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稀缺

搜索文档
直面注意力稀缺时代——读《资本之后的世界》
上海证券报· 2025-07-14 03:46
核心观点 - 人类正在经历第三次文明跃迁,从工业时代迈向知识时代,核心矛盾从"资本稀缺"转向"注意力稀缺" [4] - 数字技术将稀缺性从资本转移至人类注意力,这一变革将全方位冲击人类生活方式 [6] - 资本主义的成功使资本不再稀缺,当前主要问题是注意力稀缺 [10] 稀缺性定义与历史演变 - 稀缺性新定义:某物品数量不足以满足需求时即为稀缺,技术进步可降低物质稀缺性 [5] - 采集时代食物稀缺,农业革命将稀缺性转移至土地 [5] - 工业革命将稀缺性从食物和土地转向资本(建筑、机械、道路) [6] - 知识时代稀缺性转移至人类注意力,数字技术是关键驱动力 [6] 资本不再稀缺的原因 - 能源:太阳能技术突破,0.1%地球表面覆盖即可满足全球能源需求 [8] - 资源:回收、小行星开采、元素转化三大新来源潜力巨大 [9] - 转化:人工合成橡胶、3D打印等技术革新材料生产能力 [9] - 运输:超音速客机、可重复使用火箭等技术突破缩短时空距离 [9] - 智能手机数量将在2027-2028年超越全球人口 [10] 注意力稀缺与知识循环 - 知识创造依赖注意力投入,注意力资源具有绝对有限性 [11] - 知识循环由学习、创造和分享组成,数字技术实现零边际成本接入 [12] - 数字技术存在风险,算法可能优先推送低质量内容以获取流量 [12] - 知识包含科技与文化双重内涵,艺术探索"为什么",技术解决"如何做" [12] 迈向知识时代的挑战 - 需建立个人经济独立与信息透明机制以释放注意力 [13] - 集体层面需构建普惠型知识循环机制,延伸至生态系统 [13] - 基因编辑和AI技术发展需重申人文主义价值观 [13]
2025年4月荐书|求异破常 变道寻新
第一财经· 2025-04-27 12:02
前沿理论创新 - 前沿学术研究正在深刻反思与创新传统理论 为理解现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现象提供新视角和方法 [1] - 理论创新不仅丰富社会科学理论体系 更为个人企业和国家在新时代发展提供重要指导 [1] - 《关键理念》《资本之后的世界》《演变》三本书籍为读者提供发展与战略新方向 [1] 《关键理念》 - 发展理念能为经济发展提供明确方向和路径 围绕中国式现代化新质生产力新发展格局等关键理念展开 [4] - 关键理念具有前瞻性适配性整体性动态性异质性特征 需思想穿透力指导未来发展 [6] - 高质量发展新发展格局新质生产力等论述具有前瞻性 在中美贸易战等事件后验证其必要性 [6] -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是经济学为基础的多学科综合性学院 王贤青为传播中心主任 [7] 《资本之后的世界》 - 当代社会面临"注意力生态崩溃" 注意力是比资本更稀缺的资源 需成为"注意力守护者" [10] - 资本稀缺性下降但市场无法解决注意力稀缺问题 人生目标等事项无法用价格衡量 [10] - 主张扩展经济自由(全民基本收入)信息自由(拓宽资源获取)心理自由(正念练习)以缓解注意力稀缺 [11] - 阿尔伯特·温格是德裔美籍风险投资家 USV执行合伙人 投资Twilio等公司 [11] 《演变》 - 经济全球化加剧西方社会政治分歧 需理解政治与经济互动及国家利益与权力政治的平衡 [14] - 欧美政治面临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平衡难题 如特朗普移民禁令与宪法价值观的冲突 [15] - 包刚升为复旦大学教授 研究政治理论比较政治与政治史 著有《民主崩溃的政治学》等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