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盲盒玩法
icon
搜索文档
单只被炒到108万,Labubu在全球杀疯了!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无用才是真正的永恒【附潮玩行业市场分析】
前瞻网· 2025-06-16 14:37
全球潮玩市场趋势 - Labubu凭借"丑萌"形象颠覆传统迪士尼式甜美风格 在全球引发抢购狂潮 包括中国、英国、韩国等地出现排队抢购甚至线下销售被迫中止的现象 [2] - 国际巨星如Lisa、蕾哈娜、贝克汉姆的社交媒体曝光推动Labubu知名度呈几何级增长 成为全球潮玩新宠 [2] Labubu产品设计及商业模式 - 香港艺术家龙家升设计的尖耳九齿形象通过"缺陷美学"形成独特辨识度 初期争议后用户产生"认知驯化" 形成比传统可爱风格更强的情感黏性 [3] - 盲盒玩法包含常规款、限量款、联名款等多系列 未知性设计刺激复购 形成成瘾消费循环 [3] - 二手市场价格炒作显著 原价99元盲盒溢价至200-600元 限量版棕色Labubu成交价达82万元 初代薄荷色款拍卖价108万元 [6] 泡泡玛特公司表现 - 2021年自有IP产品营收26亿元 占总营收比重超50% 完成从IP开发到全产业链布局 [6] - 创始人王宁提出潮玩满足"存在感与满足感"需求 创造非功能性商品的消费价值 [3] 中国潮玩行业数据 - 46.78%消费者将"惊喜感"列为潮玩消费主因 核心诉求集中于社交与自我愉悦而非投资 [4] - 行业处于成长期 预计2028年市场规模超1300亿元 过去几年经历快速扩张阶段 [9]
泡泡玛特:总市值3288亿港元,Labubu成吸金王
和讯网· 2025-06-09 22:38
公司市值与创始人财富 - 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以203亿美元身家成为河南首富[1] - 公司港股总市值达3288亿港元[1] - 王宁持有公司48.73%股权,持股市值约1467亿元[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4年全年营收130.4亿元,同比增长106.9%[1] - 2024年净利润34.0亿元,同比增长185.9%[1] - 旗下4大IP年营收均突破10亿元[1] IP产品表现 - THE MONSTERS(含Labubu)2024年营收30.4亿元,同比增长726.6%[1] - Labubu 3.0系列发售引发全球抢购[1] - Labubu成为海外版淘宝"速卖通"搜索量冠军[1] 市场扩张与销售表现 - 泡泡玛特在英国已布局5家专卖店[1] - 部分产品因稀缺性在英国引发争抢冲突并全英下架[1] - 泡泡玛特官方店稳坐海外潮玩类目销售榜首[1] 产品创新与商业模式 - 采用材质创新和盲盒玩法实现产品升级[1] - 通过控制产品数量满足消费者稀缺性需求[1] - 收到大量海外代理申请但坚持IP长远价值[1]
河南首富换人!泡泡玛特85后创始人王宁登顶,身家超1400亿元!
新华网财经· 2025-06-09 10:49
富豪榜变动 - 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以203亿美元身家成为河南新首富,超越牧原股份创始人秦英林的163亿美元 [1] - 王宁持有泡泡玛特48.73%股权,持股市值约1467亿元人民币 [3][8] - 此前河南首富为牧原股份秦英林夫妇,2025胡润全球富豪榜显示其财富为1300亿元 [5] 公司股价表现 - 泡泡玛特股价截至6月6日报244.8港元/股,总市值3287.52亿港元 [6] - 2024年初至今股价涨幅超11倍,年内累计上涨174% [6] - 最新股价248港元/股,总市值3331亿港元 [22] 财务与业务数据 - 2024年营收130.4亿元,同比增长106.9%,经调整净利润34.0亿元,同比增长185.9% [10] - 四大IP营收均超10亿元,其中THE MONSTERS(含Labubu)营收30.4亿元,同比增长726.6% [10] - 海外业务快速增长,预计2025年海外收入占比将超50% [12] Labubu IP现象 - Labubu第三代产品全球发售引发抢购,欧美市场常"几分钟内"售罄 [12] - 联名限量款溢价严重,米兰时装周限定款售价12989元,Vans联名款标价超28000元 [15][20] - 二手市场溢价达20-30倍,原价9000元套装拍出22403元 [20] - 摩根大通预测THE MONSTERS系列2027年销售额将达140亿元 [20] 商业模式创新 - 盲盒玩法通过"抽盒"不确定性刺激消费,形成TikTok等平台二次传播 [21] - 海外消费者对盲盒销售方式表示新奇,产品成为社交话题 [21] - 公司严格管控产量维持稀缺性,拒绝过度扩张以保护IP价值 [22] 市场拓展 - 产品在泰国卖到断货,每天收到大量国内外代理申请 [22] - Labubu成为速卖通618搜索词第一,官方店稳居潮玩类目首位 [20] - 伦敦门店出现抢购斗殴事件,显示产品火爆程度 [12][14]
太疯狂了,年轻人炒娃娃,日赚3万
36氪· 2025-05-06 11:36
泡泡玛特商业模式与市场表现 - LABUBU系列开售即秒空,线下提货需排队两小时,海外市场表现强劲,APP登顶美国APP Store购物榜[1][4] - LABUBU与Vans联名款发售价599元,二手市场最高涨至1.4万元,溢价达1284.52%[4][29] - LABUBU为泡泡玛特贡献30亿元收入,成为核心增长引擎[5] IP运营与品牌转型 - LABUBU由艺术家龙家升创作,以"丑萌"形象打破潮玩常规,契合年轻人追求个性的需求[7][9] - 泡泡玛特早期为玩具零售商,2016年通过Molly盲盒转型,2020年上市后市值突破1000亿港元[11][14] - 公司主动调整策略,从依赖Molly转向力推LABUBU,后者热度超越前者[16] 国际化扩张与业绩增长 - 东南亚市场表现突出,LABUBU主题店首日营业额破1000万元,获泰国官方荣誉认证[18][20] - 2024年上半年东南亚收入同比暴涨478%,北美增长377.7%,欧洲及澳洲增长158.8%[21] - 全年营收达130亿元,同比翻倍,市值突破2000亿元[22] 二级市场炒作与黄牛现象 - 黄牛利用软件监测库存、雇佣兼职排队,线下包场转售国内外市场[24][26] - 二手平台溢价普遍超200%,如LABUBU二代原价499元,二手均价2723.44元(545.78%)[29] - 炒作行为导致市场畸形,部分接盘者亏损,偏离潮玩收藏本质[30][32] 行业趋势与消费者行为 - 泡泡玛特成功捕捉年轻人情感需求,盲盒玩法强化消费心理预期[9][32] - 潮玩行业面临IP生命周期短、监管趋严等挑战,公司营收增速从2021年78.7%降至2023年36.5%[16] - 市场关注点从产品转向社交属性与投机可能,可持续性存疑[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