规范招标投标行为的具体要求 - 要求经营者严格遵守招标投标法规,不得以低于自身成本的报价竞标,以保障产品和服务质量 [6] - 明确投标报价低于行业平均成本但高于经营者自身成本的,不属于应当被否决的投标 [6] 政策落实与执行保障 - 主管部门将指导各地开展政策宣贯,提示经营者依法合规经营,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7] - 将强化事前引导,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推动重点企业带头遵守法规并规范价格行为 [7] - 将密切监测市场价格运行和行业竞争状况,及时发现价格无序竞争问题线索并加强监管执法 [7]
对价格无序竞争的经营者,将采取哪些措施?国家发改委解读
搜狐财经· 2025-10-09 23:20
公告背景与目标 - 公告旨在治理部分产业出现的无序竞争现象,以防止劣币驱逐良币,避免对行业发展、产品创新和质量安全造成负面影响 [2] - 公告在保护经营者自主定价权的前提下,通过事前引导和事中事后监管相结合的方式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2] - 国家正推动落后低效产能退出并扩大中高端产能供给,需要价格政策与产业政策协同发力 [2] 行业平均成本调研评估 - 行业协会可在主管部门指导下对价格无序竞争问题突出的重点行业调研评估行业平均成本 [3] - 行业平均成本可为经营者合理定价提供参考,帮助其优化定价策略,但不影响经营者依法自主定价 [3] - 通过对比行业平均成本和市场价格,可以更准确地监测评估行业竞争状况,为宏观调控提供参考 [3] 价格无序竞争监管措施 - 对涉嫌价格无序竞争的经营者将采取提醒告诫、要求其自觉规范价格行为的措施 [4] - 对提醒告诫后仍未规范的经营者将进行重点关注,必要时开展成本调查和价格监督检查,并依法查处 [4] - 将充分发挥信用监管作用,依法依规对价格违法违规经营者实施失信惩戒 [4] 招标投标行为规范 - 公告要求经营者严格遵守招标投标法及其实施条例,不得以低于成本的报价竞标 [5][6] - 需要否决的投标是指报价低于经营者自身成本,而非行业平均成本 [6] - 规范招标投标行为旨在保障产品和服务质量,解决部分行业领域低价低质中标问题 [6] 公告落实保障机制 - 将通过政策宣贯提示经营者依法合规经营,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7] - 将推动行业自律,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引导重点企业带头遵守法律法规 [7] - 将密切监测市场价格运行和行业竞争状况,及时发现价格无序竞争问题线索并加强监管执法 [8]
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新华社· 2025-10-09 23:13
政策背景与目标 - 政策出台背景为部分产业出现无序竞争现象,可能导致劣币驱逐良币,对行业发展、产品创新、质量安全造成负面影响 [2] - 政策目标是与产业政策协同发力,治理价格无序竞争,维护良好市场价格秩序,推动落后低效产能退出,扩大中高端产能供给 [2] - 政策思路是在保护经营者自主定价权前提下,采取事前引导和事中事后监管相结合的措施 [2] 核心监管措施 - 对价格无序竞争问题突出的重点行业,行业协会可在主管部门指导下调研评估行业平均成本,为经营者合理定价、改进管理、评估行业竞争状况提供参考 [3] - 对涉嫌价格无序竞争的经营者采取提醒告诫、监管执法(包括成本调查和价格监督检查)、失信惩戒三方面监管措施 [4] - 要求经营者严格遵守招标投标法规,不得以低于自身成本的报价竞标,保障产品和服务质量,投标报价低于行业平均成本但高于自身成本不被否决 [6] 政策落实与执行 - 政策落实措施包括开展政策宣贯,提示经营者依法合规经营,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7] - 推动行业自律,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推动重点企业带头遵守法律法规 [7] - 强化市场监测,密切监测市场价格运行和行业竞争状况,及时发现价格无序竞争问题线索 [7] - 加强监管执法,依法查处价格违法行为,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