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跨境支付通
icon
搜索文档
直击香港金融科技周 | 跨境支付过程“丝滑”,AI应用落地提速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4 18:35
"以数据、人工智能、韧性、代币化(DART)为核心四大策略,涵盖40个项目及措施,旨在构建安全 高效的数据生态,助力各行业应用智慧金融,引领香港从着重实用性、加快应用金融科技的2.0时代迈 入更有前瞻性的3.0时代。"开幕论坛上,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余伟文公布香港"金融科技2030"蓝图。 11月3日,"香港金融科技×StartmeupHK创业节2025"开幕。《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展会现场注意到, 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和跨境支付等备受关注。 记者在现场也见到了"跨境支付通"带来的便利化。展会上,工作人员演示了在香港工作、定居的用户, 可以汇款至内地,用户可以收款至内地微信钱包和内地超200家银行账户,1分钟内即可到账。 得益于"跨境支付通",内地与香港居民,只需在手机上输入对方号码,就可以轻松进行跨境汇款和支付 等操作。 "放眼未来,每个电子钱包可能都需要变得更加智能化,在产品的后端满足客户的需求,而客户则可以 只专注于他们在产品的前端需要购买什么。任何在这方面做得好的电子钱包,都将引领数字经济的下一 个十年。"腾讯金融科技副总裁洪丹毅表示。 记者注意到,展会上众多企业也带来了人工智能、云计算的前 ...
陆磊最新发声,信息量大
中国基金报· 2025-11-03 20:52
10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陆磊在"香港金融科技周2025"发表演讲时表示,中国人民银行高度重视 金融科技工作,要运用金融科技赋能经济发展,同时要以高效便捷的跨境支付服务,为经济保驾护航, 以及运用数字人民币探索跨境支付新方案。 运用金融科技赋能经济发展 陆磊表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金融科技作为科技驱动的金融创新,已成为数字经济背景下,金融 发展方式和治理体系变革的重要驱动力。中国人民银行高度重视金融科技工作,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和数 据要素的双轮驱动作用,稳妥推动金融数智化转型迈上新台阶,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提供有力支 撑。 一是深化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金融应用。陆磊表示,当前,以大模型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在 内容生产、泛化迁移、逻辑推理、交互对话等能力方面,实现了跨越式提升,正在开启智能化发展新时 代。中国人民银行高度重视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等金融应用工作,研究制定"人工智能+金融"的一系列 政策,引导内地金融机构在安全合规前提下,稳妥发挥大模型智慧大脑的作用,统筹任务规划调度,串 联复杂金融业务,实现能力有效整合和业务高效协同,探索拓展金融生产的可能性边界(即PPF)。 二是全面激活金融领域 ...
陆磊最新发声,信息量大
中国基金报· 2025-11-03 20:47
金融科技赋能经济发展 - 金融科技作为科技驱动的金融创新,是金融发展方式和治理体系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需发挥人工智能和数据要素的双轮驱动作用 [5] - 深化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金融应用,研究制定“人工智能+金融”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发挥大模型作用以拓展金融生产可能性边界 [5][6] - 全面激活金融领域数据要素潜能,开展数据要素试点,引导金融机构对海量数据开展关联分析和深度应用,并发布数据安全管理办法和跨境流动合规指南 [6] - 持续强化金融科技跨境监管合作,通过签订备忘录将人民银行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与香港金管局金融科技监管沙盒联网,推出跨境创新测试项目 [7] 高效便捷跨境支付服务 - 中国人民银行高度重视与香港的跨境支付合作,以满足居民对实时、便捷、低成本跨境支付服务的强烈需求 [9] - 持续拓展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在港业务,截至今年9月底,CIPS在香港共有11家直接参与者和120家间接参与者 [9] - 积极推进两地快速支付系统互联合作,“跨境支付通”于2025年6月成功上线,提供线上快速双边本币及人民币汇款服务 [9] - 深化跨境二维码支付互联互通,建成跨境二维码统一网关作为对外合作统一接口,便利机构开展跨境扫码支付合作 [10] 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新方案 - 中国在法定数字货币研发和应用试点方面积累丰富经验,提出“无损”“合规”“互通”三大原则作为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原则 [11] - 推动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合作,基于央行合约、平等治理和区块链架构,实现多币种秒级直通式跨境支付 [11] - 依托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平台提供双边合作模式,目前已实现与香港“转数快”系统联通,使数字人民币服务覆盖香港居民 [11] - 构建“数字人民币区块链服务平台”和“数字资产平台”,通过平台联动探索资产数字化创新,提升价值流转效率与透明度 [12]
大湾区生活圈之“鲜”:一码畅行等便利举措带旺跨境跨城消费
南方都市报· 2025-10-27 13:08
大湾区一体化与消费便利化 - 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深刻改变居民消费习惯与生活方式,例如从澳门到横琴通勤仅需40分钟,从广州到香港可当日往返观看演出 [1] - “一城生活、多城消费”成为新常态,得益于“港车北上”“澳车北上”及“一签多行”等政策落地实施 [2] - 支付方式快速迭代,从早期兑换现金升级至手机二维码支付,并进一步发展到掌纹支付等生物识别技术 [3][4] 跨境支付与金融服务衔接 - 跨境支付环境快速升级,MPay(澳门钱包)等电子支付工具极大方便了日常消费,甚至本地公交也支持扫码 [3][4] - 政策积极推动入境消费,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以吸引港澳居民来粤消费,例如广东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4] - 跨境金融服务衔接加强,澳门银行在横琴设分支机构,澳门居民可凭身份证直接办理贷款,助力“琴澳一体化”发展 [7] 跨城消费模式与经济动能 - 跨城消费模式覆盖文化、旅游、观赛等多领域,例如澳门居民到珠海体验性价比高的按摩、美甲服务,内地居民赴港观看演唱会 [10][11] - 跨城流动带动相关消费增长,香港2024至2025年上半年演唱会直接消费额达34亿港元,大湾区每年文艺活动总量突破万场 [14] - 商业地标通过大型活动刺激消费,K11 MUSEA在暑期旅客平均单笔消费同比上升约30%,深圳陆路口岸通关旅客截至10月25日突破2亿人次,较去年提前40天 [14] 政策推动与基础设施发展 - 澳门特区政府推出医疗保险津贴计划,范围扩展至大湾区内地九市,补贴澳门居民参加内地基本医疗保险 [5] -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发展迅速,在横琴居住生活就业的澳门居民超28000人,澳资企业超7300户,“澳门新街坊”项目精装交付均价约每平方米3万元 [7] - 便利化举措持续优化,如“港车北上”车辆逢周二周三免预约出行,“粤车南下”准备工作进入最后阶段,十五运会将打造“观赛+旅游”消费新场景 [14][15]
人民币支付占比冲到 3.17%!跨境花钱不用换汇,这些变化太实在
搜狐财经· 2025-10-24 09:54
人民币全球支付地位提升 - 人民币在全球支付中的占比达到3.17%,排名第五 [2] - 支付占比较八月出现显著增长 [3] 个人跨境支付便利化 - 通过手机银行进行跨境汇款可实现秒到账且免手续费 [2] - 云南试点的“跨境支付通”业务在三个月内处理了数千笔业务 [2] - 在东南亚等地的旅游消费场景中,商户开始直接接受人民币支付 [2] - 在香港等地消费可使用人民币直接扫码支付,体验与境内无异 [4] 企业跨境结算与风险管理 - 企业通过CIPS系统进行人民币跨境支付,例如一笔五百万元的资金调动可快速完成 [3] - 采用人民币结算帮助企业和个人代购规避了汇率波动风险,即“减少货币错配风险” [3] - 进口商品因采用人民币结算降低成本,使终端消费价格更为实惠 [3] 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与应用拓展 - 跨境收付业务中约一半使用人民币,无需经过美元中转 [2] - 全球有超过八十个国家的央行将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 [3] - 上海的原油期货交易已支持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 [3]
金融助全运:跨境汇款即时到账,吉祥物钥匙扣“碰一碰”完成支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3 15:08
南方财经记者了解到,数字人民币不仅在结算方面更加便捷、优惠,同时,境外人员可通过外币现钞和 护照便捷申领数字人民币硬钱包,提升境内消费的便捷性。借助十五运会的应用场景,数字人民币将得 到进一步的普及推广。 除数字人民币便捷支付外,在全运会期间,市民还可享受系列优惠服务。工商银行广州分行行长助理杨 扬在接受南方财经等媒体采访时表示,银行不仅发行十五运会主题信用卡、借记卡以及特许贵金属产品 和数字藏品,赛事期间还将限量推出专属区域特色理财产品和全运定期存单,满足公众各类金融需求。 此外,作为广东赛区官方票务合作伙伴,银行将提供便捷购票服务,实现"金融+赛事"一站式体验。 此外,为助力赛事举办,工商银行还将为赛事保障关键领域提供融资支持,设立普惠专项信贷额度,助 力十五运会赛事小微企业发展,并投入消费补贴,开展优质景区、热门商户促消费活动,满足企业和市 民多层次金融需求。 第十五届全运会是首次由粤港澳三地联合举办的大型体育赛事,对跨境支付提出了更高要求。据了解, 今年年中,工商银行推出"跨境支付通"业务,支持香港与内地用户通过手机银行实现汇款"即时到账", 无需线下办理,有效解决传统跨境汇款手续繁、到账慢的痛点,为 ...
深化金融业高水平开放 积极参与全球金融治理 ——《金融时报》访中国人民银行国际司(港澳台办公室)负责人
金融时报· 2025-10-22 17:37
全球金融治理参与 - 通过二十国集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清算银行、多边开发银行及东盟与中日韩等区域机制推动全球金融治理格局构建 [1] - 持续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改革并推动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上海中心 [1] - 2025年5月东盟与中日韩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批准在清迈倡议下引入可人民币出资的快速融资工具 [1] - 提出法定数字货币跨境基础设施建设"无损、合规和互通"三原则并已成为基本准则 [2] - 积极推动二十国集团在债务处置、跨境支付、加密资产监管、发展普惠金融等领域工作 [2]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化 -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方向为弱化对单一主权货币过度依赖及扩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的国际使用 [2] - 2022年5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人民币在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中的权重由10.92%上调至12.28%保持第三位 [3] - 人民币国际地位稳步提升有助于推动国际货币体系向多元、均衡、公平方向改革 [2] 内地与香港金融合作 - 强化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功能包括优化跨境人民币业务政策体系及发挥人民币清算行、货币互换安排机制作用 [4] - 2025年支持香港金融管理局设立1000亿元人民币贸易融资流动资金安排为在港商业银行提供低成本资金来源 [4] - 债券通北向通和南向通相继于2017年和2021年开通 2024年债券通债券被纳入香港金管局人民币流动资金安排合格抵押品 [5] - 2025年优化南向通机制延长结算时间便利购买多币种债券并拓展内地投资者范围 [5] - 2023年北向互换通上线 2025年允许境外机构使用债券通债券缴纳互换通保证金并延长合约期限增加品种 [5] - 截至2025年8月末互换通累计成交名义本金8.2万亿元人民币较上线初期增长9倍 [5] - 2025年6月跨境支付通上线 截至2025年7月末共处理超70万笔汇款涉及总额逾40亿元人民币 [6]
李家超:创新科技、金融贸易、基建联通三轨并进 共建世界级一流湾区
智通财经网· 2025-10-16 15:33
创新科技发展 - "深圳-香港-广州"集群在《全球创新指数》世界百强创新集群中首次排名全球第一 [1] -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香港园区第一期首三座大楼已落成,租户正陆续进驻,预计今年年底前正式进入营运阶段 [1] - 香港政府已推出河套香港园区第一期余下用地的选定地块征求私人发展计划,并争取在今年内完成第二期发展规模及产业分布规划 [1] 金融贸易联通 - 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中,香港继续位列全球第三,与第一名纽约和第二名伦敦的分数差距分别收窄至2分和1分 [2] - 2023年底香港资产及财富管理业务总值突破35万亿港元,同比增长13%,相当于本地生产总值的11倍 [2] - 深圳市人民政府自2021年起每年在香港发行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累计发行总额达260亿元人民币,广东省人民政府也于去年首次在香港发债 [2] - 香港政府本月正式成立内地企业出海专班,整合多个机构服务有意开拓海外市场的内地企业 [2] 基建网络联通 - "跨境支付通"于今年六月推出,为两地居民及机构提供即时小额跨境支付服务 [3] - "港车北上"计划已实行超过两年,至今已有超过10万辆香港私家车参与 [3] - "粤车南下"计划最快下个月实施,入境市区部分将以每日100个名额的小规模开始,每辆粤车留港最多三天 [3] - 香港国际机场入股珠海机场,并推动"海空货物联运"模式,内地货物可在东莞就地安检、经水路直送香港上机,东莞空港中心第一期永久设施今年底起分阶段完成 [3][4]
勇立潮头向未来(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
人民日报· 2025-10-06 05:52
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定位与成就 -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是重大国家战略,旨在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2][3] - "十四五"时期大湾区经济总量跃上14万亿元,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建设迈出坚实步伐[3] - 大湾区以不到全国0.6%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1/9的经济总量[29] 基础设施硬联通 - 深中通道通车一年日均车流量超8.64万车次,约占跨珠江口车流总量1/5,将珠江两岸车程减至半小时以内[6][7] - 黄茅海跨海通道与港珠澳大桥衔接构成"超级通道",连接江门、珠海、澳门、香港4座城市[7] - 广佛南环、佛莞城际等"四线贯通"横跨5座城市,广深港高铁实现"公交化"运营,澳门轨道交通接入广东高铁网,"轨道上的大湾区"加速形成[9] - 今年上半年广深港高铁运送跨境旅客1503.2万人次同比增长16.1%,横琴口岸出入境旅客超1390万人次同比增长33.4%,港珠澳大桥通关量破千万比2024年提早25天[10] 规则机制软联通 - 跨境支付通上线,AlipayHK、MPay接入大湾区核心城市地铁公交系统,港澳居民电子钱包覆盖约200个跨境小程序[12] - "港车北上""澳车北上"政策优化,"粤车南下"积极筹划,粤港澳"三地一锁计划"、跨界车辆信息管理综合服务平台等政策落地[12] - 深港跨境数据验证平台帮助在港经营内地企业获取贷款近亿港元,金融领域"债券通"升级、"跨境理财通"优化,187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跨境通办"[25][26] - 前海合作区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3008.8亿元同比增长8.6%,进出口总额7066.5亿元同比增长42.4%,实际使用外资266.5亿元同比增长7.4%[27] 科技创新协同 - 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院运营的科创成果转移转化基地已有34个创业项目落户,打造"前店后厂"模式[15] -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实质推进高端科研项目超200个,集聚科技企业440余家、科研人员超1.5万人,PCT专利申请量超1700件[16] - 中国散裂中子源向全球科学家开放,约1/5用户来自粤港澳,在粤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达10个[17] - "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在《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百强创新集群中首次排名全球第一[19] 产业与市场开放 - 广东合兴食用油有限公司持续增资扩产,规划建设农副产品深加工基地,将更多内地优质产品带入港澳市场[12] - 深港青年梦工场自2014年成立已孵化创业团队1450家,其中港澳台及国际团队1028家,逾20万港澳居民在广东工作生活[13] - 2024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达成签约项目1933个,资金总额2.26万亿元,吸引埃克森美孚、巴斯夫等世界500强企业[28] - 今年上半年珠三角九市进出口总值达4.38万亿元同比增长4.3%,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20.1%创历年同期新高[28]
湖北跨境支付通结算规模超2亿元
证券时报· 2025-09-16 10:17
跨境支付通业务试点情况 - 中国人民银行湖北省分行组织6家试点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等)开展跨境支付通业务推广活动 [1] - 截至8月底湖北省累计办理跨境支付通业务3.4万笔,总金额达2.17亿元人民币 [1] - 南向便利化汇款业务量2.87万笔,金额1.94亿元人民币,占业务总量的84.4% [1] - 北向便利化汇款业务量0.53万笔,金额0.23亿元人民币,占业务总量的15.6% [1] 业务实施时间节点 - 跨境支付通系统于6月22日正式上线运行 [1] - 业务推广和办理数据统计截止时间为8月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