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模拟与电源管理
icon
搜索文档
华虹公司(688347):25Q2主要运营指标持续改善,产能爬坡有望带动业绩改善
华金证券· 2025-08-10 22:33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 [2] - 当前股价为64.75元(2025-08-08) [2] - 总市值111,983.54百万元,流通市值26,401.81百万元 [2] 核心观点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169.94/198.53/229.04亿元,同比增速18.1%/16.8%/15.4% [1][5]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93/11.89/15.38亿元,同比增速82.1%/71.6%/29.3% [5] - 2025Q2销售收入达5.66亿美元,同比增长18.3%,环比增长4.6%,毛利率10.9%优于指引(7%-9%) [4] - 2025Q2产能利用率达108.3%,付运晶圆1,305千片(折合8寸),同比增长18% [4] 运营与财务表现 - 2025Q2中国区收入占比83%(4.70亿美元),同比增长21.8%,主要来自电源管理、超级结及模拟产品需求 [4] - 功率器件收入1.67亿美元(同比+9.4%),模拟与电源管理收入1.61亿美元(同比+59.3%) [4] - 预计2025Q3营收6.2-6.4亿美元,毛利率10%-12% [4] - 2025E毛利率18.8%,2027E提升至21.7% [5] 产能与技术 - 上海三座8英寸厂月产能17.8万片,长期超负荷运转(2024年利用率均超100%) [4] - 无锡两座12英寸厂规划月产能17.75万片(华虹无锡9.45万片/华虹制造8.3万片),当前处于爬坡阶段 [4] - 工艺覆盖0.35μm-40nm,专注嵌入式存储、功率器件、模拟与电源管理等特色工艺平台 [4] 市场与战略 - 产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工业智造、物联网等领域 [5] - 协同国际客户需求,推进12英寸产线产能爬坡以实现技术生态升级 [4]
中芯国际、华虹公司同时发布业绩,两大晶圆厂满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8 14:00
中芯国际业绩表现 - 公司第二季度销售收入22.09亿美元,环比下降1.7%,同比增长16.2% [2] - 毛利率为20.4%,环比下降2.1个百分点 [2] - 产能利用率92.5%,环比增长2.9个百分点 [2] - 按技术平台划分,模拟与电源管理收入增长显著,同比上升59.3%至1.611亿美元,占总收入28.5% [3] - 功率器件收入占比最高达29.5%,同比增长9.4%至1.667亿美元 [3] - 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储器收入同比增长2.9%至1.411亿美元 [3] 华虹公司业绩表现 - 公司第二季度销售收入5.661亿美元,同比增长18.3%,环比增长4.6% [4] - 毛利率10.9%,超出指引 [4]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800万美元,同比上升19.2%,环比大幅上升112.1% [4] 行业动态 - 两大晶圆厂第二季度销售收入均实现同比高两位数增长 [2] - 华虹公司产能利用率超过100%,中芯国际接近满产 [2]
华虹公司(688347):涨价、扩产、收购,华虹进入成长新阶段
天风证券· 2025-06-19 19:2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华虹公司“买入”评级,目标价 76.88 元,当前价格 49.57 元 [5][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看好华虹公司长期发展,基于新一轮涨价周期带动盈利、9 厂扩产提供成长性、收购华力微提升综合竞争力三点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股价复盘 - 华虹半导体股价对盈利水平/C4C 趋势敏感,2020 - 2021 年对盈利水平敏感,2022 年至今跟随科创芯片指数,关注价格周期和 C4C 趋势 [14] 华虹半导体:大陆特色工艺晶圆代工龙头 - 历史可追溯到 1997 年的华虹 NEC,现是全球领先特色工艺纯晶圆代工企业,专注特色工艺技术创新,产品用于新兴领域 [1][20] 看好新一轮涨价周期对公司盈利水平的带动 - 1Q25 产能利用率达 102.7%,二三季度旺季需求旺,4 月起中美关税变动使成本上升,行业有涨价预期,华虹有定价能力转嫁成本提升盈利 [2][25] - 华虹 ASP 和产能利用率同向变动,ASP 提升带动毛利率增长,新一轮涨价周期有望提升 ASP 改善盈利 [28] 看好 9 厂扩产提供的成长性 - “国产替代”背景下国内半导体产业链自主可控需求迫切,我国芯片自给率低,成熟制程产品国产替代需求大 [34] - 华虹无锡二期(9 厂)聚焦车规级芯片制造,月产能 8.3 万片 12 英寸生产线,总投资 67 亿美元,2024 年 12 月建成投片,若单价 1350 美元、产能利用率 95%,将带来 12.77 亿美元远期营收 [3][36] 看好收购华力微(5 厂)后公司综合竞争力提升 - 华虹集团承诺 2026 年 8 月 7 日前将华力微注入华虹半导体,华力微是大陆第一条 12 英寸全自动集成电路芯片制造生产线,工艺覆盖 65/55 和 40 纳米,月产能 3.8 万片,收购后将增强产能和技术实力 [4][39] - 截至 2025 年 6 月 15 日,华力微电子持有华力集成(6 厂)54%股权和华虹成都 51%股权,后续资产安排值得关注 [41] 盈利预测 - 预计 25 - 27 年总产能不变,九厂全年平均产能分别达 10/30/70 千片每月,2028 年有望满载,产能利用率维持 100%附近,ASP 分别同比增长 +9%/+5%/+2%,营收达 172/204/244 亿元,归母净利润达 8.01/12.86/19.85 亿元 [45][46] 估值 - 华虹公司适合 PB 估值,考虑盈利波动和新厂扩建,选取中芯国际/华润微/芯联集成为对标公司,2025 年平均 pb 为 3.19,保守给华虹公司 A 股 2025 年 3.0xPB 估值,对应目标价 76.88 元 [5][48]
华虹半导体(1347.HK):新厂投产影响当季盈利
格隆汇· 2025-05-16 14:03
财务表现 - 1Q25收入5 41亿美元 同比增长17 6% 环比持平 主要受益于晶圆交付量增加 [1] - 1Q25毛利率9 2% 环比下降2 2个百分点 贴近上季指引下限 新产线投产折旧是主因 [1] - 1Q25股东应占利润0 04亿美元 同比大幅下降(1Q24为0 3亿美元) 研发工程片开支增加及汇兑损失是主因 [1] - 25Q2收入指引5 5-5 7亿美元 毛利率指引7-9% 新产能折旧影响突出 [1] 产品结构 - 1Q25嵌入式存储/独立存储/功率器件/模拟与电源管理/逻辑及射频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9%/38%/14%/4%/35% [1] - 功率器件收入占比30% 本季同比增速转正(此前连续五季负增长) 超级结和MOSFET产品需求回升 [1] - 模拟及电源管理收入占比25% 需求增长动能保持 嵌入式存储收入占比24% 本季增速放缓 [1] 产能与定价 - 无锡二期12寸产能稳步爬坡 预计2025年底达4万片/月 2026年中完成8 3万片/月总产能 [2] - 1Q25整体产能利用率102 7% 持续保持满载状态 [2] - 1Q25晶圆均价环比下降1%至419美元 8英寸产线价格压力仍存但后续降价空间有限 [2] - 预计2025/2026年晶圆均价分别增长6%/5%至444/465美元 12寸产线均价仍有提升空间 [2] 盈利预测 - 调整2025/2026年毛利率预测至10 5%/15% 新厂折旧高峰与均价改善因素并存 [2] - 上调2025-2027年收入预测至24/29 2/33 7亿美元 股东净利润预测至0 9/2 7/3 6亿美元 [2] - 目标价上调至37港元 基于2025年1 2倍市净率(近十年中枢水平) [2]
华虹半导体1347-更新报告-20250514
第一上海证券· 2025-05-14 14:33
公司基本信息 - 华虹半导体股票代码为1347,股价31.60港元,目标价37.00港元,较当前股价有17.09%的涨幅[2] - 已发行股本17.19亿股,市值545.46亿港元,每股净资产29.50港元[2] - 主要股东为华虹集团(20.25%)、华鑫投资(13.22%)、上海联合投资(11.01%)[2] 盈利情况 - 2023 - 2027年总营业收入分别为22.86亿、20.04亿、24.02亿、29.21亿、33.76亿美元,变动分别为 - 7.7%、 - 12.3%、19.8%、21.6%、15.6%[3] - 2023 - 2027年股东净利润分别为2.80亿、0.58亿、0.92亿、2.75亿、3.65亿美元,变动分别为 - 45.1%、 - 82.1%、57.9%、148.1%、59.5%[3] 1Q25经营情况 - 收入5.41亿美元,同比增长17.6%,环比持平,毛利率9.2%,环比下降2.2pcts,股东应占利润0.04亿美元[4] - 不同技术平台产品表现分化,功率器件收入同比转正,模拟及电源管理需求增长动能保持,嵌入式存储增速放缓[4] 产能与价格 - 无锡二期12寸产能预计25年底达成4万片月产能,2026年中完成全部8.3万片月产能,1Q25整体产能利用率102.7%[4] - 调整25/26年晶圆代工均价至444/465美元,分别增长6%/5%,相应调整25/26年毛利率至10.5%/15%[4] 评级与风险 - 调整公司2025 - 2027年收入为24/29.2/33.7亿美元,股东净利润为0.9/2.7/3.6亿美元,目标价至37港元,维持买入评级[4] - 面临扩产不及预期、需求不及预期、汇率变动等风险[4]
九厂放量有望推动收入稳步增长
华泰证券· 2025-05-13 15: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华虹“买入”评级,目标价 43.0 港币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看好公司产能持续饱满,12 英寸产能稳步爬坡,后续有望增厚收入;全年价格或稳健,ASP 随着产品组合改善存在上升空间;模拟和电源管理收入稳健增长,受益于关税下国产化趋势加速 [1] 各部分总结 华虹 1Q25 业绩回顾 - 营收 5.41 亿美元(YoY:+17.6%,QoQ:+0.3%),达指引中值,得益于晶圆出货量增加;毛利率 9.2%,同比+2.8pct,环比-2.2pct,符合指引 9% - 11%;展望 Q2,营收指引 5.5 - 5.7 亿美元(中值环比+3.5%),毛利率 7 - 9%,受折旧影响 [1][16] 盈利预测 - 维持 2025/2026/2027 年收入同比+8.2%/+13.1%/+11.7%至 21.68/24.53/27.39 亿美元,预计净利润同比-10.0%/+57.7%/+17.6%至 0.52/0.82/0.97 亿美元 [18] 1Q25 业绩会议要点回顾 - 收入 5.41 亿美元(YoY:+17.6%,QoQ:+0.3%),达指引中值,因晶圆出货量增加;毛利率 9.2%,同比+2.8pct,环比-2.2pct,符合指引;1Q25 资本支出 5.11 亿美元,4.78 亿用于华虹制造、1840 万美元用于华虹无锡、1430 万美元用于 8 寸 [20] 2Q25 和 2025 业绩展望 - 预计 2Q25 收入 5.5 - 5.7 亿美元(环比+1.7% - +5.4%),毛利率 7% - 9%;Q1 大致符合预期,Q2 延续,下半年有不确定性但预估不差于 2024 年;消费市场弱,工业市场健康,AI 业务强劲,汽车市场库存调整后增长;第二条 12 寸产线稳步爬坡,年中 20 - 30kwpm,年底超 40kwpm,明年 Q1 60kwpm 左右,年中满载 70kwpm;暂未看到关税对经营重要影响,80%客户是国内设计公司,产品多国内消费,Q1 美国客户收入增加且产品主要中国销售 [21] 业绩板块回顾 - 8 英寸晶圆:1Q25 收入 2.06 亿美元(同比-5.2%,环比-8.9%),占总收入 38.0% [22] - 12 英寸晶圆:1Q25 收入 3.10 亿美元(同比+40.8%,环比+8%),占总收入 57.3% [24] - 1Q25 各技术平台贡献收入: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储器营收 1.30 亿美元(YoY+9.3%,QoQ-5%),受益于智能卡芯片和 MCU 产品需求;独立式非易失性存储器营收 0.43 亿美元(YoY+38.0%,QoQ-7%),受益于闪存产品;功率器件营收 1.63 亿美元(YoY+13.5%,QoQ-1%),受益于 MOSFET 产品需求;逻辑及射频营收 0.67 亿美元(YoY+4.0%,QoQ-1%);模拟与电源管理营收 1.37 亿美元(YoY+34.8%,QoQ+12%),受益于电源管理芯片需求 [26] 估值方法 - 2014 年来华虹股价区间震荡,对应 0.5 - 3.5 倍一年期前向 BVPS;以台积电、联电等代工企业为可比公司;维持目标价 43.0 港币,基于 1.5 倍 2025 年 PB(低于可比公司均值 2.6 倍,因预期 ROE 较低) [29] 晶圆代工行业展望 - 中芯国际指引 2Q25 营收环比下滑 4% - 6%,受 Q1 厂务一次性突发事件和设备验证问题影响;华虹指引 2Q25 营收 5.5 - 5.7 亿美元(中值环比+3.5%),毛利率 7 - 9%;联电指引 Q2 UTR 环比+1pct 至 70% [12]
华虹半导体(01347):九厂放量有望推动收入稳步增长
华泰证券· 2025-05-13 11:1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华虹“买入”评级,目标价 43.0 港币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看好公司产能持续饱满,12 英寸产能稳步爬坡,后续有望增厚收入;全年价格或稳健,ASP 随着产品组合改善存在上升空间;模拟和电源管理收入稳健增长,受益于关税下国产化趋势加速 [1] 各部分总结 行业展望 - 中芯国际指引 2Q25 营收环比下滑 4%-6%,受 Q1 厂务一次性突发事件和设备验证问题影响;华虹指引 2Q25 营收 5.5 - 5.7 亿美元(中值环比 +3.5%),毛利率 7 - 9%;联电指引 Q2 UTR 环比 +1pct 至 70% [12] 华虹 1Q25 业绩回顾 - 营收 5.41 亿美元(YoY:+17.6%,QoQ:+0.3%),达指引中值,得益于晶圆出货量增加;毛利率 9.2%,同比 +2.8pct(产能利用率提升),环比 -2.2pct(受新产线折旧影响),符合 9% - 11%指引;展望 Q2,营收指引 5.5 - 5.7 亿美元(中值环比 +3.5%),毛利率 7 - 9%,受折旧影响 [1][16] 盈利预测 - 维持 2025/2026/2027 年收入同比 +8.2%/+13.1%/+11.7%至 21.68/24.53/27.39 亿美元,预计 2025/2026/2027 年净利润同比 -10.0%/+57.7%/+17.6%至 0.52/0.82/0.97 亿美元 [5][18] 1Q25 业绩会议要点回顾 - 收入 5.41 亿美元(YoY:+17.6%,QoQ:+0.3%),达指引中值,得益于晶圆出货量增加;毛利率 9.2%,同比 +2.8pct(产能利用率提升),环比 -2.2pct(受新产线折旧影响),符合 9% - 11%指引;1Q25 资本支出 5.11 亿美元,4.78 亿用于华虹制造、1840 万美元用于华虹无锡、1430 万美元用于 8 寸 [20] 2Q25 和 2025 业绩展望 - 预计 2Q25 收入 5.5 - 5.7 亿美元(环比 +1.7%~+5.4%),毛利率 7% - 9%;Q1 大致符合预期,Q2 预计延续,下半年有不确定性但预估不比 2024 年差;消费市场偏弱,工业市场健康,AI 相关业务强劲,汽车市场库存调整后将继续增长;第二条 12 寸产线稳步爬坡,第一阶段年中预计达 20 - 30kwpm,年底超 40kwpm,明年 Q1 预计达 60kwpm 左右,明年年中达满载 70kwpm,第二阶段爬坡速度更快;目前暂未看到关税对经营产生重要影响,80%客户是国内设计公司,大部分产品在国内消费,Q1 来自美国客户的收入有所增加,产品主要在中国销售 [21] 业绩板块回顾 - 1Q25 8 英寸晶圆收入 2.06 亿美元(同比下降 5.2%,环比下降 8.9%),占总收入 38.0%;12 英寸晶圆收入 3.10 亿美元(同比上升 40.8%,环比上升 8%),占总收入 57.3% [22][24] 1Q25 各技术平台贡献收入 - 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储器营收 1.30 亿美元(YoY+9.3%,QoQ - 5%),受益于智能卡芯片和 MCU 产品需求增加;独立式非易失性存储器营收 0.43 亿美元(YoY+38.0%,QoQ - 7%),受益于闪存产品增加;功率器件营收 1.63 亿美元(YoY+13.5%,QoQ - 1%),受益于 MOSFET 产品需求增加;逻辑及射频营收 0.67 亿美元(YoY+4.0%,QoQ - 1%);模拟与电源管理营收 1.37 亿美元(YoY+34.8%,QoQ+12%),受益于电源管理芯片需求增加 [26] 估值方法 - 2014 年来华虹股价整体维持区间震荡,对应 0.5 - 3.5 倍一年期前向 BVPS;采取台积电、联电等代工企业作为可比公司;维持公司目标价 43.0 港币,基于 1.5 倍 2025 年 PB(低于可比公司均值 2.6 倍,主因预期 ROE 较低) [29]
华虹半导体有限公司_招股说明书(注册稿)
2023-07-05 17:36
发行相关 - 本次拟发行股份不超过433,730,000股,不超过发行后总股本25%,发行后总股本为1,741,877,031股[5][59] - 拟上市交易所和板块为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5] - 保荐人(主承销商)为国泰君安证券、海通证券[5] - 本次发行拟募集资金180亿元,华虹制造(无锡)项目拟用125亿元[39] 业绩数据 - 2022年资产总额4,787,661.43万元,营业收入1,678,571.80万元,净利润272,545.62万元[62] - 2022年资产负债率42.48%,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6.30%,研发投入占比6.41%[62] - 2023年1 - 3月营业收入437,430.04万元,同比增长14.90%[51] - 预计2023年1 - 6月营业收入85 - 87.2亿元,同比增长7.19% - 9.96%[54] 研发情况 - 报告期研发费用分别为73,930.73万元、51,642.14万元和107,667.18万元[24] - 2022年末研发人员1,195人,占总人数比例17.68%[68] - 截至报告期末拥有与主营业务相关发明专利4,141项[68] 市场与业务 - 报告期消费电子领域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61.77%、63.73%和64.52%[27] - 2021年台积电占全球晶圆代工市场约50%份额,公司工艺节点处于55nm成熟制程[28] - 2022年功率器件金额522,589.99,占比31.36%;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储器金额520,497.63,占比31.23%[64] 风险因素 - 科创板公司研发投入大、经营风险高、业绩不稳定、退市风险高[1] - 公司主要生产设备和原材料部分向境外采购,出口管制政策调整或影响生产[33] - 公司是控股型公司,依赖子公司股利分配,子公司无法分配股利将影响资金需求[35] 股权结构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308,147,031股[5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国泰君安实际控制人上海国际间接持股4.88%,海通证券重要关联方上海国盛间接持股4.88%[57] -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拟以不超过30亿元参与战略配售,待股东大会审议[61] 历史沿革与子公司 - 2005年公司注册成立,已发行股份数为1股,每股面值0.01美元[119] - 截至招股书签署日,公司有8家子公司、7家参股公司,无分公司[150] - 上海华虹宏力2022年总资产4,886,695.72万元[153]
华虹半导体有限公司_招股说明书(注册稿)
2023-05-26 07:04
发行相关 - 本次拟发行股份不超433,730,000股,不超发行后总股本25%[5][58][197] - 发行后已发行股份总数不超1,734,921,585股,含A股不超433,730,000股、港股1,301,191,585股[5] - 发行股票类型为人民币普通股(A股),无面值,均为新股[5] - 保荐人是国泰君安证券、海通证券,拟上市上交所科创板[5] 业绩总结 - 2023年1 - 3月资产4,943,625.98万元,较2022年末增3.26%;负债1,888,103.35万元,降7.15%;所有者权益3,055,522.63万元,增10.95%[49] - 2023年1 - 3月营收437,430.04万元,较2022年同期增14.90%;扣非归母净利润100,130.55万元,增68.93%[51] - 2023年1 - 3月经营现金流净额101,219.24万元,降20.29%;投资现金流净额 - 148,926.00万元,降95.29%;筹资现金流净额180,532.52万元,增11,588.66%;现金及等价物净增加额125,494.63万元,增148.01%[53] - 2022年营收1,678,571.80万元,净利润272,545.62万元[60] - 报告期内营收分别为673,702.63万元、1,062,967.75万元和1,678,571.80万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0,545.75万元、165,999.74万元和300,861.26万元[89] - 报告期内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17.60%、27.59%和35.59%,呈上升趋势[91] 业务数据 - 报告期内研发费用分别为73,930.73万元、51,642.14万元和107,667.18万元[24] - 报告期各期消费电子领域收入分别为410,113.51万元、670,625.64万元和1,075,329.63万元,占比分别为61.77%、63.73%和64.52%[27][78] - 2022年主营业务收入1666674.99万元,功率器件收入522589.99万元占比31.36%,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储器收入520497.63万元占比31.23%[63] 未来展望 - 预计2023年1 - 6月营收区间约85.00 - 87.20亿元,同比增7.19% - 9.96%[54] - 预计2023年1 - 6月归母净利润区间约12.50 - 17.50亿元,同比增3.91% - 45.47%[54] - 预计2023年1 - 6月扣非归母净利润区间约11.50 - 16.50亿元,同比增2.93% - 47.69%[54] 风险提示 - 科创板公司研发投入大、经营风险高、业绩不稳定、退市风险高[1] - 公司治理制度与境内A股上市公司在利润分配等方面存在差异[29][30] - A股公众股东诉讼维权有不确定性,可能承担额外成本[31] - 公司受境内外监管,违规可能面临处罚[32] - 主要生产设备和原材料部分境外采购,出口管制政策调整可能影响生产[33][34] - 依赖境内运营子公司股利分配,子公司无法分配股利将影响资金需求[35] - 执行股票回购等稳定股价措施可能受外汇管制措施限制[36] 募集资金 - 本次发行拟募集资金180亿元,华虹制造(无锡)项目拟用125亿元,占比69.44%;8英寸厂优化升级项目、特色工艺技术创新研发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分别拟用20亿元、25亿元和10亿元,占比分别为11.11%、13.89%和5.56%[39] 股东情况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306,836,740股[56][113][122][199]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国泰君安实控人上海国际间接持股4.88%,海通证券关联方上海国盛间接持股4.88%[56] - 发行前华虹国际持股347,605,650股,比例26.60%;发行后持股数不变,比例19.97%[197] - 发行前鑫芯香港持股178,705,925股,比例13.67%;发行后持股数不变,比例10.27%[197] - 发行前联和国际持股160,545,541股,比例12.29%;发行后持股数不变,比例9.22%[197] - 发行前其他港股股东持股619,979,624股,比例47.44%;发行后持股数不变,比例35.62%[197] - 发行后其他A股股东持股433,730,000股,比例24.92%[197] 子公司情况 - 上海华虹宏力2022年总资产4,886,695.72万元、净资产2,879,618.40万元、营业收入1,677,837.62万元、净利润290,520.79万元[146][148] - 华虹无锡2022年总资产3,141,854.59万元、净资产1,570,579.77万元、营业收入676,591.99万元、净利润 -57,787.04万元[149][150][151] - 无锡置业2022年末总资产116983.40万元,净资产 - 1726.43万元,净利润 - 2305.87万元[152][153] - Grace Cayman 2022年末总资产51476.95万元,净资产48079.67万元,净利润3.37万元[157][158][159] - 力鸿科技2022年末总资产32197.05万元,净资产3523.22万元,营业收入734.18万元,净利润 - 1644.32万元[160][161] - HHGrace Japan 2022年末总资产337.01万元,净资产302.31万元,营业收入59.52万元,净利润2.75万元[162][164] - HHGrace USA 2022年末总资产1660.23万元,净资产1018.16万元,营业收入1168.53万元,净利润45.93万元[165][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