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消费占比
icon
搜索文档
大摩闭门会:中国的 “反内卷” 能否奏效?
2025-08-13 22:52
行业与公司 * 行业聚焦于电动汽车、太阳能等先进产业[1] * 公司未明确提及,但涉及民营新经济领域企业[3] 核心政策与背景 * "反内卷"政策旨在遏制电动汽车、太阳能等行业过度竞争导致的利润压缩[1][2] * 政策背景:2021年房地产市场低迷引发需求疲软,叠加供给导向激励机制导致产能过剩[1][2] * 与2016年产能过剩治理的差异: - 价格压力集中于下游先进产业(非上游)[3] - 产能过剩主体为民营部门(非国有部门)[3] - 宏观环境更严峻(债务高企、人口老龄化、外部周期不利)[3] 政策措施 * **供给端清理**:避免一刀切削减,保护高效企业[6] * **需求刺激**: - 贸易信贷计划:2025年下半年额度1380亿元人民币[3] - 生育补贴:总额1000亿元人民币[4] - 学费减免:总额300亿元人民币[5] - 2026年起财政转向社会福利(如扩大农民工社保覆盖)[5] 经济预测与指标 * **GDP增长**: - 2025年下半年实际GDP增长率或低于4.5%[1][5] - 名义GDP增长率约3.5%,GDP平减指数-0.8%至-0.9%[1][5] * **改革成功标志**: - PPI与核心CPI回升(服务CPI向2%目标改善)[5] - 企业利润率、银行净息差稳定,招聘与工资增长[5] - 消费占GDP比重上升,家庭储蓄率下降[5] 风险因素 * 无需求刺激的产能削减可能损害下游行业[2][6] * 美国关税等外部因素威胁出口与通胀回升[2][6] 结构性改革需求 * 调整地方政府考核机制(转向生活水平、社会福利、环境指标)[6] * 税制改革:减少增值税依赖,推广直接税[6] * 资源重分配以支持创新与消费导向经济[6] 关键时间节点 * 2024年9月:政策层对通缩认识深化,应对决心强化[7] * 2025年初:通缩加剧推动"反内卷"议程[2]
“十五五”期间应提高消费在GDP中的比重
证券时报· 2025-06-13 01:52
当前消费占比表现及影响 - 2024年中国最终消费占GDP比例为56.6%,持续处于55%左右水平,显著低于全球平均水平17.4个百分点,且低于美国(81.3%)、日本(75.4%)、印度(70.7%)等经济体 [3] - 2024年最终消费对GDP增长贡献率为44.5%,货物和服务净出口贡献率为30.3%,外贸支撑作用减弱背景下需提升消费贡献率 [3] - 中国制成品出口顺差占GDP比重约10%,制造业产品约三分之一用于出口,部分出口受阻产品需国内消费承接 [3] - 消费不足导致价格低迷:2023年3月以来CPI增速持续低于1%,2022年10月以来PPI持续负增长,影响企业效益和财政收入 [4] 消费占比较低的原因分析 - 投资主导型经济模式:2007年起资本形成占GDP比例长期超40%,为全球平均水平两倍,地方政府更依赖投资拉动 [5] - 工业企业"重资产、低利润"特征:2019/2023/2024年规上工业企业总资产同比增5.8%/6.0%/4.5%,但利润总额分别降3.3%/2.3%/3.3% [5][6] - 上市公司ROE低于国际水平:中国近10年ROE超15%的公司仅15家,美国有109家,连续超10%的公司数量仅为美国三分之一 [6] - 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大:可支配收入占GDP比重仅43%-44%(全球平均60%),60%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占比仅31%,农村收入为城镇42.7% [7] - 消费结构失衡:公共消费率比全球低0.51个百分点,服务消费占GDP比重19.7%显著低于发达国家,服务业就业带动潜力未释放 [8] 提振消费的政策建议 - 财政政策:扩大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规模,差异化补贴中低收入群体,优化消费券政策 [9] - 货币政策:降息降准,加大结构性工具对服务消费和消费基础设施支持 [9] - 民生保障:推出育儿补贴、免费学前教育,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发展银发经济 [10] - 收入分配改革:构建技能导向薪酬制度,推进家庭个税申报,盘活农村资产增加农民收入 [10][11] - 制度保障:将消费占比纳入地方考核,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公共服务转移支付"钱随人走"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