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SKULLPANDA
icon
搜索文档
PTS展太疯狂!排队几百米入场,限量产品秒空,热门IP打卡点挤爆
新浪科技· 2025-08-03 15:10
展会概况 - 泡泡玛特主办的2025PTS北京国际潮流玩具展于8月1日-3日在国家会议中心举办,主题为"玩心回归 寻心之野" [1] - 展会首次汇聚迪士尼、环球、万代等国际知名IP巨头,同时展示泡泡玛特旗下THE MONSTERS、MOLLY、DIMOO等数十个IP [1] 展会人气 - 展会人气爆棚,入场通道高峰期排队观众延伸至数百米开外 [1] - 热门IP主题展位前人头攒动,粉丝排长龙打卡,互动体验区热门项目排队时长超1小时 [1] - 限量产品上市后引发抢购热潮,部分热门单品几分钟内售罄,有展位下午3点就卖光所有产品 [3] 消费者反馈 - 消费者反映先到先得商品不限购导致首日售罄,后续观众无法购买 [3] - 参展观众吐槽全天都在排队,包括进场、打卡、提货等环节 [3] - 部分消费者表示满意,抢购到喜爱的IP产品和设计师签名 [5]
全球潮玩迷共赴京城之约,2025PTS北京国际潮流玩具展开展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01 18:37
展会概况 - 2025北京国际潮流玩具展(PTS)在国家会议中心举办,主题为"玩心回归 寻心之野" [1] - 首次汇聚迪士尼、环球、万代等国际知名IP巨头,吸引数百位全球设计师参与 [1] - 展会成为全球IP爱好者交流碰撞的国际舞台 [1] 泡泡玛特参展情况 - 泡泡玛特旗下知名IP包括LABUBU、MOLLY、星星人等悉数亮相 [3] - 数十位艺术家在现场开启签售,包括泰国设计师Molly和美国设计师Libby Frame [3] - 公司集结了自有IP、海外知名IP及小众原创设计师IP,并升级现场互动体验 [3] 国际影响力与粉丝反响 - 俄罗斯粉丝专程从莫斯科飞往北京参加展会,展示购买的Hirono小野徽章 [5] - 该粉丝通过海外电商购买泡泡玛特旗下IP潮玩超过百件,包括盲盒、手办、T恤等 [5] - 粉丝表示希望亲身体验IP诞生地并与设计师见面 [5] 中国原创IP出海进展 - 泡泡玛特欧洲区负责人表示Labubu在欧洲市场取得巨大成功 [7] - SKULLPANDA、Hirono小野、星星人等IP在欧洲市场表现强劲 [7] - 潮流文化在欧洲虽属新鲜事物,但凭借艺术属性和多元产品形态快速赢得认可 [7] 战略合作 - 泡泡玛特与北京文旅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结合非遗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创新示范城市 [7] - 合作旨在实现文化传播与经济效益的双重提升 [7]
泡泡玛特半年利润预增350% 中国潮玩如何征服全球年轻人?
新浪证券· 2025-07-24 18:27
业绩表现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不低于200%,调整后溢利增速预期不低于350% [1] - 对比去年上半年45.58亿元营收和9.21亿元净利润,今年上半年营收或超137亿元,净利润有望突破41亿元 [1] - 增速相比一季度(165%-170%)还在加速提升 [1] - 公司股价在年内已上涨194.79% [1] 海外扩张 - 海外收入占比持续提升,预计今年海外收入将首次超越国内市场 [2] - 截至2025年6月底,中国港澳台及海外地区的门店数量已超180家,较2024年底净增近50家 [2] - 设立大中华区、美洲区、亚太区、欧洲区四大区域总部,提升本地化决策效率 [2] - 北美市场即便在关税落地提价情况下,销售热度不减 [5] 产品与IP - Labubu第三代搪胶毛绒产品"前方高能"系列全球发售,引发多国抢购狂潮 [2] - Labubu贡献约30%的营收,薄荷色Labubu拍卖价达108万元,隐藏款溢价26倍 [2] - 加速培育第二梯队IP:CRYBABY在东南亚走红、SKULLPANDA攻占欧洲市场、Peach Riot在北美崛起 [4] - IP产品泛化取得突破,如Zsiga可动人偶、小野服饰快闪店等 [4] 线上渠道 - 泡泡玛特App登上美国APP STORE购物榜第一 [3] - 在TikTok Shop美区年中促中,单日直播GMV突破500万美元,刷新美区直播纪录 [3] - 全托管模式订单量、销售额均实现翻倍增长 [3] 市场影响 - 公司首次入选《时代》周刊"全球100家最具影响力企业" [3] - 信达证券预测2025-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将达94亿、149亿和205亿元 [5] - 公司成立的泡泡玛特电影工作室和正在筹备的《LABUBU与朋友们》,将潮玩IP推向更广阔的内容产业 [5] 运营策略 - 区域化运营架构为IP本土化提供了组织保障,如艺术家签售会、区域限定款产品等策略 [4] - 随着万圣节、圣诞节等海外传统旺季到来,以及15周年庆活动的加持,下半年增长曲线或将更加陡峭 [5]
海通国际:泡泡玛特(09992)高增长趋势持续 升目标价至316.7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7-17 16:29
公司估值与评级 - 维持泡泡玛特2025年35倍市盈率估值 对应目标市值4219亿元 [1] - 上调目标价60%至3167港元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1] 业绩驱动因素 - 上半年业绩超预期 主要源于IP全球认可度提升及产品品类多样化 [1] - 海外收入占比持续提升 对毛利率和净利率产生积极影响 [1] - 规模效应提升 产品成本持续优化 费用管控加强 [1] IP运营能力 - 从依赖MOLLY单IP发展为PUCKY/DIMOO/SKULLPANDA/THE MONSTERS/CRYBABY多IP矩阵 [1] - 多国市场出现供不应求现象 验证长期IP营运能力 [1] - 依赖少数IP的风险下降 业绩可持续性有保障 [1] 财务预测调整 - 2025-2027年收入预测上调至351亿/535亿/691亿元(原242亿/335亿/423亿元) [2] - 收入同比增速预计为169%/53%/29% [2] - 经调净利预测上调至112亿/178亿/238亿元(原701亿/991亿/1283亿元) [2] - 经调净利率提升至32%/332%/344%(原289%/296%/303%) [2]
LABUBU一己之力“带飞”泡泡玛特 公司预期溢利达350%左右
搜狐财经· 2025-07-15 20:35
泡泡玛特上半年业绩预告 - 公司预期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不低于200% [1] - 预期溢利(不包括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同比增长不低于350% [1] - 业绩增长主因包括品牌及IP全球认可度提升、产品品类多样化、各区域市场持续高速增长以及海外收入占比提升 [4] - 规模效应显著提升溢利水平 [4] LABUBU IP的市场表现 - LABUBU 3.0系列限量款曾拍出百万高价,推动公司股价在6月12日涨至283.4港元/股,总市值达3800亿港元 [4] - 截至7月15日公司股价报263.2港元/股,年内累计上涨约200%,总市值3535亿港元 [4] - LABUBU 3.0系列二手市场价格已回落50%,普通款盲盒从溢价200-600元降至150元,隐藏款从2600元降至1300元 [8] - LABUBU 1.0系列因稀缺性价格反超3.0系列 [8] 公司IP收入结构 - 2024年上半年MOLLY、THE MONSTERS和SKULLPANDA分别实现收入7.82亿元、6.27亿元和5.75亿元 [7] - THE MONSTERS收入同比大幅增长292.2%,展现出爆红潜力 [7] 行业竞争态势 - 潮玩赛道新玩家不断涌入,跨界竞争者加剧行业竞争 [7] - 竞争对手52TOYS已递交港交所招股书,拥有35个自有IP [10] - 收藏市场出现价格波动案例,如"暴力熊"从90万高价跌至10万元 [10]
泡泡玛特半年或赚40亿元,超去年全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5 20:24
泡泡玛特业绩表现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不低于200%,溢利同比增长不低于350% [1] - 2024年上半年营收45.58亿元(同比+62%),归母净利润9.21亿元(同比+93.32%),经调整净利润10.18亿元(同比+90.1%) [1] - 2025年上半年营收或超137亿元,归母净利润或超41亿元,经调整净利润或超46亿元,均超2024年全年水平(2024年营收130.4亿元,经调整净利润34.0亿元) [2] 业绩增长驱动因素 - 品牌及IP全球认可度提升,多样化产品推动各区域收入高速增长 [3] - 海外收入占比提升优化毛利结构,规模效应显著增加溢利 [3] - 成本优化与费用管控强化盈利能力 [3] - 2025年Q1整体收益同比增165%-170%(中国+95%-100%,海外+475%-480%),国际化战略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3] 未来发展规划 - 2025年目标:整体销售额同比增50%以上,海外销售额同比增100%以上,整体销售额达200亿元,海外销售额突破100亿元 [4] 资本市场表现与机构观点 - 2025年1月以来股价累计涨幅超200%,最高达283.4港元,7月15日收盘报263.2港元(总市值3535亿港元) [5] - 分析师普遍看好,目标价超300港元,核心逻辑包括: - IP热度持续上升(Molly、CRYBABY等新品售罄且二手市场溢价) [6] - IP孵化与运营能力已验证,POPOP饰品店拓展新品线(覆盖项链、手链等) [6] - 海外市场爆发式增长(Labubu3.0带动Q2延续Q1的475%-480%增速),明星效应与社交媒体助推IP热度 [6]
全仓Labubu还是各大IP齐头并进?泡泡玛特怎么选
第一财经· 2025-07-13 12:39
泡泡玛特Labubu IP的市场表现 - Labubu IP在2024年营收暴增726.6%,占公司总营收23.3%,成为泡泡玛特旗下最火爆的IP [1] - 消费者抢购Labubu导致门店冲突和二手市场溢价数倍,显示出极高的市场热度 [1] - Labubu的火爆让泡泡玛特体会到了当顶流的滋味,但也带来了供不应求的烦恼 [2] 产能与供应问题 - 泡泡玛特面临Labubu产品缺货、延迟交货等问题,涉及多个系列产品 [2] - 公司公告称订单量激增导致发货延迟,预计7天左右发出积压订单 [2] - 普通款Labubu制作周期约2周,特殊款可能需要数月 [8] - 公司国内工厂主要分布在珠三角、江西等地,采取类似"苹果+富士康"的合作机制 [10] - 赣州顺嘉玩具厂2024年新建项目投产后可年产200万件塑胶电子玩具、1000万件毛绒电子玩具 [11] 饥饿营销质疑 - 行业人士质疑泡泡玛特可能有意控制产量以维持稀缺性 [3] - 代工厂认为如果人人能轻松买到Labubu,其市场价值会贬值 [4] - 国内工厂完全具备大规模生产能力,但泡泡玛特未充分释放产能 [4] - 公司回应称需求远超预期,正在全面扩大产能并调整产品线分配 [11] IP发展战略 - 泡泡玛特一直以IP为核心业务,早期依赖MOLLY IP(2017年占比89.4%) [14] - 2024年THE MONSTERS系列(含Labubu)营收30.4亿元,占比23.3% [15] - 公司创始人提出IP分级体系(S/A/B/C),每年推出100个系列产品 [15] - 分析师认为公司需要平衡各IP发展,避免过度依赖单一爆款 [16][17] 市场影响与挑战 - Labubu供不应求导致仿冒品泛滥,给品牌带来伤害 [5] - 公司表示需求"指数级增长"让供应链体系难以承载 [11] - 正在采取措施抑制二级市场投机炒作,改善消费环境 [11]
泡泡玛特选择题:全仓Labubu还是产品线齐头并进?
第一财经· 2025-07-13 11:33
Labubu IP的爆发式增长 - Labubu在2024年营收暴增726.6%,占泡泡玛特总营收23.3% [1][2] - THE MONSTERS系列(含Labubu)2024年总营收达30.4亿元,同比增长726.6%,占比从2023年的5.8%跃升至23.3% [15] - 消费者抢购Labubu引发门店冲突,二手市场溢价数倍 [2] 产能与供应问题 - Labubu产品供不应求,导致延迟发货问题涉及多个系列产品 [4] - 普通款Labubu搪胶毛绒玩具生产周期约2周,制作难度不高 [8] - 泡泡玛特表示需求远超预期,供应链体系难以承载"指数级增长"的需求 [11] - 公司已采取措施扩大产能,重新分配现有产品线产能,并在四大区分批开启预售 [12] 饥饿营销质疑 - 行业人士质疑泡泡玛特可能故意控制产量以维持稀缺性 [5] - 国内工厂具备大规模生产能力,但泡泡玛特未充分扩产 [6] - 保持购买难度可维持产品独特地位和高价值感 [5] - 供不应求导致仿冒品充斥市场,给品牌带来伤害 [6] IP发展战略 - 泡泡玛特采取IP分级体系(S/A/B/C),根据等级调配资源 [15] - 公司追求各大IP齐头并进,避免单一IP过度占据市场份额 [16] - 历史上MOLLY IP占比从2017年的89.4%降至2022年的非首位 [14] - 平衡发展各IP可降低风险,避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16] 生产制造挑战 - 泡泡玛特对工厂筛选严格,生产要求高于传统玩具 [10] - 扩产面临原材料限制、技术门槛和知识产权管控等挑战 [9] - 赣州工厂2024年新建项目计划年产200万件塑胶玩具和1000万件毛绒玩具 [10] - 工厂存在长期工缺口,近期在紧急招聘充棉工、手缝工等岗位 [10]
泡泡玛特、蜜雪冰城和老铺黄金:三家千亿公司,三种稀缺性
创业邦· 2025-06-23 12:07
核心观点 - 蜜雪冰城、泡泡玛特和老铺黄金被称为"新消费三杰",分别占据效率、情感和文化三端,均拥有远超同行的市盈率 [5] - 三者的商业模式均为明牌:蜜雪冰城以规模换利润,泡泡玛特以场景换心智,老铺黄金以稀缺换认同 [5] - 三者均于2018年开启出海之路,但处于不同阶段:泡泡玛特已形成规模,蜜雪冰城处于中期发展,老铺黄金仍在初级阶段 [5][34][35] 商业模式分析 - 蜜雪冰城:依靠极致低价吸引客源,通过加盟扩张形成规模效应,供应链效率持续提升使毛利率从28.6%增至31.6% [10][19][20] - 泡泡玛特:LABUBU系列2024年营收暴增至30.41亿元(占总营收23.3%),同比增长726.6%,超越MOLLY成为最赚钱IP [14] - 老铺黄金:古法黄金品类五年扩张12倍,从2018年130亿元增至2023年1573亿元,单店平均业绩达3.3亿元 [15][25] 渠道策略 - 蜜雪冰城:全球门店超4.6万家(直营仅17家),57.4%门店位于三线以下城市 [25] - 泡泡玛特:中国内地401家直营门店,单店平均营收1988万元,入驻上海IFC、北京SKP等高端商场 [25][26] - 老铺黄金:38家自营门店全部位于顶奢商场,北京SKP店效达7.4亿元,超过爱马仕4-5亿元的平均店效 [25][26] 出海路径 - 泡泡玛特:海外营收占比40%,采取"由近及远"策略,从韩国和东南亚起步,转向DTC模式,本土化产品与营销 [37][38][39][40] - 蜜雪冰城:海外门店4800家(占总数10.4%),东南亚市场原料成本比当地低20%-30%,印尼和越南贡献70%海外营收 [42][43][44] - 老铺黄金:海外营收占比10%,仍以华人文化圈为主,今年2月落地新加坡首店 [35] 市场表现 - 泡泡玛特:市值突破3700亿港元,LABUBU系列带动股价回升,全球唯一薄荷色LABUBU拍出108万元高价 [7][14] - 老铺黄金:市盈率超100倍(同行低于25倍),毛利率锁定40%以上,用奢侈品预算买真金的定位吸引中产 [10][17] - 蜜雪冰城:4元柠檬水成本压至1元,加盟商投资回收期18个月(东南亚早期市场仅6个月) [20][44]
泡泡玛特LABUBU溢价20倍,4款IP年营收超10亿
36氪· 2025-06-22 10:42
泡泡玛特IP运营与市场表现 - LABUBU成为泡泡玛特增速最快IP 自2018年入市后迅速崛起 其所在的THE MONSTERS系列已运营10年 [1] - 泡泡玛特已有4款IP年营收超10亿元 包括MOLLY(20年历史)和LABUBU等 体现公司长期IP运营能力 [1] - MOLLY在2024年实现营收20.9亿元 同比增长105.2% 保持核心IP地位 [2] - SKULLPANDA营收13.1亿元 同比增长27.7% 显示稳定增长态势 [2] - CRYBABY营收11.6亿元 同比激增1537.2% 成为增长最快的新锐IP [2] LABUBU市场热度与消费者行为 - LABUBU产品出现全渠道抢购现象 线上盲盒秒罄 线下门店遭黄牛整盒扫货 海外市场出现争抢事件 [1] - 二手市场溢价显著 快闪店入场券被炒至2400元 初代搪胶公仔溢价超20倍 [1] - 高溢价导致部分老玩家流失 消费者接受合理溢价但抵制几十倍溢价 更重视抽盲盒的随机体验 [1] - 消费者存在仿品担忧 同时强调与潮玩产品的"缘分"情感连接 [1] IP商业化成果 - THE MONSTERS系列中LABUBU的成功 验证泡泡玛特对艺术家合作IP的开发能力 [1] - CRYBABY成为销售额最快突破10亿元的IP之一 显示公司孵化新IP的效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