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192万亿元债市再迎开放红利 人民币资产吸引力凸显
金融时报· 2025-09-26 09:02
9月25日,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与香港金融管理局联合举办首届香港固定收益及货币论 坛,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邹澜发表主旨演讲。邹澜回顾了近年来内地与香港在金融市场的务实合作,介 绍了人民币债券资产的独特优势和中国债券市场的繁荣发展成果,强调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支持香港国 际金融中心建设,推动中国金融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 "过去几年,随着我国经济增长动能不断激活,我国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人民币债券资 产进一步展现出良好的投资价值。"有业内人士表示。 在本次论坛上,邹澜还宣布了四项重磅措施,旨在进一步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推动金融市 场高水平开放,加快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据悉,中国人民银行近期将重点推动这些举措落地。 从收益率看,中国债券的短期与长期收益率、名义与实际收益率均位居全球前列。根据彭博数据, 在过去10年内持有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中的中国债券组合,无论是否进行外汇对冲,都可以获得约 70%的收益。在全球高通胀背景下,剔除通货膨胀因素,人民币债券的实际收益率仍然相对较高,为全 球人民币持有者提供了一个非常不错的保值增值途径。 我国债券市场规模居世界第二 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在服务实体经济 ...
192万亿债市再迎开放红利 人民币资产吸引力凸显
金融时报· 2025-09-25 19:42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邹澜在论坛上宣布四项重磅措施,旨在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推动金融市场高水平开放及加快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 [1] - 中国债券市场实现健康快速发展,规模位居世界第二,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显著提升,境外机构持续看好并增持人民币债券资产 [2][3] - 人民币债券资产展现出独特的投资价值,包括较高的收益率、良好的避险属性和充裕的流动性,成为全球投资者的优质选择 [4] - 内地与香港持续推进金融市场联通合作,通过机制优化和新政落地,支持香港巩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6][7] 中国债券市场规模与地位 - 截至2025年8月末,中国债券市场余额达192万亿元人民币,位居世界第二 [2] - 2025年前八个月,债券发行规模超5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债券净融资11.8万亿元,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的44.5% [2] - 债券净融资占社会融资总规模的比重已由五年前的30%左右跃升至40%以上 [2] - 国债年换手率由五年前的2.4上升至3.8,显示交易活跃度提升 [2] 境外机构参与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末,共有近1170家境外机构投资者进入中国债券市场,覆盖全球近80个国家和地区 [3] - 境外机构总持债规模约3.9万亿元人民币,较债券通开通前增长近4倍 [3] - 全球前一百大资产管理机构中,已有80余家进入中国债券市场 [3] - 中国债券在富时罗素全球国债指数和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中的占比分别升至全球第二和第三 [3] 人民币债券投资价值 - 在过去10年内持有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中的中国债券组合,无论是否进行外汇对冲,均可获得约70%的收益 [4] - 人民币债券的短期与长期收益率、名义与实际收益率均位居全球前列,实际收益率相对较高 [4] - 人民币债券与G7国家及其他新兴经济体债券收益相关性较低,具有较高的分散化投资价值 [4] - 利率债全年平均换手率接近4倍,最活跃券的年度换手率接近150倍,最活跃利率债的报价价差仅为0.02BP左右,流动性充裕 [4] 金融市场开放措施 - 支持各类境外机构投资者在中国债券市场开展债券回购业务,提高人民币债券使用效率 [7] - 扩充互换通报价商队伍,优化报价商管理机制,并将每日交易净限额从200亿元提高至450亿元 [7] - 在香港市场提供更多离岸人民币国债等高信用等级人民币资产,丰富产品体系 [7] - 加快推进人民币国债期货在港上市 [7] 内地与香港合作机制优化 - 支持香港落地离岸债券回购业务,取消质押券冻结限制 [6] - 升级南向通,通过延长结算时间、拓展投资币种、扩大内地投资者范围、增加托管银行等提升服务效能 [6] - 优化互换通,推出挂钩LPR的交易品种,将合约期限延长至30年,并落地合约压缩等功能 [6] - 推动内地债券成为香港及全球市场认可的合格担保品,支持其用于衍生品业务的保证金 [6]
香港金管局:离岸人民币债券回购业务的优化安排正式启动
证券时报· 2025-08-25 23:33
离岸人民币债券回购业务优化安排 - 香港金管局于8月25日正式启动离岸人民币债券回购业务优化安排 支持抵押品债券再使用和外币结算[1] - 优化措施公布后市场反应积极 首个交易日录得超过60笔交易 涉及金额超过等值30亿元人民币[1] - 交易参与机构包括至少25家金融机构 涵盖所有做市商、银行、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和对冲基金等[1] 抵押品再使用场景 - 抵押品可在回购期间按政策规定再使用 包括四个使用场景:再次进行离岸回购交易、作为金管局人民币流动资金安排下的抵押品、作为香港场外结算公司(OTCC)的履约抵押品、通过债券通(北向通)进行现券交易[1] 外币结算优化 - 优化前离岸人民币回购业务仅支持人民币单币种结算 优化后支持多币种外币结算包括港元、美元和欧元[2] - 多币种结算便利参与机构以在岸人民币债券持仓进行多币种融资 丰富流动性管理工具并提升在岸债券吸引力[2] 政策目标与市场影响 - 优化措施旨在对标国际市场惯例 提升市场操作便利 拓展离岸回购市场深度和广度[2] - 香港金管局将继续与内地相关部门和业界推广离岸人民币回购业务 创造更多政策空间支持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1]
离岸人民币债券回购业务:8月25日启动,交易超30亿
搜狐财经· 2025-08-25 20:00
离岸人民币债券回购业务优化安排启动 - 香港金管局于8月25日正式启动离岸人民币债券回购业务优化安排 该安排最初于2025年7月宣布 [1] - 优化安排支持抵押品债券再使用和外币结算 市场反应积极 [1] - 首个交易日运行有序 至少25家金融机构参与超60笔交易 涉及金额超等值30亿元人民币 [1] 交易结算与市场参与 - 结算币种涵盖人民币、港元、美元和欧元 体现多币种结算灵活性 [1] - 金管局将与内地相关部门及业界合作推广离岸人民币回购业务 [1] - 政策旨在创造更有利的市场环境 支持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 [1]
香港金管局:离岸人民币债券回购业务的优化安排8月25日正式启动
智通财经网· 2025-08-25 19:26
离岸人民币债券回购业务优化安排 - 香港金管局于2025年7月宣布离岸人民币债券回购业务优化安排 正式启动日期为8月25日 支持抵押品债券再使用和外币结算 [1] - 市场反应积极正面 首个交易日录得来自至少25家金融机构的超过60笔交易 包括所有做市商、银行、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和对冲基金等 [1] - 交易涉及金额超过等值30亿元人民币 结算币种包括人民币、港元、美元和欧元 [1] 政策推广与市场发展 - 香港金管局将继续与内地相关部门和业界推广离岸人民币回购业务 [1] - 创造更多政策空间以营造有利市场环境 支持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