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私桩共享
icon
搜索文档
“多重利好+量身定制”赋能新源汽车下乡 多样化使用需求释放消费新活力
央视网· 2025-06-16 11:20
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启动 - 2025年新能源汽车下乡首站活动在江苏如皋启动,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组织 [1] - 2025年入围的新能源汽车下乡车型共有124款,相比2024年的99款首次突破百款 [1] - 政府、企业、行业组织将采取多举措赋能2025年的新能源汽车下乡,让更多实惠惠及乡村消费者 [1] 政策支持与资源倾斜 - 结合以旧换新、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等政策工具,健全覆盖购车、用车以及养车全周期的售后服务 [3] - 加强政策协同,推动优质资源向乡村地区倾斜 [3] - 2025年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县共有75个,2024年为67个,试点数量增加将与新能源汽车下乡形成良性互动 [11] 车型设计与需求匹配 - 2025年下乡车型数量明显增加,设计、性能等更贴近乡村地区消费者需求 [3] - 针对货运创业致富的消费者,车型拥有超大货箱空间,极大降低运输成本 [5] - 针对生活、生意兼顾的消费者,车型提供5座、6座、7座选择,以及纯电、增程的动力形式 [5] - 车企入围车型包括经济实惠的代步车,以及SUV和MPV等满足多功能需求的车型 [7] 市场成效与保有量 - 5年来累计发布10批次、500余款新能源汽车下乡车型,累计销售近1500万辆 [7] - 部分农村地区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每5户家庭1辆 [7] - 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始于2020年,2025年是第6个年头,过去5年取得显著成效 [7] 充电基础设施发展 - 新能源汽车下乡带动农村地区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充电网络加速下沉 [8] - 在江苏如皋活动启动现场,十余个充电桩企业进行集中展示 [8] - 乡村地区充电桩数量增加,"私桩共享"模式为乡村充电难题提供创新解法 [10] - 中国充电基础设施在县域占比为全国公共充电桩的13%,增长空间非常大 [13] - 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推广将促进县域充电基础设施投建和运营,反过来促进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 [13]
快速提升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需要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丨能源思考
第一财经· 2025-04-28 19:53
文章核心观点 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突破50%且持续提升,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需适度超前,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是提高消费者购买意愿和满足充电需求的前提,行业发展面临挑战,需采取政策建议推动发展 [1] 新能源汽车发展意义 - 中国已布局完整产业链,持续发展有助于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链升级,提振内需并增强国际竞争力 [1] - 新能源汽车普及有助于减少石油消费,推动绿色低碳交通体系建设,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举措 [1] 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特征 - “充电桩进社区”成关注重点,2017 - 2024年11月底中国私人充电桩保有量从23.2万增长到889.2万,占比从52%增至72%,将缓解公共充电设施压力 [2] - 大功率充电桩得到更多支持,截至2024年10月底直流充电桩在公共充电桩中占比超45%,多省市规划大规模布设 [2] - 充电基础设施加速走向乡村,我国推动农村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3] - 车网互动迎来规模化商用化发展,多地建设示范项目,如深圳车网互动示范应用1小时削峰4389千瓦时 [3] 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规划面临挑战 - “充电桩进社区”受阻,“私桩共享”模式困境待解决,存在安装困难、权责界定不清等问题 [4] - 需树立提前布局理念,新能源汽车大规模无序充电可能挑战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4] - 充电基础设施接口标准不统一,增加规模化布局成本,阻碍商业模式创新 [5] - 充电基础设施下沉乡村面临经济性问题,回本周期长、使用频次低,还存在用地、电网等条件性问题 [5] - 车网互动应用需要综合性解决方案,存在技术和经济性瓶颈,车主参与意愿低 [6] 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政策建议 - 形成统一标准的充电基础设施系统,明确“私桩为主、公桩为辅”模式,统筹建设与电网升级,推动“中国标准”全球化 [7] - 优化私人充电基础设施审核流程,推动私桩共享商业模式创新,开展“光伏 + 储能 + 汽车充电”试点 [8] - 以私人充电桩为乡村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基本盘,整合城乡充电资源,建立协同合作机制 [9] - 加快确立车网互动技术标准,建立健全价格与市场机制,探索完善商业模式 [9] - 明确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方向,推进政企协同规划建设,加快充电桩进社区进度 [10]