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电子产业复苏
搜索文档
AI重构消费电子产业链 行业进入结构性复苏新周期
证券时报· 2025-10-30 02:30
苹果公司及美股市场表现 - iPhone 17系列推动苹果公司股价在2025年10月28日盘中达269.89美元/股,总市值一度突破4万亿美元 [1] - 2025下半年以来,苹果公司股价累计涨幅超30% [1] A股消费电子板块表现 - 截至2025年10月29日,中证消费电子指数年内上涨超61% [1] - AI服务器龙头工业富联年内股价上涨超280%,总市值达1.6万亿元 [1] - 存储芯片龙头兆易创新股价涨逾126% [1] - 立讯精密累计上涨超65%,歌尔股份、豪威集团涨幅在30%上下 [1] 全球消费电子市场复苏趋势 - 咨询机构Statista预计,全球消费电子市场规模到2030年将达到11537亿美元,2024-2030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2.8% [1] - 2024年中国是全球第一大消费电子市场,规模为2044亿美元 [1] - 本轮复苏是由AI技术驱动的高端市场引领、伴随产业链库存健康化进程的结构性复苏 [2] AI技术驱动产业升级 - 技术实质性突破是引领本轮行业变化的根本引擎 [2] - AI场景化应用以"AI+"终端为核心,系统性重构产品、服务与用户之间的交互逻辑 [3] - AI眼镜正从"显示设备"变为叠加在现实世界之上的"AI信息层”,AI翻译耳机依托大模型具备同传等能力 [3] 产业链合作模式变革 - 品牌方与供应链企业的合作模式正由"代工"转向"共创" [4] - 2025上半年,ODM智能手机出货量占全球总出货量的43%,创2019年以来同期最高纪录 [5] - 华勤通讯、龙旗科技、天珑移动、立讯精密合计占据近九成ODM市场份额 [5] - 供应链企业深度介入客户新品开发前期研发体系,合作方式持续深化 [5] AI可穿戴设备增长前景 - AI眼镜、耳机、头显、手表及神经腕带等"AI+"可穿戴设备或将成为本轮增长周期核心增长点 [6] - 2025年上半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406.5万台,同比增长64.2% [6] - IDC预计到2029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将突破4000万台 [6] - 2025-2029年中国智能眼镜市场复合年均增长率预计达55.6%,位居全球首位 [6] AI眼镜发展机遇与挑战 - 智能眼镜是AI功能落地更快、成本更优的终端载体 [7] - AI眼镜具备成为下一代平台的潜力,但短期内更可能经历从特定场景切入的渐进式发展 [7] - AI眼镜面临续航、重量、显示和计算间的矛盾、缺乏统一操作系统及用户交互习惯变革三大瓶颈 [7]
vivo技术突破撬动产业链升级 折叠屏供应链迎“国产替代”红利时刻
证券时报· 2025-06-26 08:27
折叠屏技术突破 - vivo X Fold5创下全球最轻折叠手机纪录,仅重217克,折叠厚度9.2mm,展开厚度4.3mm,并实现三防功能(防水、防尘、防冻)[1][4] - 该手机搭载等效6000mAh蓝海电池,刷新折叠屏电池容量纪录,首发第二代半固体电池,负极硅含量达12%,双电池能量密度高达866Wh/L[7] - 轻薄设计依赖于铰链、电池、散热等技术系统性突破,带动轻量化铰链市场规模增长,2024年全球折叠机铰链市场规模超78亿元,2023-2028年复合增长率24.71%[7] 供应链国产化进展 - vivo X Fold5核心部件国产化率超90%,包括铰链和UTG超薄玻璃[9] - 中国MIM企业如精研科技、富驰高科已站稳行业第一梯队,全球MIM市场预计从2023年42.78亿美元增长至2031年82.4亿美元,复合增长率8.6%[9] - UTG领域中国企业打破国外垄断,凯盛科技、长信科技等已掌握二次成型技术,一次成型法仍由国外厂商主导[10] 生态连接与市场表现 - vivo X Fold5首次实现安卓手机与Apple Watch跨生态连接,支持耳机无缝使用及iPhone信息流转[11] - 2024年Q1中国折叠屏手机出货量284万台,同比增长53.1%,远超智能手机整体增速3.3%[14] - vivo折叠屏市场份额从2022年H1的1.8%跃升至2024年H1的18.7%,反超三星等海外品牌[14] 消费电子行业复苏 - 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12.4亿部,同比增长6.4%,结束连续两年下滑,PC出货量2.627亿台,同比增长1%[15] - 中国600美元以上高端手机市场接近美国水平,折叠屏成为品牌高端化重要支撑[15] - 消费电子换机周期(手机2-3年、平板3-4年、PC3-5年)推动2024年起需求回暖,AI算力硬件需求进一步拉动行业增长[15]
vivo技术突破撬动产业链升级 折叠屏供应链迎“国产替代”红利时刻
证券时报· 2025-06-26 08:21
产品创新与性能突破 - vivo X Fold5创下全球最轻折叠手机纪录,重量仅217克,折叠态厚度9.2mm,展开态4.3mm,媲美直板旗舰手感 [1][5] - 实现折叠机领域唯一"三防"功能(防水、防尘、防冻),并在续航、影像、通信能力上显著提升 [1] - 搭载等效6000mAh蓝海电池,刷新折叠屏电池容量纪录,首发第二代半固体电池,负极硅含量达12%,双电池最高能量密度866Wh/L [7] 供应链协同与技术升级 - 公司与供应链联合创新,推动高硅电池、半固态电池及器件小型化发展,带动产业链技术升级 [8] - 铰链国产化率超90%,MIM技术成为核心工艺,国内企业精研科技、富驰高科等跻身行业第一梯队 [10] - UTG超薄玻璃领域打破国外垄断,凯盛科技、长信科技等中国企业主导二次成型技术量产 [11] 市场趋势与行业影响 - 2024年Q1中国折叠屏手机出货量284万台,同比增长53.1%,远超智能手机整体3.3%增速 [15] - 公司折叠屏市场份额从2022年H1的1.8%跃升至2024年H1的18.7%,反超三星等海外品牌 [15] - 全球折叠机铰链市场规模2024年超78亿元,2023-2028年复合增长率24.71% [7] - 全球MIM市场规模预计从2023年42.78亿美元增至2031年82.4亿美元,CAGR 8.6% [10] 生态整合与跨平台突破 - 首次实现安卓手机与Apple Watch跨生态连接,支持苹果硬件电话、短信、通知流转 [11][13] - "生态破壁"功能吸引高端用户,带动射频芯片、物联网模组等供应链新增需求 [13] 消费电子复苏与高端化 - 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12.4亿部(+6.4%),PC出货量2.627亿台(+1%),结束连续下滑 [16] - 中国600美元以上智能手机出货量接近美国,高端市场差距缩小 [15]
电子行业周报:算力产业不断利好,看好产业发展-20250522
甬兴证券· 2025-05-22 19:2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算力产业链底层算力成基础设施推动发展,AI底层算力将成各国基础资源,产业链持续受益 [1][16] - AI端侧华为等推出新品,智能眼镜等相关产品不断推出,相关产业链持续受益 [1][16] - 消费电子2025年一季度中国平板电脑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19.5%,受益国补政策,消费电子产业链持续受益 [2][17] - 国产替代龙芯中科与合见工软协作,实现全国产化链路闭环,随着国内生态适配和政策扶持,国产替代产业链持续受益 [2][1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本周核心观点及投资建议 - 核心观点:算力产业链底层算力成基础设施,英伟达将在沙特售芯片,AI底层算力将成基础资源;AI端侧华为将发布智能眼镜,Rokid AI眼镜订单多;消费电子一季度中国平板电脑出货量增长;国产替代龙芯与合见工软适配实现全国产化链路闭环 [16][17][18] - 投资建议:看好算力、AI端侧、消费电子、国产替代产业链;算力产业链建议关注伟测科技等;AI端侧建议关注国光电器等;消费电子推荐东睦股份,建议关注宇瞳光学等;国产替代推荐江丰电子,建议关注北方华创等 [4][19][20] 市场回顾 板块表现 - A股申万电子指数本周下跌0.75%,跑输沪深300指数1.86pct,跑输创业板综指数1.67pct,在申万31个一级子行业中排名第28位 [21] - 申万电子二级行业中消费电子板块上涨1.12%表现好,电子化学品II板块下跌1.79%表现差 [24] - 申万电子三级行业中品牌消费电子板块上涨1.95%表现好,数字芯片设计板块下跌2.05%表现差 [28] - 海外市场指数整体强势,海内外指数涨跌幅由高到低为费城半导体、道琼斯美国科技等 [29] 个股表现 - 本周个股涨跌幅前十位为精研科技等,后十位为电连技术等 [33] 行业新闻 - 英伟达可能用GDDR取代HBM开发降级版H20开拓中国市场 [35] - 小米自研“玄戒O1”芯片 [35] - 华为将公布智能眼镜 [35] - 奇景光电推出微型超亮双边自发光LCoS微显示屏 [35] - 英伟达与沙特签署协议售芯片 [36] - “国补”刺激一季度中国平板电脑市场出货量增长 [36] - 龙芯与国产EDA协同有新突破 [37] 公司动态 - 欧菲光布局新领域光学光电业务,医疗内窥镜产品量产 [37] - 中富电路产品应用于多领域 [38] - 致尚科技游戏机业务有竞争力 [38] - 长光华芯高功率激光业务技术领先,“4 + 1”板块有雏形 [39] 公司公告 - 长光华芯股东国投创业上海基金计划减持不超2%股份 [41] - 华灿光电为子公司申请银行综合授信提供不超25亿元担保 [41] - 国星光电转让参股子公司皓徕特公司49%股权 [41] - 宇瞳光学涉及玖洲光学业绩补偿事项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