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恩法则
icon
搜索文档
马上评|“提级调查”选矿厂事故,对生命负责
新浪财经· 2025-07-24 20:21
事故调查与处理 -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对中金黄金公司乌努格吐山铜钼矿选矿厂6名学生坠亡事故进行提级调查,由自治区政府直接介入[1] - 涉事企业为中金黄金下属选矿厂,母公司中国黄金集团为国资委直接管理的央企,行政级别较高[1] - 事故涉及6名东北大学学生在参观学习过程中遇难,法律关系复杂[1] - 呼伦贝尔应急管理局曾于2021年对中金内蒙古矿业检查发现27条隐患,2024年因尾矿库坝体未批先建对公司罚款498,000元,对主管负责人罚款2万元[2] 企业安全管理 - 涉事企业在2024年2月宣布更换格栅板,但7月发生致命脱落事故,间隔仅5个月[2] - 事故暴露出企业可能存在安全隐患整改不到位、安全责任未落实等问题[2][3] - 根据2007年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造成3-10人死亡属于较大事故,通常由市级政府调查,但上级政府可提级调查[2] 行业影响 - 事故发生在央企下属生产作业车间,涉及在校学生参观学习过程中的安全管理问题[1][3] - 提级调查有助于提升执法公信力,推动安全生产制度落实[1][3] - 事件引发对矿业工程专业实践环节安全管理的关注[3]
让安全隐患无处遁形
河南日报· 2025-06-16 07:45
安全生产月主题与背景 - 今年6月是第24个全国安全生产月,主题为"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查找身边安全隐患",强调隐患排查的突出位置[1] - 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福祉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加强隐患排查[1] - 河南作为经济大省和人口大省,拥有9000多万常住人口和1100多万户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需要高水平安全保障[1] 安全生产隐患与风险领域 - "海恩法则"指出每起严重事故背后有29起轻微事故、300起未遂征兆和1000个隐患,隐患是事故的温床[1] - 建筑施工、道路交通、城镇燃气、危化品、消防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防范任务艰巨[1] - 生产生活涉及面广,各类安全风险隐患点多面广,需分毫不能放过[1] 河南安全生产治理措施 - 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健全完善责任体系[2] - 深化重点领域风险防控,强化矿山、危化、工贸、交通、建筑施工、文化旅游、消防等领域安全监管[2] - 加强城镇燃气、动火作业、建筑保温材料、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等重点行业全链条整治[2] - 科技赋能提升本质安全,危化行业实施"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赋能",对重点企业进行全流程自动化改造[2] 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建设 - 加强隐患排查,坚持源头防控,按照属地管理和分级负责原则开展风险隐患大排查[3] - 持续深化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提升安全标准、加大安全投入,加强数字化安全管理[3] - 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将责任感转化为行动力,以责任到位推动安全制度措施到位[3] 安全宣传与公众参与 - 安全生产月期间及6月16日全国"安全宣传咨询日"将推出一系列活动提升全民安全素质[3] - 需将安全意识根植日常生活,隐患排查落实到细微之处,提升公众风险防范意识和应急能力[3]
多车企将“智驾”更名为“辅助驾驶”,克制是为了更好前行
齐鲁晚报· 2025-05-08 16:30
车企宣传术语调整 - 小米汽车将"智驾"宣传术语更改为"辅助驾驶",4月官微仅提及1次"智能驾驶",而3月有7条微博提到"智能驾驶"、5条提到"智驾" [1] - 理想等多家新能源车企近期也降低"智驾"使用频次或更换说法 [1] - 术语调整源于工信部多次禁止车企夸大和虚假宣传智能驾驶功能 [1] 术语变更的行业意义 - "辅助驾驶"比"智驾"表述更清晰,强调技术本质是驾驶员助手而非替代人类 [2] - 术语调整旨在减少因错误宣传导致驾驶者放松警惕的安全隐患 [2] - 汽车智能化发展的核心是捍卫安全性,宣传用语变更体现科学严谨的回归 [2] 行业监管与安全导向 - 智能驾驶与自动驾驶在消费者认知中存在混淆,实际使用中出现危险驾驶行为 [1] - 政府监管要求车企克制宣传,避免技术夸大引发公共安全风险 [4] - 行业宣传策略调整反映"以人为本,智能向善"的发展原则 [4] 技术应用与安全边界 - 驾驶安全最终依赖驾驶者自身风险意识,技术不能替代人为监管 [3] - 现阶段驾驶需保持双手控制方向盘的底线原则 [3] - 技术应服务于人类而非主导人类,需防范对智能系统的过度依赖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