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媒体+
icon
搜索文档
乡村合伙人领航!云浮云城以“媒体+”点亮花卉“美丽经济”
南方农村报· 2025-08-18 13:00
云城区花卉产业园发展 - 云城区举行省级花卉产业园(核心区)开园仪式,依托花卉产业优势打造智慧农业标杆,实现产业兴旺和农民增收 [2][3] - 产业园总规划面积约481.3平方公里,入园企业21家,实施项目15个,开工率达93.33% [15][16] - 全区花卉种植面积达6.4万亩,2024年花卉总产值达15.8亿元,带动8510户农户人均增收8680元 [17][18] "媒体+"赋能模式 - 云城区发布《"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工作方案》,通过媒体融合花卉产业全链路,撬动镇域经济与资源经济协同发展 [4][5] - 将发掘培育"新农人""土专家""带货达人"型乡村合伙人,开展直播助农和联销活动,打造乡村合伙人IP矩阵 [26][27] - 实施"媒体+市场""媒体+文化"等八大行动,破解传统农业"重生产、轻品牌"短板 [30][31] 产业合作与科技支撑 - 小聂跑法、下小白咖啡屋等乡村合伙人与当地政府签约,以合伙人机制为核心纽带 [29] - 前锋镇与广东省农科院达成合作,为花卉产业提供科技支撑 [42] - 网络红人和电商达人获颁"农产品推荐官"证书,推动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融合 [39][40] 区位优势与产业规划 - 云城区紧邻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基地临近华南花卉交易枢纽,是承接产业转移的关键筹码 [9][10] - 按照"一区一带一廊多基地"规划布局,2019年开始谋划建设,2021年获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14] - 政府将在人才、金融、财政、土地等方面提供全面保障,支持企业进驻园区 [44][45]
“媒体+”助力茂名博贺开渔领“鲜”
南方农村报· 2025-08-18 11:04
媒体传播策略 - 通过无人机航拍记录第一艘渔船离岸 通过短视频平台传播开渔叫卖声 形成全国性传播效应 [10][11] - 各大媒体全程直播"云赶海"活动 网友通过直播间沉浸式参与祭海大典等非遗文化体验 [9][18][21] - 南方农村报团队完成11场"三天两晚开渔游"直播 媒体矩阵实现开渔仪式 渔市交易 文化活动的多维度覆盖 [77] 文化旅游融合 - 开渔嘉年华推出"三天两晚开渔游" 通过旅游手册和游玩路线预热 带动酒店订单爆满和景点客流激增 [47][48] - 西葛夜市成为网红美食街 村民通过疍家特色烧烤摊实现月收入8000多元 体现文旅对居民收入的提升作用 [56][57] - 2025年上半年滨海旅游发展带接待游客超80万人次 周边营收超2000万元 旅游业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 [65][66] 渔业转型升级 - 95公斤蓝鳍金枪鱼以26.8万元成交 媒体传播推动海产品线上销售和"代购"空运模式 [40][49] - 西葛驿站通过直播间向数十万观众介绍"茂八鲜"特产 实现传统渔业向品牌化数字化转型 [42][43][46] - 构建智能化养殖工船 深水网箱和冷链物流体系 现代化海洋牧场夯实粤海粮仓根基 [62][63][64] 区域发展规划 - 茂名滨海新区依托97.67公里国际A级海岸线 以广东滨海旅游公路为轴线串联西葛驿站 博贺渔港等地标 [60][61] - 从渔港向渔港经济区跨越 建设"千年渔港 黄金海岸"特色生态渔港小镇 成为海洋强省镇域实践典范 [12][67][74] - 海洋文化基因通过新老对话传承 孩童宣言和祭海仪式通过全国媒体传播 强化文化根脉守护 [24][25][31]
从岭南大地到北国春城,“媒体+”再为吉粤“四个共享”添动能
南方农村报· 2025-08-17 13:34
吉粤农业合作与"媒体+"赋能 - 吉粤农业共享经济暨优质特色农产品推介会在第二十四届中国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交易)会期间举办 旨在加强吉粤农业交流合作 探索"媒体+"赋能吉粤合作"四个共享"发展新路径 [2][3][5][6] - 本届长春农博会以"科技农业 绿色农业 质量农业 品牌农业"为主题 吉粤推介会围绕吉粤特色农产品 吉粤合作"四个共享"及"媒体+"赋能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的广东实践等主题进行分享 [3][4] "媒体+"行动方案与政策支持 - 广东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省委宣传部联合印发《"媒体+"赋能"百千万万工程"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年)》 在全省乃至全国多地掀起"媒体+"热潮 [10][11] -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麦朝表示 吉林将积极借鉴广东"文化赋能+全媒传播+市场链接"系统经验 以"媒体+"行动为农业产业插上腾飞之翼 [14][15] 品牌建设与营销创新案例 - 广东通过文化挖掘提升价值维度 打造四会兰花"父爱如兰" 封开杏花鸡"状元鸡"等品牌IP 以及乐昌黄金柰李 遂溪仙品荔 惠来五宝等市场与品牌创建 [19][20] - "媒体+短剧"打响了化橘红品牌 "有喜事封一坛化橘红"形成消费文化 带动化橘红系列加工产品销售 [22][23] - 广东梅州金绿(兴宁鸽 陈小鸽)公司借力"媒体+"做好全域营销 让消费者从"买产品"升级为"认品牌" 优先在抖音 视频号等平台开展常态化直播带货 [38][39] 产业价值提升与战略合作 - 吉林省绿色食品协会会长郭俊英表示 "媒体+"能够整合市场 渠道与传播等资源 以文化赋能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助力吉林农产品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品牌竞争力 [25][26][29] - 广东探索"年鱼经济""年菜经济" 激发行业变革与升级 实现农产品由经济价值到文化价值 情感价值的蜕变 [41][42][43][47] - 广东与吉林携手 依托"四个共享"打造"年菜"矩阵 将吉林人参等特色农产品升级为承载文化内涵的"年菜"IP 通过媒体矩阵引爆市场 实现品牌溢价与产业价值跃升 [48][49] 企业战略转型与产品开发 - 吉林省洮南圣一金地生物农业有限公司转变产品思路 结合市场需求做产品 从追求物质价值到文化价值 实现产品内容化 打造企业IP [32][33] - 江门市新侨贵陈皮茶叶有限公司密切关注消费趋势 推出更多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养生产品 [34][35] - 吉林省中鹿中医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结合"媒体+"在梅花鹿产品开发及品牌营销上布局 进一步打响吉林梅花鹿品牌在全国的知名度 [40]
“媒体+”引爆遂溪江洪开渔周!千帆竞发共赴鲜味之约
南方农村报· 2025-08-16 15:35
活动概况 - 2025年广东遂溪(江洪)开渔文旅周于8月16日在江洪渔港码头举办,活动由遂溪县农业农村局、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指导,江洪镇人民政府主办 [6][7] - 活动以"节"为媒、"媒"为桥、"产"为核,通过全媒体传播链条做强海洋产业,助力"百千万工程" [10][11] - 开渔仪式现场有《瑞狮纳福》《渔鼓鸣航》等表演节目,气氛热烈 [14][15] "媒体+"赋能 - 活动采用"媒体+"模式,通过短视频、直播、社交平台等多端联动推广,开渔直播总观看人次近300万 [28] - 小红书等平台话题热度攀升,带动游客自发"种草",民宿、餐饮提前订满 [29][30] - "媒体+"模式助力打造"江洪渔获""遂溪海鲜"品牌,提升"甜美遂溪 渔美江洪"形象 [35][36] 经济效益 - 去年开渔周吸引游客8万人次,开渔节首日渔获交易量突破1200吨、成交额超2000万元,同比增长20% [50][51][52] - 今年龙舟邀请赛吸引超6万人次现场观赛、线上观看超56.6万人次,带动旅游收入近千万元 [47][48] - 活动融合农业、旅游、文化等多业态,通过产地直采、冷链协同、预制菜开发与直播带货无缝对接 [55] 产业基础 - 江洪渔港是国家二级渔港、北部湾最大渔获集散中心,年卸港量近10万吨,占全县渔业交易量80%以上 [72][73][74][75] - 港区可停泊船只1500艘,业务辐射粤西、海南、广西北海及越南 [76][77] - 2024年渔业产值11.57亿元,捕捞量2.93万吨,养殖量2.29万吨 [77] 特色产品 - "江八鲜"包括鱼鮔、鱼干、白仓鱼、东风螺、明虾、扇贝、皮皮虾、花蟹,各具风味 [82][83] - 特色海产品享誉全国,成为南海开渔季的鲜活名片和游客打卡的记忆点 [78][84] - "天光鱼市"以天黑出现、天亮消失的特色远近闻名,开渔次日凌晨3点多就开始交易 [65][66]
三方合作、“媒体+”赋能!湛江市发力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有新动作
南方农村报· 2025-08-15 22:05
三方合作签约 - 湛江市海洋与渔业局、中国平安产险湛江支公司与南方农村报社签署《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框架协议》,推进现代化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 [7][8] - 合作聚焦五大方面,包括名特优新产品宣传、特色保险产品研发、共建品牌创新平台等,为湛江海洋经济注入新动能 [12][13][14] - 协议充分发挥"政府统筹""金融赋能""媒体传播"三方优势,打造"湛江方案"助力广东建设海洋强省 [11][12][14] 媒体+赋能模式 - "媒体+"模式将媒体资源深度融入农产品流通全链条,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 [15][16] - 南方农村报以"主流价值引领+市场化服务能力"双轮驱动,探索"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特色路径 [20][21] - 湛江农业与媒体合作案例包括徐闻菠萝、湛江金鲳鱼等品牌成功出圈,验证"媒体+"乘数效应 [17][18] 品牌创新平台 - 湛江市现代化海洋牧场品牌创新平台正式揭牌,由市政府、海洋局、平安产险和南方农村报共同见证 [24][25][26][27] - 平台将与湛江市海洋与渔业发展研究中心深度合作,加强水产种业、深海网箱等领域产学研合作 [28][29] - 平台作为三方协议重点建设内容,支持湛江探索广东现代化海洋牧场发展"样板" [28][30]
清远西牛麻竹笋:百亿产业的进阶之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4 17:25
行业概况 - 清远西牛麻竹笋全产业链已成型,涵盖标准化种植、精深加工、品牌营销等环节 [1] - 2023年上半年种植面积达100.53万亩,总产量43.32万吨,全产业链综合产值32.45亿元,同比增长29.8% [1] - 2022年产值41亿元,2023年突破百亿达109.65亿元,成为清远首批百亿农业产业 [1] 种植环节 - 2021-2024年种植面积从62万亩增至99.25万亩,增长60.1%,竹林面积居全省前列 [2] - 建成59个竹苗基地,年供应种苗300万株 [2] - 亩产从1000多斤跃升至3000多斤,增幅200% [2] - 成立麻竹笋研究中心,联合广东省农科院、华南理工大学等科研机构开展技术攻关 [2] 加工环节 - 2022-2024年加工企业从8家增至34家,精深加工产值从8亿元增至25.76亿元,增长222% [3] - 即食笋产值从4.6亿元增至10.79亿元,增长134.6% [3] - 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年鲜笋加工能力25万吨,预计年产值突破20亿元 [3] 产品创新 - 开发即食笋、调味笋、预制菜等食品 [4] - 推出膳食纤维代餐粉、竹叶茶等功能性产品 [4] - 发展"以竹代塑""以竹代饲"等循环经济业态 [4] - 某企业创新"麻竹笋+"模式,2023年销量超1400万包,年产值3000万元 [4] 市场拓展 - 2024年首次出口东南亚市场,首批发货40吨,计划每季度发货500吨 [5] - 日本市场超五成竹笋来自清远,笋干产品占比95%以上 [5] - 国内线上线下融合营销,产品外销占比92% [5] 品牌建设 - "西牛麻竹笋"入选"粤字号"区域公用品牌百强 [6] - 打造33个市场知名品牌,形成区域公用品牌与企业品牌互促格局 [6] - 发布"媒体+"行动方案,推动品牌塑造与产业升级 [6]
从助力到聚力,清远发布全省首个“媒体+”赋能百亿级农业产业行动方案
南方农村报· 2025-07-28 13:04
核心观点 - 清远发布全省首个"媒体+"赋能百亿级农业产业行动方案,聚焦西牛麻竹笋产业高质量发展 [1][6][11] - 方案通过整合央省市县四级媒体资源,在品牌建设、渠道拓展、文化挖掘等领域打出"组合拳" [14][15][18] - 目标是打造西牛麻竹笋成为岭南农业金字招牌,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28][29] 行动方案内容 - 提出"媒体+创意"、"媒体+渠道"、"媒体+品牌"、"媒体+人文"和"媒体+科技"五项具体措施 [18][19] - 策划"西牛麻竹笋万里行"系列活动,推动产品走进黑龙江、重庆等省市 [23][24] - 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产销对接新生态、挖掘产业文化内涵、驱动产业技术升级 [26][27] 西牛麻竹笋产业现状 - 产值已破百亿,是清远五大百亿级现代农业产业之一 [34] - 联农带农7.29万人,核心产区西牛镇从事该行业人口约2.5万人 [42][43] - 拥有规模加工企业7家,竹笋专业合作社54个,家庭农场及加工点200多个 [43] 产业发展规划 - 两年内新增麻竹笋种植面积24万亩,鼓励"见缝插竹"和开荒种竹 [38][39] - 盘活宜林荒山和低质低效林,在联农带农、增收致富方面取得新成绩 [40] - 作为"百千万工程"重要力量,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和绿美广东生态建设 [36][37]
新兴县将成立“媒体+”联盟!赋能“百千万工程”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
南方农村报· 2025-07-18 20:31
座谈会背景 -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与新兴县召开"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座谈会,探讨如何通过媒体力量推动农业产业升级 [7][11] - 会议围绕《"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年)》展开讨论 [4][5] 新兴县农业产业现状 - 新兴县是广东省农业大县,拥有四大农业支柱产业:新兴排米粉、新兴凉果、新兴预制菜、新兴畜牧 [18][19] - 培育出温氏集团、明基水产等千亿级国家农业龙头企业 [19][20] - 特色农产品新兴香荔与禅宗六祖惠能有深刻渊源,具有独特文化价值 [13][14][26][27] - 当前面临产业化程度不足、农产品附加值低、精深加工待发展等痛点 [21][22] "媒体+"赋能计划 - 方案要求发挥媒体在信息传播、资源整合、品牌塑造等方面的功能,发展"媒体+"新业态 [8][9] - 建议新兴县创建"媒体+"联盟,引入全国媒体资源挖掘农产品文化价值 [30][31][32] - 计划通过讲好"佛荔"IP故事,将新兴香荔打造为承载禅宗文化的农业符号 [14][15][27][28] 实施路径 -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已通过"12221"市场体系建设积累丰富实践经验 [37][42] - 广东省乡村振兴文化服务产业园可作为资源聚集平台服务乡村振兴 [43][44] - 新兴县将全力推进"媒体+"联盟建设,打造县域高质量发展样板 [47][48]
开平打造“媒体+”多元矩阵,助推“土特产”破圈出彩
南方农村报· 2025-07-18 11:32
品牌升级 - 马冈鹅占据广东烧鹅市场70%份额,2024年全产业链产值突破56亿元[11][12] - 打造"马冈优品"行政区品牌,构建"行政区品牌+企业+基地+农户"产业集群模式[13][14] - 推出马冈鹅区域公用品牌标识、IP形象"M.Goose"及"冈小鹅"文创产品[15][16] - 品牌曝光渠道包括东莞食博会、中国农业品牌百县大会、广州塔、央视等[17][18][19] 产品创新 - 推出"马冈鹅×广东荔枝"超级美食IP,登上小红书热搜榜[3][4][5] - 创新组合基于食材特性研发,马冈鹅高蛋白与荔枝维生素C形成健康搭配[21][22] - 形成"鹅荔CP"创意市集,吸引大量食客参与[3][4] 销售渠道 - 线下展销会单日接待专业客商超500人次,试吃品多次补货[26][27][28] - 线上布局"马冈优品馆"电商平台,覆盖微信、抖音、京东等渠道[29][30][31] - 参与白云机场、广交会等场景线上销售[31] 文旅融合 - 央视《三餐四季》节目深度报道开平美食文化[34][35][36] - 将农产品与侨乡文化捆绑,推出《开平味·鹅为先》系列融媒报道[39] - 打造沉浸式体验场景,让消费者从"吃产品"转向"体验文化"[38][39] 数字赋能 - 培育15名"乡村网红"参加省级培训,学习直播带货等技能[43][44][46] - 计划与小红书合作举办电商培训,探索创新营销模式[47] - 推动农产品线上销售数据分析,赋能产业升级[47] 政策支持 - 广东省推出全国首个"媒体+"助力乡村振兴省级文件[51][52] - 探索打造"小红书村""抖音村"等生产市场一体新模式[53][54] - 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产品与文化价值融合、多方力量融合[55][56]
“媒体+”助力“百千万工程”,全国首创激发无限想象力
南方都市报· 2025-07-16 21:26
政策文件 - 全国首个省级层面出台的"媒体+"赋能乡村振兴政策文件《"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年)》由广东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广东省委宣传部联合印发 [1] - 行动方案围绕"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提出8大重点任务和5项保障措施 [1] - 目标到2027年实现促消费、促外贸、促文旅、促农民增收、促媒体转型五大目标 [2] 战略定位 - "百千万工程"是广东省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 2024年是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的关键节点 [2] - 广东作为媒体资源丰富的头部省份 推动传播主力军从"单一传播"向"全链条赋能"转型 [2] - "媒体+"将深度布局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 注入新动能 [2] 实践案例 - 2021年2月南都、N视频参与广东菠萝"12221"市场体系建设 探索乡村振兴路径 [3] - 2024年5月推出《广东荔枝的全球口碑》专题 推动荔枝文化出海传播 [3] - 通过"媒体+品牌"模式打造国际影响力"粤品" 建设出口"粤军"和海外"粤市" [3] 产业融合 - "媒体+产业"模式推动乡村产业升级 实现媒体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 [3] - 多媒体助力农产品全生命周期发展 包括生产、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 [3] - 媒体资源深度融合将创造价值蓝海 实现媒体转型与农业振兴的双赢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