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支付通

搜索文档
贵州上半年470户企业办理跨境人民币业务收付额超130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8-04 01:03
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贵州省分行2025年第三季度发布会上获悉,上半年全省470户企业办理跨境人民币业务收付额超130亿元。 "上半年,我行认真贯彻落实总行跨境人民币业务工作安排,积极推动全省贸易和投融资领域人民币跨境使用,有力发挥跨境人民币 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作用。"人民银行贵州省分行宏观审慎管理处副处长杨丽表示。 服务贸易方面,上半年与旅游相关的跨境人民币收付4658.6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052.8万元。上半年,与我省开展人民币跨境交易 的国家(地区)达79个,较去年同期增加3个。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申川 编辑 刘力维 二审 王淑宜 三审 岳振 目前,跨境人民币业务实现经办银行和市州全覆盖。上半年,全省25家具备国际结算资格的商业银行全部办理了跨境人民币业务, 经办网点247个,覆盖全省9个市州。上半年全省84家企业累计办理便利化业务31.2亿元。此外,有序推动"跨境支付通"业务在贵州落 地。截至7月30日,我省6家试点银行累计办理"跨境支付通"业务超3200万元。 银行跨境人民币服务场景不断拓展,目前已形成涵盖账户管理、资金结算及管理、跨境融资及担保、直接投资等业务在内的跨境人 民币产品服务体系。2 ...
2755亿元 天津上半年跨境人民币收付飙升19.3%
搜狐财经· 2025-08-02 09:45
跨境人民币业务增长 - 天津市上半年跨境人民币收付2755亿元,同比增长19.3% [1] - 跨境支付通业务自6月22日上线以来办理1745笔业务,金额超880万元 [1] - 中银跨境e商通产品首月为近百户商户办理业务约3000万元 [1] - 易生支付跨境电商业务量同比激增17倍 [1] 金融基建与服务创新 - 渤海银行获批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直接参与者资格,成为天津市首家直参接入的法人银行 [1] - 国开行天津市分行向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发放2.2亿元人民币境外贷款 [1] - 工商银行天津市分行和交通银行天津市分行于7月31日上线FT账户体系 [2] - 浦发银行天津分行自6月16日上线FT账户体系以来已落地业务近5亿元 [2] 航运金融发展 - 人行天津市分行联合市委金融办等部门出台跨境人民币专项奖励政策 [2] - 指导银行创新近20项航运金融产品 [2] - FT试点银行扩容至5家,提供更多服务选择和融资渠道 [2] 政策支持与未来规划 - 人行天津市分行将持续聚焦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根本目标 [2] - 稳妥有序推进FT账户扩容 [2] - 充分发挥跨境人民币在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方面的作用 [2]
天津金融半年报:跨境人民币收付金额达2755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1 12:16
存款情况 - 天津市存款规模保持稳定较快增长 截至6月末全市各项存款余额达4 92万亿元 同比增长7 4% 上半年新增存款1797亿元 同比多增550亿元 [1] - 住户储蓄意愿增强 住户存款余额2 55万亿元 同比增长9 9% 增速领跑 [1] 贷款情况 - 贷款投放呈现量增质优态势 截至6月末全市各项贷款余额4 77万亿元 同比增长3 2% 上半年新增1527亿元 [2] - 贷款结构优化 企事业单位贷款余额达3 63万亿元 同比多增 主要产业贷款快速增长 住宿和餐饮业贷款增长66 9% 信息传输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贷款增长40 8% [2] - 重点领域贷款保持较快增长 科技贷款同比增长10 5% 绿色贷款较年初增长15 9% 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增长15 7% 农林牧渔业贷款增长10 5% [2] 社会融资规模 - 上半年天津全市社会融资规模累计增加3058亿元 同比多增708亿元 [2] - 企业债券融资净增165亿元 同比多增402亿元 政府债券融资放量 地方政府债券净融资1080亿元 同比多增453亿元 信托贷款增加420亿元 同比多增156亿元 [2] 金融科技创新 - "京津冀征信链"汇集工商 司法 电力 电信等多领域数据 截至2025年6月末天津辖内2家金融机构调用征信产品近923万笔 支持放贷户数超448万户 贷款发放总额超342亿元 [3] 跨境人民币业务 - 2025年1-6月天津市跨境人民币收付金额达2755亿元 同比增长19 3% [3] - 国家开发银行天津市分行向埃及合作区发放2 2亿元人民币境外贷款 渤海银行获批成为CIPS直接参与者 [4] - "跨境支付通"业务上线以来办理业务1745笔 超880万元 中国银行"中银跨境e商通"产品投产首月处理业务约3000万元 [4] - 银行创新近20项航运金融产品 满足企业多样化需求 [4]
黑龙江省跨境支付通业务提量扩面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28 13:43
跨境支付通业务发展 - 跨境支付通自6月22日落地以来累计办理业务4632笔总金额3019.92万元其中北向汇款572笔金额240.76万元南向汇款4060笔金额2779.16万元业务金额周均增长率达8.43% [1] - 跨境支付通实现内地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与香港"转数快"系统互联互通为黑龙江省构筑"向北开放新高地"提供金融支撑 [1] - 人民银行黑龙江省分行组建宣传工作小组指导6家试点银行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化宣传推广体系覆盖全省每个地市 [1] 业务推广与风险管控 - 线上通过手机银行信息推送及微信公众号以业务介绍操作指引典型案例等形式开展宣传 [2] - 线下组织试点银行网点现场推介设专员指导客户办理业务和答疑解惑 [2] - 强化风险管控指导试点银行落实业务管理主体责任建立风险管控机制防范涉诈涉赌风险 [2] 未来规划 - 人民银行黑龙江省分行将建立完善全生命周期业务管理体系支持试点银行统筹风险与服务 [2] - 积极探索丰富小额便民业务场景为黑龙江与香港经济合作提供更优质高效金融服务 [2]
21独家|跨境支付通在港扩至13家 银行机构陆续测试接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3 19:46
跨境支付通上线情况 - 跨境支付通自6月22日推出服务以来运作畅顺,交易主要为个人对个人小额支付且交易宗数平稳[1] - 该系统连接内地IBPS与香港FPS,由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管局共同推动,提供即时跨境支付服务[1] - 香港参与银行机构从最初的6家扩容至17家,内地参与银行保持6家,覆盖主流外资及中资银行[1] 参与银行机构动态 - 7月16日新增11家香港收款银行包括招商永隆、上海商业银行、中信银行(国际)等[1] - 7月22日香港金管局披露最新参与机构为13家,众安银行、大新银行等未出现在官方名单但部分仍在内地银行APP列表中[2] - 众安银行表示后续将加入跨境支付通,目前有超过10家机构正在进行测试[2] 数字银行参与情况 - 跨境支付通首次纳入数字银行,如众安银行、天星银行等,数字银行因开户门槛低、便捷性受追捧[3] - WeLab Bank表示对参与跨境支付通持开放态度,认为其有助于深化两地金融合作[3] 功能扩展计划 - 内地参与银行正优化香港居民内地账户开通手机号码跨境收款功能,将陆续推出[3] - 服务初期试点个人缴费如学费、医疗费等,未来将扩展至更多企业及应用场景[4]
稳定币能否解决跨境支付痛点
经济日报· 2025-07-23 06:09
稳定币技术特性 - 稳定币是与法定货币或资产挂钩的加密货币,通过锚定机制保持价格稳定,基于区块链技术实现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和可追溯特性 [1] - 支持点对点、支付即结算的交易模式,从底层重塑传统支付体系,大幅缩短跨境支付链条 [1] - 由代币化和代币两部分构成,目前市场主要聚焦代币特征,但代币化技术比代币属性更重要 [2] 稳定币分类与监管 - 稳定币挂钩方式包括法定货币、商品、加密资产和算法四种,纳入监管后可能统一按1:1挂钩法定货币 [2] - 香港地区港币是典型稳定币,三家发钞行按1美元:7.8港元联汇制发行,但未区分代币名称 [2] - 美国新监管立法要求稳定币纳入反洗钱体系,接受审计和监管 [3] 稳定币应用场景 - 具有天然跨境特性,主要服务于加密资产交易,与现实世界真实交易相关性低 [3] - 受到非金融企业青睐,第三方支付、小额跨境汇款等业务可能由非金融企业发起后纳入监管 [3] - 传统金融机构如银行和支付机构对稳定币在跨境支付中的应用表现出兴趣 [3] 替代跨境支付方案 - 中国内地与香港推出"跨境支付通"业务,通过快速支付系统连接实现即时到账、零手续费小额汇款 [4] - 该方案未使用区块链和稳定币,而是基于银行账户,通过手机银行提供便利服务 [4] 行业发展趋势 - 区块链和分布式账本技术推动央行数字货币和稳定币发展,实现支付体系底层重塑 [1] - 稳定币需解决链上与链下交易规则对接问题,其匿名特性在传统金融中的应用价值待验证 [3]
金融科技持续成为推动金融行业变革的重要力量,金融科技ETF(516860)连续5日获净流入,最新规模创新高
新浪财经· 2025-07-18 14:08
市场表现 - 中证金融科技主题指数(930986)下跌0 76% 成分股中拓尔思领涨6 44% 东信和平上涨5 43% 税友股份上涨3 99% 恒宝股份领跌4 70% 楚天龙下跌4 00% 先进数通下跌3 00% [3] - 金融科技ETF(516860)下跌0 89% 报价1 44元 近1周累计上涨1 82% 涨幅排名可比基金1/3 [3] - 金融科技ETF近1年净值上涨130 59% 指数股票型基金排名2/2917 居于前0 07% 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55 92% 最长连涨月数3个月 最长连涨涨幅113 16% 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10 60% 年盈利百分比66 67% 历史持有3年盈利概率97 45% [5] 流动性及资金动向 - 金融科技ETF盘中换手9 58% 成交1 21亿元 近1周日均成交2 00亿元 [3] - 金融科技ETF近5天连续资金净流入 合计1 85亿元 日均净流入3693 23万元 最高单日净流入7639 14万元 [5] - 杠杆资金持续布局 前一交易日融资净买额841 13万元 最新融资余额8505 75万元 [5] 行业动态 - 香港跨境支付通自6月22日推出后运作顺畅 逐步扩大参与范围 覆盖主流外资及中资银行 数字银行如天星银行 MOX Bank将被纳入 [3] - 上海自贸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试验 离岸人民币稳定币构想为金融基建升级提供学术框架 实践依托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和数字人民币 在临港新片区开展跨境结算测试 [4] 产品数据 - 金融科技ETF最新规模12 61亿元 创近1年新高 最新份额8 68亿份 创近3月新高 [4] - 金融科技ETF管理费率0 50% 托管费率0 10% 为可比基金中最低 近1月跟踪误差0 030% 跟踪精度最高 [6] - 中证金融科技主题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1 2% 包括东方财富 同花顺 恒生电子等 [6] 风险指标 - 金融科技ETF近1年夏普比率1 78 今年以来相对基准回撤0 44% 回撤后修复天数79天 为可比基金中最快 [6] - 金融科技ETF成立以来超越基准年化收益0 51% [5]
深圳加快打造全域支付示范区,推动“卡、码、币、包”路路通
深圳商报· 2025-07-16 23:16
支付基础设施建设 - 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已建设5个外籍人员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融合支付、文旅、通信、交通、移民等服务,提供24小时综合服务 [2] - 深圳机场共有6家外币兑换点、8台支持外卡取现ATM机和3台数币硬钱包终端设备,外卡受理覆盖率达100%,数币受理覆盖率近90% [2] - 深圳投放英文、日文、韩文、中文繁体版支付指南超10万份,累计接待外籍人员咨询超万次 [2] 移动支付创新与覆盖 - 深圳在全国首创移动支付"外包内用""外卡内绑",超4.2万商户可刷外卡,"外包内用""外卡内绑"合计交易笔数、金额同比分别增长1.7倍、1.5倍 [3] - 深圳4030台ATM机支持外卡取现,1646个银行网点、36家兑换特许机构可兑换外币 [3] - 2025年1-6月外籍来华人员共消费8587.54万笔、118.1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9%、35%,其中港人消费5865.72万笔、70.3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25% [3] 多元支付场景优化 - 深圳在盐田区推出首个离境退税购物"即买即退"集中退付点业务,消费者在店铺收银台付款后当场即可拿到退税款,以购买5000元商品为例,按9%退税率计算可现场节省450元现金 [4] - 深圳推动地铁、公交、出租车等全面支持多元支付方式,创新数币硬钱包并与主流外卡、香港"八达通"互联互通,实现无网无电支付应用落地 [4] - 深圳推出"零钱包"服务,在出租车驿站、充电站等现金使用率较高场景供兑换,目前1800余个银行网点累计兑换零钱包超45万个 [4] 深港跨境支付合作 - 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推动深港跨境金融合作,先后推出深港票据联合结算、深港外币实时贷记、深港代收付、深港跨境人民币、深港电子支票等业务 [5] - 跨境支付通于今年6月正式上线,两地居民可通过手机银行输入电话号码或组合输入户名和收款账号进行跨境汇款,并可选择到账币种为人民币或港币 [5] - 微信香港钱包服务从线下扩展到线上并推广至全国,2025年1-6月交易笔数、金额同比增长91.9%、64.9%,支持200余个国家超195.3万名用户免核验身份绑定外卡 [5]
跨境支付通香港收款行扩容至17家,首次纳入数字银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6 12:34
跨境支付通业务进展 - 跨境支付通自6月22日上线后不到一月,香港收款行从6家扩容至17家,覆盖主流外资及中资银行[1] - 新增11家香港银行机构包括招商永隆、上海商业银行、中信银行(国际)、创兴银行、大新银行、广发银行、交银香港、南洋商业银行、众安银行、天星银行、MOX Bank[1][3] - 内地参与银行维持首批6家(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1][3] 系统功能与优势 - 实现内地IBPS与香港FPS互联互通,提供秒级到账、简化资料填报、低汇款成本等优势[1] - 支持双边本币及人民币跨境汇款,内地币种为人民币,香港可选人民币或港币[4] - 南向汇款适用个人年度5万美元购汇额度,北向汇款每日上限1万港元/每年20万港元[4] 数字银行首次纳入 - 新增机构中首次包含3家数字银行:MOX Bank(渣打香港、电讯盈科等合资)、众安银行(众安在线合资)、天星银行(小米合资)[3] - 数字银行以低开户门槛、便捷流程吸引用户,但部分机构如众安银行暂未正式开放服务[3][4] 市场参与动态 - 多家内地银行APP已更新新增香港银行至南向汇款收款列表[2] - 香港金管局表示限额规则可基于合理证明调整,人行强调机构可自主设定风控限额[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