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跨境支付通
icon
搜索文档
湖北跨境支付通结算规模超2亿元
证券时报· 2025-09-16 10:17
跨境支付通业务试点情况 - 中国人民银行湖北省分行组织6家试点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等)开展跨境支付通业务推广活动 [1] - 截至8月底湖北省累计办理跨境支付通业务3.4万笔,总金额达2.17亿元人民币 [1] - 南向便利化汇款业务量2.87万笔,金额1.94亿元人民币,占业务总量的84.4% [1] - 北向便利化汇款业务量0.53万笔,金额0.23亿元人民币,占业务总量的15.6% [1] 业务实施时间节点 - 跨境支付通系统于6月22日正式上线运行 [1] - 业务推广和办理数据统计截止时间为8月底 [1]
跨境支付通全国首笔离境退税业务落地
金融时报· 2025-09-02 11:35
跨境支付通离境退税创新应用 - 香港旅客可通过香港银行账户实时接收退税款 手续仅需提供收款账户信息[1] - 退税款可选择人民币或港币直接到账 避免货币兑换成本[1][3] - 资金到账后可通过绑定香港账户的微信/支付宝等移动支付工具直接消费[3] 深圳离境退税业务发展现状 - 深圳成为全国唯一拥有海陆空全类型离境退税口岸的城市[2] - 全市离境退税门店超过1500家 即买即退集中退付点达12个[2] - 2025年1-7月离境退税商品销售额突破5.84亿元 同比增长200%[2] - 即买即退商品销售额达7504.2万元 同比增长超2500%[2] 跨境支付通系统优势 - 依托内地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互联互通 到账时间大幅缩短[1][3] - 由中国人民银行和香港金融管理局共同推动的金融创新举措[1] - 全国首笔业务于8月29日在深圳成功落地[2] 未来发展规划 - 将联合税务局在全国首推境外电子钱包退付[3] - 为国际旅客提供更丰富便捷的退付渠道[3] - 助力深圳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3]
第七届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论坛举行
中证网· 2025-09-01 20:56
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论坛成果 - 第七届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论坛在广州南沙举办 主题为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全面合作发展 [1][2] - 论坛由中共广东省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广东省金融智库联合会和广东恒健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承办 [2] 金融市场互联互通进展 - 深港通交易总额突破100万亿元 [1] - 跨境理财通规模超1200亿元 [1] - 债券通南向通将投资者范围从银行类机构扩大至券商 基金 保险 理财四类非银机构 [2] - 跨境支付通于今年6月落地 截至7月底双向汇款超70万笔 总额超40亿元 [2] 广东金融业发展数据 - 今年上半年广东金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 [1] - 金融业占全省GDP比重达9.3% [1] - 存贷款规模 证券交易额 上市公司数量 保费收入等主要金融指标均居全国第一 [1] 金融创新与国际化建设 - 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建设取得新突破 [1] - 香港通过债券通 理财通和跨境支付通更紧密连接内地与国际金融市场 [2] - 澳门加快发展现代金融业 推动大湾区企业到澳门发债融资 [2] - 澳门发挥中葡金融服务平台和大湾区联通平台作用 [2] 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思路 - 从跟踪追赶转向部分领域引领超越 [1] - 从集成创新转向原始创新 [1] - 从终端产品创新转向中间品创新 [1] - 从协同创新转向创新集群 [1]
深化跨境合作 加快金融开放
搜狐财经· 2025-09-01 09:04
论坛背景与主题 - 第七届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论坛于8月30日在广州南沙举办 聚焦"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全面合作发展"主题 [2] 高质量发展重点领域 - 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张军扩提出"十五五"时期三大重点任务:提升消费能力与信心以扩大消费需求 恢复房地产市场信心并构建新发展模式 加快科技自立自强以解决"卡脖子"问题和增强前沿创新能力 [3] -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指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向纵深演进 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面临新挑战 [3] - 全国政协委员余斌强调金融需服务四方面:高质量发展需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并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科技创新需优化科技金融发展机制 提振消费需加快供给侧改革与金融创新 服务业需加快发展支持 [4] 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路径 - 王一鸣提出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需实现四大转变:从跟踪追赶到部分领域引领超越 从集成创新到原始创新 从终端产品创新到中间品创新 从协同创新到创新集群 [4] 金融竞争力提升举措 - 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李东荣提出深化监管协调合作 推进跨境金融规则标准衔接与互认 稳妥推进金融数据跨境流动 加大金融科技应用提升跨境服务水平 打造跨境金融服务模式和样板 [5] - 原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黄洪指出大湾区金融业体量大、要素全、国际化程度高居全球第一方阵 需通过加强顶层设计谋划"十五五"金融战略 建立统一金融市场 补齐金融短板 支持先行先试赋予改革试验权来实现高质量发展 [5][6] - 原中国银保监会副部长级干部于学军认为珠三角9市需利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定位在融资投资上创新突破打通国际资本联系 港澳需畅通资金进出内地渠道做大人民币资产交易规模增强离岸人民币中心吸引力 [6] 金融互联互通进展 - 香港金融管理局副总裁陈维民介绍债券通"南向通"扩容至券商、基金、保险、理财4类非银机构 大湾区理财通"2.0"政策框架持续完善便利服务投资者 [7] - 跨境支付通快速支付系统于今年6月落地 截至7月底双向汇款超70万笔总额超40亿元 [7] - 澳门金融管理局代主席黄善文表示澳门推动经济多元化发展现代金融业 希望更多大湾区企业到澳门发债融资发挥中葡金融服务平台作用 [7][8] - 澳门通过《投资基金法》实现与大湾区投资基金行业联动 深化金融科技创新合作推进数字澳门元与数字人民币对接推动金融创新和联动 [8]
破局低利率周期,招商银行的应对之道
经济观察报· 2025-09-01 08:30
文章核心观点 - 低利率环境对中国银行业构成重大挑战,净息差收窄至1.42%,行业竞争格局面临重构 [2] - 招商银行通过国际化、综合化、差异化竞争、AI技术应用及精益管理等多维度战略应对低利率冲击 [1][2][25] 国际化战略 - 中国企业出海加速,2024年对外直接投资1.16万亿元(同比增长11.3%),招行瞄准跨境金融需求 [5] - 境外机构增长显著:2025年中报显示香港机构总资产增9.49%、营收增25.28%,境外整体营收增23.72% [6] - 数字化跨境业务优势突出,国际结算自动化率达97%,推出全流程线上化跨境理财通及人民币结算借记卡 [7] 综合化经营 - 获批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牌照,完善商业银行、租赁、基金、保险等全牌照布局 [11][12] - 综合化业务贡献提升:子公司营收占集团12.56%(同比增2.95个百分点),招银国际承销40%港股IPO中资企业 [12] - 投商行一体化服务强化,探索"投贷联动"模式以服务科技企业 [13] 差异化竞争 - 零售业务优势巩固:零售客户2.16亿户(增2.86%),AUM超16万亿元(增7.39%),零售营收贡献超55% [15] - 公司金融、资管、投行业务协同发展:公司客户融资总量6.45万亿元,资管规模4.45万亿元 [16] - 聚焦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活跃区域,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17] AI技术应用 - 全面推广AI技术,落地184个大模型应用场景,节约人工工时475万小时 [19] - 2024年科技投入超130亿元,构建"基础设施-模型-AI中台-应用"全栈技术体系 [19][20] - 业技融合能力成为差异化关键,强调垂直行业数据与模型调优能力 [20][21] 精益管理 - 成本精细化管理:近两年业务管理费同比下降,成立降本增效工作组但保障战略投入 [23] - 净息差管理领先行业约50个基点,负债端成本控制能力突出 [24] - 风控指标优异:不良贷款率0.93%,拨备覆盖率410.93% [24]
跨境支付通全国首笔离境退税业务落地深圳
证券时报网· 2025-08-29 22:21
跨境支付创新 - 全国首笔通过跨境支付通办理的离境退税业务在深圳成功落地 [1] - 跨境支付通服务场景创新拓宽 实现退税资金秒到账 [1] - 与现有离境退税汇款方式相比具有手续更简便、汇款更高效、币种更多样、消费更便捷四大优势 [1] 机构合作与业务升级 - 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联合深圳市税务局推动试点银行中国工商银行深圳市分行与离境退税代理机构广东华兴银行深圳分行合作 [1] - 创新应用显著提升香港旅客退税体验并有效促进二次消费 [1] - 下一步将全国首推境外电子钱包退付以提供更丰富便捷的退付渠道 [1]
中国香港,为何成了互联网新战场?
36氪· 2025-08-26 20:41
内地互联网企业进军香港市场 - 京东、美团等内地互联网企业通过广告投放和本地化运营策略积极拓展香港市场 [1][3] - 京东在香港建立5个自营快递中心 实现最快4小时配送时效 [5] - 美团通过双向补贴策略(新用户首单满150减100 老用户满200送200)快速抢占市场 [9] 香港互联网生态变革 - 香港外卖市场原由Deliveroo和Foodpanda主导 美团旗下KeeTa仅用6个月实现30.6%市占率 超越Deliveroo [9] - 美团为外卖员提供月薪2万港元(步兵)至3.5万港元(骑手)的薪酬水平 [9] - 京东收购拥有35年历史的佳宝超市(全港90家门店) 完善本地化服务闭环 [12] 资本与政策协同效应 - 内地资本在港股市值占比从2015年35%攀升至当前47% [15] - 港股日均交易额2629亿港元中内地占比46.7% 为2023年同期近3倍 [15] -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推动"跨境支付通"系统落地 手续费从1.5%降至0.05% [17][22] 基础设施与技术赋能 - 美团2018年通过深圳直连数据专线处理香港业务 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数据跨境流动协议》提升数据传输效率 [27][30] - 香港作为右舵车市场 成为比亚迪(海狮07、元PLUS)、吉利等车企出海试点 [39] - 内地算力基建进展显著:长江存储232层NAND芯片量产 上海微电子28nm光刻机国产化 [43] 香港经济转型需求 - 香港GDP增速近15年长期低于5% 2019年出现负增长 [32] - 生活成本为内地一线城市2-3倍(矿泉水13港元/瓶 红牛27港元/罐 出租车起步价数十港元) [36][37] - 产业空心化问题亟待解决 互联网科技与新能源汽车成为新增长点 [35][39] 文化融合与科技输出 - 香港凭借文化多样性为互联网企业提供数据样本 支持全球化服务拓展 [42] - 内地与香港协同强化科技自主(5nm量子芯片设备进入Alpha测试) 突破外部技术限制 [43][45] - 高铁网络实现深港14-18分钟通达 促进两地物理连接与商业互动 [20]
从单车运钞到秒级跨境:中国银行跨境金融深圳跃迁记
金融时报· 2025-08-26 09:32
公司发展历程 - 1978年中国银行深圳办事处分设 从存贷汇业务起步支持深圳早期经济建设[2] - 1981年开出深圳第一张信用证 为深圳中电投资有限公司打通进出口资金通道[2] - 1986年突破政策限制开办人民币储蓄存款业务 打破外汇银行不得经营人民币的铁律[2] - 开办个人外币存款业务 将居民外币集中投向特区建设[3] - 2025年完成内地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互联互通首单 实现秒级零手续费跨境转账[1] 跨境金融创新突破 - 2009年办理深圳首笔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业务 为企业规避汇率风险降低财务成本[4] - 2010年7月跨境人民币结算量突破百亿元 2024年首次突破2万亿元[4] - 2018年发布粤港澳大湾区综合金融服务方案 2019年推出"大湾区开户易"服务超30万港人[4] - 2024年"跨境理财通2.0"个人额度从100万元提升至300万元 降低南向通门槛并扩大北向通产品范围[5] - 截至2025年7月跨境理财通签约客户达3.7万户 资金汇划超170亿元[5] 科技创新与生态建设 - 在河套深港合作区首创"科汇通"试点 为科研机构提供跨境资金调拨一站式服务[6] - 科汇通已推广至全国16个地区 成为科研国际化重要工具[6] - 构建"一点接入全球响应"跨境金融生态 支持华为比亚迪腾讯等企业成长为跨国公司[6] - 为赛维时代搭建线上收结汇通道 单笔耗时从2天压缩至2分钟 资金到账效率提升50%[7] 市场地位与业务规模 - 跨境人民币结算量保持市场第一领先优势[4] - 服务跨境客户数突破5万家[7] - 在国际贸易结算、跨境人民币结算和结售汇业务量方面稳居深圳市场首位[7] - 连续四年作为牵头联席全球协调人 助力深圳市人民政府发行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7] 时代背景与战略意义 - 创新背后是实体经济发展需求 中国已成为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贸易伙伴[8] - 深圳外贸出口额连续32年居内地城市首位 企业走出去范围从东南亚延伸至拉美非洲[8] - 金融创新从"要不要开放"转变为"如何更好开放"的必答题[8] - 首单落地多项"金融支持前海30条"创新业务 促进跨境结算和投融资便利化[8]
财富管理再加速,招行宣布:零售AUM突破16万亿元!
中国基金报· 2025-08-25 16:46
核心观点 - 招商银行零售AUM余额突破16万亿元 成为国内首家达成此里程碑的股份制商业银行 [1] - 公司财富管理业务呈现加速增长态势 近三年增量创新高且结构持续优化 [1][2][3] - 通过产品创新、客群经营和开放平台生态建设巩固行业领先地位 [4][5][6][7][8] AUM增长态势 - 零售AUM突破16万亿元 2025年论坛宣布达成新里程碑 [1] - 增长周期显著缩短:首个5万亿用时9年 第二个缩短至5年 第三个仅用3年多 [1][2] - 2024年底AUM达14.93万亿元 较2022年底12.12万亿元增长39% 2023-2024年增量分别为1.2万亿和1.61万亿元 [2] - 2025年前7个月AUM增长超1万亿元 上半年增量创历史新高 [3] 产品结构突破 - 公募非货基金和理财保有规模持续保持同业首位 [1][4] - 零售代销保险存量保费规模突破1万亿元大关 [1][4] - 存款占比低于30% 客户更倾向配置基金、理财、保险等金融产品 [4] - 建立7大产品线:理财、基金、保险、私募、海外、黄金、存款 [4] - 推出"TREE资产配置服务体系" 服务客户超千万 [4] 客群运营与服务 - 服务个人客户数超过2亿 [1][5] - 智能财富助理"AI小招"升级为智能银行管家 实现全周期服务链路覆盖 [5][6] - 推出跨境理财通2.0服务 首创"南向通"线上开户 [6] - 创新推出境内外人民币结算万事达借记卡和"跨境支付通"功能 [6] - APP设立"指数通""跨境金融""全能定投"等跨品类服务专区 [7] 生态平台建设 - 与160余家合作伙伴开展深度合作 共建大财富管理生态圈 [8] - 深化渠道共享、信息共享、运营共享、投研共享四大合作领域 [8] - 通过开放平台输出产品、金融和服务能力 [8]
财富管理再加速,招行宣布:零售AUM突破16万亿!
中国基金报· 2025-08-24 10:35
核心观点 - 招商银行零售AUM突破16万亿元 成为国内首家达成此里程碑的股份制商业银行 标志着财富管理战略进入新阶段 [1] - AUM增长呈现明显加速度 从首个5万亿耗时9年缩短至最近5万亿仅用3年多 2024年增量达1.61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1][2] - 财富管理业务结构持续优化 存款占比低于30% 非货基金与理财保有规模稳居同业首位 代销保险存量保费突破1万亿元 [1][3][4] AUM增长态势 - 零售AUM达成三个5万亿里程碑用时分别为9年、5年和3年多 呈现显著加速趋势 [1][2] - 2022-2024年零售AUM分别为12.12万亿元、13.32万亿元和14.93万亿元 2023-2024年增量分别为1.2万亿元和1.61万亿元 [2] - 2025年最新AUM突破16万亿元 较2024年底增长超1万亿元仅用7个月 上半年增量创历史新高 [1][3] 业务结构优化 - 构建理财、基金、保险、私募、海外、黄金、存款七大产品线 实现AUM与收入结构均衡发展 [4] - 零售AUM中存款占比不足30% 客户在基金、理财、保险等产品配置意识增强 [4] - 公募非货基金和理财保有规模持续同业第一 零售代销保险存量保费规模突破1万亿元 [1][3][4] 客户服务体系建设 - 服务个人客户超2亿 "TREE资产配置服务体系"累计服务客户破千万 覆盖活钱、稳健、进取、保障四大需求 [1][4][6] - 智能财富助理"AI小招"升级为智能银行管家 实现售前-售中-售后全周期服务链路覆盖 [6][7] - 推出"指数通"、"跨境金融"、"全能定投"等APP跨品类服务专区 提供一站式财富管理体验 [7] 跨境金融创新 - 推出"跨境理财通2.0"升级服务 首创银行业"南向通"线上开户功能 [6] - 2024年5月推出首张境内外人民币结算万事达借记卡 6月上线"跨境支付通"功能 [6] 开放平台生态 - 与160余家合作伙伴开展深度合作 深化渠道共享、信息共享、运营共享、投研共享四大协同机制 [8][9] - 通过输出产品、金融及服务能力 构建大财富管理生态圈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