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消费

搜索文档
临期商品为何卖不动?原来是“抠门”标签在作怪
36氪· 2025-07-02 14:42
全球临期商品浪费现状 - 全球每年被丢弃的废弃物高达21.2亿吨,其中超过30%的食物因临近保质期被浪费[1] - 2020年中国临期食品市场规模已超过47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市场[2] - 大型连锁超市处理临期库存时首选价格促销,折扣力度最高达80%,吸引30%-90%的目标消费者[1] 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研究 - 实验显示购买临期商品的顾客"抠门指数"达4.10分(满分7分),显著高于普通商品购买者的3.09分[3] - 当选择公开时仅27.52%选临期商品券,保密情况下比例升至41.67%,社交压力导致吸引力下降14个百分点[4] - 内隐联想测试发现人们潜意识将临期商品与"吝啬"负面词汇快速关联[3] 营销策略效果对比 - "聪明消费"广告点击率4.61%,显著高于"便宜商品"版本的3.22%,前者提升32%点击率[5] - 环保宣传组平均选择2.69件临期商品,显著高于折扣组的2.06件和对照组的1.82件[6] - 超过60%消费者对临期产品持负面印象,主要源于显眼的价格折扣[2] 行业解决方案建议 - 叙事重构:使用"可持续消费""反食物浪费"替代"便宜"等词汇[9] - 私密化购物:设置隐私保护选项、独立商品区域和无接触服务[10][11] - 专门店铺策略:建立临期商品专卖店形成消费圈层[12] - ESG整合:公布减碳数据、开展零浪费活动、与环保组织合作[13][14] - 定价技巧:采用"限时特惠"替代具体折扣,会员专享价和捆绑销售[15] 行业认知转变 - 临期商品困境反映消费决策受社交形象焦虑影响[16] - 将临期消费重新定义为理性选择和社会责任行为[6][16] - 零售商需平衡促销效果与消费者心理负担[8]
中国消费市场十大新常态——从生存焦虑到理性繁荣的进化
搜狐财经· 2025-06-25 16:35
中国消费市场转型关键节点 - 消费市场正经历从底层逻辑到行为模式的深刻进化,"理性繁荣"成为新趋势 [1] 01 财务谨慎主义 - 29%家庭收入未恢复至疫情前水平,25-34岁年轻职场人群收入缩水达30.1% [3] - 非刚需消费品类大幅收缩,耐消品市场复苏乏力 [3] 02 健康霸权时代 - 健康成为消费决策首要关注点,消毒清洁品类增长35.8% [5] - 健康属性重构竞争格局,涉及功能饮料、益生菌食品、天然成分护肤品等品类 [5] 03 环保消费觉醒 - "限塑令"政策推动环保消费意识觉醒,消费者更注重可降解包装等实际体验 [7] 04 刚需升级 - 食品消费增33.8%、日用品消费增26.5%,呈现"理性繁荣悖论" [9] - 刚需品类向"多元刚需"转型,如食品饮料因健康需求升级,日化品类因抗菌要求精致化 [9] 05 理性购买决策 - 73.6%消费者认为"产品质量有保障"是好品牌核心特征,58.6%看重"价格亲民" [11] - 性价比内涵从绝对低价转向"高品质低价" [11] 06 宅场景固化 - 在家健身人群增长55.6%,外出健身仅增3.9%,"宅经济2.0"时代到来 [13] - 即饮咖啡、家庭装零食、健身器材等居家场景产品迎爆发机遇 [13] 07 年龄消费断层 - 16-34岁群体居家行为大增,25-34岁尤为明显 [16] - 35-59岁中老年人外出场景恢复正增长,受社交健康需求驱动 [16] 08 渠道权力转移 - O2O模式成为核心纽带,年轻人偏好外卖/电商,中老年偏好生鲜到家/社区团购 [18] - 便利店因"即时满足"需求受年轻人青睐 [18] - 企业需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渠道网络,实现全域零售 [20] 09 低线城市反超 - 三四线城市"娱乐""社交"类消费增速反超一二线,对"激情""潮流"产品需求更高 [21] - 低线城市布局体验式消费场景(连锁影院、主题餐厅)成新增长点 [23] 10 本土认同升维 - 国货追捧从文化符号(1.0阶段)升级为对"华为芯片"等技术突破的认可(3.0阶段) [24] - 本土制造成为品质新代名词,企业需从文化赋能转向技术创新 [24]
个护市场新宠:液体香皂何以逆势增长?
凯度消费者指数· 2025-05-26 11:09
液体香皂市场概述 - 液体香皂作为个人清洁护理领域的新品类,兼具传统香皂的清洁力与沐浴露的温和性,主打天然、环保和功能性 [2] - 2024年中国一线至三线城市液体香皂销售额同比增长55%,成为个护领域增长最快的细分品类 [2] - 液体香皂的核心卖点包括便携性高、使用体验好、成分透明和化学添加剂少 [2] 增长驱动因素 - 存量替代机遇:传统香皂消费者向液体香皂迁移 [4][5] - 增量开拓机遇:沐浴消费群体向多功能皂液产品转化 [4][5] - 渗透率提升:2024年一至三线城市购买液体香皂的家户数量同比增长45% [5] 健康与环保趋势 - 62%的中国消费者积极改善身体健康,液体香皂的氨基酸表活、植物提取物和抗菌功能符合健康需求 [6] - 液体香皂均价0.058元/克,较传统固体香皂溢价18%,体现高端定位和消费者支付意愿 [6] - 欧盟禁塑令与中国"双碳"目标推动液体香皂的低碳化包装与可循环设计 [6] 渠道变革 - 线上渠道倾向性指数达151,销售额同比增长47%,兴趣电商(如抖音)表现亮眼 [7] - 线下小业态渠道(小型超市、便利店、杂货店)销售额同比激增122%,占线下整体份额提升至25% [7][8] - 渠道趋势呈现线上兴趣化、线下场景化,厂商需强化内容种草与区域定制化运营 [8] 消费群体特征 - 高收入新中产群体贡献超四成市场份额,中产家庭倾向性指数达134 [9] - 年轻有孩家庭和中老年家庭是主要购买人群,分别关注健康保障和便捷体验 [9] 竞争格局升级 - 技术突破:如上海药皂运用分子包裹技术实现99.9%高效除菌,购买家户规模同比增长86% [10] - 场景颗粒化:如舒肤佳推出"四合一"多场景便捷使用概念 [10] - 价值符号化:如蜂花与故宫文创合作,罗意威添加个人定制和环保理念 [10] - 70%产品集中在除菌功能,同质化风险累积 [10] 未来发展趋势 - 液体香皂高端化、功能化、环保化趋势不可逆转 [11] - 应用边界有望从传统个人护理场景向其他清洁场景拓展,形成多场景协同驱动 [11]
科尔尼全球合伙人刘晓龙出席2025全国糖酒会主论坛,暨《全球食品饮料行业趋势洞察报告》首发
科尔尼管理咨询· 2025-03-25 17:51
行业背景与会议概述 - 食品饮料行业正经历深刻变革,消费者需求多元化和市场格局重塑成为主要特征 [1] - 第112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主论坛以"探索产业创新 引领行业发展"为主题,探讨行业新挑战与发展机遇 [1] - 全国糖酒会始于1955年,是中国食品酒类行业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展会 [1] 全球食品饮料行业趋势框架 - 行业趋势可分为三类:已成熟(如0糖产品)、快速商业化(15个重点趋势)和萌芽阶段(如3D食品打印) [3] - 建议企业双轨布局:聚焦当前商业化价值领域+前瞻性布局突破性技术方向 [3] - 消费者需求升级为健康、环保、个性化、场景化与价值认同的多维驱动 [17] 市场趋势 - 全球食品饮料市场过去5年保持稳步增长,呈现区域性分化特征 [11] - 北美市场因健康环保关注获得更高溢价,东亚市场依靠产品迭代满足细分需求 [11] 消费者趋势 - 健康理念从"成分减法"转向多维度综合价值体系,关注营养成分类型区分(如认可不饱和脂肪) [15] - 全球90%+消费者期望饮食更健康,50%+美国消费者主动采取健康管理措施 [16] - 环保关注延伸至全产业链,消费者倾向选择本地食材和支持减少食物浪费的品牌 [19] - 需求圈层化从人口特征转向身份认同,茶百道非遗营销案例体现文化认同强化 [21] - 跨文化融合趋势显著,消费者渴望更深层次的文化共振而非品类微创新 [24] 产品趋势 - 营养精细化:产品按生命阶段/生活方式定制,雀巢推出针对GLP-1使用者的功能品牌 [30] - 食品功能化:从生理调节转向心理健康,出现含GABA的减压助眠产品 [33] - 植物基革命:从替代品转型为独立品类,应用扩展至烘焙/零食/调味品领域 [35] - 场景细分化:从时空维度转向文化/生活方式维度,产品成为社交货币和身份符号 [37] - 食物科技化:生物技术/AI应用于产品开发,出现无动物乳蛋白和基因编辑蔬果 [39] - 配方重构:因原料价格上涨,企业采用替代(如椰子油代可可)和减量策略 [41] - 创新多主体:从单一品牌方扩展至全产业链协同,抖音商家二次营销案例 [43] 企业趋势 - 消费者需求捕捉:从粗放式转向数据驱动+用户共创+社交聆听的全周期管理 [49] - 精准管理:基于人群特征构建立体增长体系,通过细分模型优化产品组合 [50] - 渠道深化:全链路数字化协同,渠道转型为品牌消费者互动关键触点 [53] 行业展望 - 国际品牌已通过产品创新/场景重塑抢占先机,国内市场仍具巨大增长潜力 [55] - 建议本土企业结合优势深挖需求,把握跃升机会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