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灾难化思维
icon
搜索文档
“夹着恨的爱”:我们还能相信别人的好意吗?
虎嗅· 2025-06-26 07:40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 (ID:jdxl2000),作者:品听,编辑:崇衫,原文标题:《"夹着恨 的爱":关系中的隐性创伤与信任困境》,题图来自:AI生成 剑桥大学曾做过一个糖水试验,揭示了一个深刻的心理机制:当甜美的糖水反复与腹痛刺激关联,小鼠 会永久避开所有含糖液体。 这种"条件性厌恶"在人类情感世界中有着惊人的相似——那些曾在"善意"中尝到伤害的人,往往对所 有"好"产生本能排斥。这种防御机制的背后,藏着潜意识对"陷阱"的警惕,也折射出人际关系中给予与 接受的复杂心理博弈。 从糖水实验到情感防御:创伤如何改写信任程序 1. "甜蜜陷阱"的早期印记 童年时期如果经历过"有条件的爱",比如"给你买这么贵的东西,你必须考第一",会在潜意识形成"好 意=附带伤害"的神经链接。 成年后,这种早期创伤会表现为:面对同事主动分享的零食,第一反应不是感谢,而是警惕"他是不是 有求于我";收到伴侣的礼物时,本能怀疑"这是在补偿之前的争吵吗"。 2. 防御机制的自我强化 行为经济学中的"损失厌恶"心理在此被放大:一次被借钱不还的经历,可能让人拒绝所有借贷请求;一 段以"为你好"为名的控制型关系,会让人对所有关心产生" ...
我为什么总是习惯看空这个市场,心理问题?
集思录· 2025-06-19 21:29
这个市场强势震荡了许久,而我早早就不看好这个市场,特别是特朗普的贸易战开打的那颗 大阴线,甚至前面的连续下跌的时刻。 为此,我也有意识的和身边积极操作的朋友做了一些交流,不过我从他们身上总能感受到盲 目的乐观,也几乎没有风险控制的意识,事实上行情在发展中,但是他们操作的一些股票已 经套牢了,所以我也告诫他们,大势虽然看起来还行,个股的风险可一点不少。也甚至去听 一些看多的股评,去倾听他们的逻辑,但是很难改变我的想法。 我的这个习惯让我躲过了不少风险,我之前甚至有点沾沾自喜,因为每次大底出现的时候我 都是空仓的,我想只要我确认大盘放量我就可以收获满满,实际上在弱势连续下跌的过程 中,我都会选择适当的操作,可是一旦大盘涨起来,我反而前怕狼后怕虎,总是不相信可以 持续上涨,或者因为上涨过于快速,又担心回调的风险。 我不知道在集思录这边有多少人可以理解,共情我这个行为,并且可以有效的帮助我克服这 方面的问题,我昨天晚上思考这个心理问题的时候,想到了一个名词,灾难化思维,有道理 吗。 其实我对目前的震荡市场运用一些低吸操作并盈利是有一些信心的,也做过一些统计,当然 还是担心自己不能止损,承受损失,甚至小资金都不行,对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