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片上治理机制
icon
搜索文档
从芯片制造流程看如何植入后门
环球网资讯· 2025-08-15 13:21
美国政府芯片追踪技术 - 美国政府为应对先进芯片设备或产品转运至中国的情况 在某些产品中植入位置追踪器 [1] - 去年美国提出的"片上治理机制"包含对芯片的"追踪定位"功能 被芯片专业人士视为植入"后门"的一种方式 [1] - 芯片制造流程中可能被植入"后门"的具体环节未被详细披露 但技术实现路径与追踪定位功能相关 [1] 芯片行业技术安全 - 外媒爆料显示 美国政府对芯片产品的监控手段已从出口管制升级至硬件层面的追踪技术植入 [1] - "后门"植入技术可能通过芯片制造流程中的特定环节实现 涉及供应链安全风险 [1] - 行业技术发展出现新动向 芯片功能设计从性能优化转向包含监管强制功能 [1]
最新!美国政府被曝在出货时偷装追踪器,防止AI芯片转运到中国,戴尔、超微等公司可能已知情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5 08:56
每经编辑|程鹏 8月14日,据央视新闻援引路透社8月13日独家报道,有消息人士爆料称,美国政府在使用了AI芯片的部分科技产品货运中植入了秘密追踪器,试图追踪 可能被转运至中国的相关产品。 美国科技行业记者克里斯蒂娜·帕齐内维洛斯说,安装这类追踪器有时仅需行政部门批准。值得注意的是,戴尔、超微等销售含有英伟达芯片服务器的公 司对追踪器可能已知情,但均未回应媒体的相关询问。 不过,消息人士还表示,目前美国政府可能还未对单个芯片加装追踪器,因为芯片级监控需嵌入信号软件,相当于把每颗芯片变成"信标",技术更复杂。 央视 新闻 CMC 国际时讯 芯片级追踪需要嵌入 能够发送信号的软件 去年美国提出的"片上治理机制"包含对芯片的"追踪定位"功能,芯片专业人士告诉记者,这就是植入"后门"的一种。"后门"是如何被植入的?记者用一条 芯片制造流程带你谭清楚。 最近,关于英伟达H20芯片"后门"的事情讨论很多。专业人士表示,"追踪定位""远程关闭"等功能从技术上完全可以实现。顺着这几项功能往下挖,记者 发现,美国曾经就人工智能芯片开"后门"的事情有过一整套系统性的考虑。美方还特别提到,如果企业配合美国政府安"后门",那美国政府可 ...
英伟达H20出口许可条件曝光,芯片收入的 15%上交美国政府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8-11 09:11
半导体出口许可证与收入分成协议 - AMD和Nvidia获得中国半导体出口许可证,但需将在中国销售芯片收入的15%上交给美国政府 [3] - 这是首次有美国公司同意与政府分成作为获得出口许可的条件 [3] - 美国政府尚未决定如何使用这笔资金 [3] 英伟达H20芯片争议 - 中国官媒批评H20芯片存在安全风险,可能通过"后门"被远程关闭 [4][5] - 英伟达否认存在后门,称不会允许远程访问或控制 [4] - 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约谈英伟达,要求说明芯片安全风险问题 [6] H20芯片技术缺陷 - H20整体算力只有H100的20%,GPU核心数量减少41%,性能降低28% [7] - H20能效比约为0.37TFLOPS/W,不满足0.5TFLOPS/W的节能标准 [7] - 无法满足万亿级大模型训练需求 [7] 美国对AI芯片的控制策略 - 美国设计"片上治理机制"协调芯片设计、生产、制造各环节 [7] - 英伟达AI芯片已广泛部署片上治理所需功能,部分尚未激活 [7] - 可能放宽对"中国低风险客户"出口作为激励措施 [7] 行业动态与公司行动 - 英伟达CEO黄仁勋与特朗普会谈后,美国商务部开始发放许可证 [8] - H20成为美国安全官员与英伟达争论焦点,涉及中国军事发展担忧 [8] - 英伟达认为阻止出口会迫使中国加快创新 [8]
美国如何给芯片安“后门”
是说芯语· 2025-08-10 15:00
英伟达H20芯片安全风险分析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就H20算力芯片漏洞后门安全风险约谈英伟达公司[3] - 英伟达声明芯片不存在"后门"、终止开关和监控软件[6] - 美国政府曾通过"Clipper芯片"事件要求AT&T植入加密后门[6][7] 芯片后门技术实现方式 - 硬件后门通过在芯片设计或制造时植入具有特定功能的逻辑电路实现[11][12] - 软件后门通过在软件中植入具有破坏或窃密功能的指令实现[12] - H20芯片可通过电源管理模块植入远程关闭电路实现定时关闭功能[14][15] - 修改固件引导程序可根据地理位置信息限制芯片启动或性能[16] 片上治理机制功能 - 许可锁定功能可使违规芯片因无法更新而失效[20] - 追踪定位功能通过地标服务器交互反映芯片位置[20] - 使用监测功能记录芯片状态和计算量等关键信息[20] - 使用限制功能控制芯片在大型计算机中的使用[20] H20芯片性能问题 - H20整体算力只有H100的20%[27] - GPU核心数量比H100减少41%[27] - 性能降低28%无法满足万亿级大模型训练需求[27] - 能效比仅0.37 TFLOPS/W未达0.5的节能标准[28] 美国政策动向 - 美国众议员提出法案要求强制在出口管制芯片中加入后门[8] - 报告显示英伟达AI芯片已广泛部署片上治理所需功能[21][23] - 美国可能通过放宽对"中国低风险客户"出口来激励企业配合[23]
玉渊谭天独家观察:美国如何给芯片安“后门”
新浪财经· 2025-08-10 12:26
英伟达芯片后门争议 - 英伟达声明芯片不存在"后门"、终止开关和监控软件 [3] - 公司提及1992年"Clipper芯片"事件作为历史参照 [1][3] - 美国政府近期推动法案要求芯片企业加入后门功能 [3] 芯片后门技术实现方式 - 硬件后门可通过电源管理模块植入远程关闭电路 [6] - 固件引导程序修改可实现地理位置限制功能 [8] - 软件后门通过CUDA生态系统更新植入指令 [8][9] - 片上治理机制已部署多项控制功能但未完全激活 [12] H20芯片性能分析 - 算力仅为H100的20% [17] - GPU核心数量比H100减少41% [17] - 能效比0.37TFLOPS/W低于节能标准0.5TFLOPS/W [18][19] - 无法满足万亿级大模型训练需求 [17] 美国政府管控措施 - 法案要求芯片加入追踪定位和远程关闭功能 [6] - 通过预先市场承诺激励企业配合后门设置 [14] - 协调盟友控制先进人工智能芯片产业链 [14] 行业生态影响 - CUDA生态系统覆盖全球90%人工智能研究机构 [8] - 美国通过硬件和软件生态系统塑造AI霸权 [11] - 建设自主可控的软件生态系统成为替代关键 [11]
美国如何给芯片安“后门”
虎嗅· 2025-08-10 12:15
芯片安全争议 - 英伟达声明其芯片不存在"后门"、终止开关和监控软件[1][2] - 美国政府要求芯片企业加入"后门"功能,包括"追踪定位"和"远程关闭"[8][10] - 硬件"后门"可通过电源管理模块或固件引导程序实现定向控制[13][14] 技术实现路径 - 硬件"后门"通过物理电路实现,如切断电源或限制性能[13][14] - 软件"后门"利用CUDA生态系统更新时植入指令,可实现信息收集[16][18][19] - 片上治理机制已部署在主流芯片中,具备许可锁定、使用监测等功能[25][27] 产品性能分析 - H20芯片算力仅为H100的20%,GPU核心减少41%,性能降低28%[33] - H20能效比0.37TFLOPS/W,未达到0.5TFLOPS/W的节能标准[36][37] - 芯片不符合中国绿色转型要求,无法满足大模型训练需求[35][38][39] 行业生态影响 - CUDA覆盖全球90%人工智能研究机构,形成400万开发者生态[17] - 美国通过协调产业链企业实现芯片控制,可能放宽对特定客户出口限制[30] - 建设自主可控的软硬件生态系统是应对霸权的关键路径[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