疆品南下粤品北上
搜索文档
33万亩三师红枣喜迎丰收!“疆品南下”助甜蜜热销
南方农村报· 2025-11-18 14:33
丰收概况与产量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33万亩红枣进入丰收季,预计11月底完成采收,总产量约22万吨 [2][3] - 枣农邵晓华预计其种植的红枣亩产可达750-800公斤 [7] - 采收工作自11月2日开始,采用木杆敲击、鼓风机清杂、电动筛选机分选等方式提高效率 [8][10][11][12] 产品品质与种植技术 - 三师红枣为灰枣,具有皮薄、肉厚、核小、味甜特点,干基含糖量高于75%,含水量达22% [20][21] - 采用“树上吊干”自然风干技术,使红枣水分含量更低,便于储存运输并锁住营养 [9][21][22] - 通过精细化管护,包括科学施肥、保障灌溉(使用昆仑山雪水)、推广无人机植保等机械化技术提升品质和产量 [14][15][17][18] 销售渠道与市场拓展 - 红枣未采先订,10月24日举办的2025年“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红枣订货会上,5家企业签订协议,收购总量达2.5万吨,约占四十五团前海镇红枣加工总量的45% [28][29][30] - 借助广东援疆推动,“疆品南下”工程使三师红枣多次亮相湾区地铁、公交、大屏等地标,积累市场认可度 [35][36][39][40][41] - 广东对口援疆地区名优产品体验馆(东莞馆)已有客商问询,新枣预计12月初上架,因气温下降成为“抢手货” [43][44][45] 产业链与政策支持 - 四十五团前海镇已建成完善产业链,拥有3家核心加工企业及9条现代化生产线,年加工红枣5.5万吨,配套3万吨冷链仓储设施,实现全流程质控 [32][33][34] - 2025年红枣产业链发展实施方案发布,旨在提升本地加工能力,坚持优质优价,加强品牌建设和渠道拓展 [50][51][52][54][55] - 四十八团红枣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定,产地范围涵盖多个团场,同时师市红枣研究院成立,支持产业链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提升附加值 [58][59][60][61][62] 产区自然条件 - 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西缘,年均日照超2800小时,昼夜温差达15℃,沙质土壤富含矿物质,高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使其成为优质红枣核心产区 [47][48]
“媒体+”架桥,大湾区与新疆牛产业成功“牵手”|牛业观察
南方农村报· 2025-11-03 22:02
产业合作背景 - 粤港澳大湾区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通过"媒体+"架桥,以全国首届广东潮汕牛肉火锅文化节为契机开展牛产业联动 [1][2][3] - 南方农村报社、广东省牛产业发展促进会与新疆驻广州办事处深度对接,旨在打通产销资源,实现优势互补 [5][6][7][8] - 此次合作是推进"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工程的生动实践,重塑产业价值链 [9][10] 大湾区产业优势与短板 - 作为全国牛肉消费第一大省,广东牛肉消费量占全国近10%,年消费量达百万吨,其中广州、深圳、香港贡献超六成份额 [18][19] - 潮汕牛肉火锅等细分市场年均增速超15%,形成多层次消费需求矩阵 [20] - 已构建"屠宰分割-精深加工-冷链物流"完整产业链,政策层面享有15%税收优惠与10亿元产业协作基金 [21][22][23] - 结构性矛盾突出,2024年广东牛肉产量仅4.5万吨,自给率不足6%,65%供应依赖进口,本地养殖模式难以满足需求 [24][25][26] 新疆产业优势与短板 - 作为我国五大牧区之一,拥有12个肉牛品种,覆盖30余个县市的养殖网络已具规模 [30][31] - 截至2025年,新疆肉牛存栏量接近800万头,牛肉产量预计达90万吨,关联全区130万农牧户 [32][34] - 短板在于市场渠道与品牌溢价能力不足,地理劣势导致优质牛肉难以直达终端,产品多以原料形式流通 [35][36] 媒体+赋能模式 - 通过组织全产业链走访报道,串联新疆产区与大湾区销区,实现"从草原到餐桌"全链条品质把控 [46][47][48] - 挖掘潮汕牛肉火锅文化内涵与新疆生态养殖故事,提升产品文化价值与情绪价值,实现附加值跃升 [52][53][54][55] - 借助潮汕商人全球网络与媒体传播,打造全球化传播渠道,提升品牌溢价能力 [56][57][58] 全链条协同效应 - 形成"产地养殖-湾区加工-全国分销"高效链路,推动产业协作从"产销对接"向"生态共建"跨越 [59][60][64] - 生产端根据大湾区需求优化肉牛品种结构,加工端输出先进分割技术与冷链标准,确保品质稳定 [66][67][68][69] - 流通端利用大湾区冷链网络将新疆牛肉推向全国乃至全球市场,消费端结合文化节推出"饮食+文化+旅游"新业态 [71][72][73][74][75]
疏附奶制品:高原牧场滋养的ISTP|疆品性格图鉴
南方农村报· 2025-11-01 17:03
文章核心观点 - 疏附奶制品凭借其务实、灵活且内核强大的产业特点 如同ISTP性格 在从奶源到加工的全产业链中建立起品质优势 并借助“疆品南下”工程成功拓展至粤港澳大湾区等全国市场 [5][6][21][25][26] 奶源优势 - 奶源产自新疆喀什疏附县的帕米尔高原 草原昼夜温差大 日照充足 牧草富含蛋白质与微量元素 营养价值远超普通奶源 [3][4][7][8][9][13][14] - 当地牧民遵循传统放牧方式 让牛羊自由生长 从源头保障了奶源的优质 [11][12][13] 产品特点 - 产品线丰富灵活 包括酸甜爽口的酸奶、香脆顺滑的奶皮子、醇厚浓郁的牛奶以及创新风味的奶酪 [16][17] - 创新产品如果香奶酪或融合坚果颗粒的奶酪 深受年轻消费者青睐 体现了打破刻板印象的灵活姿态 [17][18][19] 产业链与市场拓展 - 已形成完整产业链 在牧草种植、牛羊养殖、生产加工各环节均实现标准化与可控 如建立标准化种植基地、记录产奶量与奶质、引入无菌加工设备 [21][22][23] - 借助“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工程 疏附奶制品在粤港澳大湾区及全国市场积累了良好口碑 [25][26][27]
南疆戈壁小镇重生记:村民买房有补贴,看病上学不用愁
南方农村报· 2025-09-19 15:35
文章核心观点 - 广东援疆力量支持新疆喀什伽师县西克尔库勒镇进行灾后易地重建,通过累计投入4.5亿元援疆资金,全面升级了当地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使其成为多民族群众安居乐业的现代化小镇 [7][10][11] 民生与住房改善 - 原西克尔库勒镇在2020年因6.4级地震损毁严重,于2021年获批异地重建项目,现已迁入340余户居民,户籍总人口约3.2万人 [13][14][15] - 在群众落户安置方面充分考虑多民族互嵌式布点,镇区有汉族、维吾尔族、藏族、哈萨克族等民族共同生活 [16][17] - 居民以每平方米1475元的价格购房,例如一套约90平方米的新房总价不到十万元,同时广东援疆提供现金补贴等多种安置帮助 [21][22][23] - 新建民居采用集中电供暖,取代了以往不安全且呛人的烧煤取暖方式 [25][26] 公共服务升级 - 小镇卫生院已升级为全县医疗次中心,配备援疆专家、血液透析室和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居民可通过手机下单为孩子预约接种疫苗 [27][28][30][31] - 由广东支持建设的幼儿园硬件设施跻身全县前列,广东援疆新投入328万元升级其配套设施,吸引了喀什地区其他地方的生源 [32][34][35][36] 经济发展与就业 - 广东援疆和当地政府为商铺提供首年免租金的优惠扶持政策,有商户表示日纯利润可达两三百元 [40][41] - 通过实施"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工程,广东援疆助力当地特色农产品如伽师新梅和伽师瓜拓宽销路,有居民种植4亩新梅和2亩伽师瓜,伽师瓜净赚4万元(比去年多1万),新梅赚了2万元 [44][45][46][47] - 伽师新梅品牌价值高达38.06亿元,位列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第40位,品牌影响力和价值较上年有跃升 [48][49] - 依托伽师县145万亩棉花资源,广东援疆正在小镇打造"轻纺城",引进了全疆单体最大的30万锭纺纱项目(恒邦纺织厂),预计年底运营,能为当地提供至少500个工作岗位,帮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51][52][55][56]
48小时鲜达!伽师新梅“爆单”,广东成最大市场
南方农村报· 2025-08-21 19:07
物流与销售数据 - 顺丰8月上半月累计发运伽师新梅超13万件、260吨 [4] - 广东省占顺丰新梅疆外快递业务25%份额 位居疆外市场首位 [5] - 截至8月17日伽师新梅快递业务量突破33万件 总重906吨 带动农产品销售额超2200万元 同比增长64% [18][19] 供应链与物流效率 - 采用冷链设备控温0-4°C保鲜区间 通过航空专机与冷链货车实现全国配送 [10][11][12] - 北上广深等10余城市实现48小时送达 偏远城市72小时直达 [13][15] - 广州深圳设立新梅中转仓提升配送效率 [14] 产业规模与经济效益 - 伽师县为新梅全国最大产销基地 2025年种植面积57万亩 产量41万吨 [21] - 一产产值超80亿元 带动20万人就业 [22] - 粤伽新梅现代产业园引进25家企业 构建50万吨库容冷链物流体系 [25][26] 区域合作与市场拓展 - 广东援疆与"疆品南下粤品北上"工程推动产业全链条升级 [24][25] - 线上线下协同销售模式使伽师新梅成为广东市场爆款水果 [27][28]
拓展中亚市场 粤品北上首秀新疆霍尔果斯
中国新闻网· 2025-07-05 20:26
中亚博览会及粤品北上活动 - 2025中亚商品贸易博览会在新疆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启幕[1] - "疆品南下粤品北上"广东食品走进新疆专场推介活动同期举行[1] - 活动标志着粤品首次进驻霍尔果斯 两省区商贸交流合作实现新跨越[1] 参展产品与市场反馈 - 广州 江门 清远 梅州等地企业展示冻眠荔枝 米粉 客家盐焗鸡等特色产品[1] - 清远鸡行业协会获得20笔订单 盐焗鸡产品被航空公司采购[2] - 部分品类首次面向中亚采购商亮相[1] 霍尔果斯的战略地位 - 霍尔果斯作为新疆自贸试验区核心区 是中亚经贸交流枢纽门户[2] - 广东企业借道该枢纽挺进新疆市场并辐射中亚地区[2] 展会规模与行业覆盖 - 博览会设置投资合作 中国商品 中亚商品三大核心展区[2] - 展示范围覆盖纺织服装 农食产品 日用消费品 五金机械等领域[2] 企业拓展计划 - 清远鸡企业产品已销往巴拿马 新加坡 此次计划开拓中亚市场[2] - 广东食品企业通过博览会寻找新商机 拓展销售渠道[2]
广东荔枝“抢鲜”北上新疆 受国内外客商青睐
中国新闻网· 2025-06-28 05:20
亚欧博览会"疆品南下粤品北上"主题展区 - 2025中国亚欧商品贸易博览会在新疆乌鲁木齐开幕 同步设立"疆品南下粤品北上"主题展区 [1] - 广东荔枝作为主打产品占据展区C位 百余款经典粤品同台展出 [3] - 多家大型粤企组团参展 积极对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商机 [3] 参展企业动态 - 广东中荔农业集团展品在两小时内被试吃一空 显示新疆市场对荔枝的高需求 [5] - 汕尾市隆兴源现代农业科技引进"冻眠技术" 旨在拓展中亚市场 [5] - 广东茗皇茶业展示红乌龙茶等有机茶产品 寻求经销商和采购商合作 [5] 参展产品亮点 - 展区特设荔枝科普区 展示桂味 挂绿 冰荔等经典品种 [5] - 凤凰单丛 化橘红 龟苓膏 狮头鹅等岭南特色产品同样吸引大量客商 [5] - 参展企业注重产品展示与渠道拓展并重 既展示产品也寻求商业合作 [5] 平台战略意义 - "疆品南下粤品北上"是广东产业援疆重点打造的平台 串联产业链上下游企业 [3] - 平台通过线上线下渠道融合与品牌推广 深化粤新商贸合作 [3] - 广东作为经济大省 以此平台为抓手拓展"一带一路"市场 推动两省区经济双向赋能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