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湾区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长三角将逼近世界第一
投资界· 2025-06-25 15:02
长三角经济现状 - 2024年长三角人均GDP达1 95万美元 接近发达国家2万美元标准线 [5][7] - 长三角GDP总量4 65万亿美元 经济规模全球都市圈第二 仅次于美国波士华城市群 [5][7] - 长三角经济区包含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三省一市 2024年GDP总量33 17万亿元 [9][11] 长三角与粤港澳大湾区对比 - 长三角人均GDP为粤港澳大湾区85% 后者人均16 2万元 [9] - 长三角万亿GDP城市数量9座 大湾区5座 [11] - 长三角人口2 38亿 面积35 8万平方公里 大湾区人口8688 44万 面积5 6万平方公里 [11] 长三角发展驱动因素 - 地理优势显著 长江货运总量超全国铁路 上海港 宁波舟山港为世界级大港 [15] - 平原占比高 上海平地面积90% 江苏80% 利于城市扩张与农业发展 [15] - 教育资源密集 长三角贡献全国最多两院院士 上海 南京双一流高校数量全国前三 [16] 长三角产业协同模式 - 高端制造领域形成"大联合"模式 避免同质化竞争 如大飞机 机器人 生物医药产业 [16][17] - 上海自贸区 江苏苏南五市 浙江环杭州湾城市群 安徽六安等地分工协作 [16] 长三角未来增长动能 - 杭州数字经济与创新活力突出 阿里总部与直播电商形成产业生态 [19][20] - 安徽深度融入长三角 合肥 芜湖等城市贡献全省50%GDP 合肥强省会战略见效 [20] - 上海通过五大新城落户政策 G60科创走廊等规划激发人口与产业活力 [21]
大湾区内民生经济融合发展迎利好!一文读懂跨境支付通↓
央视网· 2025-06-21 15:38
央视网消息:6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联合举办内地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互联互通启动仪式。启动仪式上宣布跨境支付通将 于6月22日上线运行。什么是跨境支付通?它有哪些优势? 与传统跨境汇款相比,跨境支付通的第一大特点就是便捷。跨境支付通上线后,内地与香港两地居民只需在手机上输入对方手机号码或银行账 号,就可以轻松进行跨境汇款等操作。 中国银行支付清算部总经理范耀胜介绍,客户只要保证手机银行应用是最新版本,就可以在功能页面上找到跨境支付通的功能入口发起汇款。 客户还可以向手机号发起汇款,不需要再填写其他的账户信息,这样大大便利了个人汇款业务。 中国农业银行网络金融部总经理杨宇红介绍,就像国内现在汇款一样,依托人民银行跨境支付系统,而且实时到账,解决现在跨境支付里解决 不了的问题。 以往跨境汇款需要时间较长,而跨境支付通可以实现用户通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随时、随地办理跨行转账,资金实时到账。 中国工商银行个人金融业务部总经理陈昭旭介绍,传统跨境支付系统,需要经过更多环节,更多机构进行转发、进行处理,环节增多必然会增 加成本。现在这两个金融基础设施的直连,去掉了这些中间环节,能大大降低使用成本。 促进内地 ...
成都国际铁路港开通“蓉深港图定班列”
中国新闻网· 2025-05-28 20:34
物流通道开通 - 首趟"蓉深港图定班列"从成都国际铁路港启程,装载电子配件、电视机配件等货物,全程仅需2天直达深圳盐田港,3天至香港葵青货柜码头,换装国际班轮后可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1] - 班列开通标志着成都国际铁路港新增一条辐射全球的黄金物流通道,加速"川货出川"和"蓉品出海"进程 [3] 区域合作 - 成都、深圳和香港三地签署《"蓉深"陆港战略合作声明》和《"蓉深港"海铁通道战略合作声明》,将共同打造稳定畅通、绿色高效的"黄金出海通道" [3] - 盐田国际内陆港(成都)正式揭牌,这是盐田港第18个内陆港,将促进成渝地区与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联动和贸易往来 [3] 运营模式创新 - 成都内陆港启用后,货物可在铁路港完成交提柜交验业务,实现成都国际铁路港与盐田港的同港、同价、同服务的内陆港组织模式 [3] - 新模式将为成都乃至整个西部地区提供快捷、经济的出海通道,助力西部产品走向世界并吸引企业投资 [3] 区域协同效应 - "蓉深港"三地合作将促进成渝地区与粤港澳大湾区高度融合,实现三地互惠共赢 [4] - 该合作将持续助力西部地区经济多元化发展 [3]
浙江绍兴滨海新区以有效投资撬动全链跃迁之路
新华网· 2025-05-16 10:41
区位优势与产业势能转化 - 滨海新区作为浙江省大湾区首批"四大新区"之一,2024年完成农业农村重大项目投资9.03亿元,投资完成率237%,农林牧渔业产值突破26亿元,低收入农户人均收入增长10.4% [1] - 通过"湾区经济"模式,将区位优势转化为产业势能,包括总投资21.6亿元的长三角国际农批中心、黄酒产业园和"共富工坊"等项目 [1] - 长三角国际农批中心建成后年交易额将超百亿元,成为辐射长三角的农产品冷链智慧物流中心及农批市场 [2] 战略投资与产业升级 - 古越龙山黄酒产业园引入5G工厂,实现全链数智化,年产能突破10万千升,产品远销60余国,效率提升30% [2] - "知行药业"二期投资20亿元建设生物合成生产线,打造长三角地区领先的天然产物合成基地 [2] - 豪宇生态将18万吨秸秆转化为4万立方米有机基质,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2] 政企协同与产业链激活 - 采用"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模式,对仓储保鲜、加工拓展等项目进行补助,吸引社会资本入驻 [3] - "绿容食品"投资550万元建设速冻春卷生产线,年产3000吨产品,带动企业年增收400余万元 [3] - "崧厦食品"投资4000余万元推动传统豆制品产业升级,促进农户年增收超百万元 [3] 科技赋能与农业转型 - 浙江顺浩农业的工厂化育苗中心通过数字化管理,育苗存活率从80%跃升至95%,带动农户亩均增收15% [4] - 根生家庭农场采用物联网系统,小番茄产量提升30% [5] - 种粮大户余银丁通过机械化种植,每亩插秧成本从200多元压缩至70元,并获得政府每亩150元奖补 [5] 产业融合与乡村振兴 - 安桥头村将"鲁迅文化"转化为农旅"金名片",民宿旺季一房难求 [6] - 尚巷村通过研学游项目,年产值达1600万元 [6] - "阳光牧场"共富工坊带动7个村集体经济增收超400万元,帮助100余人就业 [6] 未来发展目标 - 建设10亿级蔬菜加工全产业链,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培育超千名"新农人" [7]
超22万平方米斥资百亿,K11内地首个旗舰项目在深试运营
南方都市报· 2025-04-28 23:42
项目概况 - K11 ECOAST海滨文化艺术区于4月28日在深圳太子湾启动分阶段试运营,是K11在内地的首个旗舰项目 [5] - 项目总建筑面积达22 85万平方米,由K11 ECOAST、K11 HACC多功能文化空间、K11 ATELIER办公空间及海滨长廊Promenade组成 [5] - 项目毗邻招商蛇口邮轮母港和深圳湾口岸,拥有滨海自然资源与湾区区位优势 [5] 项目定位与特色 - 项目打破传统框架,将艺术植入零售场景,通过多元文化活动激活社区,以IP共创连接青年创造力 [6] - 突出文化艺术氛围,打造城市开放式公共文化场域,目标成为城市级新地标 [5][6] - 提供多元内容如动漫嘉年华、创意文化市集、海滨音乐现场、戏剧节及FIRST青年电影展等 [6] 业态布局 - 引入深圳首家NBA主题场馆NBA HOOP PARK篮球公园 [6] - 包含全国首家酷骑骑行旗舰店、华南首座d'strict浪美术馆、深圳首座ART HOUSE艺术影院等 [6] - 业态组合强调文化艺术与商业的融合,形成商圈地标特色 [6] 交通与区域联动 - 开通香港市区经深圳湾口岸直达K11 ECOAST的跨境巴士,提升两地居民通达便利性 [6] - 即将增设"上环—蛇口"高速客轮航线班次,为港人北上提供高效海上出行选择 [6] - 项目定位为深港融合的城市平台,未来将持续营造文化、艺术与生活方式融合的开放场景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