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焗鸡
搜索文档
让“吃肉自由”再升级
搜狐财经· 2025-11-07 10:07
农民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砾星 赵炜 李红波 然而,面对消费端人口增速放缓、产品竞争加剧、市场结构调整的"肉达峰"趋势,以及生产端绿色健康 养殖和数字化技术重塑行业生态的叠加变化,产业大省如何积极应对? 今年7月,广东省出台《"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行动方案》,进一步深挖"媒体 +"力量助力"百千万工程",深化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加快建设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时隔月余,广东畜 牧业八大协会在行业主管部门指导下,又拿出了一份《"媒体+"赋能广东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 案》,计划通过品牌塑造与信任、产销对接与市场开拓、科技赋能与产业升级三大工程,引领全省畜牧 企业、养殖主体主动拥抱变革,再攀"肉高峰"。 白切鸡、咕噜肉、牛肉丸、烧乳鸽……提起粤菜,花样繁多的畜禽肉类菜品是食客们的心头好。数据显 示,2024年广东省肉类总产量512.4万吨,畜牧业总产值约1735.8亿元,均居全国前列。作为我国重要的 畜禽生产和消费大省,广东畜牧业规模庞大、链条完整、特色鲜明,在智慧养殖、产业集群建设等方面 优势显著。 产业: 力争三年实现六大目标 从8月14日发起倡议到22日拿出定稿,8天时间里,广东省的养猪、家 ...
上市十年,韧性生长:温氏股份如何炼成农业“长期主义者”?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31 13:01
公司十年发展概览 - 公司营收从2015年上市之初的482亿元增长至2024年跨越千亿大关 [1] - 上市至今累计向股东分红15次,总额高达301.1亿元,现金分红率60.1% [1][4] - 十年间带动全国4.3万合作农户实现户均年收入从11.1万元增至27.5万元,增长147.7% [1][7] 资本运作与财务策略 - 2024年10月公司跻身A股首批23家获得股票回购贷款企业之列,并于2025年4月单日斥资5000万元加速回购股份 [3] - 截至2024年末,公司累计回购8166万股,合计成交总金额为15亿元 [4] - 2021年成功发行92.97亿元可转债,为当时民营企业最大规模的单次可转债项目 [4] - 上市至2024年末的2334个交易日中,市值低于千亿的天数仅有123天,占比5% [3] 产业模式演进与业务拓展 - 产业模式从"公司+农户"迭代至"公司+现代养殖小区",并探索"政银企村"等多元共建模式 [5][7] - 2023年支付给合作农户的养殖收益高达108亿元 [7] - 十年间肉鸡屠宰量增长近487.7%,预制菜业务旗下的盐焗鸡产品获得"全国销售规模第一"市场认证 [7] - 2025年公司发布"温氏畜禽"与"温氏食材"双品牌新标识,标志业务重心向食材领域深度转移 [3][7] 科技创新与数字化转型 - 公司通过自主研发"温芯2号"基因芯片实现核心种源自主可控 [8][9] - 过去十年累计投入超30亿元进行数字化转型,应用云计算、大数据和AI管理养殖过程 [9] - 累计投入66亿元用于环保,发展"猪-沼-粮"循环经济,相关减污降碳技术达国内引领水平 [9] 公司治理与企业文化 - 公司实现从创业一代到"第三代"核心成员平稳进入实控人团队的有序管理传承 [10] - 深入推进"从严治企",构建完善廉洁工作体系与审计监察机制,倡导"勤干、善干、实干"作风 [10] - 近十年通过北英慈善基金会捐赠超4.7亿元,获全省性基金会5A等级认证 [11]
温氏股份:“十四五”点亮共富之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4 17:47
公司战略转型与财务里程碑 - 公司从传统畜禽养殖向“科技+全链+共富”现代化转型 [1] - 2024年营业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元规模 [1] - 加速向“食材服务商”转型,发布新标识 [3] 科技创新与效率提升 - 公司是国内唯一拥有自研猪基因芯片的企业,构建国内最大畜禽活体与基因种质资源库 [2] - 智能养殖基地实现“人管机器、机器管畜禽”,AI技术覆盖多个场景 [2] - 2021-2025年上半年,肉猪上市率从88%升至93%,肉鸡上市率从90%升至95.1% [2] - 养殖综合成本较行业平均低12% [2] - 自主培育的“天露黄鸡2号”出栏周期比优质土鸡短约10天,经济效益增加近20% [2] - 一个养殖员能管理2万只鸡,并可手机远程监控 [2] 全产业链闭环与市场拓展 - 公司形成“原料-养殖-加工-销售”全产业链闭环,实现三产深度融合 [3] - 拥有数十名名厨团队和三大央厨基地,产品经“十二道功夫”工艺 [3] - 盐焗鸡年销量突破1万吨,销量连续四年全国第一 [3] 商业模式升级与社会贡献 - “公司+农户”模式升级为“公司+现代养殖小区+农户”和“政银企村(户)”等多方共建模式 [3] - 2022年在广东云浮投资5.86亿元建设16个养殖小区,年出栏肉鸡3628万只、生猪18万头 [3] - 带动522个行政村年集体收入突破15万元 [3] - 2023年启动30个共建家庭农场,建成后将增加7亿元年产值,惠及84个自然村 [3] - 2024年推出“爱农守护”计划,为农户提供保障 [3]
广州多项标准化成果领跑全国 为新时代标准化建设贡献广州智慧
广州日报· 2025-10-20 14:30
标准化战略总体态势 - 标准化为市场划定公平起跑线并避免劣币驱逐良币,为科技创新打通转化通道并破解产学研融合难题,以强制性标准筑牢安全防线守护消费者权益,成为推动产业升级和提升城市治理水平的关键工具[2] - 标准化形成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的态势,将个人生活、行业发展、城市能级与湾区未来紧密串联[2] - 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携手各级行业主管部门以标准化战略为抓手推动标准领航行动落地,多项成果领跑全国[2] 前沿产业标准化突破 - 广州市标准化研究院牵头制定的ISO 55013国际标准是全球首个数据资产管理领域通用规则,2024年发布后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指南针,中国太平洋保险广东分公司依托该标准构建数据体系后数据安全与风险管理能力显著提升[3] - 国家新能源汽车TBT研究评议基地建立7个国外标准法规数据库,发布TBT/SPS通报及出口预警等信息5048条,并针对其他国家20份技术通报组织企业提出42条评议意见,助力车企破解贸易壁垒[3] - 亿航智能深度参与10余项国家及行业标准制定,其EH216-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系统凭借标准化优势已具备全球商业化运营资质[3] 传统产业标准化赋能 - 番禺都市型智慧渔业与渔联网标准化试点构建从实验室到池塘全流程标准体系,借助5G和AI实现大口黑鲈养殖标准化管理,填补智慧渔业标准空白[4] - 广州市从化华隆果菜保鲜有限公司选育晚熟优质品种井岗红糯并牵头制定5项全链条标准,利用冻眠标准将荔枝保鲜期延长至1年,2024年企业荔枝出口15国,2025年远销南美和中东,并带动2000余户农户年均增收5万元[4] - 莲花山景区凭借国家级旅游服务标准化试点建设以高分通过评估,景区全体员工标准化意识显著增强且管理和服务水平大幅提升[4] 湾区标准化融合建设 - 广州参与制定的湾区标准达242项,占总数的92.4%,覆盖养老、粤菜、智能家居等领域,推动三地规则软联通[6] - 南沙区启动全国首个跨境养老服务标准化试点,《养老机构认知症老年人生活照顾指南》等标准落地为大湾区养老机构提供明确指引,58项粤菜标准纳入湾区标准,广州酒家依托咕噜肉预制菜标准推动产业化[6] - 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主导的扫地机器人智能分级标准推动18家企业研发23款新品,其测试方法纳入国际标准,助力湾区企业借标出海[6] 重大活动标准化实践 - 广州构建标准化保障体系应对广交会、十五运会等重大活动,十五运会筹备中《民间龙舟竞赛组织管理规范》统一赛事规则,《大型活动志愿服务通用规范》细化仪容与话术并从全龄友好场景进行规范[7] - 截至2025年10月,广州累计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行业标准数量居全国前列,并正以《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等为指引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布局先进标准,推动湾区标准向国际标准转化[7]
广宁县首佳农业专业合作社:用手机养跑山鸡,年产值突破2000万元㉓丨聚焦兴农“新”力量
南方农村报· 2025-10-17 10:33
公司核心业务与规模 - 公司为广宁县首佳农业专业合作社,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实现养殖-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闭环 [8] - 每年销售凤凰鸡达100万只,养殖端年产值超2000万元 [6] - 合作社带动513户农户参与养殖,创造就业岗位320个,户均增收2.8万元 [6][50] 智能化养殖与科技创新 - 通过手机端APP远程调控鸡舍环境,物联网传感器实时监测温度、湿度、氨气浓度等15项指标 [2][3][4] - 与华南农业大学深度合作,开展种质资源保护、疫病防控等12项技术攻关,通过基因测序筛选优质品系,雏鸡存活率从82%提升至96% [25][26][27] - 鸡舍采用阶梯式通风设计,保障鸡群活动空间并避免土地过度开发 [27][28] 生态养殖与产品品质 - 在680亩果园竹林间进行规模化生态放养,每只鸡日均活动范围超10公里 [19][21] - 通过定制食谱促使鸡主动捕食,鸡肉肌苷酸含量达普通肉鸡的3倍,肉质紧实、脂肪分布均匀,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高端餐饮市场抢手货 [20][21][22][23] - 产出的番薯甜度达18.6% [37] 绿色生态循环农业 - 形成“鸡-肥-薯”和“果-蜜-禽”双循环系统,鸡粪经高温发酵制成颗粒有机肥,年产量达3000吨 [33][34][35] - 对比传统种植,化肥使用量减少80%,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25% [36] - “禽类粪便快速堆肥工艺”获国家发明专利,将有机肥生产周期从45天缩短至20天,能耗降低40% [37][38] 产业链延伸与市场拓展 - 投资千万元建设预制菜生产线,推出盐焗鸡、白切鸡等新品 [42] - 推进初加工产品进驻广东高速服务区及高端餐饮,打通56个高端渠道,在广州、佛山等地打响品牌 [43][44] - 采用“产品+网红+直播”模式进行线上销售,同时推进线下店面建设 [45][46] 未来发展规划 - 即将启动建设现代化多功能综合服务中心,建筑面积约4000平方米,集产业运营、农产品展销等六大功能于一体 [54] - 规划建设100米文化长廊和100亩大棚番薯基地,结合现有养殖基地发展农文旅融合的农耕研学体验活动 [55][56][57]
台风“桦加沙”袭来前,深圳超市内市民紧急囤货
第一财经· 2025-09-22 22:27
台风登陆前超市抢购情况 - 深圳宝安区沃尔玛超市出现市民抢购现象 干面 米线类食物货箱已空 面包种类基本售罄 鲜肉和蔬菜货架几乎清空 仅剩最后一盒鸡蛋待售[3] - 沃尔玛超市内牛奶等饮品供应相对充足 可存放的熏肉类 卤肉类食物和盐焗鸡仍有库存[3] - 京东七鲜超市面包货架仅剩一个产品 蔬菜种类多数售完 鲜肉类尚有部分存货 超市通过广播宣布当晚9点进行蔬菜二次补货[3] 超市应对措施 - 沃尔玛工作人员主动调配剩余商品并进行吆喝销售以加快库存周转[3] - 七鲜超市明确表示门店维持正常运营且货源充足 并通过补货机制应对突发需求[3] 事件背景 - 抢购行为由2025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登陆前预警引发 市民集中采购生活物资[3]
预制菜万亿赛道群雄逐鹿,安井、三全等A股企业谁能脱颖而出成巨头?
搜狐财经· 2025-09-13 16:11
行业概况 - 预制菜行业规模突破万亿 成为资本市场与消费市场双重焦点 [1] - 行业吸引速冻食品企业 餐饮巨头和原料供应商等各路玩家竞相布局 [1] - 竞争围绕供应链效率与品牌影响力展开 [1] 速冻食品企业布局 - 安井食品通过冷链物流与加工技术优势成为行业先行者 采用双线并进战略 [3] - 安井2018年成立冻品先生品牌专注C端市场 2021年收购新宏业新柳伍强化小龙虾供应链 2022年设立安井小厨事业部瞄准B端餐饮客户 [3] - 速冻菜肴业务2022年实现爆发式增长 形成覆盖全渠道产品矩阵 [3] - 三全食品面临速冻米面市场增长瓶颈 该领域三全思念湾仔码头合计占超60%市场份额但增速已放缓至年均5.58% [3] - 三全2014年开始为7-11等便利店供应菜肴便当 2020年行业爆发期真正发力预制菜 2022年推出微波炒饭系列实现向预制菜深水区跨越 [3] 新势力企业崛起 - 味知香以肉禽类预制菜为主 凭借近200个SKU构建产品壁垒 [3] - 思念系企业千味央厨依托百胜肯德基等大客户资源 2022年推出岑夫子等三大C端品牌完成从B端向消费市场延伸 [3] - 新势力企业通过差异化定位在细分领域建立竞争优势 [3] 餐饮企业跨界布局 - 广州酒家将预制菜作为第二增长极 其速冻盆菜盐焗鸡等粤式产品毛利率达36.18%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4] - 全聚德2021年推出30个品类预制菜产品 覆盖烤鸭川菜鲁菜三大菜系 试图通过品牌延伸破解业绩困局 [4] - 金陵饭店等老字号纷纷加入战局 推动预制菜从B端厨房向C端餐桌渗透 [4] 市场竞争态势 - 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 B端餐饮客户对成本控制要求与C端消费者对品质便捷追求构成行业发展双重驱动力 [4] - 企业需在冷链物流 产品研发 品牌建设等环节构建核心竞争力 [4] - 随着参与者持续涌入 行业洗牌期或将提前到来 留给后来者的市场窗口正在收窄 [4]
隆安优品亮相广州消费帮扶展览会 签约订单超600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8-27 20:09
展会销售表现 - 隆安县组织10家企业携22个特色产品参展 三天展销活动现场销售额达3.2万元[1] - 与48家采购商达成合作意向 签约订单总额超600万元[1] - 隆安农副产品在东部的年内销售额达1.25亿元[2] 产品市场反响 - 火龙果粉丝 排塘豆沙月饼 盐焗鸡 水牛奶等特色产品受到广州市民青睐[1] - 顾客对隆安农产品的品质和口感表示认可 认为产品兼具地方特色与现代健康理念[1] 渠道拓展举措 - 通过粤桂协作机制优选出32款隆安农特产品 采用线上+线下宣传推介组合拳[2] - 年内组织近60家(次)企业参加深圳 广州等地举办的8次农产品交易会[2] - 隆安县农业农村局调研广东区域协作帮扶产品交易中心 推动线上线下进驻事宜[1] 区域协作成果 - 深圳市福田区与隆安县双向推进协作帮扶促销费专项工作[2] - 粤桂协作优势获肯定 将持续推动优质农产品进入粤港澳大湾区市场[1] - 消费帮扶工作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2]
广东美食借道霍尔果斯闯中亚,粤新商贸合作再升级
南方农村报· 2025-07-05 22:05
粤新商贸合作升级 - 广东美食首次通过霍尔果斯进入中亚市场,标志着粤新两省区商贸交流合作迎来新跨越 [14][15] - "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工程实施以来,百款岭南美食集体亮相霍尔果斯商品贸易博览会 [15][16] - 展会现场粤味产品供不应求,多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开启粤新深化协作共拓中亚市场的新篇章 [51][52] 参展企业表现 - 清远市清远鸡行业协会盐焗鸡胗开展首日基本售罄,并找到新疆当地经销商 [11][12] - 广东膳正味食品盐焗鸡产品引发围观,计划借展会打通新疆供应链 [17][18][19] - 清远市清供优品农业竹笋系列成为"抢手货",旅游公司采购作为伴手礼 [22][23][24] - 江门市祺昊堂生物科技陈皮产品获哈萨克斯坦消费者认可 [29][30][31] - 英德市龙润农业英德红茶获外国客商高度评价,产品已通过多国有机认证 [32][33][34] 市场拓展成果 - 广东竹笙笙科技与哈萨克斯坦客商签订框架协议,计划打开中亚市场 [41][42][43] - 广东福三象食品吸引国内外客商问询,计划巩固新疆市场并拓展中亚 [46][47][48] - 多家企业通过展会与中亚客商建立联系,探寻合作商机 [45][47][48] 区域战略价值 - 霍尔果斯作为新疆自贸试验区核心区域,是连接中亚五国的枢纽门户 [38][39] - 广东优质食品借道霍尔果斯进入中亚市场,具有广阔发展空间 [39][51] - "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工程持续推进,为粤新商贸合作创造新可能 [51][52]
拓展中亚市场 粤品北上首秀新疆霍尔果斯
中国新闻网· 2025-07-05 20:26
中亚博览会及粤品北上活动 - 2025中亚商品贸易博览会在新疆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启幕[1] - "疆品南下粤品北上"广东食品走进新疆专场推介活动同期举行[1] - 活动标志着粤品首次进驻霍尔果斯 两省区商贸交流合作实现新跨越[1] 参展产品与市场反馈 - 广州 江门 清远 梅州等地企业展示冻眠荔枝 米粉 客家盐焗鸡等特色产品[1] - 清远鸡行业协会获得20笔订单 盐焗鸡产品被航空公司采购[2] - 部分品类首次面向中亚采购商亮相[1] 霍尔果斯的战略地位 - 霍尔果斯作为新疆自贸试验区核心区 是中亚经贸交流枢纽门户[2] - 广东企业借道该枢纽挺进新疆市场并辐射中亚地区[2] 展会规模与行业覆盖 - 博览会设置投资合作 中国商品 中亚商品三大核心展区[2] - 展示范围覆盖纺织服装 农食产品 日用消费品 五金机械等领域[2] 企业拓展计划 - 清远鸡企业产品已销往巴拿马 新加坡 此次计划开拓中亚市场[2] - 广东食品企业通过博览会寻找新商机 拓展销售渠道[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