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特殊目的载体(SPV)
icon
搜索文档
美日关税协议细节披露:日本投资5500亿美元,特朗普决定投向,“长期90%利润”归美国
华尔街见闻· 2025-09-07 11:55
投资规模与结构 - 日本承诺向美国进行5500亿美元战略投资 投资期限至2029年1月19日[1][4] - 投资通过特殊目的公司(SPV)形式运作 由美国或其指定机构管辖[4][5] - 资金将精准投向七大关键战略领域:半导体 制药 关键矿产 造船 能源(含管道) 人工智能及量子计算[4][8] 治理机制与控制权 - 投资决策权高度集中于美方 美国总统对投资项目拥有最终决定权[1][2] - 美国商务部长担任投资委员会主席并遴选成员 委员会无日方代表参与[2][4] - 日方仅能通过咨询委员会提供建议 无实际决策能力[2][4] 资金约束与执行机制 - 日本需在美方提出项目后约两个月内回应并汇拨资金[4][7] - 日本拒绝出资将面临美国征收新关税的风险[1][4][7] - 美国投资加速器办公室负责项目执行管理 执行主任由商务部长任命[4] 利润分配模式 - 初期利润按50/50比例分配直至日本收回全部初始投资[4][5] - 本金回收后利润分配调整为美国90% 日本10%[4][5] - 该结构使日本投资性质类似于附带长期收益的债务安排[5][6] 产业协同与优先权 - 日本企业在项目供应链中享有优先于同类外国公司的待遇[1][4][7] - 投资重点推动日本企业进入高风险高战略意义领域 如440亿美元阿拉斯加LNG项目[8]
让版权资产“动”起来:版权类RWA项目实操流程全解析
搜狐财经· 2025-09-02 22:07
版权类RWA定义与本质 - 将现实世界中的版权资产通过法律、技术和金融结构设计映射到区块链上,生成对应的数字通证(Token)[1] - 不同于NFT,版权RWA通证通常是同质化的(FT),可拆分、可组合,侧重于金融属性表达,代表可分割的收益权[3] - 通证代表底层版权资产或其收益权的价值,而非凭空创造的加密货币[4] 核心操作流程 - 资产筛选需选择价值稳定、有清晰现金流、权属清晰且易于评估的版权资产,例如拥有长期稳定播放收益的音乐版权库[8] - 合规确权需通过法律团队对版权进行尽职调查,明确所有权人、有效期及潜在抵押或纠纷[8] - 经济模型设计需确定通证代表的权益类型(所有权或收益权)、收益分配方式(如季度分红)及通证总量与资产估值的锚定机制[8] - 法律结构通常通过设立特殊目的载体(SPV)持有版权资产,并将SPV收益权映射到链上通证,实现风险隔离[8] - 技术实现需选择合适区块链并开发智能合约,编码经济规则(如自动分红分配),且代码需经安全审计[8] - 通证发行后可在合规平台进行交易流通,后续需持续管理资产(如版权授权、收入结算)并定期公布运营数据[8] 核心价值与优势 - 激活流动性:将难以分割交易的版权资产转化为可7x24小时全球交易的数字资产,极大提升资金效率[11] - 发现真实价值:通过市场公开交易为版权资产提供更高效、更公允的定价机制[11] - 创新融资模式:无需传统质押或出售所有权,即可通过出让部分收益权快速募集资金[11] - 流程自动化与透明化:智能合约自动执行分账,规则透明,减少人为干预和信任成本[11] 行业应用前景 - 版权类RWA是一套融合法律、金融与技术的成熟解决方案,为版权资产价值流动开辟新航道[10] - 为优质版权资产持有者提供通往全球资本市场的数字化创新路径[10]
AI投资者的警告:对AI的“错失恐惧症”正在催生巨大泡沫
36氪· 2025-08-28 20:22
SPV在AI投资热潮中的角色与运作模式 - 特殊目的载体(SPV)是为特定目的设立的法律实体 通常以有限责任公司或信托形式存在 核心运作模式是投资者将资金汇集至独立法律实体 由它代表众人投资于难以直接触及的科技公司股份 SPV自身不开展实质经营 完全系于所投单一资产或交易[3] - SPV通过让散户投资者购买热门AI公司零散股份 极大降低投资门槛 但可能在不透明情况下推高本已高昂的AI公司估值[3] - 随着OpenAI和Anthropic等AI领军企业估值飙升至数千亿美元 由众多临时SPV构成的"平行市场"正在急速膨胀[3][7] SPV市场快速扩张的驱动因素 - 利用投资者生怕错失AI时代红利的"错失恐惧症"(FOMO) 吸引大量渴望分一杯羹的资金涌入[3][6] - 数字营销服务公司Autograph联合创始人提到最近五天收到五份针对同一家公司的不同SPV投资邀请[8] - 私人投资平台Carta上的SPV数量从2019年到2024年增长116%[11] SPV收费结构与成本问题 - 在新出现的SPV架构中 管理人设置"第三层"SPV 每一层都在收取费用 成本最终全部转嫁投资者[8] - 支持AI公司的SPV收费高达16% 某些多层SPV总管理费甚至达到20%[8] - 每增加一层就多收5%到10%管理费 外加10%或20%利润分成 费用叠加后即便公司估值翻倍 SPV投资者最终收益可能仅剩25% 而直接投资收益可能高达80%[9] SPV存在的风险与监管问题 - 投资者离原始投资越远 当公司发生流动性事件时偿付顺序位置越不明确[10] - 多层SPV结构难以摸清实际控制方 投资者退出困难[10] - 由于底层实体网络复杂 投资者可能无从察觉是否暴露于不良行为者风险中 第三层完全可能是个骗局[10] AI公司对SPV的官方态度 - OpenAI公开发文指出未经授权SPV可能使投资变得毫无价值 某些所谓SPV销售不会得到公司承认 最终可能完全不具有经济价值[5] - Anthropic在最近一轮估值达1700亿美元融资中 要求部分风投机构避免使用SPV[5] - 头部AI公司已公开提醒投资人需警惕SPV骗局[6] 行业专家对SPV的批评观点 - 知名风投家比尔·格利提出原则:"真正的朋友不会劝你投SPV 它们总带点不靠谱的气质"[4] - 风投人萨拉·郭指出对AI实验室所有权的疯狂追逐催生出一批多层SPV经纪人 他们其实跟公司毫无关系 只是处在食物链最底层[8] - 风投家格利认为SPV盛行违背风投基本理念 感觉更像是在变现人脉而不是真正下注 对前期不出资投资者来说就像免费赌博[10] SPV对AI行业发展的潜在影响 - SPV推高AI公司估值 制造泡沫 最后可能影响到用户买到的AI产品和服务[6] - 随着数十亿美元持续涌入AI领域 越来越多人担心泡沫正在形成 今天急于上车的投资者未来可能面临严重损失[11] - 如果通用人工智能(AGI)未能很快实现 行业可能最终迎来崩盘[12]
欧盟计划“没收”俄资产援乌,欧洲清算中心紧急警告!
金十数据· 2025-07-15 16:04
欧盟计划利用冻结俄罗斯资产增加对乌克兰援助 - 欧洲清算中心持有1910亿欧元被冻结的俄罗斯央行资产,欧盟委员会考虑通过再投资获取更高收益以增加对乌克兰援助 [1] - 欧洲清算中心目前通过各国央行对俄罗斯资产产生的现金进行再投资,七国集团利用这些收益支持向乌克兰提供的500亿美元贷款 [1] - 由于欧洲央行降低利率,资产利润下降,欧盟提议将现金转移到风险更高的资产类别以获取更高收益 [1] 欧洲清算中心对欧盟计划的担忧 - 欧洲清算中心CEO警告增加投资风险等同于"没收",可能招致莫斯科报复并损害机构在金融体系中的关键地位 [1] - 创建特殊目的载体(SPV)转移俄罗斯央行资产将意味着"没收"现金,但无法免除对俄罗斯央行的归还责任 [2][3] - 欧洲清算中心面临超过100起关于被冻结俄罗斯资产的诉讼,包括寡头和其他受制裁实体的资产 [3] 资金支付与潜在风险 - 欧洲清算中心去年向乌克兰支付40亿欧元,今年已支付18亿欧元 [2] - 俄罗斯已没收属于欧洲清算中心客户的330亿欧元资产,这些资产此前被冻结在莫斯科的中央证券存管机构 [3] - 欧洲清算中心托管超过40万亿欧元资产,是欧洲最大的中央证券存管机构 [3] 欧洲清算中心的其他计划 - 欧洲清算中心支持欧盟整合分散资本市场的倡议,将为27个成员国投资者提供"单一接入点" [4] - 公司赞成对中央证券存管机构进行更集中监管,这是欧盟资本市场倡议的关键要素 [4]
全球家办疯抢军工创业公司股权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3-26 21:33
市场地位与估值变化 - 安杜瑞尔在私人股份交易所的排名从第五位升至第四位,仅次于SpaceX、字节跳动和OpenAI [1] - 买家愿意以每股56.67美元的价格购买股份,公司估值达363亿美元,过去六个月增长63% [5] - 去年夏天最后一次融资时估值为140亿美元(每股21.74美元),当前估值涨幅显著 [5] - CNBC报道公司正洽谈将估值翻倍至280亿美元,进一步刺激市场兴趣 [6] 二手股份需求与供应 - 早期投资者收到大量购买股份的咨询,过去六个月需求激增 [3][4] - 风险投资商、家族办公室和对冲基金是主要买家,但供应有限 [4] - 交易私人公司股份需中间人且流程复杂,通常耗时数周 [4] - 部分买家通过特殊目的载体(SPV)规避公司限制,2025年Q1 SPV交易量已超去年全年 [11][12] 公司控制与市场反应 - 安杜瑞尔严格控制股票,明确禁止二手交易 [9][10] - 尽管需求旺盛,实际交易量极少,因公司限制严格 [9] - 部分投资者因估值过高(如330亿美元报价)拒绝购入,但此类情况属少数 [14][15] - 国防科技行业整体需求强劲,地缘政治等因素推动投资兴趣 [14] 驱动需求的核心因素 - 公司签署的有利可图合同、创始人魅力及政策环境共同推动需求 [13] - 国防科技领域被视为明确且被广泛接受的投资机会,二手市场兴趣显著增加 [14] - 其他国防初创公司(如Armada、Castelion等)也面临强劲需求 [14] - 投资者认为公司财务数据扎实且支持者背景强大 [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