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腾格里沙漠织就153公里“绿围脖”
人民日报· 2025-07-01 06:36
腾格里沙漠锁边工程完成 - 宁夏境内腾格里沙漠东南缘长约153公里、宽10至38公里的固沙锁边带顺利完成锁定 [4] - 该工程由百余名工人参与,采用扎制草方格的方式实施 [4] - 工程完成后将在黄河上游筑起重要生态屏障,对遏制沙漠扩张、保护黄河安澜、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具有重大意义 [4] 生态治理成效 - 中卫市累计完成荒漠化综合治理156万亩 [5] - 在沙漠区域种植葡萄、红枣、金银花等经济作物12万亩,打造苹果基地7.9万亩 [5] - 采用"板上发电、板下修复"的林光互补模式建成光伏治沙带 [5] 文旅产业发展 - 中卫市打造"沙漠大客厅"和"星星的故乡"特色文旅品牌 [5] - 全市接待游客人数和旅游消费持续增长 [5] - 实现了从单纯治沙到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的转型 [5]
大漠深处绿意渐涌——“三北”工程攻坚战成效综述
新华社· 2025-06-05 19:56
"三北"工程进展 - 工程实施两年来完成建设任务超1亿亩 实施项目369个 三大标志性战役取得实质性进展[1] - 重点治理区实现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塔克拉玛干沙漠 科尔沁沙地 黄河"几字弯"等区域生态明显改善[1] - 国家提出用10年左右时间将"三北"工程建成功能完备的北疆绿色长城和生态安全屏障[1] 技术创新应用 - 毛乌素沙地采用自走式沙障铺设机和帘状沙障制备机 治沙机械化率达60%以上 效率提高数倍[2] - 宁夏推广"草方格+沙结皮"技术 使植被群落稳定形成时间从10-20年缩短至2年左右[3] - 全面推广29种治沙机械和滴灌节水技术 培育耐旱抗风沙的树种草种[3] 光伏治沙模式 - 内蒙古160万千瓦光储+生态治理项目实现光伏板下梭梭成活率85%以上 生态防护效益增加45%[4] - "板上发电 板下种植 板间养殖"立体模式快速发展 甘肃武威 内蒙古 新疆等地大规模应用[5] - 内蒙古计划到2030年通过新能源开发治理沙化土地1151万亩 新疆建设800公里光伏阻沙带[5] 产业协同发展 - 宁夏沙坡头从风沙重灾区发展为热门旅游地 形成沙漠越野 星空酒店等特色业态[7] - 辽宁推广"樟嫁红"模式 结合樟子松防风效益与红松经济价值[7] - 河西走廊发展肉苁蓉种植 沙漠观光 康养旅游等产业 实现经济效益反哺生态治理[7] 区域治理特色 - 内蒙古翁牛特旗建成480公里穿沙公路 两侧草方格形成锁沙"巨网"[7] - 新疆兵团创新盐碱水利用 光伏治沙与沙产业协同模式[7] - 各地根据实际需求探索生态经济协同共赢路径[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